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最美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通用6篇)

婦產科最美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通用6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對事蹟都不陌生吧,事蹟可以起到宣揚特定的時代精神、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那麼什麼樣的事蹟才是規範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婦產科最美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通用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婦產科最美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1

  藍愛琴,女,瑤族,1966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北海市人民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第二黨支部書記。從事婦產科臨床工作27年,從住院醫師到副主任醫師,一步一個腳印,好學上進勇攀醫學高峰,精益求精開展新專案,以醫者仁心服務每一位患者,以高超醫術挽救無數生命。作為一名擁有27年黨齡的醫務工作者,以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操,二十多年如一日奮戰在婦產臨床一線,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是黨組織認可的好黨員,群眾信賴的好醫生。

  “我是黨員,我不上誰上”

  2001年,為適應科室業務發展,藍愛琴克服孩子年幼的困難,不遠千里離家到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求學進修一年,成為北海市人民醫院婦科首位接觸電視腹腔鏡手術的醫生。學成回院後,她配合科主任開展腹腔鏡新技術專案,在北海市率先開展腹腔鏡微創手術。創業之初,困難重重,傳統手術與微創手術的變革,不是每一個患者都能接受。為了廣大群眾利益,藍愛琴知難而上,從手術病例選擇、手術安全評估、手術風險預測、手術併發症防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都做了大量準備工作,電視腹腔鏡手術新技術逐漸得到群眾接受,讓廣大北海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國內先進的醫療技術。

  2004年,根據三級甲等醫院服務能力要求,北海市人民醫院需派人學習婦產介入技術。介入技術技術難度大,接觸射線,職業暴露對身體會造成一定傷害,大多人不願意去學習。醫院分管找到藍愛琴,希望她能接受此項學習任務。身體弱小,體重不足45公斤的她,毅然擔負起學習婦科介入技術的重務。有人說她傻,她說“我是黨員,我不上誰上。”接入技術是一項造福人類的工程,為了集體利益,為了患者,藍愛琴迎難而上,學成後為病情疑難複雜患者施行介入手術100多例,免除器官切除得身體創傷和心靈創傷,解決患者生育問題,深受群眾好評。

  2005年,面對群眾日益增長的就醫需求,藍愛琴再次到廣東省人民醫院學習陰道鏡操作技術。回院後,她立即按照指南,規範開展宮頸癌篩查及三階梯治療專案。迄今為止,她是科室進修學習專案最多,開展新技術專案最多最好的醫生。她充分運用所學,為廣大群眾排憂解難,以高昂的工作熱情和紮實的工作技能回報組織信任和群眾期盼。

  “我是母親,我理解想做母親的心情”

  藍愛琴有著一顆醫者仁愛的心,工作中,她從患者角度出發,從患者利益考慮,為患者解除病痛。由於技術過硬,服務態度好,慕名而來的患者很多,自北海市人民醫院實行手機微信預約掛號後,許多老人、農村婦女沒有辦法掛號看病。為解決這個難題,藍愛琴到門診坐診時,都是提前開診,延遲下班,為在完成原有預約病人後,給這些特殊人群加號看病,她的門診工作量常居全科之首。

  2016年8月,患者劉某被不孕症折磨兩年找到藍愛琴,經詳細詢問病史及檢查後,初步分析該患者不孕的原因是心理因素,便給劉某開具了沒有一粒藥的健康處方。劉某半信半疑地離開診室,快到門口時回頭給她深深地鞠躬,含淚說:“我看了不少醫師,今天是我聽到最好的訊息,謝謝藍醫生”。按照藍愛琴的健康處方,2017年1月劉某懷孕了,對一個多年盼望有下一代的家庭來說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患者潘某,64歲,放置節育環30多年,因恐懼心理,加上原有高血壓,去了醫院三次都因血壓過高不能行取環術。經人介紹,潘某找到了藍愛琴,為了安全起見,她將潘某收入院,經過一個星期的住院治療潘某血壓稍有下降,但對麻醉仍有風險。憑她多年臨床經驗,只要患者能堅持3—5分鐘,區域性麻醉應該也能完成手術。為解決患者的心病,她耐心把手術經過通俗易懂地向潘某講述,花了約1個小時的心理疏導,取得潘某的信任和配合,在精心準備下,不到5分鐘,她就完成了取環手術,解決了困擾患者多年的痛苦。潘某激動地熱淚盈眶,敬佩她的高超醫術,逢人便說:“藍醫生是老百姓的好醫生,我的命中貴人!”

