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書閱讀課的心得體會(通用9篇)

整本書閱讀課的心得體會(通用9篇)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整本書閱讀課的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整本書閱讀課的心得體會 篇1

  基於兒童立場的整本書閱讀導讀課,要引領學生品味文學經典的滋味,筆者將於下文中嘗試談一談小學整本書閱讀課前導讀課的幾種做法,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一、激發整本書閱讀的興趣

  文學作品透過塑造人物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筆者認為在教學中要抓住人物形象的分析,才能對作品所反映的現實有深刻認識。故事中的人物,其性格可推動情節的發展,突出主題。學生一旦對這個人物很感興趣,就一定會迫不及待去閱讀後面的文段了,那麼這種發自內心的渴望就會轉變為讀下去的興趣了。

  如湯素蘭著的《笨狼的學校生活》這本書,上課伊始出示主人公“笨狼”的圖片,引導學生說出對“笨狼”的第一印象,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印象?接著從推測入手,出示描寫“鵝太太”的語段,推測“鵝太太”在學校是幹什麼的,是從哪些語句看出來的?再讓學生對比這位“鵝太太校長”和本校校長有什麼不同;然後,猜一猜森林學校除了有趣的校長,還聘請了哪些有趣的老師,並說一說為什麼這些動物會被聘請為老師呢?從而引導學生從書中部分情節推測書本的主要人物。這樣一步步地引起學生對“笨狼”產生興趣,激發閱讀的興趣。

  除了對人物形象,教師也可以藉助封面上的圖片、書名設定疑問,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引導學生大致瞭解作者的寫作風格與書的主要內容,建立讀整本書的概念,幫助學生建立獨立的思考動機。

  在整本書導讀課中,教師還可以拓展介紹這本書的其他資訊,如:作者的寫作背景、內容提要、獲獎情況、媒體的評價以及這本書的特別之處等,使學生對這本書有更全面的瞭解,從而產生更大的閱讀期待。比如:《海底兩萬裡》於1869年11月出版,初版就賣了五萬冊,1997年被拍攝了同名電影和動畫片;《童年河》入選《人民日報》“100本適合孩子閱讀的精品書”第一名,還獲得2013中國童書榜“優秀童書獎”……透過迴歸整體,使學生產生閱讀興趣,從而產生強烈的慾望去閱讀整本書。

  二、體驗整本書閱讀的樂趣

  整本書的內容很多,學生對事件的因果關聯不可能一下全都明白,如何在短短40分鐘的課堂裡,讓學生更多地瞭解書本的資訊,理清人物之間的關係,併產生閱讀興趣呢?材料的取捨就顯得尤為關鍵。

  如《長襪子皮皮》這本書閱讀導讀課,透過從皮皮的姓名、語言、打扮、居住的環境感受到皮皮是個“奇怪”“不同尋常”“有意思”“特別”的孩子。為了讓學生更深地感受到皮皮的“特別”,筆者特地選取了《皮皮接待小偷拜訪》這個章節:普通人發現小偷到家裡,肯定會很害怕,要麼不敢聲張,要麼將小偷打得落花流水,而皮皮對待小偷的態度卻令人大吃一驚。他不僅沒有利用自己力氣大的優勢將小偷打跑,反而請他們倆跳逍蒂絮舞,最後還請他們吃夜宵,賞兩個小偷一人一枚金幣。之所以選這個章節與同學一起分享,這個章節描寫皮皮的所作所為極具作者的語言特色,透過引導學生閱讀,瞭解到作者是透過豐富的語言和動作描寫來刻畫人物的形象,使學生慢慢走進人物,感受到“與眾不同”的皮皮,這不僅深化對人物的理解,還讓學生體驗到了閱讀的樂趣。

  再比如《笨狼的學校生活》這本書的導讀,選取的章節是《井底之蛙》《三個惹禍的漢字》這兩個章節;《人鴉》選取的是《彩烏鴉傳奇》這個章節。這些章節都是特別有代表性的故事,很好地將主人公的特點呈現出來,從精彩部分入手回應全書,更好地讓學生體驗到閱讀整本書的樂趣。

