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春節心得體會(精選7篇)

中國傳統文化春節心得體會(精選7篇)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國傳統文化春節心得體會(精選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國傳統文化春節心得體會1

  一年又一年,時間從指尖悄然流失,增長只有年齡,不經意間,已到知天命之年,突然感覺年齡越大,過年,不在是一種渴盼和喜悅,越來越多的是回憶久遠的往事,這也可能是忘不了童年快樂與幸福,更是忘不掉兒時的天真和純情。

  小時候,我們總是盼望著過年。因為過年有新衣服穿,有壓歲錢花,有鞭炮放、可以盡情的玩耍,不用幹活,不用做作業……隨著年歲的增大,過年的感覺越來越淡了,每到過年,總是一些過年的回憶了。

  小時候,一放寒假,媽媽就讓我去兗州看二姑,二姑在兗州工作,那時候,對於我們生活在物質匱乏的農村的農民來說,二姑可是生活在城裡,吃國庫糧、拿工資的工人階級,媽媽準備了一些農村的土產品,地瓜幹、花生米……

  後來聽媽媽講,我從七歲就能自已坐汽車去曲阜城裡,自已坐火車去兗州城裡,其實,媽媽還是很懂教育、會教育,那個時候,就知道培養我的能力和膽略,你還別說,能力不知道有沒有,但小時候的膽量真正得到的培養。

  記得有一年去兗州,是和三姐一塊去的,雖然三姐比我兩歲,但是沒有我見識的多,因為在那個年代,走個親戚、出個門等可是一個上等的好差事,一般是輪不到姐姐們的,我從小,媽媽就很偏愛我,所以和三姐一塊去兗州,一路上,我就是哥哥,上火車、下火車、出火車站……一路上,我領著姐姐,嘿嘿!

  到了二姑家,我們要在二姑家住幾天,記得那次二姑發了一張電影票,讓我和三姐去看,因為只有一張票,二姑又給我一毛錢,讓在們在電影院門口,看看有沒有退票的,再買一張。

  當時特別興奮,因為能在電影院看電影了,我和三姑飛快地跑到電影院,逛了三圈也沒遇到有退票的,怎麼辦?這種情況答案很明顯:三姐回家,我拿著票進電影院看電影,我抬頭看看三姐沮喪的樣子,心裡也不是個滋味,我眉頭一皺,計上以來,把電影票給三姐,我們三始排除入場,我排在三姐前四五個人的地方,到了我,檢票的工作人員問:“你的票呢?”我往後一指:“我和他一塊的,票在他哪裡”我說完就鑽進了電影院,就聽後邊喊:“抓住他,他逃票”,我早已從單號入口進去,跑到了雙號的區域處,三姐嚇的腿都軟了,我們看完電影回家,我叮囑三姐,別告訴二姑逃票的事,這一毛錢咱倆買糖吃。

  事情過去幾十年了,每逢我們姐弟相聚的時候,三姐都是回憶一番,因為,在三姐的心裡,自已的弟弟特別勇敢,特別機智,弟弟就是自已的驕傲。呵呵!

  小的時候過年,那就是一種期盼,我記得,一過了臘月二十,家家戶戶就開始忙年了,掃屋、殺雞、炸丸子、炸酥肉,整個村子都瀰漫著陣陣香味,這可樂壞了我們這些小孩兒,也過足了饞癮。記憶中,我母親炸的酥肉是吃的,那是個頭又小,又軟,別家的酥肉那是又大又硬,現在我炸酥肉的技術就是從媽媽那裡學來的。記得前幾年,女兒在北京工作的時候,我們在北京過年,我還專門為女兒過油炸了一些酥肉,女兒就特別喜歡吃。

  不知從何時開始,過年,不在是一種渴盼和喜悅,更多的是一些回憶,一些思念……

  中國傳統文化春節心得體會2

  春節已不知不覺過去,我們在春節假期中與家人團聚,共享天倫的同時,20xx年的工作也慢慢步入正軌,為了讓大家收回過節的那種慵懶的狀態,14號下午在活動室領導帶領我們,開展以〃春節,春運,春天〃為主題的收心會。

