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改革心得體會(通用11篇)

課堂教學改革心得體會(通用11篇)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課堂教學改革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課堂教學改革心得體會 篇1

  在上級領導的積極倡導下,今年初,我校開展了“高效課堂”教學改革活動。為了儘快融入改革的隊伍之中,並在課改中積極實踐,不斷完善和提升,今年,主要與本組語文教師研究導學案的編寫工作,在研究、編寫和使用的過程中,我覺得自己的專業素質也在不斷提升。

  一、相互切磋,集思廣益

  傳統教學中,教案的編寫主要是教師自己研讀教材、自己編寫教案。而“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的導學案的編寫,注重的是教師的合作,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我們在每一單元備課前由備課組長精心安排,誰負責出哪一部分的知識點和導學案。這樣做的好處就是:研究的內容集中、資源也可共享。導學案的編寫在學校總的“研---展---質---點---評”教學模式的指導下,包括自研環節、展示環節。展示環節又包括學習目標。課堂流程有自研自探、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質疑評價和課堂反饋當環節。

  為了充分發揮教師們的聰明才智,讓每一節導學案都成為精品,成為“高效課堂”的有力保證,在主備人闡釋自己教學構思的同時,集體討論、質疑和補充,最後形成定案。長期堅持這樣研究,增強了教研組的凝聚力,也提升了教師們的業務能力。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如何在教學過程中體現“以人為本”,讓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我們在編寫導學案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增強了民主性和雙向交流性。

  學生藉助導學案,完成課前的預習部分。透過預習就理清了學習的思路和線索,明白了自己的學習障礙在哪裡?教師透過批改預習作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在課堂上有目標的解決問題,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另外,學生可以從導學案上看到教師教學設計預計的課堂全過程,這樣既節約了教師呈現問題的時間,也避免了學生看完了課文依然理不清思路的情況。甚至部分學生還能夠在學案上補充問題,給其他的學生回答,真正的做到了舉一反三。

  這樣的設計,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的學習活動中,感受合作的樂趣和學習的樂趣。課堂活起來了,學生動起來了,教育教學成績的提高便可計日而待。

  三、監督檢查,鞏固提升

  傳統教學雖說是以講授為主,但是孩子們基礎知識夯得很實。“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課堂是活起來了,但是,最重要的是孩子們的知識掌握得很不紮實。常常是課堂上侃侃而談,而作業本上卻是令人大失所望。分析原因,主要是課堂上鞏固部分沒有落實到位,教師的講解有時也不是太到位。因此,導學案的每一個環節,教師都要監督檢查到位,展示環節,如果學生沒有講解到位,教師一定要適時點撥、講解清楚。同時,要根據本節重點,及時鞏固相關知識點。反覆訓練、強化練習,這樣才能加深記憶。

  四、及時反思、不斷完善

  課堂教學是不完美的藝術,也就是說,無論你課前怎樣精心設計,由於課堂上有不斷生成的新內容,總是不能達到完全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因此,及時反思,不斷調整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升自己。

  “立體式,大容量,快節奏”是導學案的三大特點。教學不是作秀,要真正的,切實的,有效地去開展導學案編寫工作,切實提高課堂效率。為此,我們需要探究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課堂教學改革心得體會 篇2

  (一)新課改與教師、學生一起成長

  整理完課堂教學改革心得,喝口水,抬頭望窗,夜不算深,有些明淨,宛如我此時的心情,輕鬆而明快。

  近年來,課堂教學改革的浪潮未等大家做好接準備就已洶湧而來,似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透過學習學校的教育教學經驗,我感受到課堂教學改革將是一場艱苦的,但卻是勢在必行的革命。“改革如同潮水一樣既能推波,又能覆舟,誰抓住了這一機遇,誰就適應了發展”。在去年xx市骨幹教師培訓會上一教育專家的這些話語激起了我蘊藏在心底的豪情,同時也勾起我對課堂教學改革的憧憬。

  在參加了多次關於新課堂教學改革的培訓後,把大腦徹底的洗刷了一遍,人教版美術新教材的編者胡知凡教授過說“換的不只是教材,而是教法,也就是大的教育改革!”什麼都是新鮮的:排了幾十年的的課桌太死板了,要排成“圓周會議”形的,千篇一律的教室佈置也太沉悶了,教室佈置要有個性化,課堂是學生的。全市的校長教師在一起,聽講座、提問題,激昂的轉變觀念、互動、自主學習、探究“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很多以前看上去是不可動搖的,沒有絲毫懷疑的,顛撲不破的真理、信條就要重新審視和反思,要注入新的詮釋了。許多新鮮的詞句“自主、快樂、高效”如急風驟雨,容不得你半點猶豫就劈頭蓋臉而來,看著大家突然忙碌起來,我的壓力驟然而升:不學習,就要落後,不轉變觀念,就要被淘汰!

