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師禮儀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精選3篇)

新教師禮儀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精選3篇)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新教師禮儀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精選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教師禮儀培訓心得體會1

  今天新教師的培訓正式開始了,上午進行了開班典禮,院長給我們講了話,大家還照了集體照。

  下午是一個教師禮儀的培訓,看了一下午影片資料,以下是我的心得體會。

  今天觀看了金正昆教授的《教師禮儀》影片,收穫很大,透過大家的討論,更進一步有了更深的體會。

  在接受培訓以前,對於教師的禮儀只有一個很模糊的理解,認為就是作為一名老師應該為人師表,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給學生壞的影響。今天聽了金教授的講述,對於教師禮儀有了全面的,比較系統的認識,下面是我的幾點認識:

  首先,是關於禮儀的含義。禮儀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別人的一種規範的表現形式。所為教師禮儀就是指,教師在其工作崗位上待人接物,為人處世的行為規範。

在這裡有兩點必須注意,

  一是擺正位置,以學生為本;

  二是端正態度,要做到寬以待人,善於包容。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說的也就是包容他人。

  第二,教師禮儀的四大特徵:師資,師表,師德和師心。我們應從這四方面嚴格要求自己。教師禮儀,既是時代的要求,也是職業的期待。在這裡我們需要注意:嚴於律己;以學生為本;有學習意識。

  第三,教師應具有的基本素養,包括:政治素養、法律素養、道德素養、專業與文化科學素養、為人處世的素養。其中道德素養要求我們:遵守社會公德;遵守職業道德;遵守家庭道德。而為人處世的素養則要求我們做到:以誠為本;以和為貴;以信為先。

  在這一部分中,金教授引用了亞里士多德的一句話,“一個人不和他人打交道,不是個神就,是個獸。”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關於教師用語的問題,金教授也做了詳細的講解。

  第一,教師用語的基本要求。金正昆教授從語言、態度、內容、方式上對教師用語的要求進行了詳細講解,語言規範形象;態度和藹而耐心;內容得體;方式適宜。

  第二,該如何規範教師用語呢?那就要求我們:講普通話;講文明話;講現代話;講直白話。

  第三,教師用語的表達。平等交流;善於溝通;要強調互動。

  最後是關於語言美。語言美包括:聲音美;談吐美;境界美。其中聲音美又要求我們注意:音量適宜;速度適中;發音標準。在這裡還有幾個禁忌:忌粗口、忌訓斥、忌侮辱、忌諷刺、忌妄言、忌亂言。

  透過今天的學習,我認識到教師禮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今後我一定處處嚴格要求自己,時刻注意自己作為老師應注意的禮儀,做學生能夠學習的榜樣!

  新教師禮儀培訓心得體會2

  作為一個幼兒教師,我從有關《教師禮儀》方面的內容的培訓中,來談一下心得體會:

  我們的工作環境是幼兒園,幼兒園的教育主要體是幼兒。而新《綱要》充分肯定了幼兒教師在教育、兒童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因此,作為基礎教育中的基礎教育者,我們不僅要努力為兒童創設和提供各種學習、活動機會,更應該促進兒童社會性、人格的積極和諧發展。特別對兒童而言,喜好模仿,老師的言行舉止、禮儀禮貌對他們進行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我認為作為幼兒教師在平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的禮儀問題:

  1、教師能微笑面對每個孩子:

  當孩子來園時,我們微笑地迎候,給孩子一個溫暖和諧的氣氛。尤其是對剛入園年齡較小的幼兒來說,教師早晨的微笑就顯得尤為重要,能按撫幼兒離開家,牴觸入園的情緒,有的孩子會把你老師的微笑當成是媽媽的微笑,使得孩子不會有一種懼怕感,喜歡來幼兒園。

  2、教師與孩子的互動言語:

  作為幼兒教師,我們一天的工作時間基本上都是和孩子們在一起,因此,我們和孩子的互動比較多。如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語言表達要準確、音量要適當、語言要精練、可以適時運用肢體語言,插入一些風趣、幽默的話,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積極、大膽思考。反過來說,如果我們在和孩子互動中不注意語言的文明,缺乏耐心,有的孩子經常吃飯吃不乾淨、喝豆漿時不經意間倒翻,如果我們不是用親切的語言誘導,而是不耐煩的急著批評,這不僅影響了老師在孩子面前的形象,而且也隨之影響著孩子與他人交往時產生表現出相同情緒。