  首先,每個人借春節送上祝福語,這種面對面的拜年已經很少了,就算過年同事見面最多就是一句〃過年好〃,大家都是微信,qq各種網路群發祝福,連簡訊都很少了,這種方式拜年感覺親近溫暖。再就是,領導分析的節後綜合症,我也把每一條病症分析看看我身上也是否出現。其實,作為新員工,這是我參加工作經歷的第一個春運,很榮幸領導能委任我參加春節加班,本來心裡還是很忐忑的,幸好有同事的幫忙,沒有遇到大問題,也讓我切實的鍛鍊了一把。但是從我參加工作,透過與同事的交流,以前真正的客流高峰,我幾乎沒有遇到過,所以我還需要加上業務知識和處理突發狀況的學習,以後我總有獨立面對的一天,所以我要繼續充電,繼續成長。

  冬天已經悄然過去,春天已經嶄露頭角,我們已經感到春天的腳步,萬物復甦,春天代表著生機與活力,代表著希望,新的一年,新的一天,伴隨著春天的寓意,我們要加快步伐,牟足幹勁,為總站為大家為自己一起奮鬥加油!

  中國傳統文化春節心得體會3

  春節過後我們開了收心會,分為三大流程:春節、春運、春天。春節,同事之間相互拜晚年,一年之計在於春,共同祝願淄博站春天有一個好的開始,共同分享幸福。春節期間值班,我被安排在出站口崗位上,雖然不能與家人團聚,但是我一想到能為了更多的同事姐妹們與家人團聚,感到高興,能為更多的旅客服務感到高興,旅客走親訪友,臉上帶著喜悅,手裡提著禮品走進我們車站,我們更應該熱情的接待他們,理解旅客著急趕車的心情,讓他們乘坐儘早一班車,那天主要還是免費兒童特別多,清點人數特別不好點,第一遍點半票兒童,第二遍點免費兒童,第三遍點總人數與核定定員,比較難點的是抱著的小孩也已經購買了半票,所以點人數的時候每個小孩需要看票或問一下,以免造成錯成,漏乘現象,保證安全順利到達終點。春運,一年比一年感覺到客流的下降。

  客運市場的不景氣,我們更應該提升我們的服務,業務知識的培訓,提高我們自身的素質,改變自己,十字文明用語的使用,珍惜進站的每一位旅客,積極賣三產,來提高我們的生產效益。春天,春天來了,萬物復甦,藝考生來了,我們做好迎接藝考生的準備,準備工作用具,喇叭,綬帶,三產銷售,藝考直通車標福,站內準備迎接開學的學生,過後是春暖花開,踏青,春季旅遊開始了,走出去營銷宣傳,我們積極的行動起來吧!

  中國傳統文化春節心得體會4

  過年,是我們中國最傳統的節日了,這真是一個美好的節日。

  要過年了,家家戶戶,男女老少,忙裡忙外,各自準備過年的東西,到處洋溢著歡慶的氣氛。

  除夕早上,我們一家吃完飯就開始忙起來。我和爸爸先打掃衛生,灑水、掃地、擦窗戶……接近中午的時候,我們開始貼春聯,紅紅的燈籠也掛起來了,家裡一下子變了新模樣,漂亮極了。到了晚上,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大人喝酒聊天,小孩子喝飲料看“春晚”,這叫守歲。我覺得很快樂,很溫馨。

  大年初一的早上,大街小巷到處是青年人、小朋友,以家族為單位到族裡年歲大、輩分大的老人家裡拜年、磕頭。相遇的人們喜氣洋洋,都高聲地跟對方說著:“新年好!”我們一隊人浩浩蕩蕩地走在大街上,感受到過年的歡樂、祥和的氣氛,我由衷的覺得:過年真好!