  容不得半點猶豫,帶著“自主、快樂、高效”的新理念用於課堂實踐,讓孩子們自主,讓孩子們快樂,讓孩子在自主快樂中實現課堂學習的高效。幾節課下來,看著孩子們亂哄哄,孩子們自主快樂了,一節課下來,體會只有一個:亂!剛剛湧起的一點激情也逐漸冷卻下來。難道新課改就是亂,亂就是新課改?我疑惑了:難道這就是課堂教學改革?不,課改決不是這樣!是不是哪裡做不到位呢。

  透過實踐,漸漸地,我的思維變得開闊了,對課改的理解逐漸撥雲見日:我之所以茫然,是因為將課改想得過於神秘而無法企及;之所以感覺亂,是自己的思維還定格於傳統的教學模式之中,從心理上還沒有徹底的接受新課改的教學模式。其實,課堂教學改革只是一次契機,它就是我們一直在做,而且從未間斷過的追求,只是一些更富學識的人將它完整的歸納並積極推廣的教育理念。它並不清高,也不象我們想象中的那樣不可能,它是可行的,也是可信的,更是自主、快樂、高效的!

  贊訶夫說過:“書知識如果沒有經過教師心靈的加溫,傳授越多,學生將變得越冷漠、越無知”。教學中,我深深地會到課堂教學改革會讓教師輕鬆,讓學生快樂;課堂教學改革改變了學生的學習生活,也改變教師的教學生活。課堂教學改革中學生可能會改變他們的一生,新課程中的教師也將煥發出新的生命。教師將與課堂教學改革同行,將與學生共同成長。

  (二)多聽聽學生的心聲

  師生之間多多交流,會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也是課堂教學改革資訊的反饋,多聽學生的心聲,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對此,我深有感悟。

  一次美術課上,一年級x班的一個學生xx怯生生地對我說:“老師,咱課上能不能換位呀,我喜歡和xx一起做作業。”原先也有很多同學希望這樣,但我都沒允許過,怕他們在一起光知道玩耍,但看著他稚嫩的小臉和渴望的眼神以及新課堂教學改革對課堂教學要求就是讓學生自主,又想到這個男生手工課對他是個弱項,這樣xx可以幫他,於是便微笑著點了點頭說:“老師滿足你的要求!”他聽後非常高興,2個人合作的非常愉快,作業做得非常優秀和成功。等課上了一半的時候,我表揚了他的進步。

  這下可不得了了,好幾個同學說都願意自由組合,我一想這樣課堂不就亂套了呀,等換完座位就該下課了,我就沒答應他們的要求。等下課鈴聲一響,我剛走出教室,感覺一“小尾巴”跟了上來,回頭一看,xx怯怯地問我”老師為什麼同意他換座位,不同意我們換,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我們呀?”一句話問的我語塞,我趕緊說”不是,不是,我怕換位耽誤大家的作業時間,下次上課之前可以提前換好就可以了。”

  這,給了我一個小小的啟發:如果在課堂上安排自己的合作伙伴一起創作,能激發孩子們的創作熱情,而且還能培養他們的團體合作意識,(而現在的孩子在生活中恰恰缺少的就是合作精神)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更愉悅地把學習積極性參與到課堂中來,使他們成為課堂的主人,我便答應了所有學生們的要求。我又跟同學們說:“我滿足了大家的要求,也希望大家滿足老師的要求,做出讓老師最滿意的創作,而且還要注意課堂紀律,不要太"放肆”了,而影響別人”再上課時,我發現每一自由組合的同學都能積極主動地創作和學習。透過好的學生和相對弱一點的學生的搭配組合,對後進生的轉化起到一定的效果,每次面對他們的合作創作都滿意地點了點頭,說:“真不錯,繼續努力喲!”

