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楊善洲心得體會(通用6篇)

學習楊善洲心得體會(通用6篇)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裡有了一些心得後,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習楊善洲心得體會(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習楊善洲心得體會1

  近日,楊善洲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央電視臺等主流媒體對楊善洲同志先進事蹟進行了報道。中組部常務副部長沈躍躍在報告會上強調,要結合推進創先爭優活動,深入學習、大力弘揚楊善洲同志的先進事蹟和崇高精神,努力爭當讓人民滿意的好黨員、好乾部。

  楊善洲有句口頭禪:“共產黨員不要躲在機關裡做盆景,要到人民群眾中去當雪松。”給楊善洲當過11年秘書的祝正光印象最深的,就是楊善洲時常和農民群眾一起下地幹活,“每次下鄉,他都把鋤頭帶在身邊。那時他有一半的時間都在基層,他常說,與農民群眾一起勞動是瞭解基層、瞭解農民疾苦很重要的方式,和農民在一起了解到的情況最真實。”

  學習楊善洲同志忠以報國、恪守信念的執著精神,在創先爭優中錘鍊政治品質。忠誠於黨和人民,是共產黨員最基本的政治品質和要求。楊善洲同志退休後放棄省城的舒適條件,帶領家人和群眾紮根荒山、植樹造林,正是懷著對黨的忠誠、對家鄉和人民群眾的無比熱愛,把全部精力傾注山區的治理和發展,把整個身心獻給了山區人民,用言行詮釋了他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給我們樹立了光輝典範。

  學習楊善洲同志誠以修身、一心為民的探索精神,在創先爭優中培育公僕情懷。“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是每個黨員幹部的要求。楊善洲同志擔任保山地委領導20多年,退休後植樹造林20多年,始終堅持群眾利益高於一切,殫精竭慮地為群眾辦事,無愧於誠以修身、心繫人民的“公僕”稱號。

  學習楊善洲,牢記宗旨;一輩子真情為民,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他作為一個出身貧寒農民的兒子,捱過餓,受過凍,所以知群眾飢飽冷暖,懂群眾疾苦,曉群眾心聲,因而對勞苦大眾有著深厚的感情,有著為他們改善生活條件的強烈願望和志向,有著踏實苦幹的品行修養。作為一個革命建設年代成長起來的黨的幹部,他的思想深深的受到了黨的先進文化的洗禮和時代潮流的影響,對黨的忠誠、對祖國的熱愛、對人民的負責成為他人生的崇高理想;跟著黨走,一切聽黨指揮,成為他人生的永恆信條;努力幹事業、求發展、儘快改變一窮二白的落後面貌成為他人生的執著追求。作為一個歷經艱辛磨難考驗的黨員領導,他對己清正,對人公正,時時刻刻把黨和群眾的利益放在自己利益的前面,隨時隨地忘我的工作,充分展現了當代共產黨人的精神風貌和公僕本色。公而忘私,一輩子淡泊名利,努力實踐共產黨人高尚的人生價值和精神追求。

  學習楊善洲同志信以立業、矢志不渝的無私奉獻精神,在創先爭優中堅定政治信念。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共產黨員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動力之源。楊善洲30歲擔任縣級領導,39歲擔任地委副書記,50歲擔任地委書記,在地方黨委部門工作的40多年間,牢記黨的宗旨,保持平民幹部本色,帶草帽,穿草鞋,當地群眾親切地稱呼他為“草帽書記”;他60歲退休又毅然奔赴深山植樹造林20餘年,克服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到收穫勞動成果的時候,把價值超過3億元的大亮山林場無償移交給當地政府,自己不要任何報酬,這就是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共產黨員矢志不渝的無私奉獻精神,是廣大黨員幹部學習的楷模。

  學習楊善洲,老有所為,一輩子艱苦奮鬥,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艱苦奮鬥是我們黨的一大優良傳統,是我們各項事業發展的重要保證。楊善洲同志一輩子節衣縮食、生活簡樸,兩袖清風,清正廉潔,從不以職務之便為家人和身邊工作人員謀取任何私利。他身居在簡陋的住所,工作在寂寞的深山,始終無怨無悔,以苦為樂、以苦為榮,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和人格力量鼓舞和激勵著廣大幹部群眾,感召和引領著人們為建設美好家園而不懈奮鬥。楊善洲的事蹟,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了支援,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學習楊善洲同志,就要學習他永葆本色,失志不移的堅定信念;學習楊善洲同志,就要學習他艱苦樸素、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學習楊善洲同志,就要學習他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革命精神;學習楊善洲同志,就要學習他的精神和本質,用畢生精力踐行一名共產黨員的錚錚誓言。

