長津湖觀後感範文(精選22篇)

長津湖觀後感範文

  一、《長津湖》的簡介

  該片以抗美援朝戰爭中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在極寒嚴酷環境下,東線作戰部隊憑著鋼鐵意志和英勇無畏的戰鬥精神,扭轉戰場態勢,為長津湖戰役勝利作出重要貢獻的故事。

  二、長津湖觀後感範文(精選22篇)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長津湖觀後感範文(精選22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長津湖觀後感1

  國慶期間,一部《長津湖》,看得人血脈賁張,又潸然淚目。

  電影一開始,吳京飾演的連長伍千里手捧哥哥伍佰裡的骨灰,乘船探家,一路山青水秀,樵影漁歌,散去硝煙的祖國是如此的美好。入夜,他剛躺下,突然,岸上傳來緊急軍情:天亮前歸隊!他毫不耽擱,立即整裝歸隊。

  朝鮮戰爭爆發。伍千里的七連隨隊進入朝作戰。炮火連天,軍情危急,戰友犧牲的場面隨處可見。面對武裝到牙齒的美國軍隊,只有“土豆加步槍”的志願軍戰士發揚敢打敢拼的精神,克服各種困難,付出了巨大犧牲,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打出了中國人的精神,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抗美援朝”是新中國的立國之戰,中國軍隊用七十萬的巨大犧牲,向全世界樹立了中國人凜然不可侵犯的威嚴!

  同時,影片所展現的中國人珍愛和平的情懷,更是可貴。開戰前,毛主席跟彭老總說:“剛建國,真不願意打這一仗,可是,為將來著想,又必須得打。”可見,這場戰爭我們是被迫應戰。戰場上,面對已無生機的美軍師長,伍千里阻止了弟弟要補槍的做法,他說:“有些槍必須開,有些槍可以不開。”相反,麥克阿瑟們不管中國的反覆警告,為阻斷朝鮮人民軍的後勤,悍然轟炸我國東北邊境,把戰火引入中國,因為他們認為剛剛建國的新中國根本不敢參戰。戰場上,美軍兩架戰鬥機僅僅因為無聊,竟以射殺屍體為樂,一名小戰士為此而犧牲。文明與野蠻,仁慈與殘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影片中,已經轉業卻又主動趕回參戰的七連指導員在老排長“雷爹”犧牲後的一席話,瞬間讓全場淚目,他說:“我回來打仗,就是為了以後孩子們不用打仗。”那一刻,我們真正理解了“今天的幸福是烈士們用生命換來的”,這句話,是多麼地深刻而沉重啊!是啊,無數犧牲了的戰士,連名字都無從知曉,他們都是為了祖國,為了我們而戰鬥,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流血和犧牲,才有了祖國的繁榮富強和我們現在安逸的生活。

  今天,我們生活在和平的陽光下,享受著新中國的美好生活,但是,我們永遠不能忘記,曾經有七十幾萬中國年輕軍人把永遠定格在在了朝鮮戰場,他們是我們心中永遠的痛苦和驕傲!

  在力量相差懸殊的七十年前,中國人憑著一腔血勇,挺起胸膛衝上去,打敗了美帝國主義者;今天,我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了,更不會畏懼任何挑釁與侵犯。今天的歲月靜好,是因為昨天的艱苦卓絕;珍惜這靜好的歲月,才無愧於先烈們打下的這片紅色江山。守好這江山,建設好新中國,是我們必須永誌不忘的歷史重任。只有這樣,才能告慰先烈,做合格的“新中國人”!

  《長津湖》,為我們樹起一塊精神之碑!

  長津湖觀後感2

  這個國慶,我觀看了電影《長津湖》。所述是以抗美援朝時期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戰士們浴血奮戰,英勇無畏,取得戰役成功的故事。

  看完了這部影片後,不禁感嘆:生活在這樣強大的祖國裡,滿是自豪。

  影片裡,始終有一處讓我難忘。

  在零下40度的雪地裡,戰士們艱難地吃著土豆,硬的土豆都能把牙磕掉,那是多疼啊!可戰士們只是笑了笑,不管什麼生的熟的,黑土豆都能當成寶貝。那時他們也只有這個可以吃了。畫面一轉,美軍正在過著聖誕節,穿著風衣,吃著盛餐,談笑歡喜。面對全副武裝的美軍,戰士們不知道怎麼贏,只知道,必須贏!

  有個士兵問道:“我們為啥要打仗啊?”指導員梅生說:“我們把該打的仗打了,後代們就不用打了。”他說出這話時,手中不停地撫摸女兒的照片。我看到了他的無限眷戀。是一個父親保護女兒的勇敢,也是一個戰士保家衛國的堅決。我想梅生指導員再重新入伍時,應該很糾結吧!一邊是家人女兒的擔心,不捨;另一邊是國家大局的安危。但他選擇了以大局為重,因為他是一個愛國的軍人。他也是一個好父親,當看到自己女兒的照片快要被燒掉時,毫不猶豫地把手伸進火堆,翻出照片,使勁撲火。看到照片還剩一半時,他帶著顫抖的聲音說了一句讓人潸然淚下的話:“是爸爸不好!”我想,當他的女兒看到這幕場景時,一定滿是驕傲,滿是開心。

  當麥克阿瑟看到雪地裡有三個中國戰士為了等待開戰而被凍成冰雕時,敬了個禮。這正好驗證了那句話:戰場上,對對手最大的尊重就是拼勁全力,殊死奮鬥。即便是天寒地凍,卻有著熊熊烈火般的鬥志在燃燒著。誰不會看到這束光,誰不會為之震撼?為之敬佩?戰士們那一刻沒有死去,而是將自己載入了一個新的史冊,向他們致敬!

