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先進鄉村醫生事蹟材料(通用6篇)

優秀先進鄉村醫生事蹟材料(通用6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事蹟了吧,根據範圍的不同,事蹟可分為集體事蹟和個人事蹟。事蹟到底怎麼擬定才正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先進鄉村醫生事蹟材料(通用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優秀先進鄉村醫生事蹟材料1

  95後”醫護人員,聆聽她們的戰“疫”故事。

  崔肖(1995年生)——恨不得插上翅膀回去支援

  “同事們在前線勇往直前,我怎麼能當逃兵?”崔肖語氣堅決。

  春節前,武漢市中心醫院麻醉科護士崔肖回到家鄉黑龍江過年。關注著疫情,崔肖的心也不斷揪緊:“馬上飛回武漢,恨不得插上翅膀回去支援。”

  2月1日晚9時許,崔肖趕回武漢。第二天,崔肖就回醫院報到。3日起,她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發熱門診上班,主要負責收發物資和診區消毒工作。消毒器一手拎不起來,就讓同事幫忙抬起來背到肩上;每次消毒一個小時、每天消毒3次。一天下來,肩膀被勒得生疼,胳膊也抬不起來。

  此外,她還要監督同事規範穿戴防護裝置。現在,一天6小時的班,加上穿脫隔離衣、交接班的時間,崔肖通常要在診區待上7個小時。工作更累、風險更大,但崔肖毫不畏懼:這是我的責任,也是我的義務!

  優秀先進鄉村醫生事蹟材料2

  餘琳歡(1995年生)——想家,但武漢更需要我

  “病毒我不怕你,你快給我走開!”1月29日,餘琳歡在日記中給自己加油。從這天起,她有了一個全新的身份——浙江支援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醫療隊隊員。

  凌晨3點上班,上午9點下班,連續工作10多天,這個25歲的姑娘聲音略顯疲憊。“疫情發生後,我每天都刷微博、看新聞,眼瞅著確診人數不斷增加,心裡又急又難過,當時就報名來支援。”沒過多久,餘琳歡便被選中。

  入院後,餘琳歡與另外兩名護士照顧40多名患者。定時巡視病房、觀察生命體徵、上藥抽血補液……十幾天奮戰下來,如今的餘琳歡心裡有底、手下不慌。“戴著兩層手套,也能快速摸到靜脈抽血;穿上厚重的防護服,也不影響倒水送飯。”餘琳歡說。

  2月14日,餘琳歡護理的兩名患者治癒出院,她非常興奮:“特別開心,這是我們團隊戰鬥的成果。”

  最近幾天,餘琳歡明顯感覺許多患者變得更積極樂觀。“前兩天給一位大叔送藥,他突然說了句,你們都來了十幾天了,想家吧?等疫情過去,再來武漢我給你們當導遊。”餘琳歡鼻子一酸,卻還是露出微笑:“當然想家,但這裡更需要我!”

  優秀先進鄉村醫生事蹟材料3

  吉琴(1995年生)——希望一切都能快點好起來

  “1號床,心率有些快,等下複測,多關注。”

  “32號床,要核酸檢測複查。”

  2月15日上午,在武漢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吉琴迅速地將醫囑記在本子上。吉琴是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的護士,也是此次支援武漢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的醫療隊員。

  “抗擊疫情,我責無旁貸。”吉琴說,剛得知湘雅二醫院要組建援助醫療隊時,她就報了名。2月4日,吉琴跟著救援隊抵達武漢。

  從5日開始,吉琴就一直忙個不停,預檢分診、協助查房。即使完成了本班的職責,吉琴和同事們也會隨時待命,“一有緊急情況,我們就要頂上去。”

  吉琴說:“這裡的患者很熱情,非常配合治療,醫患相互加油打氣。我喜歡武漢,希望一切都能快點好起來。”

  吉琴老家在湖南沅陵,哥哥是一名醫生。“醫生護士,救死扶傷。這是一份價值無法衡量的工作。”吉琴說。

  優秀先進鄉村醫生事蹟材料4

  賈娜(1996年生)——痊癒後毅然重返崗位

  2月15日,是賈娜重回戰場的第五天。從早上8點開始,她一刻不歇地為患者打針、上呼吸機、抽動靜脈血、寫護理文書,連吃飯的`時間都很緊張……工作雖然忙碌,她卻十分篤定。

  賈娜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去年才剛入職。自1月以來,急診科每天都要接診大量發熱病人,賈娜負責護理觀察室裡的患者。

  1月23日,賈娜感到有點不舒服,就去拍了CT。影像結果讓她有些緊張:肺部呈現磨毛玻璃樣。大年三十這天,她拿到了核酸檢測報告單——兩個“+”號,她被感染了。“到底是怎麼感染的?”那一夜,她輾轉難眠。

  醫生告訴她,病灶比較小,暫時回家隔離治療,避免交叉感染,做到“三好”——吃好、睡好、心態好。

  剛居家隔離時,她內心十分煎熬,不斷找同事、好友線上聊天,轉移注意力。接下來,她調整心態,按時吃藥,自己做飯保證營養。同時,每天都用消毒液拖地、擦桌子。

  2月4日,立春那天,賈娜的.核酸檢測結果顯示為陰性,她痊癒了。“我是一個普通人,但普通人的抵抗力也能戰勝病毒。不要恐慌,就算真的被感染了,也不要放棄與病毒做鬥爭。”

  2月11日,賈娜重新穿上了那身熟悉的“戰袍”。看著鏡子前的自己,她暗自打氣:病毒不可怕,一起戰勝它!

