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醫師培訓心得體會(通用5篇)

住院醫師培訓心得體會(通用5篇)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住院醫師培訓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住院醫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1

  仲夏七月,我接到醫院通知,將作為選送住院醫師代表,前往湘雅二醫院進行系統正規的住院醫師培訓。我的心情,十分的激動期待,也夾雜了少許緊張和擔心:為著能夠到國內最知名的大醫院學習而感到激動期待,為著自己學識尚淺可能跟不上工作節奏而緊張擔心。在這樣複雜的心情中,我踏上了湘雅二醫院住院醫師培訓之旅。

  8月3號我來到醫院,當時正是長沙天氣最炎熱的時候。中午,醫務部的老師在住院醫師學員的宿舍樓下迎接我們,細心地為我們介紹醫院情況和解決住宿等生活困難。讓我們首先感受到了湘雅二醫院對住院醫師培訓學員的高度重視和關懷。

  我所在的科室是口腔科,師從高義軍教授。這是一個工作非常繁忙的臨床一線科室,高教授淵博的學識,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嚴謹的工作態度給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在他的身上,我看到的是忙碌整天顧不上喝水休息的辛勤付出,是每天餓著肚子加班的無怨無悔,是面對複雜病情的認真嚴謹,是面對病人的親切和藹,是教導學生時的耐心細緻,是下班後回家查閱科研文獻的不斷學習。這些,都讓我知道,未來的培訓,我要學習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

  每當夜幕降臨時,我帶著略顯疲憊的面容走在下班的路上,心裡卻都格外的充實和滿足。在湘雅二醫院的日子裡,我的臨床知識在不斷的增長,為人處事也在不斷成熟。感謝湘雅二醫院,不僅僅授我以“魚”,還將更重要的“漁”植根我的心底,為我以後的工作鋪下了陽光之路。

  住院醫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2

  醫生的工作除了看病之外,還肩負著培養年輕醫生的責任,尤其是住院醫師,從大的講,我們是我國未來醫療事業的支柱,從小的講,我們就是在我們老了以後為我們看病的醫生。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醫生工作非常繁忙,因此每一位上級醫生都夢想我手下的住院醫師既要有紮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又要有過硬的臨床技能、較強的科研意識和良好的溝通能力,還要能夠“5+2”、“白+黑”的工作而不抱怨,病人的要求又何嘗不是呢?可現在的住院醫師群體又都是什麼樣的人呢?我們可都是家裡的獨生子女,我們是大學畢業又開始讀碩士博士,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才工作的人,我們是生活在這個有物質誘惑年代的年輕人,我們是能感受到社會上隔三差五傳出的“侮醫傷醫事件”的醫務工作者,我們也是希望能夠過節假日和週末的人。而我們的工作又多半時那些最枯燥的基礎事務:沒完沒了的採集病史、查體、寫病歷記病程,開化驗單、貼上化驗單,向上級醫生彙報所分管病人病情等等。如何能讓我們健康成長,安心工作,快速進步,這是擺在目前的重要課題。當然,國家和醫院的重視使得這項工作逐漸走向正規。我作為一名在臨床摸爬滾打三十餘年的醫生,幾乎每天都與住院醫師近距離接觸,帶教過的住院醫師不計其數,經歷了我國住院醫師培養制度的變化,深刻體驗到帶教工作中辛苦和快樂,更感知了不少年輕住院醫師們的喜怒哀樂。

  “三結合”教學法的運用提高教學效果。現在病房工作的一線住院醫師呈多元性是常態,往往有好幾類住院醫師同時在科室輪轉,本科的、本院的、外院的(住培醫生)、全科的,有一階段的,也有二階段的,有本科畢業的,也有碩士、博士畢業的,有內科的,也有放射、檢驗等輔助科室的,輪轉時間有1個月的、2-3個月的、還有4個月的,再加上研究生、實習生和進修醫生等,常常20餘人,如何培養,用同一種模式,肯定是不行,於是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了“三結合”教學法,即“常規教學”與“個性化培養”相結合,“嚴格要求”與“鼓勵”相結合,“老師講”與“學生講”相結合,連續多年的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並在我院教學會議上交流推廣。重視出科醫生的考試也很重要。作為科室教學主任,多年來我幾乎參與了每位住院醫師的出科考試,我科的出科考試嚴格認真,這不但使住院醫師一進科室就知道如果表現不好,消化科會不讓出科的,更多的是我們在出科考試時實施教學工作,指出住院醫的優勢與不足,給予寄語和鼓勵,還能及時得到教學效果的反饋和發現教學中存在的不足與漏洞,及時改進。