  這就是戰士們換來的盛世,這應該他們所願了吧!

  感謝他們的付出,感謝祖國有他們!

  長津湖觀後感3

  看了最近剛出的電影《長津湖》,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我感慨萬分。七十多年前,英勇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去進行一場守護正義的戰爭。他們是最可愛的人,最英勇的人,最可敬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築起一道牆,阻隔美帝主義的侵略,保衛了中朝兩國的和平與安寧。

  是戰爭無疑是殘酷的。《長津湖》裡,中國人民志願軍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他們吃不飽穿不暖,但他們仍舊堅持在抗戰的一線,只是因為那保家衛國的決心。電影中有一幕火車上路過長城的場景,而他們就是長城,用生命築起長城換來和平。

  《長津湖》裡,看到美國的飛機轟炸我們最可愛的人,看到我們最可愛的人不到最後不放棄,看到他們用盡一切力量去反抗美軍,我抑制不住地哭了。我在想,如果沒有他們,我們現在會是什麼樣。所以我們應該一直銘記他們,緬懷他們。

  先輩們用鮮血寫下的歷史,用青春和生命換來的和平,人們不會忘記,更不敢忘記。《長津湖》的上映讓人們對抗美援朝戰爭有了更多的瞭解,讓人們對這來之不易的和平更加珍惜。

  惟願硝煙不會再瀰漫,和平不會再消逝。

  長津湖觀後感4

  最冷的夜,最熱的血。最可愛的人們,最堅毅的軍魂。時間回撥70餘年,那場冰天雪地裡的血淚之戰,依舊讓人不忍回憶。這是永遠的傷痛,也是永恆的榮耀。歷史不容忘卻,英雄必須銘記。即將上映的《長津湖》,復刻了這驚心動魄的一戰。但,再高明的電影敘事,終究也說不盡這段史詩的波瀾壯闊與沉雄悲壯。

  在很長一段歲月裡,“長津湖戰役”,已成戰爭的傳奇,已是信仰的圖騰。縱使冰身凍骨,也不退讓一分。就算凝成“塑像”,也不動搖分毫。在這次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憑著驚人意念和英勇無畏的戰鬥精神,征服了極度惡劣的環境,打退了美軍最精銳的王牌部隊,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廣大地區,扭轉了戰場態勢。此一戰役,也就此成為朝鮮戰爭的拐點。

  一邊是志願軍的寸土不讓,另一邊是敵軍“路程最長的退卻”,戰爭的天平就此逆轉。而在這卓絕戰功的背後,代價沉重。1081高地上的志願軍官兵們,冒著零下40度的極寒溫度,頑強地堅守陣地。最後全連以俯臥戰壕的戰鬥姿勢壯烈犧牲,成為一個個永不傾倒、巍然屹立的冰雕。鋼鐵一般的意識,鑄成鋼鐵一般的防線。這是血肉之軀在苦寒之地立起的偉岸“長城”,禦敵於外、退敵千里,守住家國安寧,守來長久和平。

  凜冬已至,激情燃燒的青春捨生赴死。血戰之後,終於殺出一條血路,終於搶回一線生機。冰雪凍住了戰士們的軀體,卻封不住他們不朽的軍魂。這軍魂,是對國家和民族最澄澈的愛;這軍魂,是軍紀如山,是鐵流浩蕩。“冰雪啊!我決不屈服於你,哪怕是凍死,我也要高傲地聳立在我的陣地上!”長津湖,也曾綿延冰封,也曾靜水流深。歲月可證,流水有聲。那是偉大斗士的號角,那是鐵血軍魂的咆哮。

  長津湖一役,雄渾蒼涼、動人心魄。縱使七十一年過去了,這場慘烈的、英勇的血戰化作豐碑,愈發迸發出著澎湃的力量。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永記長津湖的冰雪,永記冰雪裡那最可愛的人和他們的不朽軍魂。

  長津湖觀後感5

  一部叫《長津湖》的電影,讓數億觀眾為之“入戲”,讓這個國慶節多了份“英雄氣”。

  多年來,以《英雄兒女》《上甘嶺》為代表,抗美援朝主題的電影佳作迭出,成為一代代人的歷史記憶和精神食糧,鼓舞全國人民大力弘揚抗美援朝精神,投身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之中。

  今天,《長津湖》站在一個新的視角,以一個志願軍連隊為人物群像,真實地再現了那場戰爭的細節,重新詮釋了戰爭的殘酷、軍人的勇敢和精神的偉大,在當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刻,這部作品顯示了特有的歷史意義和社會價值。

  一個民族,不能沒有精神;一部電影,也不能缺少精神。《長津湖》所帶來的觀影熱潮,並不是單純依靠廣告宣傳力量,而是影片本身傳遞的情感力量,彰顯了藝術作品的巨大精神感召力,並轉化為票房資料、上座數量和好評度。

  有位女觀眾說,昨晚看完了長津湖,出來之後,老公問她怎麼樣,她紅著眼圈說,深受震撼、深受教育。電影場裡,她的背後一直有抽泣聲……不少觀眾特意選擇國慶觀看,他們把觀影當作一次向祖國的“精神獻禮”,電影的真正價值就在於此。

