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傳讀書心得體會

李鴻章傳讀書心得體會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李鴻章傳讀書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李鴻章傳讀書心得體會1

  我讀了《李鴻章傳》頗有感觸,不禁讚歎梁啟超國學功底之深和文采之非凡,讀《李鴻章傳》有感。他客觀而公允的評價以及中西對照的寫法,使讀者在瞭解李鴻章生平的同時,也使人對當時國民性和國人的劣根性有了初步瞭解。

  作者一開始並未直接給李鴻章蓋棺定論,而是要讀者樹立這樣一個觀念,那就是"其為非常之奸雄與為非常之豪傑姑勿論,而要之其位置行事,必非可以尋常庸人之眼之舌所得燭照而雌黃之者也。"我個人覺得這個是很有道理的,我們評價一個人並不能單純的說他是好或者壞,而是應該站在他當時所處的歷史環境所處的位置去看待這個人。以前在我對李有粗略認識的時候覺得他實在是賣國—賊一個,然而看了此書之後覺得李的內心是愛國的,其愛國主義精神在當時沒幾個人可以超越。雖然也知道李也有過錯,但是李確實是可稱為一代豪傑人物。

  一開始李投奔於曾國藩門下,在圍剿"義和團"戰鬥中其軍事才能嶄露頭角,用兵謀定後動,料敵如神,還和曾等人一同建立了淮軍和常勝軍,且其品德氣量也為人所道,故作者評論說:"按此亦李文忠之所以為文也,詔會剿而不欲分人功於垂成,及事定而不懷嫉妒於薦主,其德量有過人者焉。名下無虛,非苟焉已耳。"後來又寫李興辦洋務,實乃為了救國圖存而已。他所辦的洋務,主要在軍事和商務兩方面。然最主要的還是軍事,他創立北洋水師艦隊,成為中國水軍的主力。作者也說中日甲午戰爭之後代表中國簽訂了《馬關條約》就是李"兵事上之聲譽終,而外交上之困難起。"從此李的外交生涯開始,然而這也是他人生的失敗之處。後人多因此事而罵李之賣國,"李鴻章之外交術,在中國誠為第一流矣,而置之世界,則瞠乎其後也。"雖然李之外交確實不夠英明,然而這實在是被—迫無奈之舉,要知道"弱國無外交"。試想當時中國之處境,李之舉措實在是迫於無奈,後人也應該可以理解吧。晚年是李的投閒時代,在朝中沒有居其要位,被派去治水,到了"義和團"起,李又被重用。實在是說明李在當時中國的重要性。最後作者客觀地把李同許多歷史名人相比較,李也是有長有短,說明作者治學嚴謹,也說明李雖為當時英雄,也有缺點。從中我們可以更加客觀的看待李,看待歷史。

  我對於李的評價是功過參半,但是我還是十分佩服他的。他盡力維護中國的利益,洋務圖強,然而無法改變中國落後的現實。對於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他曾據理力爭,然而無奈國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圖有一腔愛國熱情,但是當時的中國實在是無藥可救了,再怎麼努力也只能做到像李這樣吧,當時國民的愚昧麻木,實在是讓人心寒。即使有人想救你出去,你卻安於現狀不願改變現狀,這實在是叫人悲哀。李就是那個想救國的人,然而黑暗的社會終究不能讓他實現心中的抱負。

  但是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鬥終究是好事,為了國家的強大而拼搏也是讓人敬佩的情操,因此不管怎樣我還是敬重李的,至少我們也應該向他一樣樹立自己的'理想並且為之奮鬥。

  李鴻章傳讀書心得體會2

  有人說:寫史即寫人,寫人即寫心。

  從這個角度回首過去,使人打了一個寒顫。縱有光輝的人性與溫暖的正義,更多的卻滿目蕭然。活在世上之士,有遠大的志向與臻於完美的節操,卻無奈地被時代帶來的一切束縛,有無上的榮耀,更有言不盡的苦楚、血淚,都籠罩著悲壯的色彩。但這層蒙灰的紗,卻依舊吸引著人們的眼球。