  三、提高整本書閱讀的能力

  “會學知識”比“學會知識”更加重要。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我們主要是教給學生學習方法,那麼在整本書閱讀中就要讓學生運用這些方法。如:朗讀、默讀、齊讀、略讀和瀏覽的不同要求;如何瞭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如何體會人物關係、如何揣摩語言的精妙等等。中高年級的學生完全能夠自己閱讀,教師可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掌握的情況,設計預習單,幫助學生把握文字的主要內容。同時引導學生髮現文字中的細節,讓學生能夠關注到人物的變化。

  如趙麗宏的《尼爾斯騎鵝旅行記》這本書的導讀,在閱讀方法上做了如下指導:第一遍讀,仔細讀,從整體上了解小說的主要內容。再讀時,要求帶著問題讀,深入體會其中的玄機。為此,筆者設計了幾個問題:(1)透過這本書的目錄,你知道尼爾斯去過哪些地方?(2)尼爾斯在旅途中還聽說了許多歷史故事,你知道在厄蘭島有哪些動人的傳說嗎?(找、畫、讀文中相關語句)(3)透過旅行你瞭解到尼爾斯是個怎樣的小男孩?你覺得尼爾斯的旅行過程怎樣?很神奇?兇險?刺激?旅行途中哪個情景令你印象最深刻?……透過組織學生進行整本書的閱讀、交流、探討、分享,可促使學生加深對整本書的理解,提高整本書閱讀的能力。

  四、促進整本書閱讀習慣的形成

  為了激發學生持久的興趣,提高閱讀能力,要把整本書閱讀引向更深的一個層次。每學期老師或學校可進行讀書交流活動、閱讀評比甚至測試。其形式可以是:

  (1)摘抄讀書筆記,從作者到優美詞句,再到精彩故事、體會,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

  (2)讀書心得交流會,透過分享讀書心得,促進學生對自己所讀書目進行整理。要知道開展讀書交流活動不是一本書的結束,而是透過交流讓學生體驗還有很多未曾發現的細節。比如讀完《長襪子皮皮》以後,推薦林格倫的另一本書《淘氣包埃米爾》和詹姆斯·巴里的《小飛俠彼德·潘》,讓學生比較埃米爾、彼德·潘和皮皮有什麼相同和不同。閱讀以後,再組織學生進行討論,發現各本書之間的相似之處。閱讀交流後,學生有可能再重讀一遍,從而自己去發現更多可以讀的書,這樣就達到閱讀指導的.目的,將閱讀從課堂延伸到課外。

  (3)讀書小報製作,讓學生根據所讀書目內容設計與製作讀書小報,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邊讀邊思,不僅能積累優美的詞句、語言並靈活運用。

  (4)對課外閱讀取得一定成績的學生,教師要及時地鼓勵,比如評選“閱讀之星”“讀書達人”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並將學生的閱讀心得在學校公眾號中推送。個人的榜樣會激發學校其他孩子的閱讀興趣,營造濃厚的閱讀整本書氛圍。逐步把閱讀整本書融入我們的生活裡,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整本書閱讀導讀課,不僅要引導學生理解文字,更要引導學生愛上閱讀,做一個喜歡閱讀、熱愛經典的人,在閱讀中獲得審美體驗,提高語文素養。讓我們一起在整本書閱讀的道路上,一起努力吧!

  整本書閱讀課的心得體會 篇2

  20xx年4月22日,我認真觀看了曾老師關於“小學生整本書閱讀教學方法和實操指南”的講座。老師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講解:第一,閱讀素養;第二,閱讀目標;第三,閱讀的樂趣,來自討論和分享。其中,如何對學生進行指導閱讀——細,是一個關鍵的角度。

  一、關注文字的細節,引導學生去感受整本書閱讀。

  透過書中的細節,可以瞭解作者的寫作意圖;透過文章的事例,可以感知作者所要表達的細節;透過使用文字的核心細節,可以讓學生感受文章所要表達的主題......因為精彩的文學作品,是會隱藏細節的。引導學生品讀這些細節,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主題。