  重鼓勵輕批評這條適用於多數人的法則,同樣也適用於住院醫師。記得我院成為北京市住院醫師培養基地後初期,住院醫師人數短時間有很大幅度的增加,再加上醫生基礎參差不齊,帶教工作一度非常費力,上級醫生很是著急上火,在看到我們寫得水平很低的病歷時,就壓不住火使勁批評我們,後來發現這種批評起效甚微,還浪費不少時間,而且上級醫生生氣本身也很得不償失。後來我就改變策略,對於首次犯錯者只給予提醒,第二次犯同樣錯誤者重寫病歷,若第三次還犯同樣錯誤則給予批評,當然這種屢教不改者很少。同時,對於表現不好的住院醫師分清以下幾類:一是理論基礎差但很努力,二是理論基礎不錯但不夠勤奮,三是理論基礎不好又不努力者。對於第一種情況我往往多給予鼓勵,發現進步及時表揚,發現這樣常常能增加其自信,在經歷了2-3個月培訓後,都能有很大的進步,能較好地勝任住院醫師的工作。對於第二種情況,在查房時適當讓我講一些內容,不要光是上級醫生講,或者給我個小組長當,讓我分管一定的工作,多數情況下也能激起我工作的積極能動性。對於第三種情況,適當給予就事論事的提醒與口頭批評,無效者上級醫生將其單獨叫到辦公室去談話,因為現在的獨生子女自尊心都比較強,還都希望得到充分的關愛,這種談話既不傷自尊心,又給予其充分的關注與關愛,本著對我負責的態度講道理,住院醫師比較容易接受,比大庭廣眾之下的批評效果常常好的多。

  如何對待住院醫師休假問題一度也有些困擾。住院醫師在輪轉過程中會有休假,這個問題是以前估計不足的,因為我們當年做住院醫師時很少休假,那時候住院醫師年齡都二十出頭,很單純,很少有人休假。而現在住院醫師剛進入臨床不久就都到了結婚年齡,有的都三十幾歲了,再加上人數多了,不時有輪轉住院醫師提出休婚假等各種請假事項的.。休假不但會影響住院醫本身的培訓效果,請假人多了還會影響科室臨床工作,怎麼辦呢?可是不讓人家結婚生小孩恐怕也不現實,這是法律允許的。於是我們結合國家政策和醫院條例,制定了科室詳細的請假規定,這樣即維護了住院醫師的合法權利,又杜絕了亂請假的現象,最大限度地保證了培訓效果。

  總之,我相信,本著對住院醫師培訓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對住院醫師的關愛和人性化的管理,運用適合我國國情的科學方法,並在實際工作不斷總結經驗與教訓,可以使這項工作做得越來越好。

  住院醫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3

  帶著忐忑、充滿希望的心情,帶著家人、西藏人民的囑託,從海拔5000米的青藏高原直飛到浙江,來到美麗的浙江溫州,開始了我三年的學醫夢之路。

  非常開心來這學習,雖然在途中有點傷心,但熱情的溫州醫科大學老師溫暖了我們的心,從杭州機場到溫州這一路上對我們關愛,讓我們非常的感動,各位老師和領導都非常重視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特別是我們作為首批浙江省接收的西藏住培學員,對我們尤為重視,對我們關愛有加,我們也想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學好醫學理論知識,學好各項醫療技術,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把自己的各方面強化好,不讓自己後悔,不讓老師、家人、所有關心我們的人失望。

  來到這裡後,溫州醫科大學附屬一醫的老師首先帶我們到醫院參觀,介紹醫院科室設定、裝置分類以及院內情況,還為我們專門召開一次崗前培訓,併為我們聘請了十多位院內導師,分別跟我們介紹講述院內資訊化系統用法、院內感染防護知識、職業暴露感染防範措施等十多項院內必備的知識,還帶我們到各科室參觀。當科室老師們得知我們從西藏來,對我們好像非常有興趣,就向我們問一些我們那裡的習俗,也跟我們介紹這裡的風土習俗。第一天就很融洽,我們心裡也沒有了來時的不安,反而有種受歡迎的感覺。這裡還有很多規培學員,我第一天來的時候,以為我們是本院的老師,沒想到我們跟我們一樣是規培學員,但我們的能力卻非常強,讓我驚訝,我們的自信讓我也非常羨慕,我要虛心向我們學習。三年之後希望我們也像我們一樣有著豐富的知識、颯爽的氣質、強大的內心自信。

  非常感謝溫州醫科大學及附屬醫院各位老師對我們如親如故的關愛,我們會更加努力學習醫療技術、人文素養,不讓您們失望!