  為什麼?明知道無法改變什麼依舊奮不顧身?明知道結局依舊不放棄?明知道會如此淒涼仍不低頭?世上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知道了結局,無法回頭,卻還必須走在一條註定失敗的路上。顏文忠知道李希烈不會放過自己,卻沒有回頭;于謙知道自己擁立景泰之後會遭遇清算,卻至死不渝;張文忠想到過自己死後萬曆的冷酷,卻依舊變法;林文忠臨走之前考慮過銷煙之後君王的無情,卻正氣向前。是的,這是背後的信仰與理念告訴他們,催使他們,卻不曾想這竟可使他們如此執著。

  想知道這股力量究竟可以多麼強大,一直在尋找著答案。

  視角停留在了《李鴻章傳》之上,因為此書特殊的作者、主人公。兩人只有在政治方面有過交集,但他們都在一條路上失敗了,黯然離場,因此更能明白對方煎熬的感覺、艱難的處境。讓我尤為敬佩的是梁公的眼界,對於世界各狀之駕輕就熟,是近代以來國人中罕有的世界觀,更為完整的史學體系,成就了當代人寫當代史之不朽,近代人看世界之不朽。但縱然有梁公妙筆,此書能夠如此深入人心的原因,還是在於著筆李鴻章,那是中國人難以抹去的家國情節。

  李鴻章是個複雜的人物,是他曾帶來了富國強兵的希望,而也是他的背影,讓中國近代陷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但因此可確定“李鴻章必為數千年中國歷史上一人物”對於任何人,只有給他一個更為精準的定位,才更清晰地明白他的所作所為。梁公說他是“適成為我國十九世紀以前之英雄而已矣”,確如其言,作為一生在中華傳統薰陶下成長的人,往往於舊時代難以完全破格,願意接受外來的文化,卻源於自身的束縛,顯得不徹底。在他的身上集中著近代中國難以取捨的選擇。

  李鴻章傳讀書心得體會3

  讀這本書之前,我對李鴻章的印象僅僅停留在歷史書中對他的簡單概括:剿滅太平天國,洋務運動,簽署不平等條約。鎮壓太平軍,讓我感到可氣,簽署不平等條約讓我幹都心痛,即使實操辦洋務運動,但北洋水師的覆滅讓我徹底的認為他是個無能賣國賊。

  在一次去圖書館找關於曾國藩的圖書時,我看到了梁啟超先生寫的《李鴻章傳》。對於梁啟超,在我們心中無疑是變法英雄,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史學家、文學家,並且他們在政治上還是敵人。我便想看一看,在梁公的筆下,李鴻章又是個怎樣的人。

  這本書給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覺,為自己的學識感到羞愧,對梁公的見解感到由衷的敬佩。並且讓我們從新認識了這的備受指責的晚清重臣—李鴻章。書中,梁公對這位飽受爭議的人物評價頗高,開篇就是“天下惟庸人無咎無譽”,針對世人人對李鴻章的貶諷,梁公用客觀的事實,理性地定位李鴻章,評價李鴻章一生的歷史功績和歷史地位。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梁公寫的一句評價:李鴻章是事勢所造英雄,而非造勢之英雄。

  李鴻章是晚清統治階層裡為數不多的傑出人物之一。他的見識超出同儕,對當時中國現狀深切憂慮,深知中國處於“三千年來一大變局”,於是他倡導洋務運動。他也是中國近現代化事業的主要開拓者,洋務運動時期他開辦工廠,修建鐵路,建設海軍,辦新式學堂,派留學生留洋,這些方面無不對中國近代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只可惜他學習洋務之皮毛、改良經濟而不改良政治,最終沒有把中國帶向富強。再加上甲午海戰的失敗以及代表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他被當時四萬萬國人咒罵著及後世之人痛斥著,而他的功績也在無形中被否認。

  縱觀其一生,可圈可點處眾多。生逢大清國最黑暗、最動盪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場”無不是在國家存亡危急之時,大清國要他承擔的無不是“人情所最難堪”之事。李鴻章所居“乃數千年君權專制之國,而又當專制政體進化完滿,達於極點之時代”另外他又是個深受封建思想影響的人,鑄就了他人生的悲哀。

  看完書之後,感慨頗多,心中也難以掩蓋對李鴻章的同情和惋惜,生不逢時的他,承受了太多的國家和民族的責任,在燈枯油盡之際,還被迫與俄國公使簽下密約,還仍放心不下國家…這一切也深深的打動了我。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