  優秀先進鄉村醫生事蹟材料5

  賀星龍是一個真正的共產黨人。他在大學畢業之後主動放棄了留成工作賺大錢的機會,回到自己的家鄉當起了鄉村醫生。守著黃土,守護鄉親,一守就是18年。

  賀星龍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當初,賀星龍考上了衛校,但三千多元的學費讓全家犯了愁,母親把家裡翻了個底朝天才找出302元錢。就在賀星龍以為求學夢要破滅時,善良的村民們伸出了援手,你家三十,我家五十,把他送進了學校。對此,他明白自己這輩子都與家鄉分不開了。能將自己的所學用於家鄉鄉親的生活中去,是他人生價值的體現。賀星龍十八年如一日,堅持不懈,將鄉親們的事情看作自己的事。他面對生活工作上的困難能夠堅持下去,努力克服,是自己的人生價值的得到了實現與昇華。

  作為基層公務人員、組織工作者的我們,首先也要學會感恩。人民與政府信任我們,給了我們工作的機會,我們要珍惜這份工作。黨培養我們,交給我們知識與工作技巧,我們要懂得感恩,將自己的所有奉獻給群眾,就像賀星龍一樣,對群眾毫無保留,儘自己的最大能力,瞭解群眾真正的所想所需,站在群眾的角度上認真思考,爭取給民眾滿意的答覆。

  組工精神還是不畏苦、不畏難的體現。基層工作常常是抹黑歸,頂月行,對此我們要學習賀星龍的不畏苦精神,紮根於群眾,不管環境的困苦,能夠堅持信仰,堅持群眾路線,只要時時刻刻想著自己的初衷,我相信不管多累多苦,大家的心裡都是甜的,都是幸福的。

  賀星龍“80後村醫”感人的榜樣故事讓我再一次深刻地感受與學習了組工精神,今後的基層工作中,組織工作裡,我一定會樹立堅決的心,時刻謹記初衷,這樣才能在工作中踏踏實實,奉獻自己的一份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優秀先進鄉村醫生事蹟材料6

  田徑,男,39歲,中共黨員,中專文化,畢業於銅仁職業技術學院,系印江自治縣纏溪鎮方家嶺村人。

  一、義無反顧立志農村衛生事業

  醫生這個職業是光榮而崇高的,不僅是能以肉體上解除人的痛苦,而且在精神上也能給人安慰,所以選擇了這個職業必須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事業心,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苟,所在的村衛生室轄區服務四個行政村,共服務3000人口,能愛崗敬業,紮根在農村最基層衛生服務,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嚴格執行規定的收費標準,堅持從正規渠道進藥,藥品價格,收費標準公示上牆,不開大處方,不亂收費,讓群眾花小錢,就能放心就醫。醫者父母心,對群眾熱情,關心,耐心聽取病人描述病情和痛苦。分析他們的需求和意見。時時急病人這所急,痛病人之所痛,上班時嚴肅認真,細緻診查每一例病人,謹慎用藥,嚴格執行操作常規,避免醫療事故的發生。不管是寒冬還是酷暑,白天還是夜晚,下雨還是下雪,上班時還是下班時,隨叫隨到,無怨無悔言。有時一晚能出診數次,一夜都睡上覺,有時剛端上飯碗,吃了一口飯,就被病人叫去,就是大年初一,也沒輕閒過,更談不上平時節假日,曾有人問,這麼沒日沒夜,圖的是什麼,即沒有高的收入,也沒有政治地位,回答的`是憑一個人的良心,一個醫生的道德。

  二、顧全大局,完成公共衛生任務

  在防控非典,手足口病,h1n1流感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非典期間早出晚歸,整天排查從疫區迴歸人員,為他們早晚測一次體溫,不畏懼隨時被感染的可能為轄區內兒童檢查手足口病,做好散區兒童的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防控h1n1流感,做到發現疫情及時上報,認真篩查轄區內出國迴歸人員,做好登記,嚴密防控h1n1流感的發生和流行。

  所在村衛生室,管理規範,制度健全,資料齊全,被評為鎮先進村衛生室,個人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從事鄉村醫生工作後,多次被評為先進鄉村醫生,鎮優秀共產黨員,纏溪鎮第五屆、第六屆人大代表。

  在轄區內經常開展巡診工作,及時送發防保所下達的各種宣傳資料,使防病抗病知識普及到全村各家各戶。向村民宣傳黨的衛生工作方針,宣傳新型家村合作醫療的優越性。配合主管部門村委員會開展改水改廁工作,主動參與,當好參謀,向村民宣傳改水改廁對人的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使人民群眾健康意識不斷增強,把各種疾病控制在萌芽狀態。經常為60歲以上老人健康體檢,聽心肺、測血壓,建立了村民健康檔案,規範管理性高血壓、糖尿病慢性病人。定期為他們檢查,建議治療和康復方案。開展35歲以上測血壓,及時發現高血壓病人,提出最佳治療意見。及時通知轄區內孕婦去醫院體檢,向她們宣傳住院分娩的好處。夏秋季產後訪視的同時宣傳預防產婦中暑。做好兒童保健和計劃免疫工作,及時發放預防接種和體檢通知單,結核病督導工作一絲不苟,主動與患者達成服藥協議,發現副反應及時報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