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先進個人的事蹟材料(精選11篇)

教師先進個人的事蹟材料(精選11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事蹟了吧,事蹟是指對本單位具有突出事蹟的集體和個人整理出的文字宣傳材料。那麼什麼樣的事蹟才是規範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先進個人的事蹟材料(精選11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師先進個人的事蹟材料1

  張舉鵬,寶豐一高教師,現任高三3(17)班班主任,同時擔任三個班的生物教學工作。他吃苦耐勞,嚴於律己,有大局意識。對待工作一絲不苟,對待學生充滿愛心。

  自2017年到寶豐一高任教以來,他不斷挑戰自我,認認真真備課,以學生為主體紮實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班級管理方面,他愛生如子,為每個學生建立成長檔案,要求學生做自我未來規劃。他很細心,善於觀察,為每個學生送去溫暖和關心。班裡有個學生,父母在外打工常年不在家,在學生18歲生日當天,他親自買來蛋糕送上祝福。在校期間,他總是來得到很早走很晚,經常能夠看到他在班級陪伴學生,或者找學生談話。他說:“現在的孩子接觸的多見識的多,情緒波動比較大。我們要及時的去發現去開導,儘量讓孩子少走彎路”。在不懈努力下,他所教的班級及學科總是名列前茅,得到了校領導、同事、學生及家長的一致認可。

  疫情防控期間,他嚴格落實學校安排,圓滿完成線上教學及班級學生摸底排查工作,並以新冠病毒為基礎,發揮自身學科優勢,向學生進行病毒相關知識的講解,全面解讀隔離封閉的重要性以及個人防護相關知識,力爭以現實為題材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科的學習興趣,並對高中生物課程中相關知識進行串聯,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迴歸到日常生活當中,做到學以致用。他以當下疫情為背景,以社會例項為內容,上好返校復學第一課,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返校復學準備階段,他不辭勞苦,一次次進行校園消殺工作,不留死角。返校復學後,堅守在教學一線,每天除了完成教學工作以外,嚴格做好學生的早中晚體溫測量以及教室宿舍消毒等疫情防控工作,及時掌握學生因疫情和高考雙重壓力下所出現的心理變化並耐心疏導。

  正值青春年華的張舉鵬,用心堅守教育一線。他表示:作為青年教師,一定要有遠大的抱負,腳踏實地,教書育人,用心去呵護學生的成長,用心去完成自己所應該做的事情,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為父城教育做貢獻!

  教師先進個人的事蹟材料2

  蔡翠花,工作16年來,一直擔任英語教學及班主任和教研組長工作。作為一名教師,她始終以優秀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服從學校領導,工作兢兢業業。所教班級成績卓著。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比賽,獲獎無數。多次被評為校優秀教師。深受學生家長的歡迎。在業餘時間該老師不斷”充電”,勇於探究,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多篇教學論文獲省,市一等獎。由於成績突出,2009年經民主選舉擔任英語教研組長工作。

  作為一名教師,她注重教學的同時還注重師德教育。經常利用課間與學生交流,想學生之所想,關心學生。

  作為教研組長,對青年教師耐心指導,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幫助年輕老師不斷成長。

  成績不能滿足,名譽催人奮進。作為一名人民老師,她覺得要始終踐行為人之道,從師之道。

  教師先進個人的事蹟材料3

  葛金金,男,1985年生,江西師範大學畢業。2009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語文教學兼班主任工作,現任教初三(四)班。教孩子“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求知”是他不懈的追求。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對待工作,他認真負責,潛心學習。他積極向先進教育者學習,向書籍求教。名師的風采,讓他如沐春風,也鞭策他不斷奮發前行。“親其師,信其教”,他關心、關愛學生。與孩子從初識到相知,漸漸地,師生成了朋友,這,讓他的教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課餘生活中,他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文體活動,並獲得優秀名次。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成績只代表過去,他知道:如果這世界上真有奇蹟,那努力就是它的另一個名字。

  教師先進個人的事蹟材料4

  羅燕,女,1981年生,大學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中共黨員。2002年參加工作,一直從事政治教學和班主任工作。教學上認真細緻,精心備課,潛心專研。將自己的一腔熱情奉獻給課堂。在十幾年的教學生涯中,始終以一個優秀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愛崗敬業,勤奮努力,始終以“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為了孩子”的心態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中。多篇政治教學論文獲得省市一等獎。近三屆初三政治中考更是取得優異成績。

  從2005年擔任班主任至今,先後帶過4個班,在班主任工作中,始終相信愛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堅持與學生進行平等交流,完全沒有高高在上的架勢。工作中注重學生的行為養成教育,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近三屆初三畢業班,無論是班風還是中考成績都十分優秀。十幾年來的教育生涯,使她真切的感受到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榮的職業,她已深深的愛上了教師這個崗位,並願用自己的青春去譜寫輝煌的篇章。

  教師先進個人的事蹟材料5

  羅燁,女,19984年生,本科學歷。中學二級教師,初三語文備課組長,先後擔任初中班主任,政教處幹事,並多次執教畢業班。

  在教學中,銘記著“學知識、學做人”的信條,注重對學生品行的培養,因材施教,課堂駕馭能力突出,敢於創新,課堂教學形式活潑,所帶班級語文成績及能力突出,深受學生的喜愛與家長的肯定。撰寫的論文多次發表在國家核心期刊,其中有《聞渠哪得清如許—論生活化語文探究》獲全國教育教學論文一等獎,《水的載歌載舞》獲得江西省“我的課改故事”徵文二等獎,《盛世崛起多難興邦》獲得江西省教師徵文二等獎,指導朗誦《中華少年》獲得南昌十二中一等獎,南昌市優勝獎。

