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校與社群共建協議書

關於學校與社群共建協議書

  關於學校與社群共建協議書

  篇一:

  為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整合學校、社群教育資源,建立和諧社群,為學生搭建社會實踐平臺,根據上級提出的相關精神,經協商xx小學與 社群開展結對共建活動。

  一、共建目標

  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促進社群黨建和精神文明建設,對社群居民進行計算機基礎知識培訓,並積極參與社群環境保護及各種宣傳活動;社群為學生提供社會實踐基地和必要的裝置設施,對學生進行環保、社會公德等教育為目標,發揮兩個單位的整合作用,以共建促黨建,以共建促發展,達到“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共建任務

  (一)xx小學

  1.組織黨員幹部走進社群,積極參與社群建設、社群服務,開展“幫扶、幫困、幫教、助學、助殘、助就業”等不同形式的主題活動,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2.充分發揮教育的職能作用和教育優勢,幫助社群完善各項工作制度,積極參加涉及社群內的公益性、群眾性工作,並在場所、資源等方面給予支援,做到資源共享。

  3.做好向社群的開放等系列工作。

  4.每一學期與社群共同組織一次共建活動。

  (二)xx社群

  1.與共建單位協商、制定切實可行的結對共建工作規劃。

  2.組織和帶領社群黨員群眾開展社群活動和社群服務,努力為共建單位創造優良的教育環境和生活學習環境。

  3.利用社群的先進典型,協助做好對黨員幹部的教育工作。

  4.及時向共建單位反映社情民意,積極提供社群資源,資訊資源,教育資源等,達到資源共享、共同提高。

  5.及時反饋在職黨員在社群中參與社群建設、社群服務的表現情況。

  本協議書一式二份(xx小學與xx社群各執一份)。

  三、共建時間:

  201X—20XX年度

  學校(印章): 社群(印章):

  負責人簽字: 負責人簽字:

  篇二:

  為了進一步推動文明和學習型社群建設,貫徹落實《中央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關於在視窗單位和服務行業深入開展“為民服務創先爭優”活動的指導意見》的精神。與共同承擔起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和社群的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激發當代中學生為社群作貢獻、為他人獻愛心的責任,培養學生良好的社會公德意識、服務意識和社會實踐能力,推進社群文明建設,實現建立學習型社群、建設和諧社群的目的,按照“優勢互補、同創共建,和諧發展”的原則,匯僑中學學校(單位)與匯僑新城東區社群居委會 經充分協商已達成共識,建立共建合作關係。

  共建協議如下:

  甲方(學校單位):廣州市白雲區匯僑中學

  乙方(社群單位):廣州市白雲區匯僑新城東區社群居委會

  一、 甲方:

  1、 積極配合乙方做好宣傳等社會公益活動。在重要節假日(環保日、植樹節、國慶節等)期間,甲方協助乙方開展公益性宣傳活動,旨在加強社群文明建設。具體活動方案由雙方協商而定。

  2、 組織學生志願者服務隊參與社群的公益性活動和其他社會服務工作。

  3、 主動配合社群開展社群家庭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輔導工作。

  4、 經常走訪社群,瞭解社群對學校建設和發展的意見、建議。

  5、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甲方可以組織師生志願者隊伍,針對社群居民開展科普性的知識和技能講座,具體包括:家庭教育類、居家生活常識類等。乙方

  負責提供後勤保障工作。具體活動方案由雙方協商而定。

  6、發展計劃共商:雙方建立定期協商制度,制定社群教育發展計劃。至少每學期召開一次學校社群教育共建單位碰頭會,建立長效穩定的工作聯絡

  二、 乙方

  1、 為甲方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提供支援和幫助,協助甲方做好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管理和評價工作。

  2、學校與社群一起關心青少年課外教育活動的開展情況,結對給以幫助。乙方協助甲方做好與社群家長的溝通聯絡工作。

  3、 協助甲方做好在校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4、 挖掘社群資源,支援、配合學校開展素質教育工作。

  5、 經常走訪學校,為了學校的建設和發展獻計獻策。

  6、乙方應儘量為甲方學生提供假期社會實踐的'機會,乙方對於甲方提出的可行的學生實踐要求應儘量予以滿足。

  7、雙方建立定期協商制度,制定社群教育發展計劃。至少每學期召開一次學校、社群教育共建單位碰頭會,建立長效穩定的工作聯絡。

  三、本協議自簽訂之日起生效。

  1、本協議一式兩份,雙方各執一份。有效期三年,自簽定之日起生效。有效期為:2013年3月—2016年3月。

  甲方:廣州市白雲區匯僑中學 乙方:廣州市白雲區匯僑新城東區居委會

  負責人(簽名): 負責人(簽名):