  每一個學生都有他自己獨特的想法,只要老師願意去聽,細心去感受,就會深入到他們的心靈深處,探知他們的需求和渴望,由此,也就會在教學方面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課堂教學改革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不斷地探索、實踐、領悟。與此同時,不要忘了多和學生交流,多聽聽學生的心聲。

  課堂教學改革心得體會 篇3

  在課程改革之後,課堂教學更加強調要實施素質教育,從原有的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過去我們的傳統教育,就是典型的應試教育,這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學生的創造能力,也抹平了學生的個性。而之所以提倡素質教育,原因在於教師需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全面和諧地發展學生的素質,教學過程切忌整齊劃一、統一教學,教師應該根據每位學生的實際,實施分層次教學,努力把因材施教發揮到極致。而且,教育是培養人的事業。作為教學物件的學生,他們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不是產品。在教學中要注意:

  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平等地關注和尊重每一位學生,給他們以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及表現、發展能力的機會,尤其對於外語教學來說,在訓練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時,要多予以鼓勵、肯定,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失誤和錯誤採取寬容的態度。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品嚐到成功的滋味。

  二、在備課過程中,不僅僅要備教材,備教參,而且還要備學生,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心理特點以及具體要實施的教學內容,來設計課堂教學,多思考如何才能用簡練的語言,調動學生的思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並且在教學過程後,要及時對教學全過程進行反思,找出教學中存在哪些缺點與不足,從中悟出道理,總結經驗,以便在以後的工作中能夠高屋建瓴地指導自己的工作,做到有所發現,有所創造。

  三、深入瞭解自己的學生,分析學生的學情,尤其教師要正視學

  生之間存在的智力差異,心理差異和人格差異,實行分層次教學,因材施教。比如:在課堂教學中,對於提問以及佈置課後作業等環節要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不同學生,提出相關一些難易不同的問題,讓他們基本都能回答上,從而體驗一下成功的滋味。而且,在課前預習,課後輔導以及作業批改中存在的問題都要從層次性出發,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尤其對於那些學習困難的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自信心,這是至關重要的。使他們能夠充分參與教學活動中來,真正體現出他們的主體地位。

  四、教師除了要傳授給學生知識以外,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逐步培養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教師在教學時,要多給學生設定一些問題,培養他們的問題意識,使之能夠積極主動地加以思考,並適時加以啟發、引導,使學生最終能夠積極進行思維活動,並且能夠觸類旁通。所以,和以往的教師角色不同,在教學實踐當中,教師要轉變自己在教學過程中作用的轉變。也就是說,在教學實踐中,教師的作用是導,啟發,幫助,指引學生學習,使學生樂學,會學,肯學。教師用自己的巧妙高效的工作開啟學生心靈之門,幫助學生建構一生受用無窮的能力乃至生活工作的創造能力。

  教師在新的課改形勢下,一定要具有課改理念,把學生放在首位,要讓學生學得精彩,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學生才會不斷的進步。讓我們共同努力,一起來創造我們教育的美好明天。

  課堂教學改革心得體會 篇4

  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形式,是學生獲取資訊、提高技能和形成思想觀念的主渠道。然而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要實現以最少的時間獲得學生的最大進步與發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是一重要途徑。課堂教學改革勢在必行。下面結合我們一年多的課改實踐談談自己的粗淺感受:

  首先,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是否有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

  答案的肯定的,因為它促進了學生整體水平的提高,實現了課堂的高效率。

  傳統的教學是教師抱著學生走,之後發展為教師牽著學生走,而現在的教學要求放手讓學生自己跑著走。看“媽媽解放”的啟示:媽媽的責任是讓孩子吃飽吃好,而不是替代孩子吃飯,在襁褓中的孩子讓當媽的最累,只有當孩子可以獨立吃飯和行走時,媽媽才意味著得到了解放。我們教師現在所要做的,就是教會學生自主學習,掌握學習方法技能。圍繞自主、合作、探究,緊扣“教”與“學”,真正實現兩個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由“灌輸式教學為主”向“以探究式教學為主”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由“接受式學習為主”向“以研究性學習為主”轉變。

  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倡導小組合作,異質同組,同質結對,競爭合作。教師重點抓小組長,小組長充當“教師助理”的角色,組內小展示由組長負責,班內大展示由教師負責,每個小組視為一個“小班”,高效課堂就等同於“小班化”教學。課堂氣氛和諧民主,學生敢說敢問,敢上黑板展示,積極主動,爭先恐後,學生活動人數多,密度大,課堂效果好,達標率高。

  當然,實施課改有難度,有阻力,有風險。年紀大的、教學成績好的不願意改,因為他們已經有了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那也是多年辛勤積累的智慧結晶,怎麼捨得輕易丟掉?況且他們怕失敗。反而年輕人接受新生事物快,思想單純,沒有顧慮,成為了課改的先行者。我屬於前者。更主要的原因是:化學只有初三才有,短短的十個月時間容不得我們去課改;況且我們只有兩個人,在教研這方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遲遲未有行動。近兩兩年來我們出外學習的機會多了,看到其他學校轟轟烈烈的改革和隨之帶來的不凡的成績,讓我們不得不靜下心來認真思考,嘗試著用新的模式,結果發現新的課堂模式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效果不錯。再多和年輕教師交流,互相取長補短,大大的提升了我校的化學成績。