  3、教師與家長的言談:

  作為一名教師,在與家長交談時要注意表達語言時應遵守的禮儀禮節,舉止端正,行為有度。談話時,語氣要平和,不要高音量、應表現出良好的道德修養。分清場合,入情入理。不要言過其實,故意誇大事實,也不應傳播不利團結或道聽途說的事情。曾經聽到一個家長說:“我們班的老師很少有笑容,好像很難接近。這樣就造成家長與老師之間溝通問題,對老師來說也不易於家長工作的開展。

  在平時的學習生活工作中我們有很多地方都做得不到位,有些小節常被我們忽略,孩子在幼兒園的時間與老師有著頻繁的接觸和交流,老師是孩子的鏡子,你的言行舉止孩子都看在眼裡,他們喜歡模仿,但往往辯別能力差。比如這個老師無論課堂上課堂外說話聲音都很大,那麼她們班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的說話聲音肯定也很大。而這些看似最平常的禮儀往往最會容易被我們忽略。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除了必須以滿腔的熱情對待事業、對待孩子以外,還必須自覺地、高標準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從而才能培養出學生健康的人格。

  新教師禮儀培訓心得體會3

  7月8日,我在進修學校參加了“暑假教師禮儀培訓”,兩位年輕漂亮的女教師之形象以及她們精心製作的多媒體課件均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這次培訓圍繞教師的個人禮儀、行為規範等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分別從教師的儀容、儀表、儀態,具體到坐姿、站姿、走姿、蹲姿和語言等逐一進行了示範、訓練、檢查、指導和規範。在培訓中還運用了比賽PK的形式讓老師們興趣盎然,整個活動氣氛活躍,使我們教師受益匪淺。

  透過培訓,我不但懂得了許多禮儀知識,還深深地懂得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除了對事業、對學生滿腔熱情外,還必須自覺地、高標準地去塑造自身的形象。

  很清楚地記得馬豔紅老師給我們講解的案例,一位有幾十年教學經驗的數學老師教學成績突出,卻因上課有隨地吐痰的行為而得不到學生的尊重,學生也不願和他溝通。是何原因呢?在我看來,這位老師的.行為舉止違背了教師基本禮儀規範。教師禮儀,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活動履行職務時所必須遵守的行為規範。一位穿著得體,舉止文明的老師會給學生留下美好的印象,反之則會使學生產生反感與厭惡。是這位老師忽視了自身外在形象而使他的教學效率下降。

  這個案例帶給我深深的思考:教師的形象不僅應當反映在內在的精神境界上,而且應當體現在外在的言談舉止上。內外兼修、以身作則,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因此,我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努力完善自己。

  1、穿著得體。一個教師的穿著是否得體,打扮是否適宜,外觀上能否講究個人衛生,將直接影響著他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今後的著裝和修飾自己還要特別注重,特別是在校園裡,要與教師的職業特點相吻合,穿著大方得體,乾淨整潔,不濃妝豔抹,做到既美觀又大方。

  2、舉止端莊。我認為應該從坐立行的姿勢,以及表情動作行為習慣等方面來要求自己。在我看來,教師僅僅注重了自己的著裝,但是在坐、立、行方面做出一些不得體的行為,也有損教師的形象。所以,我今後要求自己做到表情友善、教態自然;坐有坐姿、站有站相,努力做好學生的榜樣。只有這樣,一個完美的教師形象才能聳於學生面前,才能正確有效地發揮教師言傳身教的作用,促進學生的進步和成長。

  3、語言文雅。語言是一個人文明程度的表現。教師的語言修養是其為人師表的重要因素,教師就要用醇美的語言去觸動學生的心絃,給學生以美的享受。教師更是學生的一面鏡子,學生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對照。因此,教師的語言必須規範、準確、生動。還要做到語氣平靜,態度溫和,幽默風趣。我會努力運用語言的力量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撥動學生的上進心,把知識和感情送進學生的心田,讓學生知曉做人的道理,讓學生在思想上認同後,再指導其行為,以加強自己的人格素質。

  “身教重於言教”、“教養體現於細節” 為了祖國的未來,讓我們從每一個細節做起,用禮儀觀念滋潤心靈,用禮儀準則規範言行,加強禮儀上的學習,做名副其實的老師,做學生喜歡的老師。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