  類似這樣給予患者健康處方,幫助患者走出心理陰影,減輕患者經濟負擔和精神負擔的事例不勝列舉,但藍愛琴都說:“我是母親,我理解想做母親的心情。”

  “我是醫生,救死扶傷是天職”

  醫學的不確定性決定了醫療的風險。作為科室的技術骨幹,藍愛琴敢於擔當,處處以身作則,為同事們樹立了好榜樣。

  2016年5月,一位胎盤植入大出血的農村產婦到合浦某醫院就醫,因病重,病情複雜而轉入北海市人民醫院產科。由於該患者植入的胎盤面積大,手術風險高,考慮到病情緊急和到上級醫院就醫不方便,經會診後,藍愛琴立即為患者施行介入治療手術。患者康復後感激不已,讚揚藍愛琴醫生妙手回春,是真真正正為病人服務的好醫生。

  2017年3月,一位未育患者因宮頸妊娠大出血,情況危急,生命垂危,切除子宮能馬上止血,但永遠喪失生育功能,對一個沒有完成生育的女性來說是多麼殘忍。為了患者,藍愛琴果斷為患者施以緊急介入手術。術後,藍愛琴沒有回家,主動留在患者身旁,陪伴患者度過難熬的夜晚,給患者與家屬精神上的安慰,患者與家屬被她的敬業所感動,北海日報也刊登了藍愛琴此次事例。藍愛琴卻輕描淡寫地說:“我是醫生,救死扶傷是天職。”

  “我是老百姓眼中的白衣天使,廉潔行醫是根本”

  2014年,一位72歲老人李某,因病慕名來到北海市人民醫院找藍愛琴資料。因病情需要必需做手術,老人又有腦梗塞、高血壓病、糖尿病等多種慢性基礎病,手術風險極大,藍愛琴建議老人到上級醫院就診,但老人不肯,說:“北海是一個好地方,藍大夫是好醫生,我就在北海治病,哪裡都不想去!”老人在香港、澳門工作的三個女兒專程趕回北海,與藍愛琴會面後,都很放心地同意老人家的意見,由藍愛琴為老人行手術。在精心準備下,手術很順利,老人平安出院,家屬送來3000元紅包表示感謝,藍愛琴毅然拒絕了,說:“我是老百姓眼中的白衣天使,廉潔行醫是根本。”

  工作中,藍愛琴時刻以病人利益為重,嚴格遵守醫德規範,堅持規範用藥,不開大處方,多年來一直保持全院平均處方費用最低記錄。診療過程中,從不“吃、拿、卡、要”,許多患者為了表示感謝,給她送來紅包、土特產等,她都堅決拒收,在我她看來,治病救人是醫生神聖的天職!從醫27年來,她所拒收的紅包累計不下數萬元,收到感謝信和錦旗近百份。曾經有外地醫院想重金聘請她,但是她還是婉拒了,因為她的心已經留在了北海,讓北海的每一個婦女在家門口看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為了她今生的最大理想。

  藍愛琴無私的付出也得到了肯定,她多次榮獲北海市衛生系統優秀黨員稱號,多次榮獲北海市人民醫院優秀醫師稱號。2016年,她又榮獲北海市人民醫院優秀醫師、群眾最滿意的門急診醫師稱號。

  藍愛琴,只是千千萬萬奮戰在醫療前線的廣大醫務工作者中的一員,可她用默默無聞,無私奉獻,換來人民群眾的幸福安康,用努力潛心鑽研的專業知識,不斷提高婦科醫學專業技能,以精湛的醫術、良好的態度為患者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在平凡的崗位上履行著醫務工作者神聖的職責,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用不息的熱情鑄造醫者仁心、大醫精誠的醫魂。