  二、完全照搬他人的經驗是否適用

  我個人認為,應該先繼承,再生成。沒有“臨帖”豈會“破貼”?就像練字一樣,先看著字帖在田字格里書寫,熟練以後,加入自己的風格,自成一體。我們在開始階段進行模仿學習,杜郎口中學的三三六模式、山東昌樂二中的“27”模式、鄭州02中學的“自主開發式課堂”等名校的教學模式都是我們學習的典範,還參觀了晉城五中、陽城四中、潤城中學、靈石二中等學校,吸收繼承他們的成功經驗,優秀做法,有時拿來主義也是一種很不錯的辦法。第二個階段是批判與生成,在基本模式的基礎上嫁接生成自己的課堂特色,這個特色應該說是同質異性的,相同在高效上,不同在形態上。沒有批判和完善就沒有超越,也就不會有真正的生成,在繼承的基礎上確定了符合我校實際情況的“導引-合作-展示-提升四環節“課堂教學模式,當然這種模式還不是很完善,還需要我們在實際操作中不斷完善和發展,真正發揮其最大作用。

  三、幾點困惑

  時下對課堂教學有很多的觀點和見解,教育需要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教育才是好教育,要解決問題,就要奉行“實踐的力行”,今天的教育理念很多,但絕少有哪位專家願意手把手交給我們如何解決問題。只有靠行動尋找途徑和方法,要知道教育是“做”出來的,而不是“說”出來的。一線教師缺乏理論指導,專家的理論又缺乏實踐的支撐,該如何把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我們感到有點力不從心。

  以往的教學過分重視教師的導,而現在的教學強調學生的學,以學生的學來評價教師的教,說“只要啞巴能讓學生學會,啞巴也能成為好教師”,好像有點過頭。我個人認為,教師適當的“導”還是必不可少的,這樣可以讓學生少走彎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何處理好“導”與“學”的關係,也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的一大困惑。

  當然,以上幾點思考只是我個人的浮淺觀點。“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的確,新課程改革形勢下的課堂教學也不能例外。任何一堂課,哪怕是千錘百煉的示範課,當我們課後靜靜反思時,總會覺得有一些不足和遺憾。然而,正是在不斷找尋策略、解決不足、彌補遺憾的過程中我們的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有了一次又一次的提升和飛躍。十年前,教育局曾經發出這樣一個號召:“以飽滿的熱情,科學的態度,迎接課堂教學改革的春天”。如今,課改在獲澤大地上可以說已經是春光明媚,正在步入如火如荼,枝繁葉茂的夏天,相信碩果累累的秋天在不久的將來也一定會到來。讓我們風雨同舟,奮力拼搏,再創陽城教育的新輝煌!

  課堂教學改革心得體會 篇5

  開學初,學校至上而下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課堂教學理念改變改革的熱潮,最近我又在網上觀看了杜郎口中學的幾節教學影片,我感受到了杜郎口精神的實質就是充分激發了學生對學習的渴求慾望,實現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整個學校形成了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

  杜郎口的課堂活了,真正告別了傳統的課堂授課模式,學生當之無愧的成了學習的主人,走進課堂,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個渴望求知、渴望解惑的充滿激情的人,正象杜郎口人說的那樣主動是學習之本,活躍是課堂之魂。

  在我的以往課堂教學中,我也想過用杜郎口中學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但總是在思想上有所顧慮,擔心學生不會學習,擔心學生學不好,擔心把學生給耽誤了,擔心課時緊,任務重,沒法完成被學期的教學計劃。另外,我還擔心學生在課堂上玩大於學,一堂課下來,學生沒有掌握該掌握的知識。改革可能成功,但不意味著百分百的成功,教改失敗又怎樣來彌補?

  我平時還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學生到了遊戲廳裡不需要任何人教,學生就能很快地學會打遊戲,並沉溺於遊戲中不能自拔?為什麼課本知識在課堂上不能得到很好的掌握?透過觀看杜郎口中學的教學影片,我發現我把學生管得太死了,總是規定學生做我教過的操作,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課堂氣氛不活躍。

  我在今後的教學中,要結合自身與學校實際,學其精髓,把握內涵,深刻領會,提高課堂效益。在教學中,我要嘗試讓學生自己來實踐知識的獲得過程,自己對照課本進行自學,並且

  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互相交流,互相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樂趣,找到自我。學習是一種快樂,我們也學著樂,樂著學,使我們的課堂真正成為活動的課堂、自由的課堂、和諧的課堂、激情燃燒的課堂、迴旋著生命旋律的課堂。