  二、關注閱讀目標的細分,促進學生去整本書閱讀的策略。

  閱讀策略是為學生達成閱讀目標服務的。閱讀的目標分為學段閱讀目標、學期閱讀目標、單本閱讀目標、閱讀任務目標等。文字的閱讀細分要有目標,否則文章就會顯得無力。閱讀目標要細分,要結合每個年齡階段,進行具體安排,要想讓學生的閱讀技能呈現螺旋上升,就需要有一系列細分的目標。

  三、慢慢地讀,從中去建立推理策略。

  曾老師建議老師們一個文字至少要讀3遍,崔老師也提到講《草房子》的老師讀了20多遍。透過慢慢地讀文字,教師才能夠去關注到導語、情節、人物、主題、寫作等閱讀教學的策略。我也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在這方面的欠缺,許多書是多少年前讀過的,僅憑記憶中的那個輪廓,是難以做到細讀的。

  假期,我自己慢慢地讀《紅樓夢》,結合《蔣勳說紅樓夢》這個系列的書,幫助我對這本書才有了新的認識。慢慢地讀,教師需要,孩子也是需要的。曾老師的講座中,提到了閱讀既是孩子靈光乍現,也是教師自身的感染成長。結合自己讀書過程,我很認可這個觀點,而且也陶醉在實踐的路上。

  透過觀看這次講座,希望透過自己的學習,可以在復學之後,引導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假期,我佈置了學生閱讀四大名著,孩子們選擇《西遊記》的最多,男孩子也有很多選擇《三國演義》、《水滸傳》,但是女生極少選擇讀《紅樓夢》。

  我希望孩子們在家的日子裡多讀名著,我希望透過我的“細”讀,可以讓學生在整本書的閱讀中,收穫滿滿......

  整本書閱讀課的心得體會 篇3

  10月21日—24日參加了崑山名師優課教師培訓中心舉辦的“全國中小學整本書閱讀專題研討會”,可謂受益匪淺。《語文課程標準(修訂稿)》在教學建議部分,做了這樣的表述:“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可見,讀整本書的意義重大。整本書的閱讀超越狹隘的語文課堂教學內容,在相對固定的時間段,讓以兒童為本位的閱讀材料進入語文學習過程,滋養學生心靈,豐富學生精神生活,提升語文教學的人文性。課外閱讀就是最經常的、直接的語文實踐,是學生形成良好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是新課程改革致力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的需要。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愛讀書的孩子們成績不一定最好,但愛讀書的孩子一定是最有發展的孩子。

  高子陽老師上了一節《親愛的漢修先生》,他先讓學生自由闡述這本書的內容,然後從寫作的角度,讓學生模仿著詩的格式,把自己看到的內容填充進去,形成一首詩。接著他給孩子們示例了一篇讀後感,一位楊賽男同學看了《西遊記》後,給豬八戒寫了一封信,告訴孩子們我們還可以透過給書中的人物寫信,給作者寫信這樣的方式來抒發自己的看書心得,這樣就讓讀後感變得多元化了。課後的講座中,高子陽老師從人的大腦結構強調了大量閱讀的重要性,比較了中國和美國、日本、韓國、臺灣孩子的閱讀量,認為每個孩子應該每年閱讀50本書,一生閱讀一萬多本書。高老師認為讀了5000本書以上的孩子一定是一個優秀的孩子,我不知道是不是這樣,但我覺得反過來肯定成立,那就是一個優秀的孩子肯定讀了大量的書。高子陽老師還向我們介紹了美國人是怎麼教整本書的。美國中小學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有很多辦法,美國非常注重閱讀和寫作,而閱讀和寫作是很能培養創造性的。讀書以後通常要寫讀後感,僅讀後感的寫作,美國老師就是讓孩子用很多種模式寫。比如,一種是想象自己就是作者,寫一封信給朋友,介紹這本書;一種以書中主角的口吻來寫幾篇日記,透過日記反映出書中的主要內容;還有一種是假設你組織了一個活動,請作者來參加,你作為主持人,向聽眾介紹作者和他的書等等。高子陽在此基礎上,向一線教師提出了這樣的建議:我們有五種寫作是要做的:一是降低寫作恐懼,二是學習獨立的寫作風格,三是整本書中的寫作思想、寫作技巧、寫作知識的教學,四是創意味極濃的大讀後感的寫作,五是給書中人物寫信的教學。