  精神是電影的“核心”,但也離不開技術的支撐。有人評價,這部電影戰鬥戲,無論是場面排程還是戰術指導,都堪稱國產戰爭片的新標杆,堪稱國產電影史詩級的戰爭片。電影藝術的境界,正是精神與技術的水乳交融,讓精神在藝術中得到倍增和昇華。

  《長津湖》火了,精神的力量“無價”。對於電影人來說,拍出一部爆款“大片”,獲得更多的市場效益,是他們的夢想和追求。時下,有不少的所謂大片,並不缺少高技術、高投入,更不缺少大場面、大明星,但缺少了最關鍵的“精神”,一部沒有精神的影片,即使金玉其外也是敗絮其中,難以獲得觀眾的青睞和市場的認可。

  長津湖觀後感6

  《長津湖》,讓觀眾對此有了更深的感觸:這些回家的烈士,可能是個脾氣倔強、從不服輸的愣頭青,可能是個希望早日和家人團聚的老兵,可能是個重情重義、時刻想著別人的好兄長……他們離我們並不遙遠,就和今天身邊可愛的年輕人一模一樣,就好像是我們的朋友、兄弟。

  他們很“普通”,可在國家和民族面對挑戰的關鍵時刻,他們又能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軀護佑著我們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最偉大的英雄也是最可愛的“人”,這正是廣大觀眾看完後紅了眼眶的原因。

  從“高大全”的英雄人物到對複雜人性的刻畫和塑造,這不光是電影敘事語言的轉換,也是國產電影審美風格的不斷更新。可感的電影藝術才能真正動人,宏大的敘事、偉大的時代應該投射在具體的人物和生活之中。

  電影中有一個細節,在你死我活的戰場上,伍千里及時阻止了弟弟殺害已經沒有抵抗能力的美軍指揮官。他說得很清楚:有些槍可以打,但也有些槍可以不打。中國人是熱愛和平的,中國以前不會,現在不會,將來更不會主動挑起戰端。這個道理不需要過多的闡釋,就隱藏在電影的鏡頭語言之中。

  《長津湖》正和越來越多的優秀國產主旋律電影一起,把“中國故事”“中國精神”講得越來越精彩、生動。

  長津湖觀後感7

  北風呼嘯,夜幕即將降臨,刺骨的寒冷如同百枚鋼針穿透了我軍戰土,包圍了狼林山脈。雪花紛紛落下,將大地染成一片銀白,但烈士們的鮮血卻顯得更加鮮豔,更加醒目。雖那些逝去的生命永不再返,那曾經的硝煙與戰火也早己變為塵土,但他們那些誓死為國、堅強不屈的頑強精神,我們將永不會忘。

  在影片中,伍千里,伍萬里服役於七連,這是一個英雄團體,他們曾用七連的嚴重損失換來了整體的小損失,所有紅軍精神都曾在這裡體現。

  在開始時,伍萬里剛剛入伍,被編入炮營,當時“打不死的英雄談子為說的一句話讓我記憶尤其深刻:“有的人,在戰場上被寒冷和飢餓奪取了生命;有的人,直衝到離對方還有十米時才投擲手榴彈自己卻被炸死了,他們叫什麼。”我想,他們叫烈士。他們身先士卒,視死如歸,為了保衛領土、人民,和剛剛誕生的新中國,不惜一切代價,或是為了戰友,或是為了整場戰鬥的勝利,衝了上去,與敵人同歸於盡,這需要多大的決心與多堅強的意志。

  本片的高潮便是七連與部隊一起向美一陸軍師北極熊團發起總攻時的場景。這個團曾參加過一戰,也參加過二戰的太平洋戰役,幾乎無人能敵。而且相較於現代機械化,擁有數十坦克、步兵戰車的美軍,我們只有五門迫擊炮。但我軍將士怕過了嗎?猶豫過了嗎?沒有。他們帶著必勝的決心和堅強的戰鬥意志毫不退縮地衝了上去。難道他們不知道這樣做會使自己暴露在敵人無情的槍口下?他們當然知道。但是,他們心中更多的想法是如果他們不打贏、他們的後代將來也要打,他們做出了決定是讓後代生活在一個沒有硝煙與戰火的世界裡。面對敵人的強大火力,但隨及便有更多的戰士前赴後繼地衝了上去,我們是堅強不屈的,我們是誓死為國的!

  同時,在驚心動魄的戰鬥中,也充滿了我們烈士一個又一個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蹟。雷公,他為了防止己軍一大片一大片緊挨著的部隊受到無情轟炸,也為了讓肆無忌憚的美軍有來無回,抱著必死的信念,不顧後果開著汽車,冒著敵軍密集的炮火衝到了敵軍撤退的車隊裡,讓他們也嚐到了被轟炸的滋味,在讓美軍幾十輛坦克被炸燬之後,不幸被炸翻了車,重重地被壓在了地上,已渾身浴血、不得動彈,雖被救出卻無力迴天……你將會被銘記,永遠的銘記。

  還有更多的紅軍戰士因過於寒冷,活活被凍成冰雕。當美軍看到時,他們說:“有如此之決心的軍隊,我們永遠也打不過。”我說“你們竟不惜一切,明知危險卻仍不退縮……

  百年之後的今天,我們中國強起來,富起來了,人民的生活好起來了,這都將歸功於你們,沒有你們,就沒有今天朝氣蓬勃的新中國,就沒有了這個和平的年代!