  在教學中,要給學生一個足夠的空間,從而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在學習中獲得成功地快樂,進一步激發求知的慾望,從而提高教育教學效率。

  以上是我對實施新課改的一點初淺體會,新課改讓教師原有的角色發生變化,新課改也為教師發展創造了一個新的機遇。相信我們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激發自身的活力,在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創新,一定會使學生向學會學習這一最高目標邁進。相信自己也會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不斷成長,只要我們不斷學習,在教學中努力貫徹新課程的理念,不斷進行教育教學上的創新。

  課堂教學改革心得體會 篇6

  為了適應新課程改革的標準,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落實生本課堂,落實全面發展,博學課堂教學模式應運而生。

  新課程目標中提到“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並指出:“有效的教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應加強小組合作交流學習。"因此博學課堂在教學過程中採用這一方法。但是,我們在教育教學實踐及講課活動中發現,真正要行之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並非易事。如果你的小組合作是為公開課而臨時湊合的,在合作學習時,各小組成員間不具備合作的心理傾向,無法進行有效的互動交流等。導致這種低效的真正原因並不在於小組合作教學本身,而在於我們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缺乏正確的認識。

  在小組合作中,分配小組整合也是小組成敗的重要點,我認為應該注意以下幾點:1。差異原則。小組成員之間應該要互相存在差異,差異就是資源,我們應該合理運用這一點。2。人數均衡原則。我們規定小組6人為標準,人數不宜過多、也不宜過少。3。麻煩程度最低、方便程度最高原則。小組為了方便交流,成員座位應聚攏,並且薄弱的同學應坐在相對成績較好的組長的前面,方便管理,問問題時給別人帶來的麻煩也最少,方便合作長期穩固。4。隨機應變原則。小組一旦建立,不要隨意更改,當然也不能一成不變。調整磨合是一個長期計劃。

  成功的教育素來講究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博學課堂也不例外。博學課堂大力推行自主合作探究,要求必須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老師從臺前退到幕後,是課堂的組織者,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要堅決杜絕一言堂,滿堂灌。仔細想來,這是符合人們認知規律的:自主歸納、反思總結,形成結論,再昇華提煉規律和方法才是學習之本,這就是所謂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既然有小組,就有競爭,有競爭,就有制度,有制度,就要落實。學習積分是我們的操作手段,制度再好,落實不好也是空談。在制度設立的前期階段,每天都要手把手的指導學生如何加減分,直至學會操作。學會了就不管了嗎?當然不是,教師要定期檢查是否一如既往的落實到位,並且在這過程當中一定要細緻,讓學生明白這並不是擺設、花架子,而是確確實實與榮譽息息相關。

  以上為我個人拙見,在教育教學領域,我需要學習的地方太多太多,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課堂教學改革心得體會 篇7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扮演者主角,課堂教學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處於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地位,通常一節課下來,老師講得筋疲力盡,可是學生真正願意學習、始終認真聽課的卻並不多,課堂教學效果當然不會很好,更不用說高效了。現在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模式的教學改革,教師給了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使學生真正成為一個能自主學習的主體。

  剛開始,我打心底不願接受這種教學方式,書上有的,作業本上有的,也要抄到小黑板上,再來講,學生寫字慢,側面和後面的黑板又看不清楚。我總覺得,我講,學生只要認真聽,跟著我來就可以。因為我怕學生自學或自講,有些重點她們不能把握好,難點講不清楚,再加上學生可能理解不到位,語言表達欠佳,唯恐她們耽誤了太多時間。傳統的教法不能鍛鍊學生的自學能力,表達能力和合作意識,而且教師對全班學生的關注度不夠。現在學生自己講,我在下面觀察、指導,就能及時提醒有些不太專心的學生了,教師成了“田間”的守望者了。 高效課堂改革的優勢就是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實現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培養。學生可以“以優帶差,以差陪優”,實現共同發展整體提高,全面提高教育教學的最終目標。再次,學生聽課不易走神,聽課效率更高了。

  高效課堂教學的'改革,首先是教師思想的大轉變。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一切適應學生的發展,一切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要把自己融入

  到學生當中,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師道尊嚴者,而是用民主開放的思想和行為去開啟學生的智慧。教師成了真正的引路人,課堂上更多的時候是在瞭解,在傾聽。其次是學生了解的主動性。學生的學習真正由“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由被動轉變為主動,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課堂上的自主學習大體上可分為幾個環節:自主預習,合作探究,展示分享,鞏固提升,達標測評。再次是學生分小組研究學習,有效地縮小了學生間的差異。這種教學模式,真正實現了學生主動參與,合作探究,班級中人人互動,正如學生所說:“參與就有快樂,自信就能成功。”“課堂上沒有真正的對與錯,只要你敢想,敢發言,那你就是最棒的。”我想,這也是我們每個教師應該努力的一個方向,那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與點燃學生對學習的熱情。

