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心理健康心得體會(通用14篇)

青春期心理健康心得體會(通用14篇)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可以透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青春期心理健康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青春期心理健康心得體會 篇1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往往面對著各種心理壓力,種種心理壓力積壓在一起,久而久之,會造成心理上的障礙。作為天子嬌子,心理健康更是學業成就、事業成功、生活快樂的基礎。因此,在大學校園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件迫在眉急的事,具有預防精神疾患和身心疾病的發生,及時為學生疏通心裡,排解壓力,指引方向的作用。

  那麼作為一個大學生,我們如何來判斷自己或者是周圍人的心理是否正常呢,以下有三項基本原則:首先,心理與社會環境是否趨於一致。其次,心理與行為行動是否趨於一致。最後,人的情緒在一個階段內是否穩定。

  如果一個人出現了與以上違背較大的情緒,那麼他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礙。那麼什麼叫心理障礙呢?它是指心理疾病或輕微的心理失調,出現在當代大學生身上大多數是因心身疲乏、緊張不安、心理矛盾衝突、遇到突如其來的問題或面臨難以協調的矛盾等出現,時間短、程度較輕微,隨情境的改變而消失或減緩;個別則時間長、程度較重,最後不得不休學甚至退學。它的表現形式也多種多樣,主要表現在心理活動和行為方面。心理活動方面如感覺過敏或減退、體感異常、錯覺、幻覺、遺忘、疑病妄想、語詞新作、意識模糊、紊亂的心理特點和難以相處等等。行為方面如焦慮、冷漠、固執、攻擊、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以上的情緒狀態,顯然不利於大學生的發展,因此大學生有必要學會自我心理調節,做到心理健康。我們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入手:

  1、增強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慾望。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有了學習興趣就能夠自覺地躍入浩瀚的知識海洋裡邀遊,拼命地吸取新知識,發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2、保持心境的良好和樂觀向上的情緒,大學生應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愉快開朗的心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當遇到悲傷和憂愁的事情要學會自我調節,適度地表達和控制情緒,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喜不狂、憂不絕。

  3、在有需要得時候主動進行心理諮詢。學校心理諮詢是增進學生心理健康、最佳化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間的推移,心理諮詢被越來越多的人承認和接受,越來越多的大專院校,甚至中學開始設定心理諮詢機構。心理諮詢可以指導學生減輕內心矛盾和衝突,排解心中憂難,開發身心潛能。還能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適應外界環境。所以當我們心中感到壓抑時,就應該及時主動的與心理諮詢師進行溝通。

  作為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大學生有必要不斷提高心理素質,全面健康的發展,以良好的心理素質來迎接未來的種種挑戰,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青春期心理健康心得體會 篇2

  聽了主講老師的專題講座,使我懂得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學活動,現今社會不僅要求我們具有健康的身體,而且需要健康的心理狀態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經過這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習,我的收穫很大。不僅學習了許多專業的心理知識,以前很多的疑問都得到了解決,我真正認識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學習後的一些心得:

  一、教師自己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

  透過一線的教學經歷,深深的體會到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響到周邊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係,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說還得由教師自己維護。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係——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優秀的教師在需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於壓力之中以至於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儘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

  一個盡職的教師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鬆。充當“無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確使人精疲力盡。因此,教師可以試著在假期給自己充電,例如:學習做旅行家,用膠片記錄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學習做美食家,在品評佳餚的同時自己也做一次大廚。新的工作體驗不僅能使教師得到放鬆,而且可以開闊教師的視野,增加教師的知識面。教師可以把從其他工作體驗中獲得的經驗、積極情緒帶到教育工作中來,更好的促進教育工作。

  二、經常關注特殊學生的心理輔導

  教師的天職就是教書育人,對待問題學生更應該盡心盡責,遇到問題學生怎麼辦呢?一定要充分利用班集體的作用,在寬鬆平等的班級氛圍中,加強對學生心理的團體輔導,透過主題班會的形式,充分發揮班隊活動課的集體心理輔導效應。針對特殊學生的特點,有側重地選擇團體輔導的主題。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採用講座法、認識法、操作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為訓練等多種方法來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內在動機,並在活動中得到領悟。透過一系列的團體輔導活動,不僅讓全體學生獲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關知識,也拉近了同學間、師生間的距離,融洽了師生關係。

  在考慮學生一般心理規律的同時,也要對暴露出來的個別學生的個別心理問題進行疏導幫助。在對學生的個別輔導中,我一方面透過心理輔導室兼職心理教師的個別諮詢輔導,另一方面也進行了個別談心與輔導。透過學校開通的心理諮詢箱,打通教師和學生的心理通道,及時瞭解學生的真實思想,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困惑。

  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收穫是巨大的,體會可能膚淺,切記心理健康的前提是身體健康!重視我們自己的心理,正視我們自己的問題,看到自己的優勢,找到自己的不足,這樣才能更有效的幫助我們身邊的人,希望我們都能保持開闊的心境,良好的心態!