  這次崑山行總共聽了四個講座,十一節課(初中四節、小學七節),感覺小學的整本書閱讀比初中推進的更好、更有實效,學生的反應明顯好於初中。與其他省市的教師討論比較後,初中老師都覺得初中閱讀的書由於內容多、難,學生閱讀的時間少,往往讀了後面忘了前面,很難做到前後內容的比較融合的閱讀,而且往往認真讀一遍就已經很不錯了,基本讀三遍以上的就沒有了。有些孩子故事與人物都混淆了,課堂上就變成老師一人在那兒向學生現場傳授書本的內容了。而小學閱讀內容比較短,比較有趣,學生記得牢,所以在老師的引導下往往能上升到一個新的思想高度。真心希望初中的名師能給我們一線語文教師更實際更好操作的建議。

  整本書閱讀課的心得體會 篇4

  看著課程的題目,我以為整本書閱讀是由王榮生教授講的,原來是嶽乃紅老師講,這樣一位真正的整本書親歷者,做了十幾年整本書閱讀的老師來講,倍感親切和真實,嶽老師主要從整本書閱讀的概念界定、整本書閱讀的意義、整本書閱讀的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等幾個方面對整本書閱讀做了一個詳細的介紹,這個講座我聽了好幾遍,覺得還是想聽。下面就來說說我的收穫。

  一、整本書閱讀對於兒童意義非凡

  整本書閱讀是課內單篇閱讀的有益補充,它更多采用瀏覽、略讀等方式閱讀,提高了學生閱讀資訊的速度。同時有的書有療愈作用,對學生的心理成長有益。兒童的泛靈特點和喜歡代入的閱讀方式,都使得閱讀是最經濟、有效的提高生活經驗的方式。

  二、整本書閱讀有自己的目標體系

  整本書閱讀有自己的目標體系,嶽乃紅老師根據自己的實踐和班級情況制定了低中高三個年段的整本書閱讀課程目標,對我有很大的啟發和借鑑意義。我也要透過調查問卷等形式摸清自己班級目前的閱讀現狀,然後制定一個閱讀目標,從課程的高度來關照整本書閱讀。

  三、整本書閱讀不同時段有不同課型

  嶽乃紅老師提到的整本書閱讀的大致流程是導讀--自讀--交流--延伸,每一個時段都有一定的課型,導課課、自讀課、推進課、交流課等。這些課型都有一定的設計目標,有自己獨特的實施方式。

  四、整本書閱讀的評價很重要

  嶽乃紅老師提到可以從閱讀的質和量兩個方面來評價,質主要是興趣、習慣、效果等;量則是書目和閱讀時間。評價的方式不宜固定,要豐富多彩。無論採用哪種方式,要銘記一個宗旨:評價是為了讓學生獲得持續的閱讀熱情。

  嶽老師基於自己多年的探索,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引領,我以前也帶領學生閱讀整本書,但是是零散的,沒有系統地實施。聽了這個講座,我也有意識、有信心在自己班級實施整本書閱讀的課程了。

  整本書閱讀課的心得體會 篇5

  看完了《做一個優秀的小學數學教師》這本書,仔細品味每一位教育家的成長故事,無不都透露著一個美麗的字“愛”。書中的名師都愛學生,愛自己的教育事業,愛是成就他們事業的根基。

  正因為心中充滿著對學生的愛,他們才會視學生如己出,才會尊重每一個孩子,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不但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更關注學生的生命狀態。因為心中有愛,才更懂得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才更願意等待,他們在靜靜地守候生命之花綻放出獨有的顏色,因為心中有愛所以懂得:花兒有性,它們將綻放在屬於自己的季節裡。