  我相信沒有一箇中國人會忘記你們及你們紅軍的英雄事蹟,紅色的精神將永遠流傳,你們將被銘記!

  長津湖觀後感8

  我看完《長津湖》這部電影后,熱淚盈眶,眼淚一直在眼睛裡打轉,可是一直沒有落下來。《長津湖》這部電影裡講述的是抗美援朝戰爭的故事,裡面的戰士大多數都是年輕人。

  這場戰爭困難重重,那些年輕的志願者要爬過高高的雪山,那裡的溫度最低達到零下三四十度,他們穿著單薄的衣服,每天都要走幾十公里。他們沒有精良的武器裝備,但是他們要和美軍的飛機、大炮、坦克打仗。他們每天只能吃一個土豆,還要剩幾個給傷員吃,美國軍人卻在自己那舒適又溫暖的陣地裡過著聖誕節,吃著烤雞肉。

  電影裡有個畫面令我印象深刻:

  當美軍以幾十輛坦克與十幾架飛機進行衝鋒時,一箇中國軍人楊根思抱起一個正在燃燒的炸藥包,衝向我們的敵人,與一些敵人同歸於盡。他為了完成任務,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

  最後,我們的志願軍戰勝了美軍。我要向他們學習這種熱愛祖國、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精神。我們還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因為這是用他們的犧牲換來的。

  長津湖觀後感9

  《長津湖》讓人看得熱血沸騰,激動人心,熱淚盈眶。電影《長津湖》,真實的還原了抗美援朝的那段激動人心的歷史。

  最讓人震憾的是“冰雕連”由於戰事緊急,棉衣數量嚴重不足,第九兵團在缺衣少吃的情況下,長途奔波最寒冷地區作戰,在挨餓受凍的.情況下,在零下40多情況下,戰士們吃凍土豆,以雪充飢爬冰臥雪衣服單薄在冰天雪地埋伏十個晝夜,長津湖的寒冷是你想像不到的,連隊為了堵住逃走的敵人,潛伏雪地裡整個連都凍死在了陣地上,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英雄還依然保持著緊握武器的戰姿態。

  如今山河無恙,國泰民安;那些最可愛的人;將生命留在了那片冰天雪地,才有了我們今天幸福生活,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我們應銘記歷史,不忘英雄,好好為祖國奮鬥,為中華民族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看,我們能國慶長假,我們能開開心心的過每一天,是我們的先烈們自己的血肉之軀築成的,他們的努力成就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願我們的後代都生活在和平年代!”他們的願望實現了,我們之所以能幸福生活,因為他們曾經的負重前行!如他們的願,我們生在了一個和平的國家,我們的幸福生活,是老一輩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賦予的,感恩那些先烈,他們用鮮血和生命賦予了我們一個幸福偉大的國家!

  長津湖觀後感10

  今天下午媽媽帶著我和妹妹去看了一部愛國電影——《長津湖》。

  這部電影剛開始是一名叫伍千里的戰士回家探親,他手捧一個骨灰罈,裡面裝的是他的哥哥—伍百里的骨灰,可是探親假還沒結束,他就接到了歸隊命令,感覺是十萬火急,因為是戰士打著火把騎馬傳達的命令。

  緊接著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名叫宋時輪的指揮官做戰前講話,他的話鏗鏘有力,鼓舞士氣,聽完講話後戰士們高唱,“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聽的我也熱血沸騰。隨著歌聲響起,把我們拉到了抗戰現場。1950年10月,由於美國軍隊出兵朝鮮,在毛主席的指導下,我國軍隊跨過了鴨綠江,抗美援朝開始,當時我們才建國一年,物資短缺,每個戰士只能一天一個土豆,裝備也差,沒有空軍和坦克等厲害的武器,能用的子彈也很少,保暖的衣服都不足,但是他們仍然在艱苦的堅持著,靠的是志願軍頑強的意志和必勝的決心。

  耳邊彷彿又聽到臨別時伍千里對他弟弟說的話,“我和大哥把仗都打完了,你就不用再打仗了。”這句話說出了當時很多戰士的心聲,現在不打,後代就得打了,所以他們才如此奮勇,如此拼命的戰鬥,都是為了後代的幸福,為了後代美好的未來和生活著想。

  最終憑藉著戰士們頑強的意志,我們用極其落後的武器戰勝了當時很厲害的美國,揚我國威。我媽媽告訴我讓我們勿忘過去,珍惜現在,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作為一名小學生,我的首要任務就是好好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做好新時代的接班人!