  雖然聽長輩們說,現在過年的禮節和習俗比過去要簡單多了,但是我仍然感受到濃濃的“年味”。這種團聚、溫暖、喜慶的氣氛,將久久地留在我童年的記憶裡……

  中國傳統文化春節心得體會5

  春節的到來就表示舊的一年已經過去了,新的一年已經來臨。新的一年就代表著新的階段已經開始,我想在新的一年是需要做出一些改變的。爸爸媽媽常說過完年就長大一歲了,應該要變得更加的成熟,更加的懂事。我覺得比起元旦我們更應該重視的是春節,這才是我們真正意義上的新年。在新的一年到來之時我心裡是有很多的感觸的,我覺得時間過得是真的很快的,以前我總覺得還有時間,沒有全心全意的去學習,但現在我明白了時間其實是過得很快的,也是不夠的。

  雖然一年很長,但我們每一天都會學習到新的知識,之前學的知識就不會再有時間去學了,所以我想現在的知識自己應該要利用好現在的時間去學好,而不是預支自己之後的.時間。“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若是用這樣的一個態度去學習的話我想我是不會有什麼收穫的。我應該把目光放在當下,而不是自己的以後。在新的一年我會去改變自己的學習態度,不再用之前那樣的態度去學習了,我想自己是能夠在這一年中有很多的收穫的。

  我應該要抓住現在的每一天時間去學習,讓自己變得更好,變得更加的優秀,想做什麼事情都應該要利用好現在的時間去做。光陰一去不復返,消逝了的時間就是消逝了,不應該等到自己後悔了才開始努力。對於現在的我來說學習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我是應該要努力的去學習的。我會去改變自己的,去改正自己之前的一些不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做一個讓老師和父母都少操心的人。

  我很期待著自己在這一年中會有什麼樣的表現,但既然自己決定了這一年要努力,就一定要在這一年中努力的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我會利用好這一年的時間讓自己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的,我一定不會讓我的父母失望的。

  中國傳統文化春節心得體會6

  在我的記憶中,春節是最熱鬧的節日。每當想到春節,我便想起去年春節我和爸爸放鞭炮的情景。

  記得年前大人們都忙著買東西辦年貨,媽媽又是買菜又是買春聯又是包餃子。我們小孩卻不像大人那樣忙。大年三十那天,媽媽讓我和爸爸貼好了春聯,爸爸忽然想起了忘記買鞭炮了。我們爺倆就決定一起下樓買鞭炮,來到賣鞭炮的攤位上,鞭炮的花樣可真不少啊!有沖天炮、旋轉炮、刺花炮、摔炮、禮花炮、黑蜘蛛炮、還有大炸雷。反正各種各樣的鞭炮說也說不完。爸爸給我買了比較安全的摔炮和刺花炮,又買了噼噼叭叭的鞭炮和沖天炮又叫二踢腳,還有五顏六色的禮花炮。走在路上,我就忍不住往地上扔了幾個摔炮,摔炮摔在地上“啪啪”得響了起來,我感到好玩極了。

  到了中午,我就聽到震耳的鞭炮聲。爸爸也拿出了我們買的鞭炮。點上火只聽到鞭炮闢天開地的響了起來,整個樓層都回蕩著鞭炮聲。我躲在遠處捂上耳朵,直到鞭炮聲結束,我才敢走到近處看一看。接著,爸爸又拿出一個二踢腳,把它拿在手中,點上火只聽到“嗖”的一聲,二踢腳像小火箭一樣衝上天空,然後爆炸。我高興得拍著手,難道真正的火箭就是這個原理髮射上天的嗎?