  學習楊善洲心得體會2

  近日,我懷著崇敬的心情認真地學習了楊善洲老書記先進事蹟的點點滴滴,楊善洲同志從保山地委書記的崗位上退下來後,主動放棄進省城安享晚年的機會,紮根施甸大亮山艱苦創業,義務植樹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積8萬畝、價值1億多元、完全成材後價值可達3億元的林場,最後將林場無償移交國家。近日,李源潮指示:“楊善洲同志60年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一輩子把黨和群眾的利益放在個人利益前面,一輩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輩子公而忘私、廉潔奉公。他的先進事蹟和思想境界十分感人。他是老幹部中突出的優秀共產黨員。要把楊善洲同志作為創先爭優的重大典型予以宣傳。”

  俗話說,做好事做實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做實事。學習楊善洲同志,就要學習他用畢生精力踐行一名共產黨員的錚錚誓言,忠貞不渝地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一輩子不為權力所累、不為地位所累、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私情所累,始終保持清正廉潔的公僕本色。作為新時期的黨員領導幹部,我們應該以楊善洲同志為榜樣,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利益觀,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更加紮實的工作作風,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學習楊善洲同志,就要學習他艱苦樸素、苦幹實幹的優良作風。楊善洲同志出身貧寒、經歷坎坷,做過石匠,飽嘗了作為一個農民的所有辛酸苦辣。他憑著一腔熱誠、腳踏實地的奮鬥一步一步成長為領導幹部後,始終保持恪守信念、清正廉潔、艱苦樸素、一心為民的高尚情操,他一生艱苦樸素,時常是頭戴竹葉帽、腳穿草鞋以普通群眾的心態往來其間,始終如一地踐行執政為民的根本宗旨。透過學習,我們要進一步加強黨性修養,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赤誠之心對待群眾,努力為人民群眾辦實事。同時,時刻提醒自己任何時候不能因為身份地位的改變而忘本變質。

  學習楊善洲同志,就要學習他無私奉獻、淡泊名利、先人後己的高尚情操。他“為官”多年沒有為家人安置工作和撈上一冊“農轉非”本本,連組織上給予的正常政策照顧也被他婉言拒絕了。他也沒有給家裡蓋上一間像樣的房子,時常對家裡人說:過日子,吃處有個鍋,睡處有個“窩”就行,卻把個人大量的積蓄投入到大亮山義務植樹造林上,他把價值3億元的林場無償移交給施甸縣人民政府,縣裡要獎勵他10萬元,他堅決不要;市委、市政府獎勵他20萬元,他又把大部分捐獻給教育等社會公益事業。試想,如今這樣的幹部、這樣的領導還有嗎?這正是楊善洲老書記人格魅力的高大和高尚所在,他永葆本色、鍥而不捨的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財富,是我們廣大黨員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學習的楷模。

  學習楊善洲心得體會3

  學習楊善洲同志,永葆本色、矢志不移的堅定信念。他入黨六十年來,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隨時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犧牲一切”作為自己的錚錚誓言,時時處處以共產黨員的標準來衡量和要求自己。他堅信共產主義,牢記黨的宗旨,立場堅定、意志堅強,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向楊善洲同志學習,就是要像他那樣,樹立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的理念,始終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以堅定的信念展示一個共產黨員的風采。

  他無私奉獻、淡泊名利的高貴品質值得我們每一個人認真學習。他在擔任保山地、縣主要領導長達三十餘年期間,從未為妻子孩子撈上一冊“農轉非”的戶口本,沒有給家裡蓋上一間像樣的房子。而且還常對家裡人說:“過日子,吃處有個鍋,睡處有個“窩”就行”。1988年4月從保山地委書記的崗位上退下來後,主動放棄進省城安享晚年的機會,紮根施甸大亮山艱苦創業,義務植樹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森林面積8萬畝、價值1億多元、完全成材後價值可達3億元的林場,無償移交給國家。施甸縣政府要獎勵他10萬元,他堅決不要;市委、市政府獎勵他20萬元,他又把大部分作為捐資助學等捐獻了出去。這難倒不值得我們每一個黨員幹部去學習、有所觸動嗎?特別是在當代加強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熱潮中,給一些分子以有力的回擊。他不圖名、不求利、不謀私,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一塵不染,堅持以德立身、以公處事、以廉樹威,永葆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為人民謀福利,正是新時期優秀共產黨員的傑出代表,也是我們廣大黨員幹部職工學習的楷模。