  青春期心理健康心得體會 篇3

  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心理健康問題也日益嚴重地呈現於我們的面前,解決學生在校其間的心理困擾,幫助其建立健全的人格,培養良好的性格,增強其社會適應性,同樣是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分。要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堅韌不撥的意志、艱苦奮鬥的精神,才能增強青少年適應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現我把本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情況做一個小結。

  一、重視新生入學心理健康教育。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視新生的入學教育工作。在政教處的統一安排下,心理健康教育小組對高一新生入學開展了“走進新學校”的講座。這次講座對幫助高一新生如何認識高中生活、更好地開始高中生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二、開展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針對各年級學生不同的心理狀況、學習階段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利用各種渠道開展心理健康專題講座。透過講座、觀看心理學影片及心理測試等形式多樣、內容多采的活動,既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倡導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積極的生活態度,達到“健康、快樂、成功”的目的。

  三、完善心理輔導室,進行心理輔導

  現心理輔導室已成為學生們解惑、傾訴煩惱的地方。有的剛開始從拘束、害羞地進門到落落大方自然地進行心理輔導;有的從以試探性的心情談話到充分傾吐心中之煩悶。

  四、注重理論學習和總結實踐經驗。

  在工作中,我們還很注重理論學習和總結實踐經驗,注重將理論和實踐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今後工作努力方向

  1、堅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研究工作,以科研帶動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走向更高一層的臺階。

  2、繼續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方面的探索研究,力爭在班級團體心理輔導方面創出一片新的天地,為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增添新的內容。

  3、要在堅持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加強對個別有輕度心理障礙的學生的個別輔導,爭取積累更多的經驗。

  4、應加大對家長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輔導的力度和深度,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提高家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水平,促使家校合一,共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項意義深遠的工作,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有探索的勇氣,但更需要有行動的決心,在行動中不斷創新、改善。對於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路、途徑、內容與模式,我們還將進一步摸索和研究,我們希望得到學校領導的支援,以及專家的幫助和指導,以便更加科學、有效地搞好這項工作,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個性社會化的實現,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作出新的貢獻。

  青春期心理健康心得體會 篇4

  (一)學生感受:

  學生在開展了青春期研究之後,寫下了這樣的話語:

  感受一:透過學習,我們知道了只有獲得真正的健康,才有可能快樂。同時我們還知道了應該如何評價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知道了標準,掌握了方法,這很有用。

  感受二:原來我們班經常有這樣的一類現象:男生和女生之間,不互相體諒,諒解,謙讓!還有些男生老瞎說一些特別無聊的閒話,去傷害女生。我覺得很不好,但是不知道怎麼辦。透過上這節課,我觀察到我們班的這些現象慢慢地消失了。班裡,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遇到一些困難,大家都會盡全力幫助他,使得我們的關係更加和睦。我們能在這樣的一個班裡,這是我們的緣分,我們應該去珍惜它,使我們這個大家庭變得更加幸福,更溫馨。

  感受三:在我們看電視時,經常會看到一些男女共同完成的節目,在學校裡,我們也會常常看到大家互相幫助,不分你我。可在以前,我們會覺得很不好意思。可透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發現,男女生交往是正常的,關鍵是要把心態放正,消除緊張感。

  (二)家長感受:

  感受一:總說要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但是什麼是心理健康呢?透過教學,我們找到了答案。同時,也學會了怎樣評價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

  感受二:教師的精心設計使我們家長能夠了解到學生心理狀況。原來,總覺得自己的孩子長大了,挺好的。但是,孩子卻總抱怨自己對他管得太多,而我們也總覺得自己很累。雖然也知道孩子已經進入了青春期,但是總是無從下手。透過老師的這節課,我們發現:平時與孩子的溝通交流太少了,應該抽出時間多關心他們心裡是怎樣想的,不可動不動就扣上早戀的帽子。群體的交往不但有很多樂趣,還可以學習多個異性身上的優點。如果一味指責孩子,阻止孩子同異性交往,很可能使他們產生逆反心理,本來不是那麼回事,也故意做出那樣的事來,結果事態的發展與父母的初衷剛好相反。

  感受三:孩子長大了,總擔心誰和誰好了,會影響孩子的學習,但又沒有什麼好辦法。透過與孩子們一起上課,知道了做為家長首先要平和自己的心態,才能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

  (三)教師感受:

  在教育教學的研究中,使我們教師覺得:

  1、教學思路更加明朗:

  我們的教學一定以生為本,做好課前調查,瞭解學生的需求,使教育更加具有針對性。在對案例分析時,幫助別人分析問題並解決,正向引導學生的心理,獲得相應的方法。影射自己做得怎樣的時候,學生就能很好地進行遷移,找到自己行為中做得好的地方,和做得不合適的地方,最終不斷完善自己,使自己更加健康。期間,教師一定要注意做到尊重、保護學生的隱私。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地採用小品劇、心理遊戲、實踐活動等形式也可以讓人耳目一新,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2、管理意識更加藝術:

  在管理學生方面,我們一定要注意在學生即便犯了錯的時候,也要一分為二的看問題,尊重學生的心理,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

  3、師生關係更加和諧:

  因為我們要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所以我們在平常的教育教學中就更加註重自身心理的健康,同時在與學生的交流中,更要注意與學生溝通的藝術,這樣才能使學生從心理上願意與你去交流,發現自己身上的問題。

  (四)、實踐效果:

  1、教師和家長的教育觀念得到更新。剛開始研究時,我們總覺得在小學談論青春期的問題,太敏感了。經過實踐,我們發現:學生很渴望得到這方面的知識,這一點從他們關注的眼神就可以知道。另外,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慢慢地,已經有羞澀變得很自然、大方,畢竟青春期心理教育能使我們的孩子順利地度過由兒童逐漸發育成為成年人的轉變。

  2、促進了學生的健康成長。透過學校和家長的共同努力,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已在學生身上出現了明顯的教育效應,主要表現在:

  (1)認識心理健康的標準,學會自測心理健康的方法,並且明確了經常進行心理健康的自測,能夠不斷提高自我和完善自我。

  (2)有效地預防和消除因性生理變化引起的心理困惑。

  (3)掌握與異性交往的一些準則,便於建立正常的交往,樹立健康和異性交往觀念,形成正確的異性交往態度,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學會必要的自我保護技巧,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早戀問題的發生。

  總之,高年級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勢在必行。在這個研究過程中,師、生、家長三方都是受益的。教師能夠在和諧之中提高自身;學生能夠更加健康地成長;師生關係更加和諧融洽。家長既能設身處地的為孩子著想,又能及時配合教師工作,為孩子幸福人生奠定了基礎。對小學高年級孩子進行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暫時的,而是長久的。面對高年級學生存在的種種心理問題,只要我們攜起手來關注細節,以心交心,針對學生出現和可能出現的各種心理問題,從正面給他們以具體的幫助和指導,使學生的心理處於良好的健康狀態,從而促進學生和諧地發展,健康地成長。

  青春期心理健康心得體會 篇5

  青春期是生理、心理、社會行為等方面從未成熟到成熟,從未定型到定型的急劇變化的時期,是人生中質的轉變期,是脫離了兒童時代認識方式,創造新的自我觀念,從心理上重建人生的時期。如何培養青年健康的心理呢?

  (一)正確的自我觀念。正確的自我觀念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條件,一個人只有正確地認識自己,他的行為舉止才能得體,學習和工作才能適應,才能努力地發展自己,主動地進行自我教育。如果自我觀念不正確,他可能自視甚高,自以為了不起,去做力不能及的工作,他也可能自覺羞慚,不肯以本來的面目表現自己,以致形成沉重的心理負擔,不能心地坦然;

  (二)適度的抱負水平。要了解社會對個人的要求,哪些是環境所允許的,哪些是不允許的,其變化趨勢如何等。要善於將個人的優、缺點與環境的利弊四個因素綜合起來分析,揚長避短,挖掘環境的有利因素,發揮個人的優勢,一方面與命運搏鬥,改造客觀,一方面調整主觀,確定合適的抱負水平,以免做出招致挫折的事;

  (三)和諧的人際關係。在與人相處時,其肯定的態度(如尊敬、信任、友愛等)總多於否定的態度(如憎惡、懷疑、恐懼等),對其所歸屬的集體,有一種休慼相關、安危與共的情感,總樂於犧牲個人的慾念去謀取集體的幸福;

  (四)個人與社會的協調一致。自己的'需要、願望與社會的要求與他人的幸福發生衝突時,要放棄和修改自己的行動計劃,以謀求與社會的協調一致;

  (五)把心靈中的積鬱傾吐出來。思想和情緒上的矛盾長期鬱悶在心中,會影響腦功能,造成心理失常。思維情緒上的問題只有將它傾吐出來,心情才會感到舒暢,並能起到一定的安定作用。

  青春期性心理發展的三個階段

  青春期是兒童向成人過渡的中間階段,這個時期孩子在生理和心理兩方面都發生劇變,尤其隨著性器官的發育以及第二性徵的出現,男女生在心理方面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反映出明顯的性心理特點。

  青少年在性心理上一般都要經過以下三個發展階段。

  1、對異性的暫疏遠期

  在青春發育初期一段較短的時期內,中學生常常會避開異性同學,這種現象尤以女生表現得最為明顯。這主要與生理因素有關。由於第二性徵的出現,使中學生對自身所發生的劇變感到茫然與害羞,本能地產生對異性的疏遠,甚至對異性反感。

  這一時期大約會持續1年左右。青春期開始後,由於男女少年在形態上、機能上的差別日益明顯,他們在互相接觸中便結束了童年那種無拘無束地打鬧嬉笑的時期,出現了短暫的疏遠期。

  他們在學習、活動中很少往來。由於男女性格的不同,此階段男生會嫌女生嬌氣、膽小、氣量不大;而女生則討厭男生的粗野、淘氣、不懂事。這種現象一般出現在小學高年級至初中一、二年級。

  2、對長者敬慕期

  在青春發育的中期,中學生常常會對周圍環境中的某些在文藝、體育、學識以及外貌上特別出眾者(多數是同性或異性的年長者),在精神上引起共鳴,仰慕愛戴,心神嚮往,而且儘量模仿這些長者的言談舉動,以至入迷。