  婦產科最美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2

  “選擇了婦產科,就是選擇了奉獻,上班就是上戰場,患者的需求就是命令……”這是她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也是她對自己和團隊的要求。她勤奮敬業、以院為家、隨叫隨到,她最大的欣慰和滿足就是聽到呱呱墜地嬰兒的啼哭,看到婦科病患者解除病痛,知道不孕症患者經過治療喜得貴子。她以滿腔的熱情,感染和帶動著她的團隊奮發進取,開拓創新,她們開展的無痛人流、腹腔鏡微創手術等多項技術專案填補了我院婦產科空白。她是婦產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徐福萍。

  徐福萍,1986年畢業於山西醫學院醫學系,懷著對婦產科專業的熱愛,不管別人的勸阻,她依然選擇了婦產科專業。三十年來,她一直戰鬥在婦產科臨床第一線,由一個年輕的住院醫生,成為一名副主任醫師。她每天工作在病房、產房、手術室、門診,上班就像上戰場,加班就是家常便飯,每天只知道按時上班,卻不知道幾點下班。不管是做住院醫還是副主任醫,對每一位患者都像第一天接診那樣,認真對待每一位病人,避免漏診和誤診,給病人最好的治療。

  一切方便患者,一切服務於患者,患者的需要就是命令,這是婦產科全體醫護人員的.行動準則。不管颳風下雨,不管白天黑夜,不管節假日,接到命令她總是第一個到達崗位。不知道多少個夜晚,多少個假日,只要有危重患者,急診患者,她就會自動放棄休息,放棄與家人團圓,工作在自己的崗位,她心裡裝的是科室、醫院和患者,她知道自己的崗位關係著患者的生命安全。

  有人問她:“半夜三更,你們要幾分鐘趕到醫院,你們難道不害怕嗎?”“怕,怎麼不怕。我們都是弱女子,看著漆黑的夜晚,空曠的大街,我也很害怕,可作為一名婦產科醫護人員,心裡裝的是患者,患者需要我們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她們的身旁,我們的心裡只有一個字快!快!快!”這是徐福萍主任的回答。

  記得那是一個深夜,一位產婦產後大出血,婦產科人員在接到急救電話後,幾分鐘內全部趕到了自己的崗位,各負其責,護士監測生命體徵、抽血、化驗、按摩子宮、配血輸血;醫生們觀察病情、制定治療方案、行靜脈切開加快輸血輸液等治療;三個小時過去了,患者仍然出血不止,需要切除子宮,醫護人員一邊做術前準備,一邊與家屬溝通,在最短的時間內把病人送到了手術室,實施了手術。子宮切下來了,可患者仍然出血不止,而且不是一根血管在出血,所有的斷端都在出血,化驗結果顯示“羊水栓塞”,最可怕的事情出現了。

  病情兇險,患者血壓下降,呼吸心跳微弱,那一瞬間,手術室的空氣都凝結了,大家即刻制定新的治療方案,繼續從血站調運血液製品,輸血輸液,抗休克,糾正凝血,監測病情變化。手術醫生,把止血藥直接用到出血處,大塊紗墊壓迫止血,一場與生命的保衛戰從深夜一直持續到第二天十一點,最後血基本止住了,但凝血還沒有完全糾正,患者被送到重症監護室,治療護理方案隨著病情的變化而變化著,七十二小時裡徐福萍主任和醫護人員一步也沒有離開患者,日夜守護終於從死神手裡奪回了患者的生命。

  “產婦一身兩命,責任天大”這是徐主任常說的一句話。有多少個不眠之夜,她守候在產房,生命體徵、胎心監測、觀察產程,順產、難產、合併症、大出血,經過她的努力付出,迎來了一個個新的生命。當太陽從東方升起,家屬和產婦的笑臉,是一種足以讓她認為多大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那是一種只有醫生才能享受到的痛快和快樂,所有的疲勞都隨著新生命的誕生而消失。