  住院醫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4

  作為學員中的過來人,我對規培的一些感想、經歷和看法。

  第一,學員眼中規培的意義。我表示,剛開始的時候,因為我是在上海讀本科,那時候覺得上海要規培,回北京就可以省了。但進了北醫以後發現還是要進行規培。對此起初我也犯嘀咕,研究生入學都有選專科,我是消化內科專業,這三年時光如果放到自己的專科上,就算不是學有專精,也會對本專科有深入瞭解,但是這三年放到一個大內科去轉科,究竟有多大意義?但是從這三年的規培輪轉過來,我的感覺用一句話來說就是“磨刀不誤砍柴工”。

  我認識到,內科整體思維體系構建非常重要。比如一個糖尿病病人來就診,我往往會有糖腎,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累積、各種系統疾病的累積。這種情況下,如果只對自己本專科疾病有了解肯定不夠。

  我認為內科整體的三年規培特別有意義,哪怕我以後進入了專科培訓,成為一個專科大夫,但是遇到類似的疾病至少知道方向是哪裡。我可能不會像其它的專科大夫那樣能精確、前沿,但是至少知道會診請誰。

  第二,培訓和考核的問題。,北大醫院內科是手把手教學,有時候白天沒時間,主任就晚上或者週末叫我們去再好好講。此外現在醫患關係日益受關注,平時帶教老師們對學生的情商教育、溝通方面教育特別重視。剛開始我們觀摩老師怎麼跟病人談話,怎麼進行手術談話以及日常的病情交待,慢慢的老師坐在旁邊,看著我們跟別人交流,直到最後能獨當一面,甚至能帶著實習同學去談話。我覺得這三年在情商教育方面真是獲益匪淺。

  關於操作方面,我以內分泌專科的大夫為例,如果這三年時間就只搞內分泌專業,一般就是甲狀腺查體、糖尿病查體、或是腺體查體,對內科基本的四大穿刺可能根本達不到要求,三年下來以後做得還不如實習時利索。但在我們整個轉科的過程中,有關於操作的硬性規定,要求完成多少例穿刺、多少例操作,都有量化性指標,以確保技能培訓能夠達到標準。

  而考核方面每個月有中期操作考核,每次出科時有出科考試,成績和以後的評優、評獎直接掛鉤,所以規培生對考核相當重視。北大醫院去年還舉行了醫院第一屆內科住院醫師技能大賽,相當程度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

  第三,規培對職業規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導向作用。我說,本科實習每個科室只有兩個禮拜左右,但住院醫師規劃培訓每個科至少待兩個月以上,也就是說,經過內科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能夠對每個科室有充分了解和體會,再對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方向做出調整,這比經過本科實習就感性的選擇研究生專業更加有利於個人的職業規劃。

  衛計委科技教育司副司長金生國也介紹了住培工作實施三年來的成效。首先政策制度基本形成,全國遴選認定了559家培訓基地(醫院)和8937個專業基地(臨床科室),財政投入力度也不斷加大,中央財政按照每人每年3萬元標準對住培工作予以支援,地方財政補助也有了重要突破,制度實施初始,全國僅有9個省份有地方財政投入,目前除河北、黑龍江外,29個省(區、市)都建立投入了省級財政經費。

  第二培訓質量建設不斷加強。國家連續兩年委託中國醫師協會對各省級住培主管部門和培訓基地、專業基地開展第三方評估,對於工作滯後的培訓基地予以全國通報,對9個專業基地撤銷資格,6個培訓基地和35個專業基地責令限期整改。

  三是有利促進了欠發達地區臨床醫師隊伍的建設和醫療機構能力建設。東部地區除了做好自己本地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工作外,也積極的伸出援手,支援中西部,特別是西部邊疆地區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的工作,派出師資隊伍到西部去進行傳幫帶,把輸血和造血相結合。

  住院醫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5

  當你已經預想著自己一成不變的生活時,上天或許會突然砸給你一個驚喜,在你的人生中掀起波瀾。或許,你的人生將從此改變……

  在進入社會之前,我一直按部就班的生活,絕不會想到自己有選擇去遙遠西藏的一天。那時的我,懷著無比忐忑的心情去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想著,或許以後漫長的一生都將在此度過,無波無瀾。進入西藏後,我仍不會想到自己會有來浙江的一天,對於陌生的地方,我們總是無比忐忑害怕又充滿著期待。

  對於我這樣一個二本院校畢業、成績又不是特別優秀的人來說,似乎比大多數人多了一絲幸運。機會總是稍縱即逝,抓住了才算是自己的機遇。所以我選擇了來到這裡,進行深造,讓自己變得更優秀。不辜負,國家衛生計生委、浙江省衛生計生委、西藏自治區衛生計生委以及溫州醫科大學提供給我們如此難得的培訓機會。

  來到這裡,我認識到了自己的知識與操作能力是如此薄弱,需要我去努力學習的知識如此多,任務是如此的艱鉅。但我想,我可以!我不是自己一個人在摸索著前行,我有老師們、師兄師姐們的引導,有我們幫助,我將會事半功倍。更重要的是,我有一顆積極好學、渴望求索的心!

  一週以來,我感受到了這裡的工作節奏是多麼快速。對於我這樣一個職場小菜鳥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每天都感覺自己在進步,這是讓我最高興的事。說明付出總有收穫!三年後的我,相信也會變得和師兄師姐們一樣優秀!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