  學習楊善洲選進事蹟,結合我們自身的工作實際,要以身作則,克服困難,以堅苦樸素的工作作風,切實做好“三農”服務工作,為民謀福利,以楊善洲同志為榜樣,充分發揮一個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楊善洲同志的事蹟告訴我們,必須要有頑強的意志,從點滴做起,立足崗位,腳踏實地,端正心態,勤勉敬業為黨和民辦實事。要培養刻苦鑽研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到艱苦崗位鍛鍊自己,敢於承擔挑戰性工作增長才幹。在工作崗位上大膽探索、大膽創新,成為愛崗敬業的有用之才。

  作為新時期的一名共產黨員,我們更應該以楊善洲同志為榜樣,學習了他的感人事蹟,使我們深受啟發,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利益觀,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更加紮實的工作作風,與民同樂,貢獻自己的力量。一個人能力不大小,工作不分先後,只要我們刻苦學習,不斷創新,為我國農業發展而不懈努力,為黨的事業甘於奉獻自己的一切,就會有所作為。只要在平凡的崗位上切實為人民服務,就能使實現糧食增,農民增收、發展農村經濟做出新的貢獻。

  學習楊善洲心得體會4

  中組部部長李源潮同志說:“組工幹部必須做黨性最強的幹部”。何謂黨性?用李源潮同志的話說,就是為了黨的事業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犧牲一切而毫無半點私心。怎樣才能成為“黨性最強的幹部”?在掀起學習楊善洲同志先進事蹟的今天,在楊善洲同志的身上我看到“什麼是黨性最強的幹部”?

  一是學習楊善洲,舍小家顧大家的忘我精神。

  作為組工幹部,常年累月的加班加點,難免對家庭孩子照顧少,這時候,請不要有怨言,因為你是組工幹部,你就必須付出比別人更多青春和歲月,因為你的付出,選拔出了更多黨的好乾部,為千萬小家謀取了更多幸福;因為你的付出,讓黨員幹部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因為你的付出,更多的人才脫穎而出走上領導崗位,為社會創造更多財富。你看,如果選拔出的幹部都能像楊善洲同志一樣做到黨性最強,那百姓是不是會過的更幸福呢?陡坡村大柳水自然村的村民,不正是因為有了楊善洲,生活過的更加幸福嗎?楊善洲同志,不正是用這種舍小家顧大家的精神,讓大多數人過的更幸福了嗎?

  二是學習楊善洲,堅守信念始終如一。

  什麼是信念?我認為,按照正確的政治路線方向,一切為了人民,那就是信念!組工幹部的信念就是要為百姓選拔出優秀的領導幹部,為百姓謀福祉。楊善洲同志堅守自己的信念,走上了大亮山,開始他20年如一日的艱難歷程,是什麼樣的意志支援著一個80多歲的老人,我想就是信念,是承諾,是他一生不變的為民情懷,綠染大亮山,點亮了人民群眾幸福的明燈。我們要學習楊善洲同志一心為民,堅守信念的良好品質,用他們的行動路線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選拔出更多能像楊善洲同志一樣的好乾部,帶領人民走上更加富裕的生活道路。

  三是學習楊善洲,永不退休的高貴品質。

  應該說大對數黨員幹部,退了休,都會選擇怎樣把自己的晚年生活過好,這是人之常情,但是我們的楊善洲同志,卻選擇不一樣的道路,他的這條道路,充滿了艱辛,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信念,才綠染了大亮山,讓大亮山附近的村子通了電,村民有了水喝,生產發展了,生活富裕了,當大旱來臨時,村民們真正體驗到了楊善洲同志的功德無量。其實我們的領導幹部退了休,還是可以為老百姓做很多事情的,因為他們有思想、有文化、有魄力、有領導才能、有路子,和一般幹部不同,他們做起事來,會比別人更容易些,這點我想大家都知道吧!但總的來說,只要有心,力所能及的能為老百姓做點事,都是功德無量的。作為組工幹部更要學習楊善洲同志的這種精神,做到生命不止,奮鬥不息,把自己有限的青春,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