  婦產科是一個高風險的科室,團隊協作至關重要。她認為每一個醫生和護士,都要有以院為家的美德,要有高度的責任心。要把科榮我榮、科興我興作為自己的宗旨。為此她著重培養大家的團隊精神,注重提高醫生和護士的專業技術水平,鼓勵醫生和護士參加業務學習,每天早上對前一天的患者的診斷、治療、護理進行討論和學習,對於處理不到位的進行糾正。對年輕護士和醫生實行一幫一帶,整體提高了婦產科的醫療和護理質量。透過業務學習、組織搶救、手術配合,總結提高,努力建立了一支高技術,高素質的婦產科團隊,成為縣域內孕產婦急救中心,擔負著對全縣急危重婦產科患者的急救。

  她勤奮博學,多次到上級醫院進修,在國家級,省級發表了“得普利麻靜脈麻醉下實施人工流產”“米非司酮用於緊急避孕,疤痕子宮再次流產286例臨床分析”“異位妊娠的保守治療臨床觀察”等十數篇論文。她熟練掌握了婦產科的手術技巧,開展了異位妊娠保守治療,免除了患者手術之苦;她率先開展了無痛流產,區域性浸潤麻醉清宮術,減輕了人流的痛苦;她帶領開展了腹腔鏡下異位妊娠、卵巢囊腫切除術,推廣了陰式子宮切除術等微創手術,減輕了手術的創傷;她嚴格掌握剖宮產指徵,降低了醫院的剖宮產率。隨著新醫院的搬遷,患者的數量急劇增多,她也更忙了,但她始終認為她就是一名婦產科醫生,她的職責就是救死扶傷。

  從年輕醫生一路走來,不管是低年資的住院醫,還是高年資的副主任醫師,不管工作量有多大,徐福萍主任一直謙虛好學,她的勤奮務實,開拓進取得到了群眾、社會和同行的一致好評,2015年婦產科的病人數,業務收入都取得了歷史新高,科室被縣婦聯授予“巾幗英雄團隊”,被醫院評為2015年度先進科室,她本人也獲得了“首屆口碑醫生”榮譽稱號。

  婦產科最美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3

  黃靜是定西市第二人民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參加工作以來,全身心奮鬥在臨床一線,時刻牢記職業賦予的使命,虛心進取、兢兢業業,以精湛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診治了無數患者,得到了廣大患者的讚許及認可。2012年被甘肅省衛生廳評為“2011年甘肅省萬名醫師支農優秀隊員”。2016年、2017年多次被醫院評為“先進工作者”及“患者最滿意醫生”,2018年被評為甘肅省“三八紅旗手”。

  黃靜在平時工作中善於發現問題、勤於總結問題,多次主持完成臨床醫學課題,2012年主持完成課題《中西醫結合保守治療異位妊娠臨床觀察》透過省級鑑定,並獲得定西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017年主持完成課題《會陰無保護接生技術促進自然分娩臨床研究》透過市級鑑定,獲得定西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並在臨床上予以廣泛運用,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發表國家級核心期刊及省級醫學論文10多篇。

  婦產科工作量大,風險高,醫患糾紛多,但黃靜常年24小時保持電話通暢,急危重患者搶救時能隨叫隨到,三更半夜加班加點,第二天仍要堅守崗位,從不叫苦叫累。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在多點執業的鄉鎮衛生院,帶領衛生院的婦產科醫生開展了人工流產術、放、取環術等業務的開展。

  為了不斷的拓展業務,滿足臨床需求,她本人曾多次到省內外醫院參觀、進修、學習,參加國內學術交流研討會,全面掌握學科新動態,提高技術水平,率先在定西市開展了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子宮肌瘤剔除術等手術,倡導自然分娩、綠色分娩理念,開展會陰無保護接生技術促進自然分娩。

  多年來,她始終堅持把病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接待每位患者時做到認認真真檢查,仔仔細細解答,當遇到患者及家屬不理解時,不厭其煩做好解釋溝通工作,產科工作特殊性強,要求對患者產程進展密切觀察,如遇緊急狀況,隨時急診處理,以確保母嬰安全。由於手術病人數量多,很多門診病人無法在第一時間診治,但是待手術結束後會馬上接診待診患者,常常忙得顧不上休息。

  作為一名普通的婦產科醫生,她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蹟,沒有驚人的壯舉,但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辛勤工作著,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體現在仁心醫者真正的價值。