  長津湖觀後感11

  又是一年金秋時節,又是一年國慶。在這舉國歡慶的節日裡,《長津湖》如期而至,與我們相遇在72週年國慶這天,給我們帶來一場無形的教育課堂,一次震撼人心的精神薰陶。

  電影是根據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中長津湖戰役拍攝而成,最大程度上的還原了當時革命先烈面對種種困難時的艱難。當時,長津湖遇上了50年不遇的嚴寒,在深夜零下四十多度的情況下,先輩們穿著單薄衣服,拿著落後於美軍的武器,在一場武裝對比懸殊的環境下,依然勇往直前。我能看見,三十敢死勇士冒煙火炮彈,穿槍林彈雨,倒在敵軍坦克之下;我能看見,百名志願官兵匍匐雪地,堅守陣地,釘在雪地高山之上。這又是誰的兒子,父親,誰的母親,妻子又在家中等待親人歸來。

  我們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裡,目光所至皆為華夏,五星閃耀皆為信仰,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我們有著革命烈士帶給我們的安穩生活,有仁人志士創造的光明前景,借用魯迅先生的話“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如今,我們不必擔心戰亂動盪,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外強虎視眈眈,著力打壓中國的發展,華為遭受的一系列不公等就足以讓國人清楚,我們身為中國青年,必當心繫祖國,肩扛重任,報效祖國。

  長津湖觀後感12

  國慶前夕,電影《長津湖》上映,我在觀看了電影后有許多感觸。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電影《長津湖》以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71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在極寒嚴酷環境下,東線作戰部隊憑著鋼鐵意志和英勇無畏的戰鬥精神一路追擊,奮勇殺敵,扭轉了戰場態勢,打出了軍威國威。電影中的戰爭場面相當的恢宏闊大,殘酷逼真,槍林彈雨中彷彿一架架飛機就正從我頭頂掠過,一顆顆手榴彈向我穿透過來,身臨其境般不由得跟著揪心緊張起來。

  我同時由衷地感受到現在生活得來不易,“這場仗我們不打,就會由我們的下一輩來打”,讓人淚目。人有我有,人無我有的宏大戰爭場面。讓我不禁感慨:伍萬里的被迫成長史就是一場戰爭的殘酷史。如果不是當時的志願軍奔赴戰場,保家衛國,為我們創造出和平的發展條件,可能我們就要面對被迫的殘酷成長!致敬志願軍。這是一部電影,還是一段歷史,更是一場致敬。只要我們記得,他們便會永生。

  如今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先輩用血肉為我們拼下來的,我們覺得新時代離戰爭很遙遠,是因為在邊境,有一群可愛的人在守護我們,守衛國家,所以要更加珍惜當下。那時的他們為了下一代不再經受戰爭生活,不顧安危,在槍林彈雨中穿梭。現在的新一輩,同樣用生命保護人民安全,保護國土不容侵犯,向最可愛,最英勇的人致敬,謝謝你們。

  長津湖觀後感13

  昨天我和爸爸媽媽去看了《長津湖》,令我熱血沸騰、熱淚盈眶。它講述的是抗美援朝中的中國志願軍血戰長津湖的英雄故事。

  1950年10月,回家探親的伍千里,即將退伍的梅生,還有很多很多剛到家的戰士聽到祖國的召喚就馬上回歸隊伍,看到年小的伍萬里到軍隊的時候……心潮澎湃、激動不已。我們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彭德懷司令的率領下,馬不停蹄、爭分奪秒的坐火車集物資跨過鴨綠江,開赴朝鮮戰場。

  因為我對歷史的瞭解程度還不是很準確,心裡有一個疑問:“他們為什麼要去打仗?”可當看到美國飛機轟炸火車時,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前面還嬉笑的戰士後一秒就帶著糧食、裝備跑到樹林裡,到處都是敵軍飛機丟的炮彈,頓時炮火連天;戰士走到一片石頭池時,看到有飛機來了,馬上就地臥倒躺在戰士屍體上一動不動,美國飛機射擊所謂的“屍體靶子”為樂,我們的志願軍哪怕血肉飛漸到他們的臉上也不動彈,志願軍太難了。可後面七連兩百多人分成一部分護送電臺和電臺譯員,一部分去幫助另一組志願軍摧毀敵軍的訊號塔,又有一部分去阻擋美軍的後援,這些驚心動魄部分已經讓我擔心吊膽、眼淚奪眶而出了。可後面那些在中國志願軍沒有禦寒棉衣的情況下隱蔽在雪地裡卻沒有被發現;夾擊兇猛的美國北極熊軍團;奪坦克、打落飛機;雷公把記號彈搬到車上,要送回給美軍時被炸得奄奄一息,直至壯烈犧牲……我已經悲痛欲絕、撕心裂肺。

  美軍吃著烤雞、喝著咖啡、過著感恩節,笑著說這場戰爭會立刻結結束,我們的戰士在沒有防寒服的情況下只能啃咯牙的冰土豆;美軍有先進的武器和物資,開著偵察機和轟戰機一路巡航,一路轟炸,中國志願軍穿著單薄頂著嚴寒,只能晝伏夜出一路躲避敵人的轟炸,扛著裝置徒步前行……

  連長伍千里、指導員梅生、新兵伍萬里、張小山、火力排排長餘從戎、狙擊手平河、炮排排長雷公……每一個都是活生生的人,用血肉相搏,就像美軍撤退時,看到了被凍成冰雕的中國志願軍,都不由敬禮發出感嘆:“有這樣的決心的國家,是打不倒的。”我現在知道了“他們為什麼要去打仗?”就是梅政委說的:“為什麼我們要去打這場仗,因為我們不去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去代。我們出生入死,就是為了他們不再打仗。”電影長達三個小時,劇情卻十分緊湊,絲毫不覺漫長。

  謝謝先輩!我們今天的安逸,全是你們以血肉鑄成。所以,我們珍惜和平,努力學習,鍛鍊身體。從小事做起,從珍惜食物,從認真學習,從修身立德開始,好好做人,不辱先輩之忠烈!不負和平二字之珍重!