  到了晚上,整個城市燈火通明,天空中閃耀著五彩的禮花。我點燃了一個刺花炮,刺花炮“刺刺”的發出耀眼的火花。我把手舞動起來,刺花炮跟著我的手臂舞動,劃出一個個閃亮的光環。接著,爸爸開始放最美麗的禮花炮。點上火一個個五顏六色的綵球從禮花炮的炮管中衝上天空,色彩斑斕美麗極了。

  這個除夕我過的真得很快樂,這是我最快樂的春節了。

  中國傳統文化春節心得體會7

  春節作為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在華夏大地上已經傳承了4000多年,它象徵著團結、和諧、興旺與安寧,並且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文化的匯聚與交融逐漸地影響到了世界。在春節來臨的時候每個人都會有著美好的憧憬和期盼,於我來說則有著兩種界線分明的感受:“懼怕”和期待。

  “懼怕”是因為自己又老了一歲,又多了一份成長帶來的責任;期待,是因為對傳統節日和人情風俗的一次徹底迴歸。重要的是對歷史的祭奠,還有就是現代生活中繁忙的奔波間隙的一個徹底放鬆。

  也只有春節的時候,才能夠靜下心來或是“強迫”自己花一份心思去思量、去回味一下老祖宗遺留下來的風俗,去營造一種被眾人所熟悉而又陌生的“年味”,讓歷史的陽光透過縫隙灑在現代人的臉上,讓現代人那種勞碌和奔波的心有一個可以暫時小憩的驛站、有一個寄託———那種寄託寄予在過年的鞭炮聲中、新春的鐘聲裡和新年的喜悅中…

  朋友對我說:我們都是“老人”了,開始懷舊了。是啊,一年年的勞碌奔波沉澱下來的不只有五味回憶、容顏的蒼老,還有對過去的感嘆。有人說:“春節,是一枚枚頓號、逗號、感嘆號,是對傳統、歷史的一次回眸,一聲慨嘆。”我想它更加應該是一個省略號,因為它在永不停息地在迴圈並留給了我們無盡的遐想與思考。

  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對於過年是那樣的期盼、欣喜若狂,因為所有的奢望在新年到來的時候都能實現,至少會得到相等的滿足;當我們與時代齊頭並進步入成年的時候,春節來臨我們不只是滿足於物質,而更加多的是心意的交流與思想的碰撞能夠得到平衡;當我們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後,責任和義務無形中成了生活的主旋律,特別是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也許會為了一份穩定的工作、一個舒適的居所、一種幸福的生活而不知疲倦地奮鬥著,但有一種美妙的感覺千百年來一直在傳承那就是“團圓”,因為它是生活永恆的主題,春節則無疑成了最大的載體。

  春節時大家談論最多的話語中還有一個叫作“幸福”的詞彙。它簡單明瞭又與眾不同,它觸手可得又遙不可及,因為幸福的參照物很多,可以選擇與別人比或與自己比,可以選擇與自己的過去比或與自己的未來比。有這樣一個笑話說:一個偏遠山區的農民講自己的理想,說如果有一天他當了村長,全村的糞就由他一個人拾。他的幸福就是這樣的簡單,於別人也許會笑他,但是於他來說那真的是幸福的。生活中幸福的事兒很多,如果你用心留意你會感覺到它簡單真實的存在著:一次與家人的牽手,一次在發生衝突時的微笑面對,一種家人期盼你回家的眼神,或是當你風塵僕僕回家時能吃上一口熱氣騰騰的飯,它不一定是美味佳餚但那一定是幸福的。有的人卻一生從未感覺自己幸福過,因為他的思想里老是在拿自己與別人相比,與時代相比,和自己較勁,無論擁有的再多都會沮喪,不會去感知已經擁有的幸福。

  其實,幸福只是一種心理的感覺,不分國界、不分年齡,它更加與收入和物質、環境條件無關,它只是一個人對幸福的理解。我相信幸福是可以傳染的,幸福是可以擴大的,只要你用心去細細體味,屬於你的幸福一定在那裡等著你。

  人情世故,在春節的時候一一兌現,不管是誠心的還是違心的,總之都是陪著笑臉,給聚會一個理由;給求人辦事一個理由;人們在短短的時間裡對人情倫理進行了一次修補,對自己進行一次洗禮,給自己一個新的定位,感受自己的幸福,企盼美好的未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