  婦產科最美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4

  翁玉燕同志於2015年9月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受組織委託,懷著對援疆事業的熱心,放棄優越的工作、生活環境,義無反顧地遠赴祖國大西北,光榮成為福建第六批援疆幹部中的一員,任新疆昌吉州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婦幼保健院副院長兼縣醫院婦產科醫生。

  翁玉燕同志來到新疆木壘後,首先是主動積極的適應這裡的生活、工作環境,主動融入學習新疆的民族風俗習慣,堅決維護民族團結、祖國統一和社會穩定,牢固樹立“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互相離不開”的思想。在新疆工作期間,她認真學習和模範執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規,尊重其他民族風俗習慣,積極參與“扶貧、幫困、獻愛心、送溫暖”等活動,面對專業她精益求精,一絲不苟,憑著一個專業技術人員對專業知識的敬畏執著,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

  在木壘縣婦幼保健院工作期間,翁玉燕同志積極參與縣醫院婦產科疑難危重病的搶救工作,只要接到縣醫院婦產科疑難危重病的搶救電話,她都義無反顧的幫忙,在她的參與和幫助下挽救了多名高危孕產婦的寶貴生命。作為婦產科的一名業務骨幹,她以精湛的醫技和無私的奉獻精神,為黨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答卷。在援疆期間,她時刻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醫德醫風良好,工作認真負責,恪盡職守,愛崗敬業,精益求精,她始終把救治各族患者、解除病人痛苦、降低孕產婦的死亡率當作自己的天職,一到木壘就全身心地投入到臨床工作。木壘哈薩克自治縣,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小縣城,其中哈薩克族人口占了2萬多人,還有烏孜別克族,回族等少數民族,木壘婦幼保健院職工及患者大部分為少數民族,由於受民俗習慣的影響和醫療設施欠缺以及醫療技術薄弱的影響,木壘縣多數孕婦在整個孕期都沒有進行系統的產前檢查,導致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胎位不正、瘢痕子宮等高危妊娠無法及時篩查出,加上地處偏遠,導致孕產婦分娩風險增加。短短的幾個月,翁玉燕醫生就克服了語言上的溝通困難,瞭解了各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尊重他們的風俗習慣,跟各民族同事及患者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成為好朋友。在日常工作期間,她嚴格按照產前門診工作常規,執行首診負責制,指導下級醫師規範填寫母嬰保健卡及手冊,門診登記冊,認真詳細核對、檢查。督促化驗室開展了肝功、腎功、血型、糖耐量等化驗檢查,完善了產前檢查專案。指導下級醫生做好高危妊娠的篩查、追蹤、管理,按期進行高危評分。指導下級醫生做好優生優育宣傳,做好葉酸發放、登記工作。嚴格按照產前檢查規範對產婦進行系統產前檢查、高危妊娠追蹤、篩查、管理,做好婦科門診、產前門診、婚前檢查等日常診療工作,使高危妊娠的篩查率及管理率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保障了孕產婦的生命安全。同時積極開展與建甌市婦幼保健院工作的溝通、交流工作,透過各種渠道努力解決少數民族同志在生活、工作上的各種困難,讓她們安心學習,同時對在病情上遇到的疑問都進行毫無保留地詳細講解,認真做好傳幫帶工作,提高她們的診治水平和專業技能。

  翁玉燕同志在點滴的日常工作中以滿腔的熱情、紮實的醫術不斷努力提升自己,守護著木壘人民婦幼健康,為木壘的衛生事業做出應有貢獻,為自己的人生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加深與各族人民的友誼,得到了醫務人員和廣大患者充分認可和一致好評。翁玉燕於2016年成為唯一一名獲得昌吉州民族團結優秀共產黨員光榮稱號的援疆幹部,並被評為2016年自治區優秀援疆幹部。