  因為對教育事業的一腔熱愛,他們才會甘於清苦,埋頭苦幹,更有激情去努力探索;因為熱愛,才會把工作當做一種愉快的帶薪學習;才會覺的工作著才是美麗的;才會把講臺當作自己解不開的情懷;錢守旺老師說:朋友,不管是事業選擇了你,還是你選擇了自己的事業,我們都應當無怨無悔。當我們用愛心呵護自己的事業時,你會發現平凡的工作

  中蘊藏著無窮的樂趣!當我們用辛勤的汗水澆灌自己的事業時,你會看到生命之樹綻放出絢麗的花朵!當我們像經營自己的家一樣精自己的學校時,你會發現身邊的一切都是那樣富有魅力!

  他們不但自己對學生對教育充滿著無限愛,他們還是愛的使者,傳播愛、延續愛。感動於北京市第二實驗小學的李烈校長的教育觀念,她在教學及管理中追求“以愛育愛”。她要求以教師自身的愛培育出學生的愛,她認為愛不僅是教育手段,更是教育目標。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透過行為的感染、情感的遷移、教育的智慧,喚起學生愛共鳴,最終使學生學會理解愛、主動體驗愛、自覺付出愛。讓教師以自己愛的情感、愛的行為、愛的能力和愛的藝術,培育學生愛心的理念。

  整本書閱讀課的心得體會 篇6

  20xx年4月12日,我帶著我的課題組成員一行9人參加了在天柱城關三小舉行的全州小學語文教學研討暨課題總結會。會上的2節群文閱讀課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兩位教師的群文閱讀指導體現了群文閱讀教學的流程和特點,有明確的議題,選用一組結構相同或相近的文章指導學生學習,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擴大了學生的閱讀量。

  天柱一小胡秋英老師執教的《詩的最後一句》,表現出以下幾大亮點:1.教學設計巧妙,根據學生認知特點,選取一組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詩(《陽光》、《花一把》、《彩虹》),圍繞“詩的最後一句”展開議題。2.教學策略得當.教學中教師採用讀、思、換、比、寫等學習策略,讓學生體會到詩的最後一句的作用及表達的情感,拓展了學生的思維。3.胡老師在指導學生在換詞練習上很到位,比如:高興死了,激動死了,幸福死了……如何把“死”字換掉,胡老師讓學生巧換形容詞,把句子換活了。胡老師還把自己寫的《彩虹》詩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補充最後一句,學生對教師的文采和教學魅力更加崇拜有加,更能激勵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4.教師語言親切,富有幽默感,課堂輕鬆活躍。

  建議:胡老師整節課沒有板書,最好把關鍵詞或知識點適時板書,效果會更好;教師自作的《彩虹》一詩裡,寫白色的彩虹,有點欠妥。

  凱里八小的張如珍老師群文閱讀的中心議題是 “人物一組”——走近毛主席,她透過選取《毛主席在花山》、《收稻穀》、《吃水不忘挖井人》、《一件睡衣》這四篇文章,指導學生學習人物描寫的幾種方法,感受到毛主席形象的崇高與偉大;張老師放手讓學生讀文,透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讀中悟,歸納出文章的共同點;她設計表格式學習提綱進行求比異同的練習,讓學生勾畫語句、誦讀語句,體會人物的形象、品質、精神,對比教學簡潔有效,歸納出人物描寫的幾種方法,使學生懂得寫人離不開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等方法,透過群文閱讀,有效滲透了寫作方法的指導。

  建議:在分組學習不同的描寫方法時,張老師指定某組學習描寫方法,這樣安排禁錮了學生的思維,老師應讓學生自主探究,在不同的文章中找到不同的描寫方法,這樣,小組合作學習就不會流於形式,學習效果會更明顯。