  勿忘歷史,緬懷先烈,珍惜和平!

  長津湖觀後感14

  國慶長假裡,我看了一部令人熱血沸騰、熱淚盈眶的電影,名叫《長津湖》。講述的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的志願軍血戰長津湖的英雄故事,讓我對抗美援朝精神有了更深地理解。

  電影中有三句臺詞,令我格外難忘。第一句是毛主席說的“打得一拳出,防得百拳來”,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面對強大的敵人和困難時,不能退縮,要敢於鬥爭,要有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第二句是7連連長伍千里說的“我們打這一仗是為了下一代不打仗”,體現了志願軍的愛國奉獻精神,沒有他們的流血犧牲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第三句是特級戰鬥英雄楊根思說的“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表現了志願軍堅定的必勝信念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我們要學習和傳承抗美援朝中的愛國主義精神,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把這些精神用到我們的學習上,做一個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小學生。

  長津湖觀後感15

  《長津湖》是國慶期間上映的一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志願軍抗美援朝的故事。因為周圍好多同學都去觀看了這部電影,並且對它好評連連。

  媽媽在我幾天的軟磨硬泡之後,終於在假期的尾巴帶我和弟弟去了電影院。我蹦蹦跳跳的和媽媽還有弟弟買好票,抱著爆米花和可樂,迫不及待地等電影開場。

  影片開頭只見主人公“伍千里”坐在船上,可以看出當時生活艱苦,平民百姓只能住在船上,而且還要去打仗,一個不小心就會喪命。而伍千里他們一家三兄弟全都去打仗了。大哥伍百里因打仗時喪命,伍千里自己是連長,因為那一次我回家弟弟伍萬里也瞞著爸媽參軍了。兩人互相依靠著打仗,經歷無數艱險。一次兩人在一起時,敵軍忽然從旁邊的門中竄出。兩人互相幫助,終於將那堆敵軍消滅。

  其中還有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片段是:裡面一個雷戰士犧牲的場景。他為了運走敵人丟下的標識彈,讓戰士們都可以回家。不惜犧牲自己,而把他視作乾爹的其他戰士們,看到他犧牲後淚流滿面。於是戰士們下定決心要打完戰爭帶“雷爹”回家。

  中國志願軍以自己頑強的意志,英勇的智慧,誓死抵抗,許多年輕的生命熱血揮灑在這片土地上。讓我們永遠銘記這段艱難的歷史,向這些英雄致敬。

  長津湖觀後感16

  今天,爸爸媽媽帶我去電影院看了《長津湖》這部電影。看完後,我的心情洶湧澎湃,久久不能平靜。

  《長津湖》這部電影描述了抗美援朝時的故事,劇中有一句話對我觸動很深。他是這樣說的:如果我們這一代不打這個勝仗,那麼我們的下一代也會接著打的。我覺得這種精神值得所有華夏兒女敬仰學習。還有那支悲壯的“冰雕連”,讓我瞬間淚流滿面,一直在腦海裡揮之不去,沒有打不死的英雄,也沒有凍不死的英雄,但他們選擇了犧牲自己,保衛家園。

  我國志願軍在缺吃少穿,物資裝備極度匱乏的情況下,冒著零下三四十度的極寒天氣,在荒山野嶺裡艱苦奮鬥,面對美軍先進的武器戰備和強大的空軍力量,絲毫不畏懼、頑強作戰,直到取得最終的勝利。它不僅僅是一部電影,更是歷史的真實寫照,我們要時刻銘記,發憤圖強,好好學習,報效祖國,對得起英雄先輩用生命換來的和平戰爭。

  教師點評:文中你向我們講述了“長津湖”這部電影,但這不是你的目的。你是想借助這部電影,引發一個話題—先輩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我們的今天。敘述的清楚明白,最後“好好學習,報效祖國”,發自內心地呼籲,真實感人。

  長津湖觀後感17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

  整部影片都非常震撼,是根據歷史真實改編,一個個炸彈從頭上飛過的時候,彷彿就在戰場上,身臨其境。電影裡有兄弟情,戰友情和家人的不捨,師長犧牲每一刻都特別精彩,他們用自己的身軀換來了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

  愛國。是這兩個偉大卻又十分平凡的字眼,在這些戰士們的心中紮了根。當那許多無名的烈士們,抱著炸藥包,與敵人同歸於盡時,當那許多無名的英雄們在雪地裡凍僵時,正是這兩個簡單的字在他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發揚壯大的時刻。愛國情懷支撐著他們已近奄奄一息的軀體,一次又一次地擊敗美國的王牌軍團,一次又一次取得近乎無人可及的勝利。

  他們,戰無不勝,他們毫不畏懼;把生命的鮮血點綴在偉大祖國母親上;他們,永遠把祖國放在第一位他們;戰勝了叫做"紙老虎〃的困難。

  在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中,十九萬七千多名英雄兒女,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為了和平獻出了寶貴生命湧現出了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等三十多萬名英雄功臣和近六千個功臣集體。

  ——電影《長津湖》

  長津湖觀後感18

  《長津湖》圍繞伍千里、伍萬里兄弟倆展開,真實還原了七十多年前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那段激情歷史,至今依舊令我們熱血沸騰。