  3、對異性向往期

  青少年隨著身心兩方面的不斷髮育,對第二性徵的發育產生了好奇、不安,甚至恐懼的心理,渴望瞭解性知識。到了青春發育的後期,隨著性發育的日漸成熟,中學生常常對與自己年齡相當的異性產生興趣,並希望和他(她)有所接觸,或在各種場合中,想辦法吸引他(她)對自己的注意。但由於中學生情緒的不穩定,自我意識很強,在接觸過程中,容易引起衝突,或因瑣碎小事爭吵甚至絕交,因此交往物件會有所變換,表現為今天與張三好,明天又覺得張三不好二而李四特好。

  對異性的暫時疏遠所持續的時間是很短暫的。在這短暫的時間過後,男女少年很快就產生了一種彼此接近的需要,產生互相吸引的心理。如喜歡一起遊戲,一起做作業,一起參加各種社會活動等。這時期青少年性意識的發展如果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可能出現早戀等不良傾向。甚至於把功課、集體活動置之不理。當然,正常的男女往來是應該被接受、被鼓勵的,對異性有好感也不等於談戀愛,青少年應正確把握。

  青春期心理健康心得體會 篇6

  5月24日晚上,在長寧區少科站大禮堂我有幸聆聽了延安初中舉辦的《青春期的心理需要》的講座,黃欣雯女士有理有據且有互動的演講使我感觸頗深。

  首先,感謝學校能為家長提供這樣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機會。孩子從小學到慢慢融入延安初中這個大家庭。我也慢慢地感受到他的健康成長和逐漸獨立,當然偶爾也會有小小的與我們的衝突。直到有一天,兒子對我說:“媽媽,你應該理解我,我現在正處於青春叛逆期!”我的心裡一驚,難道擔心的事情就要發生了嗎?而此時我的心理都還沒有做好準備!我慶幸兒子能對我說出他的想法,甚至對兒子都有些感激!鎮定一下自己內心慌亂的情緒後,我笑著對兒子說:“兒子,我只聽說過有青春期,哪有青春叛逆期呢?”正在我對如何教育青春期的孩子感到茫然時,延安初中舉辦了這個講座,真的非常感謝學校。名校就是名校,她不僅能讓孩子快樂學習、健康全面發展,關鍵是她能準確把握孩子的思想脈搏,家校聯合,給孩子以適時疏導和教育。我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耳濡目染了中國大學校園的本科生研究生林林總總的學習面貌和思想狀態後,我更能體會教育孩子的重要性,也更能理解延安初中舉辦此次講座的良苦用心和必要性。

  其次,這次講座讓我對孩子的一些行為更加理解從而對孩子也更加包容。黃女士首先採用互動的方式給我們介紹了青少年的變化與發展,家長們頻頻舉手或點頭稱道,我更理解了現在孩子的一些行為是青春期的正常現象,消除了自己原有的擔心與焦慮,從而能更好地與孩子進行溝通並及時地對孩子進行教育。

  最後,這次講座對我自己也是很大的提升。黃女士就自己的育兒體會,對於“過於自信且有點自負的孩子”的產生原因進行簡單分析並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這對我啟發很大。“天才是放對位置的人”說的多好啊!有的家長不顧孩子本身的喜好和感受而逼著孩子去學各種樂器、參加各種培訓班。這樣孩子短期內可能會取得不錯的成績,但最終的結果大多也是可怕的,也許這也是中國學生為什麼進了大學之後就迷失了方向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吧。我有一個朋友的女兒自幼學鋼琴,孩子彈的不到位就用尺子打孩子的手,結果孩子對鋼琴很牴觸;而我們學校一個鋼琴專業的外國大學生來中國進行短時間訪問時仍能充分利用課餘時間去琴房練琴,並且還積極觀看在上海舉辦的音樂會的演出!與他交流之後得知,這些都是他自願的!如果家長能針對孩子本身的特點並給其提供適當的條件和教育,將“要孩子學”變成“孩子要學”,那麼,或許中國的“天才”會多一些吧!

  總之,這次講座讓我受益匪淺,真希望延安初中今後能多多舉辦此類有針對性的教育專題講座或活動,多多提供家長與學校交流與學習的平臺,家校聯動,共同為培養健康優秀的祖國未來而努力。

  青春期心理健康心得體會 篇7

  20xx年11月24-26日,20xx年江西省中學數學教師優質課比賽和觀摩活動在中國最美鄉村婺源舉行,我有幸參加此次觀摩活動。 本次評比活動分農村組、城市組、中年組三個大組,共有41位老師參加比賽。其中萍鄉有3位老師參加比賽。比賽中,人教版、北師大版等版本教材的課都有展示。我在這次學習活動中接觸了全省各地市的優秀中青年教師,讓我自己在知識技能及專業素養上收穫不少、見識不小。我感覺到能參加這樣的活動,對我來說,是一種難以表達的幸福。下面談幾點收穫:

  一、課前準備充分,熟悉吃透和深研教材

  這次比賽的一大特點是學生的型別有很大的變化,教材的版本沒有限制,要參加比賽的老師首先要熟悉幾種教材,瞭解自己所要面對的學生的知識水平是怎樣的。因此相對以前我聽過的優質課有很大的區別,更有深度,更能體現教師的教學水平。如《反比例函式》教師所面對的學生是九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學完了反比函式,而組委會要求選手要按新授課來講,也沒有限制講哪個版本。對教師是一個全新的挑戰。南昌第二十八中學的李巧莉老師給我們展示了一堂與眾不同的概念課,整堂課從情境引出數的特徵,其實數學就是玩概念的,不是玩技巧的。合作探究概念從哪裡來,概念如何學,運用不同的數學思想,讓學過了學生們對反比例函式概念有了新的認識。我想李老師能上出這麼新穎,正是因為她課前準備充分,熟悉吃透和深研教材。