  整本書閱讀課的心得體會 篇7

  毋庸置疑,誰也知道閱讀的重要性,它是一個人認識世界的手段之一,是告訴你眼睛裡看不到的故事,憑藉閱讀感知心中的感悟,開拓視野、增長見識,總之,有百利而無一害,可是都說好,但是不僅是學生,為什麼就連我們成人也不能像吃飯一樣讓它變得如此重要呢?學習中,藉著專家的講座還有自己的感悟,整理了幾方面的內容,以供借鑑。

  一、為什麼閱讀

  明白閱讀的重要性,說教是手段,但不是,得不到利益,吃不到甜頭,或者說不讀書肚子不餓,那麼讀書就變得可有可無。四川大學教授劉莘說,追蹤學生閱讀情況,現階段出現問題有:

  1、資源問題

  2、閱讀場欠缺

  3、閱讀激發不足

  4、閱讀教學問題

  針對問題,對我們的教學就提出了挑戰,怎樣實現閱讀意義的內化與提升,是我們下一步要重點思考的。

  二、閱讀方法指向

  核心素養、傳統文化、統編教材都以閱讀為支撐,語文學習規律是“質從量出”,質量從哪來,讀得數量上去了,自然直觀的理解能力提升了,內涵的素養也在發生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是非曲直有了方向。葉聖陶先生說,單憑教材是不夠的,多讀才好,一二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5萬、不少於40萬,五六年級不少於100萬,這是基數。

  如何應用現有的時間完成於幾倍於教材的閱讀任務呢?北京的張豔清為我們提出了六個字:簡約、主動、發展,就她的講解及我的理解給大家說一下。

  “簡約”指教,一是要以體裁為主題的閱讀,用專題總結課的形式上不同作者同一體裁的橫向閱讀,如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小說、詩歌等各種文體的整合教學,應用模仿與遷移的辦法使自己的能力提高。二是以明顯的單元特徵,以誠待人、田園生活、熱愛生命、自然啟示等等,選擇以點蓋面的教學方式,也就是咱們現在倡導的單元整體教學,教學中找異同點,總結方法,找同類型文章閱讀,舉一反三。三是以表達方法為專題的閱讀,選點(細節描寫、外貌描寫、修辭手法應用、文章結構的編排、故事情節的把控等等),注重表達方法,也是語文學習的基礎,以法促讀、以讀促寫的閱讀實踐活動。四是以作家作品為專題的閱讀,只讀一個作家的作品,揣摩他的寫作特點,學習長處。

  “主動”指讀法遷移課,就是A課文(教讀課,也是我們的教材)遷移到B(自讀課文,找到的相關課文)再遷移到C(可能是整合的資料、文獻),再遷移到D(由此對地方、人物、傳承、崇拜、敬仰……的拜訪,提升理解,像孩子學了,假期就要求父母親一定要帶自己看看,像我們讀了蕭紅,就想去她的故鄉呼蘭河看看,讀了孔子,就想去山東曲阜,讀了《紅樓夢》,就對曹雪芹由衷的崇拜,有人去不遺餘力查詢有關他迷一樣的身世,這樣又為閱讀發生了質的飛躍。)

  “發展”指拓展延伸課,這就範圍廣了,可以是內容、作者、語言風格、人格化寫法、擬人與人性化區別、結構、寫作特點、喜歡的內容……

  三、閱讀考級

  閱讀必須是每天的,他們分為四種形式:課堂閱讀(課本及延伸閱讀、資料)、班級共讀(共讀一本書,像我們的必讀書目)課外閱讀(自己喜歡的個性閱讀)親子共讀(營造一種氛圍,為創設一個磁場,每個人都是力量)基於這些形式,我們要做一個讀書的評價,就是考級:量積累,質轉變(內在的)閱讀輸入,活動輸出(提升的)用記錄、觀察、發現、活動、改變等多種形式設計級別卡,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愛上閱讀。