  學習楊善洲心得體會5

  楊善洲同志,他的年紀足以親切的稱呼為爺爺,一個令人心疼又讓人敬佩的爺爺!他的一生如他的名字——把善良匯成愛的海洋。

  20多年過去了,曾經山禿水枯的大亮山在這位老人的手中變成了鬱鬱蔥蔥的森林,溪流四季不斷,林下山珍遍地,枝頭鶯鳴燕歌……眼前呈現出這幅美麗的畫卷的同時我還看到了佝僂著身軀的這位爺爺,絲絲白髮和深深的皺紋遮不住的是他善良的眼神和擁有慈祥的背影。20餘年的退休返鄉奉獻,35年的勤勤懇懇、全心全意為民服務,是怎樣的艱苦歲月,是怎樣的剛毅決心和無私奉獻讓這位偉大的共產黨人擁有走在黨的旗幟下真正全心全意為民服務?最後,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信念——一個共產黨人堅持的道路和他擁護共產黨的決心!

  他一生沒花過人民一分錢,沒有濫用過一次私權,他時刻牢記: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楊善洲是所有共產黨人的一面鏡子:對照他堅定信念、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自己是否理想堅定?對照他牢記宗旨、一心為民的公僕情懷,自己是否保持本色?對照他鞠躬盡瘁、不懈奮鬥的崇高境界,自己是否始終如一?對照他大公無私、淡泊名利的奉獻精神,自己是否廉潔自律?而當今這樣一個形形色色的社會,偌大的中國有幾個人敢面對這面鏡子?撲朔迷離的官場生活,有幾個人會單純學習這樣一個似乎傻傻的共產黨人嗎?在這個到處都充滿著利益權衡的社會,傾其一生沒有一間像樣房子的幹部有幾個?“草鞋書記”、“泥腿書記”、“糧食書記”、“種樹書記”,有誰又會有這麼親切的稱謂?

  是不是因為偉大的人太少而成為了一種反常?在他的平凡卻偉大面前你除了一聲驚訝還會做什麼?作為一名積極分子,看了30多篇的關於這位共產黨人的事蹟我還是無法領悟到底是怎樣的精神支援著他數十年如一日大愛無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或許這個問題這將用我的一生去努力奮鬥尋找答案。

  最後我想用過一句話總結這次的學習:躲開塵世用純潔的心聆聽這位老人帶給我的感動。

  學習楊善洲心得體會6

  聽到這樣的一條訊息,1988年4月,楊善洲同志從保山地委書記的崗位上退下來後,紮根施甸大亮山艱苦創業,義務植樹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積達5.6萬畝的林場,並將林場無償移交國家。楊善洲同志曾先後被評為省、市優秀共產黨員、全國老幹部先進個人、全國老有所為先進個人,被授予“全國十大綠化標兵提名獎”、“環境保護傑出貢獻獎”、“中華環境獎提名獎”等榮譽稱號。

  這是在說一個地委書記麼?他太令人敬佩了。學習了他的事蹟後,我告訴自己,雖然我不能向他一樣偉大,但我要以他為榜樣,在教育教學上規範自己。做好人,教好書,讓社會、家長、學生滿意我堅定地認為,教師職業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是精神最富有者,教書育人是我最崇高的精神追求。 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教書就是指教師以傳授多方面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為主要形式的教育工作;而育人就是指教師透過教書這一種形式來開啟學生的智慧,培養學生高尚的品德情操。可見,教師既是知識的傳授者,又是引導學生如何做人的引路人。俗話說:正人先正己,我覺得育人應先於教書,知識的缺乏可以後天彌補,但一個人的道德觀、世界觀一旦形成,就很難再改變。所以,教師的責任決不是僅僅講幾節課,更為重要、可貴的是班主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千頭萬緒般平凡的、瑣碎的工作。