  婦產科最美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5

  自從2004年參加工作,我就一直從事婦產科工作。作為一名基層醫務工作者,我的工作職責就是:“忠於基層衛生事業,構建全民健康第一道防線”。十幾年的工作中,我始終堅持把“病人是否滿意作為自己工作的第一標準,把病人的呼聲當作第一訊號,把病人的需要當作第一考慮”,紮實開展基層醫療服務工作,切實將“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以服務質量為核心”的服務宗旨滲透到基層醫療服務的各個環節之中。憑藉關愛之心和精湛的醫術,得到了各級領導和病人的肯定與認可,並多次在單位年度考核中被評為優秀,為廣大婦女的健康奉獻我的力量。

  一、努力學習,不斷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和素養

  我始終認為堅定的政治信念是做一名醫生的必備和首要條件。在政治思想方面,我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認真學習十九大黨的政策和理論、堅決貫徹、執行黨的方針路線。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衛生健康行業精神,不斷提高政治理論水平,把學到的政治理論作為思想的綱領,行動的指南,引領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透過認真學習有關國家醫療衛生政策,醫療衛生理論與技能,不斷武裝自己的頭腦。時刻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明白自己所肩負的責任,並根據工作中實際情況,努力用理論指導實踐,以客觀事實為依據,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

  始終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積極參加單位組織的各種政治學習和教育活動,嚴格執行單位的規章制度,服從單位領導的工作安排。2020年的春節,新冠肆虐,為了能最早的投入到疫情一線,我連夜寫下“入黨申請書”,志願去最危險的崗位上工作,希望能盡全力去守護群眾的健康。

  二、愛崗敬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工作中,牢固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意識,努力為病人提供熱情周到服務,主動幫助病人解決就診中遇到的各種困難,讓她們感受到熱情周到的服務,感受到醫務人員的關心和體貼。始終堅持“病人利益至上”的原則,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對每一位接診的病人都做到耐心細緻的問診、查體,全方位的診斷疾病,力求給出最合理最科學最有效的治療方案,並實施個體化的健康指導,使他們在接受診療的同時懂得基本保健知識,為母嬰安全和婦女生殖健康營造最穩妥、最安全、最便捷的綠色通道。

  工作十餘年,工作內容不斷增加和變化。由最初單純進行婦產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和計劃生育四術手術到增加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國家公共衛生服務中的孕產婦管理專案、青少年青春健康教育,健康知識宣講等等,工作的範圍和難度都大大增加,為了完全勝任各項工作,高標準嚴要求做好這些工作,書本和各種學習班是我最好的朋友,帶著疑問向專家、前輩請教,成了我最愛做的事情。功夫不負苦心人,我的診療水平和業務能力突飛猛進,2018年被聘為副主任醫師。十幾年的工作中,診治婦產科疾病、操作計劃生育四術手術,熟練處置各類術後副反應及併發症,無一例醫療事故發生。進行鄉村兩級婦幼工作培訓,廣大育齡婦女知識講座、青少年健康技能傳授,獲得群眾及家長的一致認可。尤其是自2013年參與國家專案“出生缺陷干預”工程以來,本人多次積極參與上級部門組織的各類培訓和學習,在全縣範圍內開展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共計檢查13000餘人。對於前來進行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的每一對夫婦,都能夠做到耐心、細緻的檢查、解釋,有問題的給予有效治療,對於優生“高危人群”能夠給予分類指導和干預。同時經常與同事下鄉到村鎮,對於參加了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的夫婦進行跟蹤隨訪,對他們在檢查之後出現的問題給予積極的治療和干預,並大力宣講優生優育和孕期保健知識,受到廣大育齡夫婦的一致好評。宮頸炎和盆腔炎是已婚婦女常見多發病,患者常常因為急慢性腹痛、白帶異常等症狀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質量,嚴重者引發心理障礙,用傳統方法治療效果差,易復發,透過採用藥物、物理和心理三位一體治療方案後,效果明顯,療效鞏固、受到了廣大育齡婦女的一致認可。有效的提高了受孕率。透過深入開展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工作,大大的降低了我縣出生缺陷的發生率,使我縣“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工作創省優。