  二、課件新穎、有特色、有亮點、貼切

  本次比賽參賽教師的課件做的有新穎、有特色、有亮點且貼近於學生平時的生活。更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引起學生的共鳴。如宜春實驗中學王宇新老師講的尺規作圖,整堂課從三個生活中的情境劇引出要學的內容。情境劇一:生活中貝貝過生日,四個同學為慶祝生日怎麼切成4塊一樣大的生日蛋糕引出如何將圓四等份;情境劇二:如何加工一面儘可能大的境子給貝貝引出如何作三角形的內切圓;情境劇三:境子不小心打破了。如何使它破鏡重圓,引出如何作一個圓。他由生活中的問題建立數學模型,將數學問題得到昇華。還有很多參賽教師的課件美觀大方實用,內含生活中息息相關的圖片、影片。讓聽課的老師不覺得累。

  三、語言精煉準確,肢體語言藝術性強,課堂形象好

  這次講課的教師語言都非常準確,提問的意圖指向明確。對學生的引導自然、評價中肯,言語中流露出老師對學生的關心和鼓勵。我們都喜歡聽鼓勵的話,學生更是如此,這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健康發展非常重要。XX市文清實驗中學的賴大吉老師作為中年組的一位參賽教師,他一身筆挺的西裝,大方得體,給我的印象最深,他在課上語言精煉,簡單,南昌的劉冰老師,她的語言親切,讓人有美的享受。他們還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讚揚鼓勵,肢體語言配合的恰到好處,及時的糾正、引導,不管學生回答正確與否,對學生都能夠給予的適時評價,促進了學生的上進心和積極性,增強自信心。

  四、善於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這些優質課中,教師能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自主發現、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這次比賽中各位參賽教師都準備了導學稿,章源中學許萍老師講《從月曆到數陳初步》綜合與實踐課,引導學生在猜一猜,框一框等數學活動中“直觀感知、主動參與、探索實踐、自主建構,使學生在自主探究、自我感悟中輕鬆地學會了知識。

  五、注重團隊意識

  每一個參賽教師不是單打獨鬥,後面都有一個龐大的團隊,他們分工明確,對於比賽課的要求進行一初稿,二改稿,三定稿。真正做到了集體備課,每一堂課都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透過觀摩,我的感觸很深,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抓住數學的本質,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去體驗概念的形成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使得數學課堂更加有數學的味道。,透過這次學習,我收穫了很多,既開闊了眼界,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教學是無止境的,在以後的數學教學工作中,我將不斷學習,更新教育觀念,注重教育科研,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爭取將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嶄新的層次,使我也能夠達到這些精英們的教育教學水平。

  青春期心理健康心得體會 篇8

  透過青春期教育的學習,使我更加青春期的知識對中學生的重要性,也使我認識到青春期是中學生身心成長的一個重要階段,以及讓學生在中學時代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在青春期教育中尤為重要,可以說使學生終身受益。接下來,我談談這次繼續教育的學習體會。

  青春期教育的基本概念,幫助學生明確青春期教育的基本目的和目標。瞭解國內外青春期教育的現狀和基本模式,歸納青春期教育的基本內容。文中所列的各種例項和資料,可以使人們更加理解青春期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進而推動學校青春期教育的全面深入開展。

  青春期即青春發育期,是從兒童至成人的過渡時期,是個體生理和心理不斷走向成熟的關鍵階段。世界衛生組織(WHO)將青春期的年齡界定為10~19歲。由於青春期發育存在著明顯的個體、性別和種族差異,因此,世界衛生組織還通常使用“Young People”這一定義,特指10~24歲的年輕人。一般在女孩9歲、男孩11歲時開始進入青春期,身高、體重明顯增加,全身肌肉和脂肪重新分佈,逐步形成男性健碩、女性豐腴的體態。此時第二性徵的出現標誌了青春期的開始,從10-14或15歲為發育迅速的青春期前期,隨後進入發育緩慢的青春期後期,一旦性發育成熟則意味著青春期的結束。

  青春期的學生由於生理特別是心理的急劇變化,打破了他們無憂無慮歡樂明朗的心境,性的萌動、對異性的好奇常常刺激誘惑他們做出許多錯誤的行動。青春期教育就是要教會學生科學的性知識,培養他們正確的性觀念和健康的性心理,告訴他們什麼是具有符合社會道德規範的性行為,幫助他們建立積極的自我概念、和諧的人際關係,養成良好的意志品質,塑造完整健全的人格。青春期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其最終目的既是要教育學生建立健康的性-愛觀、性情感、性意識和性行為,追求性健康。世界衛生組織對性健康的定義為:性健康是情感中、理智中和社會中的性的諸方面的整合,是積極地豐富和提供人類的相互交往和愛的方法。隨著身體的變化,青少年的性別意識逐漸加強,心理上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因此青春期不僅是一個生理概念,而且是一個現代文化概念。這一概念是伴隨20世紀全球性的性早熟趨勢、家庭模式的變化和都市化程序,不斷得到認同和強化的。青春期的發育是一種非常複雜的生理現象,是生理能力和社會力量共同的產物。生理能力是自然而然的,視個體本身的強弱而定,一般來說很難加以改變,這就使社會力量成為一個重要的可變數,青春期教育是該可變數的重要組成。青春期教育是圍繞著性教育進行的,應側重於對學生進行生理、心理和行為的指導,具體內容包括:

  知識:即性生理學、性心理學、性社會學、性倫理學等方面的知識;

  技能:教會學生解決青春期困擾、疑惑及問題的實際技能,如怎樣建立自信,如何發洩感情,如何與異性相處等等;

  態度:即對性別的態度和對性的態度,如男孩對女孩的平等態度,對性問題的科學態度等等;

  青春期常見疾並特別是青春期衛生保健常識,幫助教師進一步理解和掌握中學生的身體素質現狀,合理安排學校的教學活動,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為提高他們體素質奠定基矗性傳播疾病的介紹,可以使學生深入瞭解性病知識,特別是對艾滋病的瞭解,增強他們的防範意識, 防患於未來。透過對性道德、性倫理知識的介紹,使學員瞭解現代性倫理學的基本內容,掌握性道德的主要內涵,幫助青少年明確什麼是正常規範的性行為方式,從而保證他們身心不被損害,健康成長。

  青春期人體的各器官系統的生理發育情況,幫助學生了解學生的身體鉅變,更好地理解青春期心理動盪,特別是性心理的萌動,引導學生順利渡過青春期。介紹人類生殖系統的發育和基本功能,瞭解人類生殖過程的基本程式,為正確理解異性-交往形成良好的性道德規範奠定基矗

  青春期生理發育的基本規律,掌握中學生的心理特點,正確理解青春期學生的性心理萌動,避免由於學生的心理因素造成的師生衝突,因勢利導抓住性道德、性倫理的教育時機,增強中學生的自控能力,幫助他們順利透過“第二斷乳期”。

  青春期常見的心理問題,幫助學員瞭解各種情緒障礙、神經症和精神病的病因、基本表現和治療途徑,以便他們及時發現學生的不良心理現象,給予適當的疏導,維護學生的身心健康。本章特意增加了教師心理異常章節,目的是提醒廣大教師注重個人的心理健康,避免由於教師本身的問題,而對學生構成傷害。

  透過學習,使我原有的知識結構更新了,也給自己的大腦衝了一次電,希望在今後的繼續教育更加努力地學習,進一步獲得更多的知識。

  青春期心理健康心得體會 篇9

  參加了在教師進修學院舉行的由計劃生育協會舉辦的“生育關懷-青春健康”培訓班。

  透過這一課程的培訓我認為,青春健康教育主要針對目前在校、閒散在社群的、以及年齡處於10—24歲的青少年,為青少年提供青春期教育宣傳方面的服務。透過為期2天的培訓,不僅使我學習到了性的知識、性行為帶來的後果,預防艾滋病病毒的感染、預防意外懷孕、安全套的認識和使用以及未來家庭的計劃等內容。這些內容的授課填補了對青少年青春健康教育工作方面這一環節上的不足,增強了要做好對青少年在性健康心理上的重要關注。在今後的工作中,在與青少年的接觸中可以適當普及一些青春期性健康的一些知識,對於一些有更加深入瞭解性教育方面的青少年,可以個別對其進行心理上諮詢與輔導,或者開展有針對性的小組活動,讓社青能對性健康教育有所的瞭解,幫助他們安全度過青春期,健康成長。

  青春健康教育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可以透過參加這一班的基礎上,運用所學習到的知識,幫助未婚的青年坦然的面對性與生殖健康問題,學習性與生殖健康、預防艾滋病,提高自我風險評估以及同伴/伴侶溝通的能力,不斷提高青少年的道德意識、責任意識。

  青春期心理健康心得體會 篇10

  這是一節讓我們家長受益匪淺的教育課,使我深有感觸,讓我增長了對孩子教育的認識,學到了許多孩子的教育方法。聽完老師的講座,得知在孩子教育的問題是存在著許多誤區,錯誤的管理方式也存在著。之前我只要求自己的孩子努力學習,不用做其他的事情就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和生活上的適應能力,只要孩子好好學習,考出好成績就行,這是我以前對孩子的要求。但是透過這次看老師的講座後,我才知道我對孩子的教育方法是不對的。

  處於青春期的孩子,他們有自己的方法,對一切事物有很好的看法及想法,現在的孩子跟家長的想法是不一樣的,思想也不一樣,甚至在溝通上存在著分歧,作為家長,應該多與孩子友好的溝通,多關心愛護孩子,而不是去打罵孩子。打罵只能讓孩子的心理上會留下陰影。青春期的孩子逆反心理太強烈。我們要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要信任孩子,增強孩子的自信力。

  平時我們要與孩子多溝通,人孩子說出自己的心理話,鼓勵他們樹立信心,,與孩子搞好關係,可以來個互相訴說,互相解決問題的機會。簡單粗暴的方法是行不通的,我們做家長的要學會尊重孩子,不對孩子進行指著,不亂批評,要對孩子多一些讚賞。多誇孩子的有點,適當提出孩子的缺點。要讓孩子在快樂中改正錯誤,吸取教訓,多一些精神上的安慰,給予孩子更多的鼓勵,讓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態,每天讓孩子高高興興的上學,高高興興的回家。

  每個家長都會對孩子的教育有個深刻的認識,最大的認知句、就是多陪伴孩子,多於孩子溝通,多給予孩子精神上的安慰,關懷和愛護。

  青春期心理健康心得體會 篇11

  最近,不斷有家長訴苦:孩子頂撞他、不服從管教,他為此多次動手打了孩子,可至今仍沒什麼效果,怎麼辦?