  篇三:

  為積極探索中小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聚焦社會公共道德;立足社群,挖掘資源,加強中小學生的“國家意識、文化認同、公民人格”教育,引導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中身體力行,我校特與 社群簽訂共建協議書:

  1、主動參加社群組織的各種教育宣傳活動,為社群提供力所能及的人力物力和 場地支援。

  2、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和服務,學校資源定期、定時、定點向社群開放,促進學校、家庭、社群的溝通與合作。

  3、學校聘請派出所民警為學校法制宣傳員,給學生做法制報告,派出所民警定期到校門前巡視查詢。

  4、學校提倡學生參加社會公益勞動,組織學生去附近社群打掃衛生、環保宣傳、交通安全宣傳。

  5、雛鷹假日小隊定期開展清潔美化活動,參與志願者服務,為小區精神文明建設做貢獻。

  6、充分利用社群教育資源,邀請社群的老幹部、教育專家等到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和人生觀教育。

  7、共同關心弱勢群體,努力參與社群扶貧幫困活動,為特困家庭排憂解難,為特殊家庭送溫暖、送快樂。

  協議單位:

  甲方:城頭高階中學

  乙方:

  篇四:

  為了更好利用“黃花梨”這一謝塘知名特色農產品文化,透過開展農科教社團活動,將“農科教”打造成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也為了共同承擔起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和機關的精神文明建設。謝塘鎮中學學校(單位)與謝塘鎮農技資訊中心 經充分協商已達成共識,建立共建合作關係。

  共建協議如下:

  甲方(學校單位):謝塘鎮中學

  乙方(機位單位):謝塘鎮農技資訊中心

  一、 甲方:

  1、 積極配合乙方做好謝塘特色文化宣傳活動。定期開展農科社團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活動。具體活動方案由雙方協商而定。

  2、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甲方可以組織師生志願者隊伍,參加農辦組織開展的農業科普性知識和技能講座。乙方負責提供後勤保障工作。具體活動方案由雙方協商而定。

  3、發展計劃共商:雙方建立定期協商制度,制定特色農業教育發展計劃。每學期召開一次學校與機關教育共建單位碰頭會,建立長效穩定的工作聯絡。

  二、 乙方

  1、 為甲方學生農科教社會實踐活動提供支援和幫助,協助甲方做好學生社團活動的管理和評價工作。

  2、 挖掘本地特色農業資源,支援、配合學校開展社團教育工作。

  3、 聘請相關農業專家作為社團活動校外輔導員,定期開展農科教知識講座。

  4、乙方應儘量為甲方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乙方對於甲方提出的可行的學生實踐要求應儘量予以滿足。

  5、雙方建立定期協商制度,制定社團教育發展計劃。至少每學期召開一次學校、機關教育共建單位碰頭會,建立長效穩定的工作聯絡。

  三、本協議自簽訂之日起生效。

  1、本協議一式兩份,雙方各執一份。有效期五年,自簽定之日起生效。有效期為:2012年2月—2016年12月。

  甲方:謝塘鎮中學 乙方:謝塘鎮農技資訊中心 負責人(簽名): 負責人(簽名): 二O一二年二月十五日 二O二年二月十五日

  篇五:

  為了進一步推動文明城區和學習型社群建設,xx街道與 雙方本著互相學習、資源共享、攜手共進的原則,不斷強化雙方

  的聯絡與合作,共同承擔起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和社群的

  精神文明建設,透過努力不斷實現學校與街道的融合,使“學校

  成為街道社群的學校,使街道社群逐漸成為學校的社群”,為平

  江區和xx街道的建設和發展作更大的貢獻。

  共建協議如下:

  甲方:

  乙方:xx街道

  一、 甲方:

  1.為乙方無償提供活動場所、人員培訓和教育資源。

  2.積極配合乙方做好宣傳等社會公益活動。

  3.組織志願者服務隊參與社群的公益性勞動和其他社會服

  務工作。

  4.主動配合社群做好假期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5.經常走訪街道社群,瞭解街道社群對學校建設和發展的

  意見、建議。

  二、 乙方

  1.為甲方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提供支援和幫助,協助甲方做好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管理和評價工作。

  2.協助甲方做好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學生家庭教育工作。

  3.經常與學校聯絡,及時反饋學生在街道社群的表現情況。

  4.挖掘街道社群資源,支援、配合學校開展素質教育工作。

  5.經常走訪學校,為了學校的建設和發展獻計獻策。

  三、本協議自簽訂之日起生效。

  甲方代表(簽名) 乙方代表(簽名) (單位蓋章) (單位蓋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