  孕產婦的健康直接關係著一個家庭兩代人的幸福,做好“母嬰安全”是婦幼保健工作基本要求。從懷孕前的保健指導、早孕婦女的發現和諮詢指導、正常孕婦的產前檢查、高危妊娠的早期篩查與合理轉診,孕產期健康教育和新生兒餵養護理指導等等都是是我工作的重點。為了更好的與孕產婦溝通,採用門診、電話、微信、上門服務等等相結合的辦法,紮紮實實做好每件工作,建立孕產婦臺賬,發放宣傳材料,認真細緻檢查,不讓任何一個高危孕產婦漏診,失訪。積極協調上級醫療機構,為孕產婦轉診做好聯絡協調,確保每一位媽媽都能順利健康分娩。不論什麼時候,手機24小時開機,只要孕產婦需要,她們就可以撥通我的電話。雖然很累,但我一直用特魯多醫生的墓誌銘上“有時是治癒;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來鼓舞自己,不斷的去為孕產婦們做我能做的一切。

  三、精益求精提升業務水平學無止境不斷努力

  隨著醫療技術不斷的提升,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週期健康服務是對醫務工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為了緊跟醫學發展的腳步,緊抓各種學習的機會,時刻不忘把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不斷地學習、實踐和總結,在上級領導、同仁的幫助下,努力做“療程更短,療效更高,痛苦更少,費用更低”的個性化治療方案。學習並掌握先進的醫學知識與診療技術,並將新知識、新診療應用到醫療實踐中,不斷提高診療技術。訂閱各類醫學雜誌,學習瞭解婦產科的前沿知識,吸取同行的經驗與教訓,孜孜不倦地學習,讓工作能力、業務素養更上一層樓。恪守行醫準則,履行一名醫師的工作職責.始終堅持“對待患者,不分地位高低,不分貧富貴賤”的原則,把病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對待每一位病人做到認認真真檢查,詳詳細細解說病情,遇到不理解時,不厭其煩做好解釋工作。作為一名醫生,高質量、高水平的醫療服務是病人、家屬、社會評價醫務工作者滿意度的一項重要指標,只有透過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才能贏得患者信任。我會珍惜每一次提升和學習的機會,不斷學習和掌握婦產科疾病治療的新知識、新技術和新療法,瞭解婦產科發展方向,繼續以精湛的醫術和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全心全意為患者解除病痛,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為奮力實現這個目標和持續推進全民健康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力量。

  婦產科最美醫生個人先進事蹟材料6

  李昌福同志,男,現年43歲,家住漢濱區沈壩鎮張四營村四組,中共黨員。1994年擔任本村村醫一職至今。救死扶傷是醫務工作者的光榮職責和使命。20多年來,他堅守在農村醫療衛生事業崗位,為村民治傷療病,防治傳染病,用艱辛的付出換來了百姓的健康。

  因本村地處偏遠的農村山區,山大人稀,交通極為不便,村民們的疾病得不到及時的救治,尤其是小兒及急症病人只能忍受病痛的折磨。此時的他才17歲,剛從初中畢業,便立下學醫為民服務理想,在家人的支援下,踏入了醫學教育的大門。透過四年的艱苦學習,畢業後,衛生部門推薦他前往外鄉衛生院上崗,他拒絕了,一心只想為當地村民服務,從此他便成為當地從正規醫藥學校畢業回鄉的“赤腳醫生”一路走來的艱辛也獲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評,在村民的眼中成了“白衣天使”“救命恩人”!

  認真履行職責,不忘光榮使命

  在社會衛生工作中,計劃免疫是頭等大事。由於山大人稀居住分散,且居民的預防接種認識不夠,沒有主動到村衛生室打預防針的意識。起初他揹著冷鏈包挨家挨戶給適齡兒童進行預防接種,並向村民宣傳預防接種的重要性。功夫不負有心人,慢慢的,村民們就瞭解了預防接種的重要性。

  農村公共衛生工作與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長期以來,他始終堅持把做好農村公共衛生工作作為自己的重要職責。每年定期開展健康教育知識的宣傳講座,每月製作黑板報,宣傳婦幼,防疫,健康教育,疾病預防等知識。主動為患有長期慢性病的村民辦理慢病手冊,指導他們如何享用政府的優惠政策,並定期對行動不便的慢病人群上門隨訪。高度重視婦幼保健工作,在基本公共衛生孕產婦健康管理專案和0-36個月兒童健康管理專案實施過程中,對全村所有適齡物件都登記在冊,督促孕產婦和兒童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並對每位產婦按時隨訪和指導相關知識,使全村的孕產婦和兒童都感受到國家政策帶來的實惠和溫暖。