  聽了家長無助的聲音,我也陷入了深思,也許此時,經歷過兒子青春期叛逆的我最能瞭解他的苦惱,我盡我所能幫他發現教育的問題,想一些辦法幫他解決,送走他後,我想了很多:

  我想,家長應該明確兩點:一是孩子為什麼不服從家長管教;二是怎樣管教孩子才有效。

  第一點,孩子不服管必有其原因,家長應搞清原因,特別應摸透孩子的心理,然後才能正確施教。要傾聽孩子說話。家長往往習慣於自己說話,讓孩子聽話。家庭應該是孩子說心裡話的地方,家長要注意把說話的機會留給孩子,特別是內向的孩子,家長更要予以重視,鼓勵孩子多說話。家長不能因工作忙忽略與孩子的思想交流。特別是父親要跟孩子作有益的思想交流,在餐桌上的話題往往比較輕鬆,當孩子說話家長傾聽時是最美好溫馨的時光。

  第二點,是教育的方法問題。寬容與約束都重要。對孩子寬容好還是嚴格好,並沒有一致的意見,現實中家庭教育失敗的教訓往往過分寬或過分嚴。家長要明白這樣的道理,孩子的快樂性格不會是在訓斥聲中養成,家長的適時表揚比其他物質獎勵更能幫助孩子養成好品性,表揚孩子與約束孩子的不良行為不構成矛盾,奠定孩子愉悅的幸福人生基礎從鼓勵與表揚開始。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逐漸變得獨立,求知慾更強了。週末,家長可帶孩子參加展覽會之類的活動,讓他見見大場面,開開眼界;能獨自處理的事情我們都放手讓他去做,如制定合理的學習、生活計劃;如果做錯了什麼事,父母不一定要直接指出,可以讓他自己將那些不對的行為和同齡孩子對照,讓孩子自己去領會到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教育青春期的孩子確實令人頭疼,但只要方法得當,依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青春期心理健康心得體會 篇12

  今天,聽了邵老師講解的關於處在青春期孩子的教育問題及一些處理方法和建議,使我深有感觸,受益匪淺,讓我增長了教育孩子的認識,學到了不少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聽完老師的講解,方知自己平時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存在許多誤區,甚至有錯誤的管理方式,導致了孩子在學習上和生活中形成了一些不好的習慣,使孩子自己的特長和愛好得不到有效發揮。家長一味地要求孩子努力學習,其它的事情都不用孩子去做,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成長和孩子在生活上社會上的適應能力,只要孩子好好學習,各門功課能考出高分,考出好成績。“學習至上,成績至上”是家長對孩子制定的唯一目標,於是家長就包攬了孩子的一切後勤保障工作。如果孩子想幹點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時,就怕耽誤孩子的學習時間,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要是孩子考出了好成績,那家裡就是陽光燦爛的日子;要是孩子考差了,那家裡就是陰沉沉的日子。為了孩子能夠在各方面都取得優異的成績,家長們捨得花很多的錢讓孩子參加各種各樣的特長班、提高班,同時也給孩子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比上學還累、還忙的週末。

  處在青春期的孩子有自己的獨特思想,對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如果孩子的看法和家長的看法不同,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家長就覺得孩子不聽話,如果再和家長頂嘴,就覺得孩子的逆反心理強烈,其實這都是孩子處在青春期這個階段的一些正常表現。家長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態度,進行積極的引導,信任孩子,他們需要家長、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可和關愛,更需要我們大家的友誼。

  平時我們要多關愛孩子,鼓勵他們樹立自信心,和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不能事事都干涉,那樣必然會引起孩子的不滿,如果使用高壓手段、家長作風來管理孩子,將會引起孩子更大的不滿和強烈的反抗心理。簡單粗暴的方法來管理孩子是行不通的。我們要給孩子平等的發言權,尊重孩子的人格,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以便對症下藥解決孩子自己處理不好的問題;不對孩子隨意加以指責,胡亂批評孩子;在管理孩子上家長要做出,向好的方面發展,起到積極引導作用,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平臺,能讓孩子心情愉快,有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對待孩子要少一點指責,多一點讚賞;主動尋找值得讚賞孩子的理由,多看孩子身上的優點,當發現孩子的缺點時,要多一點寬容心,給孩子多一點時間,只要孩子每次都有一些改正,能有所進步就可以了,糾正孩子的缺點要切合實際,要有耐心。少一點命令,多一點平等;要相信孩子的能力,多給孩子一些信心,讓孩子自己感到“我能行”,要尊重孩子的正確選擇,儘量少用命令的口氣說話,讓孩子知道我們都是平等的,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少一點生活上的關照,多一點精神上的關懷;孩子能幹好的事情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幹,讓孩子們儘量的能夠在生活上自理,在精神上我們要多給予積極的鼓勵,讓孩子保持良好的積極的進取心態。