  她即是一名普通教師,也是一名光榮的軍嫂。沒有轟轟烈烈,她只是在用一個平凡教師最本分的行動,厲行著她初為人師的理想——“承前啟後,靈魂之師,教今時之孩童,育明日之棟樑”。

  教育感言:三尺講臺,捧著一顆心來;前行路上,不帶一棵草去。千秋育桃李,俯仰為磐石。

  教師先進個人的事蹟材料6

  陶藝丞,2013年於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畢業後直接考入南昌十二中工作至今,現任南昌十二中初一英語教師,同時擔任教務處幹事。在工作至今的四年時間裡,該同志熱愛教師職業,教學工作和行政工作兩不誤,時刻保持飽滿的工作激情和高度的責任心,刻苦勤奮,敬業精業。

  在教學中,她堅決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始終以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切實落實教學工作中的各個環節。曾指導學生參加英語學科相關競賽獲得優異成績。同時,在科研方面積極從事學術研究,堅持趣味性、啟發性、探究性的教學方法,多篇論文曾獲全國一等獎及市級一等獎。

  在教育事業上,她始終遵循陶行知先生說的“要學生做的事,教職員躬親共做;要學生學的知識,教職員躬親共學;要學生守的規則,教職員躬親共守。”

  教師先進個人的事蹟材料7

  唐綱,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現任南昌市十二中學高中政治教師、高二年級的班主任。

  “綱哥”,這是同學們私下對她的稱呼。有點“小尷尬”但更多的是孩子們的信任和依賴。她,一直以新時期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言傳身教,團結同事,關愛學生,特別是她以校為家,從早到晚都在學校,利用午休時間,以“知心姐姐”的方式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問題。在教學方面,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和新課程標準,潛心鑽研教材,積極投身課堂教學,求實創新,2014年在市政治年會中論文獲一等獎,2014、2015年校級“十佳優質課”競賽中評優,2016年市第八屆“園丁杯”教學競賽高中政治筆試一等獎、課堂教學三等獎。

  “求真知,做正事。”這是其一生為之努力的信條。

  教師先進個人的事蹟材料8

  耿榮俠老師,是我們南昌市第十二中學高中化學組中的一名優秀教師,也是我們學校一位有愛心,有耐心,有責任心的優秀班主任。

  耿榮俠老師自從進入我校任教以來,一直跨年級教授高中年級化學。即使生病她仍帶病堅持上課,曾因此而累倒在講臺上,但出院後她繼續堅持帶領高三畢業班衝刺高考。今年她又帶領新一屆高三備考,每天放學後、每個週末她都會陪伴學生們在教室繼續演練模擬題。雖然她的教學任務很重,但平時她還積極主動承擔示範課和各種比賽,並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同時也得到了領導們的認可和肯定。

  “教育之道,道在心靈。”她希望能播種下一顆有愛的種子,以留給所有她有緣遇見的所有孩子一份美好的禮物,以面對視她為引路者的學生,以匹配家長賦予的深情與厚望!

  教師先進個人的事蹟材料9

  鍾曉梅,女,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生物專業,碩士研究生。2011年9月至今在南昌市第十二中學擔任高中生物教師並連續6年擔任高中班主任。每年都跨年級承擔高中生物教學,長期超工作量工作並擔任高一和高三生物備課組長。

  她從教以來,熱愛教育事業,珍惜每位學生的.寶貴年華,不辜負他們的信任和尊重,兢兢業業,不敢有一絲懈怠。教學工作嚴謹踏實,多次承擔校內外的公開課教學任務,積極參加市級、省級的各類教研活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深受學生的喜愛。

  她在南昌市第七屆“園丁杯”中獲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和筆試二等獎,第八屆“園丁杯”獲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和筆試三等獎;江西省第二屆“贛教杯”《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獲得教學課件一等獎,教學設計一等獎。“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她希望不僅透過自己的語言去傳授知識,而且要用自己的靈魂去塑造學生的靈魂。

  教師先進個人的事蹟材料10

  羅穎老師,2014年畢業於南昌航空大學,研究生學歷,中共黨員,現擔任初二年級班主任。參加工作以來,她一直從事政治教學兼班主任工作。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她不斷地透過各種途徑,加強理論學習,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提高個人理論素質和思想修養,恪守教師的職業道德,認真鑽研教材、教法,精心備課、上課。功夫不負有心人,羅穎老師在2016年南昌市園丁杯比賽中斬獲了二等獎。

  作為一名班主任,管理使她懂得了:愛是人類最美麗的語言,教育要從愛開始,愛生是衡量一個教師道德水平的尺子。能愛是一個層面,善愛則是另一個層面。愛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微小的“閃光點”。“愛”要以理解、尊重、信任為基礎;“愛”要一視同仁,持之以恆;“愛”要面對全體學生。你愛學生,學生才會愛你。

  教師先進個人的事蹟材料11

  熊小青,現擔任初一年級班主任,數學教師,“三尺講臺,兩袖清風”說的就是在教育工作中默默奉獻的教師。而他也是這樣一位平凡的教師。熊老師從教七年,兢兢業業,奮鬥在教育工作的一線,一直從事中學數學教育工作以及擔任班主任工作,為祖國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學生。他非常熱愛教書,是個幹一行愛一行的人,在教書方面事無鉅細,不僅在學習方面幫助學生,而且在生活上也關心學生,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

  他現在所帶的班級有個學生患了再生障礙性貧血,該生每次去醫院接受治療就要七八千元,而且家裡經濟條件不太好,熊老師瞭解情況後帶領班上幾個學生代表去醫院親切探望,不僅從精神上鼓勵該生,而且利用休息時間為該生補習,還帶頭在班上為該生捐款,得到了很多家長及同事支援。該生對熊老師的舉動非常感動,不僅克服病魔折磨,而且非常努力學習。

  熊老師的教育格言是: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