  課堂教學改革心得體會 篇8

  透過自學,我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為一名教師,我深知自己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太多的問題,但是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我相信自己是有所收穫的。這本書集對教育教學工作很有見解的專家以鮮活的案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給了我具體的操作指導,使我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淺。

  教師的課程觀不能停留在“課程即教材”這一層面上,課程也是師生共同構建學習經驗的過程。課程不再是由專家編制、教師執行的,物化的、靜止的、僵化的文字形態,課程也是師生在教學中共同創制的、鮮活的、過程性的、發展著的活動形態。課程不是一種結果,而是一種過程,更是一種意識。

  正如著名課程專家斯騰豪斯所說,課程本質上是一種藝術,藝術的本質是一種探究。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具有探究、創新的精神。課程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建構的一個藝術品。其次,課程是開放的、民主的 科學的。所謂開放,是指課程的開發要全社會關心教育事業的人共同參與;課程要在實施過程中不斷修改,不斷趨向完善;課程的設計要為孩子個性的發展留有一定的空間。所謂民主,就是課程決策、課程編制的過程應該是對話式的;課程實施的過程也應該是師生互動並生成意義的過程。所謂科學,是指課程是孩子的課程,課程必須迴歸孩子世界、適應不同孩子的發展需要,使不同層次的孩子都能獲得成功感。

  教師要充分信任孩子,相信孩子完全有學習的能力。把機會交給孩子,俯下身子看孩子的生活,平等參與孩子的研究。教師把探究的機會交給孩子,孩子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學習的過程,教師也就可以自如開展教學活動。新課程實施的靈活性大,讓教師覺的難以駕馭教學行為,課堂教學中表現為過多的焦慮和不安。那麼,怎樣調動孩子的“思維參與”呢?專家認為,應當創設情景,巧妙地提出問題,引發孩子心理上的認知衝突,使孩子處與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狀態。

  同時,教師要放手給孩子,給他們想、做、說的機會,讓他們討論、質疑、交流,圍繞某一個問題展開辯論。教師應當讓孩子充分思考,給孩子充分表達自己思維的機會,讓學生放開說,並且讓儘可能多的孩子說。這樣,孩子自然就會興奮,參與的積極性就會高起來,參與度也會大大提高,個體才能得到發展。

  課堂教學改革心得體會 篇9

  本學期教育工作已經接近尾聲,在感慨歲月匆匆之時,回想這將近四個月的教學生涯,曾遭遇瓶頸,也曾困惑無解。慶幸的是,“博學課堂”模式的開展給了我一個很好的指引方向,讓我在教學過程中不再迷茫。經過為期三個多月的教學實踐,我受益頗多,現總結如下:

  一、課前的有效預習

  “博學課堂”模式之一的預習環節,旨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如何讓學生有效的預習,作為教師,應當交給學生明確的預習任務,指導學生預習方法。在語文這一學科中,預習任務主要為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解決生字詞語,理解課文內容。指導學生透過查閱課外資料或廣泛閱讀課外書籍來了解課文作者簡介;在閱讀課文之時圈點勾畫,找出不認識的字詞自查字典解決;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理解概括文章大意。學生將自己的預習成果記在預習本上,教師在上課之前從這幾個方面出發,可透過小組長檢查預習本、教師提問、聽寫生字詞等方式對學生進行預習檢測。

  二、課堂上的自主學習

  在已經預習過課文的基礎上,再次通讀課文,找準切入點,理解課文更深層次的內涵。教師可根據學生學情來安排自學任務,對於基礎較好的學生可讓其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勇於質疑,提出問題並嘗試分析、解決問題。而對於基礎稍微薄弱的學生可適當引導,給予一個具體的問題或明確的學習方向。教師要耐心放手,儘量過少的干預,讓學生的能力能夠充分的發揮。

  三、高效的合作學習

  在自學時無法解決的疑難問題,這時可依靠小組的力量,共同參與合作討論,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產生思維碰撞的火花。在合作討論環節一定要讓學生明白討論任務,討論目的,而不是無目的的探究。且探究的問題應當根據學情來設定,對於基礎較薄弱的學生不應設定過難的問題,否則會讓學生變得盲目而無所適從。在學生激烈討論之時,教師不能僅僅旁觀,而是要參與的學生的討論中,對於學生跑偏的思路及時予以調整,保證合作學習的高效性。