  不計得失,奉獻愛心

  作為一名鄉村醫生,更要是一名全科醫生。他刻苦鑽研,掌握農村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知識,成為了全科醫生。二十多年來,不分白天黑夜和雪雨風霜,只要接到求救電話,他便背起藥箱奔走在山間小路上,隨處可見的小路上都能看到他匆忙的聲影。

  居住在偏遠的山區農村,交通不便,無經濟來源,家中留下的孕產婦更是他要經常隨訪和關心的物件。一天凌晨兩點,正值熟睡的他,突然接到了一位孕婦的電話,說急性腹痛請求醫治。這時,他心急如焚,暗自說“她要生了,交通不便,而家中又無人去護理,該咋辦?”顧不上多想他立刻驅車將孕婦送往四十多公里外的縣醫院,一路上,一邊安慰著孕婦,一邊加緊驅趕並聯系醫院的婦產科醫生。到醫院後,他替孕婦辦理好各項手續,墊交費用,在攙扶著孕婦前往產房的途中,嬰兒臨盆。這時,一邊忙著接新生兒的醫生便厲聲批評他,說:“你對自己的妻子太不負責任了,咋不早點送到醫院來,還讓小孩出生在母親的褲襠裡,這對產婦和嬰兒是多大的生命危險啊......”他只是臉上一紅,並沒吱聲。直到醫生處理好母子手術後,他懸著的心才放下來,他微笑的對醫生說道:“大夫,你剛才的批評我替孩子的父親虛心接受。”醫生吃驚的問道:“怎麼,你不是孩子的父親?”“當然不是,我是產婦的鄰居”,醫生便向我道歉說:“對不起,我錯怪你了,請諒解。”這時我便笑著說道:“沒什麼,只要母子平安,我的付出是值得的。”

  在2016年寒冷冬天的一個深夜,大雪紛飛,寒風刺骨,地面結起厚厚的一層冰,正在熟睡的他突然電話響起,而電話那頭求救說是家人突發疾病,請求及時救治。他便立刻起床,拿著手電筒,揹著急救藥品徒步前往,途中多次滑到,他堅持到達目的地。看見因為疼痛而大汗淋漓的患者他沉默了,顧不上刺骨寒風的摧殘,立即為其急救,經診斷是急性腸梗阻,急性胰腺炎,需住院治療,可是大雪紛飛,道路結冰的深夜哪有交通工具呢?先給患者輸上應急藥品後,經過多方聯絡最終聯絡了遠住漢陰縣的患者女婿租車來接。直至把患者接走後,他才靜下心來,慢步走在回家的小路上,這時天都已矇矇亮。

  為了他人利益,得下終生殘疾

  2000年的時候,經村民大會高票當選為村民委員會委員,擔任村會計一職。記得有一次,時值為孤寡老人申報農村五保的時候,因老人大多是文盲不能親自辦理相關業務,他便走村入戶收集所需資料,替他們代為向上級部門申報。由於交通不便,他便騎著摩托車前往政府部門申報,走至一半,突降暴雨,由於山路崎嶇,加至暴雨,摩托車打滑摔倒,其右腿髕骨骨折,他強忍著疼痛堅持把申報材料送到目的地。政府幹部得知情況後,立即攙扶著他前往衛生院診治。經診察得知髕骨1/3處粉碎性骨折,只能將其骨折異物取出。至今落下終身殘疾,無法負重,每當天氣突變時,他那病痛的膝部腫的像饅頭一樣,必須進行醫治才能緩解他的痛苦。現在的他在家只能幹輕活,重活便落在了他妻子的肩上。儘管如此,全家人都無怨無悔。他常說,那些孤寡老人得到了黨的溫暖,他落下的殘疾是值得的。

  在他堅守農村醫療室這個崗位上的日子裡,不知挽救過多少生命,救治過多少病人,減輕了多少病人所承受的病痛折磨。他用自己的青春,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