  新中國剛剛成立,伍千里一家剛剛吃上團圓飯,一聲軍令就再次重披軍服上戰場。當感恩節到來,美軍在陣營享受山珍海味時,中國戰士們卻在山崖下,僅能吃到硬如石頭的土豆;雷公為了戰友安全將標識彈運送,而自己卻因此犧牲;楊根思為守陣營抱起炸藥包與敵人同歸於盡;冰雕連的戰士們堅定不移的信念使一位美國軍官心生敬意。這些戰士們,名字許多不為我們所知,但他們都是英雄。

  什麼是英雄?這是年方十九的新兵伍萬里曾所疑惑的。當他聽到打二十名敵人才算英雄時感到有些遙不可及。毛岸英“上了戰場就是英雄”一句觸動了我。無數名朝鮮戰場上勇當先鋒的中國志願軍懷著理想之光和信念之光,以保家衛國的民族氣節與敵人戰鬥,他們心中都存在著這樣一種信念:“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抗美援朝的每一位中國志願軍以平凡,顯示出了他們的英雄本色。平凡鑄就偉大。

  抗美援朝最終勝利,離不開這些平凡英雄。他們用生命換來了現在這個沒有硝煙的年代。176分鐘之長的《長津湖》,看完仍意猶未盡。

  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歷久彌新。偉大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永垂不朽。

  致敬為我們的幸福而奮鬥的抗美援朝志願軍。

  長津湖觀後感19

  在這場戰爭中,美軍的實力是非常強悍的。且不說戰鬥力對比,就單從後勤補給以及運輸能力上來說,美軍要遠超出當時的志願軍。戰場補給對一場戰爭來說是何等的重要,這個相信不用多說大家都明白。

  戰場上光靠勇氣是不行的,也需要實力,刀再鋒利也快不過子彈。在長津湖之戰中,美軍將後勤能力發揮到了極致。志願軍只能用頑強的意志和無畏生死的精神去彌補裝備上的巨大差距。

  當時我軍奮力抵抗,面對美軍猛烈的攻勢,即使在裝備落後的情況下我軍也沒有絲毫的退卻。到了長津湖戰役後期,當地的氣候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天氣異常惡劣,冷得出奇。當地氣溫到達了零下四十多度。

  很多戰士凍得連手都拿不出來,一些槍也被凍得連扳機都沒法扣。到了最後,雙方都不想打了,美軍也忙著撤退保命,就連途中遇到志願軍阻擊他們都懶得還手,實在是不想打了,天氣太冷了。

  從很多歷史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美軍在撤退的時候,靴子和腳都粘在一起了,連路都沒法走,手和腳全都凍壞了。有些士兵因為受傷失去知覺,等被抬回基地的時候已經凍得僵硬了。很多士兵的皮膚都被凍得開裂。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志願軍在長津湖戰役中被凍成冰雕的壯烈事蹟。相比美軍而言,志願軍的驚人忍耐力還是值得稱讚的。

  長津湖觀後感20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去看電影院觀看了《長津湖》,我的心情一直非常沉重。

  《長津湖》是由真實事件改編的,主要講述了1950年的冬天,美國的軍隊越過了三八線,直逼鴨綠江,並動飛機轟炸我國東北邊境,雖然中國正面臨著緊要任務,但朝鮮人民的請求助援,中央召開了許多次會議,毛主席反覆思考,最終決定派出我國的志願軍前去支援。

  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九團奉命奔赴朝鮮作戰,行軍的路途上他們幾次遭遇美軍的突襲。在長津湖戰役中,中國志願軍第九兵團的戰士們,以稗草充飢,以冰雪當飲,以凍土為席,正面硬槓美軍強敵,即使他們裝備落後,也敢將美軍的王牌部隊拖入死亡地獄,即使他們被凍成冰雕,也不忘將手中的鋼槍對準敵人的方向,這些無畏的英雄們,以生命鑄鋼鐵長城,以熱血染意志豐碑,以無懼淬碧血忠魂。他們的英靈已化作一泓碧血,凝熱土,沃青山,柒霜雪,蕩敵冠,滌人心,塑國魂,英雄不死,浩氣千秋,烈士永在,山河銘記。

  看到這裡,我已經淚流滿面,不禁想到如今生長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有著美好安定的生活,不正是那些英雄們用鮮活和生命換來的嗎?最讓我心有觸動的畫面是:美軍飛機從天上扔下一個指導彈,能指出軍隊的具體位置,雷公用雙手拔起這個指導彈,抱到車上,開著車,將它帶離軍隊的位置,可這樣他就會變成目標,美軍飛機不停地往車上射子彈,可他儘管傷痕累累,還是將指導彈帶離了軍隊,但美軍的手榴彈也傷害了雷公,飛機走後,戰士們圍到雷公的身邊哭泣,伍千里他躲在一旁,掏出本子,手握筆慢慢地向雷公的名字移去,邊哭邊劃下了一個圈,每一個圈都象徵著一個英雄的逝去。隨後梅生安慰他並說出這一番話:“這一仗我們必須打贏,如果我們不打,那我們下一代就要打,我們出生入死,就是讓我們的下一代過上一個沒有硝煙的年代。”

  看完了這部電影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慘烈的戰事,惡劣的環境,堅韌的意志和赴死的決心,以及中國人民追求和平和幸福的信念。對此我也深有感悟,直到現在,那些英雄的歷史也銘記在我的心中,作為中國人,我們一定要牢記歷史,記住那些英雄給我們帶來美好生活。

  何其有幸,生於華夏。

  致敬英雄們!