  四、課後的鞏固提升

  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地,作為教師,在課堂上更應扛起“減負增效”的重任。當堂學習的內容讓學生當堂掌握,尤其在語文這一學科中,讀、背、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課堂上應該留出相應的時間讓學生掌握所學內容,或是當堂背誦過關,或是消化課文知識,切實做到“減負增效”。

  每一次總結都是一次新的成長,雖然在教學工作中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但我相信,經過不斷反思和積極學習,將“博學課堂”的模式牢固掌握,並將其爛熟於心,我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成績一定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課堂教學改革心得體會 篇10

  近段時間,我利用工作之餘,積極投身到教研教改知識的學習當中。我認真學習了魏書生、李鎮西等教育名家的教學實踐經驗、教學雜誌上面有關教研教學的文章,以及介紹杜郎口教學模式的《課堂的哥白尼革命》一書。透過學習,我充實了自己的教學理論,開闊了自己的視野,迸發了積極探索課堂教學改革的熱情,現將學習中個人的片面認識,簡要彙報如下:

  一、加強修養,鍛鋼須硬自身

  魏書生老師透過自己潛心研究教育,打破傳統教學模式,以他全新的教育理念,走出一條教學改革的新路。作為語文課老師,他長時間不進教室,不講課,學生照樣自覺主動的積極學習,取得優異成績。作為一名班主任老師,仍能從繁瑣的班級管理工作中解脫,讓學生成為自己的助手,從容應對班級管理。這讓我們覺得不可思議,而讀後認真思考,魏老師之所以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不僅取勝於科學嚴謹的管理措施,還取勝於自己崇高的人格魅力。首先他用自己博大無私的愛感染學生,發現學生的優點進行賞識教育,學生做錯事沒有斤斤計較,抓住不放。不僅不體罰學生,而是讓學生唱歌或做件好事改正錯誤,在充滿愛的教育中真正體現出在學生心中偉大地位,學生受到感染,主動認識自己的缺點和不足。老師胸懷坦蕩光明磊落。學生才會承認自己所作所為,心悅誠服地接受懲戒。其次,他能身體力行,以他自身的行為做表率,毫不懈怠地帶領學生無論是在嚴寒或是酷暑,從不間斷地鍛鍊身體,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學生具有堅強不息的拼搏精神,形成堅忍不拔的堅強的意志。作為每一位教育學生的老師,我們的工作物件是長知識學本領有思想的學生,這決定我們的工作具有特殊性,我們要想培養出具有高素質的學生,我自己必須是一名德才兼備,勤奮好學、吃苦耐勞的老師,要想鍛造出好鋼材,自己先要有紮實過硬的技能。

  二、沐浴書香,汲取知識營養

  當今時代,科技飛速發展,知識實時更新,不學習不僅不能與呼喚學習型社會這一大需要相協調,還有愧於代表著進步與知識的“教師”這一稱號,更不能很好地勝任我們的工作。縱觀當今教壇,教育前輩和教育同仁就教學改革做出了不懈努力,有很多寶貴的成功經驗無償的供我們學習,我們只需採取正確的學習態度就能輕鬆獲得成功。反思自己的教學,雖然有新課改理念的融入,但自己的教育技術手段還很落後,大多數情況下是一支粉筆一塊黑板,靠激勵措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偶爾用上錄音機就能使學生欣喜若狂,學習積極性大增,課堂教學效果極佳。試想,如果在先進教學模式下,我們把預設的課堂問題,以及參考答案製作成多媒體課件,用影像畫面創設課堂情景,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習知識將會是怎樣的享受,課堂效率和課堂效果將會有怎樣的飛躍,而本人在教育技術的運用方面,知識幾乎是空白,因此,我要從頭再來,積極學習。

  三、更新觀念,踐行教學改革

  語文是一門與生活聯絡緊密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生活感受,老師的作用就是在課堂上採用恰當的引導方法,讓學生把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聯絡生活體會,用不同的表現形式表達出來。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語文課也不應是單調枯燥的串講分析,汗流浹背的滔滔不絕,而應是科學設計教學環節,指導學生學習,培養學生能力,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簡言之,即“變講堂為學堂”、變“一言堂”為“眾生堂”。學生小組合作、交流探究、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課堂是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在歡快熱烈的氛圍中,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升。杜郎口中學的教學改革,在其“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中,透過預習、展示、反饋等環節,分層次、分步驟強化了各種訓練,學生經過自主學習、互動學習、合作學習、展示學習,使他們熟練的掌握了知識,並能靈活運用。對比我的課堂,還有差距。學生已具備了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的意識,但採用詩歌、小品、快板等多種藝術形式回答問題的能力還不具備,教學改革雖有初步成效,但教改之路還任重道遠。

