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三國成語和歇後語

關於三國成語和歇後語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三國成語和歇後語,歡迎借鑑!

  三國成語和歇後語1

  成語:

  1、髀肉復生(劉備):形容長期清閒,事業毫無成就。

  2、後患無窮(劉備):指給將來留下的禍患無窮無盡。

  3、如魚得水(劉備與諸葛亮):比喻得到了與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非常合適的環境。

  4、三顧茅廬(劉備與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後用來比喻多次專誠拜訪。

  5、初出茅廬(諸葛亮):形容剛出來做事,缺乏實際經驗,比較幼稚。

  6、虎踞龍盤(諸葛亮):形容南京地勢的雄偉。

  7、集思廣益(諸葛亮):指集中眾人的意見,擴大工作的效果。

  8、鞠躬盡瘁(諸葛亮):形容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9、空城計(諸葛亮):指一種作戰方法。

  10、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1、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將崔琰):指代人寫文章。

  12、才佔八鬥(曹植):形容學問高,文采好。

  13、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學高超,文思敏捷。

  14、超群絕倫(關羽):形容高出眾人之上,沒有人能與其相比。

  15、一身是膽(趙雲):形容膽量極大。

  16、顧曲周郎(吳國都督周瑜):形容欣賞音樂或聽歌、聽戲很內行。

  17、巢毀卵破(孔融的兩個兒子):比喻國家或集體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員當然不能倖免。

  18、堅壁清野(曹操的謀士荀彧)指餓死、困死敵人的一種作戰方法。

  19、如嚼雞肋(楊修)比喻很乏味。

  20、老牛舐犢(楊修的父親楊彪):比喻父母愛撫子女。

  21、勢如破竹(杜預):比喻軍隊一路連打勝仗,形勢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樣的`順利。

  22、車載斗量(吳國的中大夫趙諮):形容數量很多並不稀罕。

  23、斷頭將軍(巴郡太守嚴顏):形容壯士英勇不屈,寧死不降。

  24、吳下阿蒙(吳國名將呂蒙):形容沒有學識的粗人。

  25、想當然(孔融):形容沒有事實根據的主觀臆斷。

  26、兵貴神速(魏國謀士郭嘉):指用兵貴在神奇而快速。

  27、出言不遜(張郃):形容說話不客氣,沒有禮貌。

  28、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經過長時間的鍛鍊才能成器。

  29、負重致遠(人稱“鳳雛”的龐統,陸績,顧邵):揹著沉重的東西送到遠方。

  30、樂不思蜀(劉禪):比喻樂而忘本。

  歇後語:

  1.曹操下宛城——大敗而逃

  2. 曹操敗走華容道——兵荒馬亂

  3. 煮豆燃豆萁——自家人整自家人

  4. 關羽開鳳眼——要殺人

  5. 孫權殺關羽——嫁禍於人

  6. 後主降魏——不知羞恥

  7. 孔明練琴——老生常談

  8. 許褚鬥馬超——赤膊上陣

  9. 張飛上陣——橫衝直撞

  10. 張飛戴口罩——顯大眼

  11. 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虛

  12. 關羽降曹操——身在曹營心在漢

  13. 周瑜病倒在蘆花蕩——氣煞

  14. 對著張飛罵劉備——找氣惹

  15. 蔣幹過江——淨幹失著事

  16. 孔明用空城計——迫不得已

  17. 張飛賣秤砣——人強貨硬

  18. 趙子龍出兵——回回勝

  19. 草船借箭——滿載而歸

  20. 曹操用人——唯才是舉

  21. 關羽開刀鋪——貨真價實

  22. 司馬誇諸葛——甘拜下風

  23. 趙雲大戰長坂坡——大顯神威

  24. 孔明大擺空城計——化險為夷

  25. 張飛吃秤砣——鐵了心

  26. 曹操敗走華容道——果然不出所料

  27. 關帝廟裡找美髯公——篤定

  28. 孔明借東風——巧用天時

  29. 關羽看《春秋》——一目瞭然

  30. 劉備編草鞋——內行

  31. 呂布戲貂蟬——英雄難過美人關

  32. 蔣幹盜書——聰明反被聰明誤

  33. 諸葛亮玩狗——聰明一世糊塗一時

  三國成語和歇後語2

  手不釋卷

  【出處】曹丕自敘:「上雅好詩書文籍,雖在軍旅,手不釋卷。」

  危急存亡之秋

  【出處】諸葛亮前出師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作奸犯科

  【出處】諸葛亮前出師表:「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出言不遜

  【出處】三國演義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遜,何不殺之。」

  文思泉湧

  【出處】文選曹植王仲宣誄:「文若春華,思若湧泉。」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出處】三國演義第一回:「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初出茅出茅廬

  【出處】據三國演義所載,諸葛亮初出茅廬,佐劉備用兵,觀與張飛不服,行事諸多困難。

  刮目相待

  【出處】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注引江表傳:「肅附蒙背曰:『吾謂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

  【出處】三國演義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與閹宦共飲耶?」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出處】司馬昭在曹髦在位時,為大將軍,專管國政,自封為相國,不久封為晉公,昭還假裝不接受。髦很生氣地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名不虛傳

  【出處】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兵精糧足,名不虛傳。」

  同符合契

  【出處】三國志吳志孫傳注:「一與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

  吳下阿蒙

  【出處】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注引江表傳:「肅附蒙背曰:『吾謂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偃旗息鼓

  【出處】三國志蜀志趙雲傳注:「偃旗息鼓,曹軍疑有伏兵,引去。

  敝帚千金

  【出處】曹丕?典論論文:「里語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見自見之患也。」

  廊廟之器

  【出處】三國志蜀志許靖傳:「雖行事舉動,未悉允當,蔣濟以為大較有廊廟之器也。」

  才高八斗

  【出處】南史謝靈運傳:「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享一斗。」

  指日可待

  【出處】諸葛亮出師表:「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探囊取物

  【出處】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雲長言,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