  一、真誠待人、情繫學生

  教師有了良好的師德,也就有對事業的責任心,這樣才能每天都有飽滿的工作熱情,公平對待每位學生,才能有吃苦耐勞的工作精神,兢兢業業地工作著。

  二、關愛學生、因材施教

  在近一年多的教學實踐中我一直深信: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不好的學生,只有不好的教育。教育家愛爾維修說過:“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正如人的五指又長有短,學生的基礎、性格、愛好也各不相同,不能要求所有的學生都達到一樣的標準,應遵循,正視個性差異。對孩子來說,信任和讚美、賞識是對他們最好的禮物,教師要用愛心去教育學生,用賞識的眼光去鼓勵學生,用滿腔熱情去感染學生,特別是後進生,他們更需要愛的陽關雨露,更需要教師用愛心去滋潤他們健康成長。

  三、班級管理科學化、民主化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如先生說過:“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動,唯獨從心裡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為此,我們的教育工作一定要具有藝術性、講究方法。

  教育如果沒有愛,就等於無水之地,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為師愛生是天職,我要以楊善洲為榜樣,將繼續恪守“教書育人”的基本原則,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耕耘。

  最近,認真學習了楊善洲同志的先進事蹟,使我感觸很深。我們要學習他始終如一的堅守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操,要學習他一輩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輩子公而忘私、廉潔奉公,學習他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

  他曾經是地委書記,是一個受人敬重的“大官”,退休之後完全可以享受多人羨慕的安逸閒適的晚年,可他偏偏一頭扎進家鄉的荒山,用20餘年的時間,用生命的餘熱把曾經山水枯的荒山變得山清水秀。為官30餘載,他把全部的心血和熱情都用在了為人民群眾辦事實上,回家的時間極少。他的小女兒在奶奶生病時,才第一次看到父親回家,當時她已經8歲。他的老伴一直是農民,組織多次提出把他家人轉為城鎮戶口,他堅決不同意:“我相信我們的農村能建設好,我們全家都樂意和農民同甘共苦建設家鄉。”我們就是要像他那樣,加強思想道德修養,不圖名、不求利、不謀私,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一塵不染,堅持以德立身、以公處事、以廉樹威,永葆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

  他植樹造林20餘年,他遭遇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到收穫勞動成果的時候,他把價值超過3億元的大亮山林場無償移交給當地政府,自己不要任何報酬。這就是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共產黨員奉獻的境界。他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甘為群眾忘我奉獻一生。他是群眾心目中優秀共產黨員的鮮活形象,他以感人的事蹟,集中展示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品質,樹立了黨員幹部的光輝形象和時代風貌,是共產黨員和老幹部的優秀代表,是“創先爭優”的突出典型,是廣大黨員幹部學習的楷模。學習楊善洲同志,就要學習他無私奉獻、淡泊名利的高貴品質。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以楊善洲同志為榜樣,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利益觀,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更加紮實的工作作風,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首先要愛崗敬業,艱苦奮鬥。教師的職業註定安於平凡,淡泊名利,講究職業良心,它的平凡才能創造出不平凡的事蹟,如果把平凡而神聖的教師崗位看作個人謀生的手段,那它永遠也得不到成功。在教師崗位上,沒有悠閒自在的舒適和安逸,只有默默無聞的奉獻,認真負責,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須像楊善洲一樣,在一行,愛一行,千萬不能坐在這兒,這山望著那山高。其次要像楊善洲一樣淡泊名利,志存高遠展示著一個優秀教師崇高的價值取向。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神聖重任,因而社會對一個教師的品行往往比其他行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當今這個社會,儘管拜金主義等在許多人的思想意識中盛行,但它不應該感染在教師的身上。一個優秀的教師要習慣寂寞,習慣清貧,用坦然的心理面對生活,以豁達的思想憧憬未來,始終把教育好學生能力當作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能經常自我反思教學的得與失,使自己真正能從教育教學理論的高度去審視自己教育教學行為,領悟教育教學的真諦,這樣的老師就做到了“淡泊名利、志存高遠”。同時,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應具有示範作用,以身作則,才能真正教育感染學生。做教師不能把自己的定位侷限在教書匠的位置,對學生不僅是言教,更重要的是要重視身教!做教師,應該讓自己的知識素養和道德情操同時日益豐厚,成為學生追隨的目標、努力的方向。“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正是要求教師能“淡泊名利、志存高遠”,這也應是無私奉獻的精神境界的進一步昇華。

  做教師,就是要甘於奉獻--這是我學習楊善洲事蹟的最大心得。我想:作為一名教師,應該以此為鏡,時時照照自己。日長月久,就能成為一名讓人民滿意的好教師。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