  課堂教學改革心得體會 篇11

  課程改革的春風吹遍祖國的大江南北,經過一個學期的嘗試,我對新課程標準和教材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在實際教學中,我發現新教材無論教學資料安排還是呈現形式,處處都是以學生為中心,以重視和培養學生的本事為目的。我在理解教材、把握教材、使用教材時,始終把它作為出發點和歸宿,充分發揮新教材的優勢,以課堂為主陣地,努力培養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學習本事。下頭是我在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一、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深入解讀教材

  小學數學是一個多層次、多方面的知識體系。課程改革使小學數學教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材是教師和學生進行教學活動的主要媒介,解讀教材成了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基礎。解讀教材即有效研讀教材,把握教材的內涵,以保障教學活動高效的開展。我個人認為,瞭解教材應首先從整體上把握教材,明白本學年要交給學生那些知識,並明白各個知識點與前後知識點的聯絡。同時要領會教材意圖。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新課標要求教師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師不能認為讓教材再現就是完成了教學任務,必須經過再加工重新創造,使教材“新鮮出爐”,更大程度上把知識的教學伴隨在培養態度、本事的過程之中。

  二、利用教材插圖,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本事

  語言是思維的外在表現,語言的發展和思維的發展密切相關,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本事能促進他們思維的發展。所以,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每一幅插圖啟發學生說,首先我鼓勵每一位學生試說,並且不作統一要求,讓每個學生把自我所觀察到的說出來,之後再同桌互相說,這樣學生對資料的理解也進了一步。

  這樣一節課下來,既讓學生學到了知識,明確了物體的大小多少是從比較中得到的,又讓學生把圖的資料說得連貫、完整、具體,從而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確定、綜合的本事和語言表達本事。

  三、發揮小組作用,培養學生合作本事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靠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可見,合作學習是新課標倡導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和教學組織形式,它對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本事起著重要的作用。

  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我們都曉得“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孩子喜歡哪個教師就會對該教師上的課青睞有加。現代教育家認為,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師生關係基礎上,學生會進取、主動地探索求知。所以,師生關係的和諧,既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能讓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1、備課從瞭解學生入手

  備課從瞭解學生入手,有利於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有利於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有利於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有利於有效地解決教學難點。學習不是學生被動的理解資訊的過程,而是在他們原有的知識基礎上知識的同化與順應的過程。在教學前對學生摸摸底,針對其原有的知識體系進行知識結構的建構與重組能夠使教學事半功倍。要想深入瞭解學生必須要與他們建立互動的關係。經過實踐:學生在課外活動的狀態下談話效果較好。因為學生認為教師在和他聊天,心境比較放鬆,容易暢所欲言,能順利得到教師想要的答案。如果說孩子在學校的表現還有所保留的話,那在家裡肯定是赤露敞開的。所以,家訪能夠幫忙教師更完整、全面的瞭解學生,建立起教師、孩子和家長的友好關係。

  2、培養良好的傾聽習慣

  傾聽這一行為,是讓學習成為學習的最重要的行為。善於學習的學生通常都是善於傾聽的兒童。

  要實現高效課堂首先要轉變“發言熱鬧的教室”為“用心的相互傾聽的教室”。僅有在“用心傾聽的教室”裡,才能經過發言讓各種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則交流是不可能發生的。所以就需要引導學生在發言之前,要仔細地傾聽和欣賞每一個學生的聲音。不是聽學生髮言的資料,而是聽其發言中所包含著的心境、想法,與他們心心相印。傾聽學生的發言,好比是在和學生玩棒球投球練習。把學生投過來的球準確地接住,投球的學生即便不對你說什麼,他的心境也是很愉快的。作為教師要擅長接學生投過來的每一種球,異常是學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這也是作為教師其自身的專業素質和駕馭課堂本事的最好表現。

  3、課堂上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

  傳統的教學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現代的教學既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在組織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景,捕捉學生的眼神、表情、動作等。學生在課堂上想什麼、說什麼、探索到什麼、體驗到什麼等成了課堂評價的重點。一個學生思路沒理順出錯了,教師要給予提示,不要立即批評,也不要急於把答案說出來,要留給他們的廣闊的思維空間讓,孩子們自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總之,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應當是深入解讀教材、最佳化教學過程、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等方面一個有機的整體組合。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要研究的方面還很多,但最關鍵的還是教師,教師的基本素質、教學水平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有著直接的關係。作為一線的數學教師,我要堅持不斷地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業務水平,勇於實踐,敢於創新,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踏踏實實地上好每一堂數學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