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難過的歇後語

形容難過的歇後語

  歇後語相信的大家都十分熟悉,是我們中國的一種文化形式,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的歡樂。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形容難過的歇後語,歡迎閱讀!

  【獨木橋】——難過

  【木炭搭橋】——難過

  【朽木搭橋】——難過

  【香籤棍搭橋】——難過

  【竹竿子搭橋】——難過

  【菸袋杆搭橋】——難過

  【牙籤子搭橋】——難過

  【黑地裡穿針】——難過

  【暗屋裡穿針】——難過

  【暗室裡穿針】——難過

  【泥菩薩擂流】——難過

  【泥菩薩擺渡】——難過

  【牽牛上獨木橋】——難過

  【牽牛過獨木橋】——難過

  【老太太走獨木橋】——難過

  【天上裂了縫】——日月難過

  【筷子搭橋】——難過;路子窄

  【三十晚上逼債】——年關難過

  【麻稈搭橋】——難過;擔當不起

  【緊著褲子數日月】——日子難過

  【爛板子搭橋】——難過;不頂事

  【貂嬋嫁呂布】——英雄難過美人關

  【脫了鱗的`魚】——一天比一天難過

  【脫了鱗的黃魚】——一天比一天難過

  【大年三十晚上熬稀飯】——年關難過

  【九曲橋上拖毛竹】——拐彎抹角;難過

  【勒緊褲帶過日子】——日子難過;歲月難熬

  【呂布戲貂蟬】——英雄難過美人關;上當受騙

  相關閱讀:歇後語的歷史由來

  最早出現“歇後”這一名稱是在唐代。《舊唐書·鄭綮列傳》中就已經提到過所謂“鄭五歇後體”(一種“歇後”體詩)。但它作為一種語言形式和語言現象,卻遠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如《戰國策·楚策四》:“亡羊補牢,未為遲也。”意思就是說,丟失了羊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太晚。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歇後語。

  《辭海》:歇後語是熟語的一種。多為群眾熟識的詼諧而形象的語句,運用時可以隱去後文,以前文示意,如只說“圍棋盤裡下象棋”,以示不對路子;也可以前後文並列,如“芝麻開花--節節高”。

  《中國語言文字大百科全書》:歇後語是指說話的時候把一段常用詞語故意少說一個字或半句而構成的帶有幽默性的話語。通常有兩種。1.原始意義的歇後語,指把一句成語的末一個字省去不說,也叫“縮腳語”。如《金瓶梅》裡來旺媳婦說“你家第五的‘秋胡戲’”,就是用來影射“妻”,因為“秋胡戲妻”是有名的故事、劇目。也有利用同音字的。如稱“岳父”為“龍頭拐”,影射“杖”字,這裡代替“丈”。2.擴大意義的歇後語,在北京叫俏皮話,是指可以把一句話的後面一半省去不說。如“馬尾拴豆腐”省去的是“提不起了”。有時候也利用同音字。如“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在研究歇後語的淵源時,有些語言學家和語言學專著還述及其它有關名稱。如陳望道在《修辭學發凡》中,將歇後語列入"藏詞"格一節介紹;郭紹虞在《諺語的研究》中,指出歇後語源起於"射覆語"(類似猜謎的一種形式);另外一些書上又列出諸如"隱語"、"謎語"、"諺語"、"縮腳語"、"俏皮話"等名稱。加以比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處和相異之點。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