  長津湖觀後感21

  今天和女兒一起看了《長津湖》,第一次見女兒看電影看哭了,看完電影,女兒反覆問我的問題是:美國為什麼要打仗,他們是和日本一樣嗎?

  我想了又想,美國為什麼要發動戰爭。

  我的直覺是,美國和日本不一樣。日本是侵略,美國是什麼呢?想來想去,大約,打仗對美國是一筆生意。畢竟一戰二戰美國因為戰爭發了財。於是,他要延續這種生意。畢竟,美國從未停止戰爭,儘管這些戰爭都是被他安排在別的國家的領土上,哪怕到了2021年,美國也才剛從阿富汗撤軍。

  《長津湖》裡,看著美國空中武裝對朝鮮的降維打擊、看著美國吃著肉、蔬菜喝著咖啡,而我們最可愛的人吃著凍得硌牙的土豆、看著美國陸軍的重型裝備,我和女兒都哭了,因為我們都理解了這場戰爭又是難打的戰爭、是代價巨大犧牲巨大的戰爭,是建立在無數先輩的血肉之上的戰爭!

  《長津湖》裡,看著美國的飛機射殺我們最可愛的人,我哭了。看著我們最可愛的人在轟炸訊號塔那場戰鬥裡奇襲美軍,我也哭了。看到最後的總攻我還是哭了。無論中國人還是美國人,每一名戰士都是有爸媽有家有血肉的個人。本來,我們的戰士該回老家或建房孝養父母或看娃輔導功課,迴歸普通的茶米油鹽。本來,美國的戰士該在老家準備聖誕準備團聚。然而,發動戰爭的美國決策者把美國戰士送到朝鮮戰場,而我們不得不捲入這場戰爭,保家衛國、粉碎美國的野心、粉碎美國接下來長驅直入的幻想。人命是戰爭的燃料!美國決策者的野心是建立在眾多普通士兵的生命之上的,無論是美國士兵還是中國士兵,發動戰爭的美國決策者是有罪的。

  《長津湖》裡的戰爭場景格外真實,但我知道,創作者們其實還是弱化了戰場的殘酷,他們隱去了血腥場面,只以講述的方式呈現,也正是這場講述,我發現女兒哭了。我想大約她是害怕的,我也問了她,她是害怕的。我想這害怕也算是一場教育,因為,戰爭就是如此的可怕,甚至於比這個還可怕。

  《長津湖》裡,我們最可愛的人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吃不飽穿不暖,他們全憑的是保家衛國的決心,以令人無法想象的巨大毅力,不但已經全然不顧自我的飢寒,竟然還付出了巨大的戰鬥力,對敵人發起了反攻。這是我們中國人的堅韌!正如火車上那場路過長城的場景。綿延的萬里長城,宏偉壯麗且莊嚴,而我們的戰士過了長城過了國界,他們便要化身血肉長城,阻擊敵人於國境外。以生命為我們後輩築起長久的和平!

  我邊看電影邊想,今日之安逸,全是先輩以血肉鑄成。所以,我們不光要把“珍惜和平”刻印在骨血裡,還要真的把“珍惜”二字付出實踐,從小事做起,從珍惜食物,從認真工作,從修身立德開始,好好做人,不辱先輩之忠烈!不負和平二字之珍重!勿忘歷史,緬懷先烈,珍惜和平!

  長津湖觀後感22

  透過觀看《長津湖》使我對抗美援朝的歷史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同時也進一步體會到了革命先輩的不易。影片中有很多情景讓人潸然淚下。他們不僅要在食物不足的情況下,在零下三四十多度的惡劣環境中行軍;更要在行軍的途中,防禦敵軍空中襲擊。

  影片中人物的精神讓我十分感動。在影片中伍仟裡連長他們成功破壞了敵人的通訊塔,當他們在清理戰場上所獲的裝備時,突然聽到飛機的聲音。不久,敵軍就成功在那個地方投下了標識彈。隨著標識彈的不斷燃燒,敵軍一架又一架的飛機也隨之而來。緊接著,敵軍投下一顆又一顆的炸彈。雷公為了不讓更多的戰士犧牲,他毅然決然的用盡力氣拔起地上的標識彈放在車上,然後一個人開著車往另一方向駛去。他成功的轉移了敵軍的戰火,但他也在此次行動中不幸犧牲了。

  楊根思所在的那一個排堅守陣地,多次擊退敵人。到最後整個排只剩下他一個人時,他在倒下的戰友身上拿下炸藥包,毅然決然的衝向敵人的方向。雖然他在此次戰役中不幸犧牲了,但他的精神在此次戰役中得到永生。為何志願軍戰士在面對敵人的先進武器時沒有退縮,而是選擇勇往直前的向前衝?

  不僅僅是因為抗美援朝,是一場保家衛國的正義之戰,更是因為他們深知戰亂所帶來的苦,所以他們心中便萌發了一個心願——希望下一代,能夠生長在一個沒有硝煙的年代。他們為了保家衛國、為了讓下一代生長在沒有硝煙的年代,他們為之努力奮鬥,甚至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希望下一代,能夠生長在一個沒有硝煙的年代。”正是因為這句話讓我的眼眶溼潤。我想說:我們如今能生長在一個沒有硝煙的年代,是革命先輩用鮮血奮鬥而來的。我們應該銘記這段歷史,使革命先輩的優良傳統薪火相傳!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