  整本書閱讀課的心得體會 篇8

  置身於課堂教學中,看到各位老師氣定神閒,信手拈來,不時激起一個個教學的浪花,他們或淺唱低呤,或手舞足蹈,或激昂文字,不僅令學生陶醉、痴迷,更讓我連聲讚歎,這樣的功底豈是一日可為?高蕾老師教學的思路明晰,李桂花老師幽默的語言,戴老師課堂中的娓娓道來,都讓我學到了很多……。讚歎之餘,更多是深深的沉思,為什麼會有如此的魅力?為什麼在課堂上學生樂此不疲?從中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下面我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語文的魅力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更好,誰就能震懾學生的心靈。當我聽這幾位老師的課時,她的語言親切,自然,她的語言簡潔,準確。她用聲情並茂的語言帶著學生在課文的創設的情境中遨遊,帶領學生感受課文。

  二、自讀感悟,開放引導

  新課標中提到:學生自讀感悟是第一位的。感悟,就是有所感觸而領悟,就是讓學生知有所獲,性有所感,理有所悟。“感悟”貴在悟,而教師的引導是第二位的。著眼於閱讀教學,應該是一個“先讀後教,先讀後導”的過程。我想他的教學過程,就是這種模式的一個充分體現吧。高蕾老師的教學有這樣三個層次:

  1、初步閱讀階段的自讀感悟;

  2、深入課文自讀感悟;

  3、賞讀階段的自讀感悟。例如,在學生自讀感悟時,老師向學生提出這樣要求,輕聲朗讀課文,遇到生字圈起來;第二個階段的自讀感悟,讓學生想這些具體字背後蘊含著什麼?老師的課親切自然,看似平淡,卻彰顯出多麼精湛的語言功底和高超的教學智慧。

  三、處理把握教材

  老師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有其獨到之處。如戴老師由一幅圖畫開始,讓學生觀察畫上人物的動作,表情,理解人物的心情。緊緊抓住題眼,步步深入文字。

  四、評價語言

  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麼貼切,到位,如老師們運用這些語言“你最聰明;你會更加努力的;你真棒……”。這些樸實,自然的語言,對我感觸很深。在以後的課堂上,我也試著讓我的學生感受這些美麗的評價語言。

  總之,這次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後的教學中,本著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方面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學習機會積澱教學素養,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

  整本書閱讀課的心得體會 篇9

  11月24日,由冉老師主講的《閱讀課第一課時教什麼》的主題講座在一小多媒體教室舉行。聽了冉老師的講座,對語文課第一課時該教什麼有了更大的認識和體會。

  一、根據不同時段進行不同時段的目標和教學,合理設定目標。

  不同時段有不同時段的目標和方法,低段教學更多地注重學生對讀書和識字的技巧,在目標的設定上更接近學生的心理發展特徵,低段的學生對字音,讀音,讀詞語,讀句子和文章的要求要更多也更具體,對低段教學要注重基礎,有了好的基礎,才能在好的基礎上,進行更好的延伸。

  二、根據學生心理特點,進行不同的教學和授課方法。

  對於低段教學,要設定比較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語言要更簡練,課件要更生動和趣味一些,對於字詞的教學要重點在字音,字形,對詞語和句子,要引導學生的去對比,歸類,運用,在教學形式上,要童真化一些,要運用一些動物,卡通,和常用的句式,讓學生比較好理解,在學習手法上,要具體針對學生容易出錯的環節,進行跟蹤,改進,指導,點評等,語言上要簡約,生動一些,能讓學生理解感悟。

  三、環環相扣,達到整體感知。

  冉老師提到,初段教學的重點,對於字音的學習和用法,要把握到位,冉老師從多音字的問題著手,給我們展示了對於不同的字音,不同的句子,不同的語境,不同的應用方法,生動簡單地呈現了多音字的用法。透過多音字的運用又把它放入在課題中,很好地達到一目瞭然的效果,在中間的一類字和二類字的教學環節中,透過歸類,透過分自然段,透過對比,在課文中進行點拔,進行重點突出,進行難點突破,並一一進行講解,朗讀,指導學生從詞語到句子到課文的有效閱讀,很好地實現第一課時的目標,並更好地為上好第二課時作好鋪墊。

  關於第一課時的教學學習和討論,我意猶未盡,希望以後能有機會更多地向前輩,同事,專家們學習,讓自己的專業發展之路更進一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