  營造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生活、成長,讓孩子們有一個美麗快樂的青春。

  青春期心理健康心得體會 篇13

  xx年12月26日,我們學校中高年級的班主任到永一小學參加了cc德育小學四組青春期教育研討活動。

  這是一次非常務實的研討活動。首先,永一小學的鄧珍紅老師為我們上了一節高年級女生青春期教育示範課。這是我第二次聽鄧老師的課,第一次是三年前我們鎮舉辦的口語交際、作文比賽課,那時我才剛踏上教壇,也去參加了這個比賽,當時我對口語交際和作文課一竅不通,最終以失敗告終。但是當我聆聽了鄧老師那節成功的口語交際課後,我有很大收穫,這對我往後上課有很大幫助。

  再次見到鄧老師,她依然像三年前那麼美麗、溫柔,她的課就跟她的人一樣,始終給人一種美感、親切感,讓人久久回味。鄧老師除了是一名優秀的語文老師,還是永一小學的心理輔導老師,她每年都給高年級女生上青春期教育課。我們聽的就是其中一節。鄧老師透過多個影片,形象生動地給學生介紹了女生青春期的特點。她還出示了一幅女性下腹內器官圖,解釋月經的形成,這一環節不僅學生們在認真聽,連在場的老師都在專心致志地聆聽,因為這確實是在平常的教學中很少涉及到的內容。她現場利用人體模特講述乳房發育的知識讓我印象非常深刻,這樣直觀的教學方式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此外,鄧老師還從自身的體會出發,向學生介紹了痛經的緩解方法、慎防婦科病、內衣與衛生巾的選擇等。

  我被鄧老師動聽的聲音、幽默風趣的語言以及親切的講課態度深深打動了,這彷彿不是一節課,而是一次成長的飛躍,成長的不僅僅是學生,還有在場聽課的老師們。

  課後,我們進行了研討。從各間兄弟學校代表老師的發言中,我又接受了一次教育,學習到了其他學校的青春期教育的寶貴經驗,讓我知道了回學校後該把女生青春期教育重視起來,真正地把這項工作落到實處。

  青春期心理健康心得體會 篇14

  本來還在想這班學生是不是到六年級快畢業了,也漸漸懂事了,近來各方面都有所進步,表現穩定沒出什麼叉子,可還是高估他們了,近來又來了不少折騰。

  有人向我舉報我們班有孩子抽菸,當時對我來說真的是個晴天霹靂。我依稀記得我讀書時到了快初中畢業班上才有調皮的男孩子躲在廁所抽菸,可這幫孩子不過才11歲啊。更讓我不能接受的是抽菸的還是一個平日裡比較聽話的孩子,還是班上的班幹部、大隊幹部。他白白淨淨的臉龐,帶著一副小眼睛,很有禮貌,一副斯斯文文的書生樣,雖然學習一直不拔尖,但也還算認真,工作很積極,我很難想象會抽菸,幹這種"壞"學生才會做的事,畢竟他才六年級啊!其實他的變化早在上學期從他父母分居就開始了,那段時間上課常常走神,眼睛經常是紅的,甚至有幾天不願意來學校,以此來表示反抗。透過與家長的幾次溝通小孩子的情況有所好轉,看似一切正常了,課沒想到這次又出現了這樣的狀況。

  我叫他過來談話,我知道這個孩子已經比其他學生更早的進入了青春叛逆期,我沒有直說,只是說老師一直很信任你,你是老師的好幫手,但最近老師瞭解到你做了一些不符合學生行為的事,如果你還相信周老師,能不能告訴我你的想法。他沉默了半天很淡定的問我:"周老師,是不是過於抽菸,我抽了。"他給我的原因也很簡單也很簡短,就是好奇和好玩。跟他談了話之後,我更加陷入了一種擔憂,班上處於好奇和好玩有過嘗試的還不止他一個,他們現在就開始抽菸,到了中學是不是就會朝著"小混混"發展呢?一想到這些連鎖效應,我就有點寢食難安,那一晚這樣那樣的場景就這樣不斷浮現在我眼前。

  我找了幾個中學時代的異性朋友聊天,聊他們當時的心態,在他們看來這樣叛逆和衝動現在回憶起來都變成了青春的烙印,同事也開導我這並不是一件多嚴重的事。於是我調整了自己的心態,再次找來了那幾個學生,好好的聽了他們的想法,他們抽菸可以說完全是一種好奇和模仿的心理,其中還有就是和同伴炫耀的意思,你看我多厲害,我抽菸了!

  我沒有對這種行為貼身任何標籤,也沒有給他們定論,只是讓他們回家好好的跟父母談一次,去網上了解抽菸的壞處,這件事就這樣平息了。我不得不感嘆,他們的青春期來了,我希望的是能有更多的人給他們信任和寬容,希望那份叛逆和衝動成為青春歲月裡濃墨重彩的一筆,而不是悔恨和埋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