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範文1500字(精選5篇)

英語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範文1500字(精選5篇)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透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英語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範文1500字(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英語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1

  20XX年7月16日—7月22日,我參加了由電白縣教育局和華南師範大學聯合組織的20XX年小學英語教師暑假培訓。七天的學習是短暫的、辛苦的,但通過了培訓,使我在思想上、工作上都受益匪淺,同時也看到了自己與他人的距離,明確了自己在教學中的奮鬥目標,如何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質,開拓眼界,為今後的英語教學奠定了良好基礎。下面我談談本次英語培訓心得體會:

  我們是幸運的,有幸聽到十五位教授專家的精彩講座。他們有來自華南師範大學的教授、專家,還有來自一線的英語教師。其中陳霄博士的小學英語教師語言素養的提升使我知道了英語語言的形、意、用的運用,以及在教學中如何運用篇章知識以及反饋技巧、在今後的英語的教學中提高了自身的教學水平和語言素養。對語音語調的教學詹俊峰教授給我們上了一節生動的小學英語語音教學,透過學習,讓我明白到自己的不足,我認為作為一名英語教師一口標準的英語發音是非常重要的,知道了語音教學應注重語音與語境、語調與語流相結合,不要單純追求單音的標準性。所以我將更加虛心、認真學習語音語調的知識。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課堂上,讓學生喜歡學習英語、愛上說英語。張柳珍老師教會了我們如何撰寫論文,她講到論文不是寫出來,而是作出來的。是要透過平時的積累,學習中的反思,才能寫出一篇優秀的論文。徐蘇燕老師的小學英語課堂管理讓我耳目一新,一節好的課堂不在乎教師教的精彩,而是學生學得積極主動。概括成教學“善於啟發”地教,學生“主動積極”地學。還有她的模仿能力非常強,能模仿小孩子的聲音,我們都聽的津津有味。透過聽她的講座,讓我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的進步,創新。陳道明所長在講解的《新課標》英語教材分析及教學建議(三年級)中,教會了我們如何分析教材,如何創設由意義的情景,讓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中學習語言。還有陳所長給我們的一些建議:教師不應該教死書,不能死教書;如果方法好,學得越多越好。還有田湘軍老師的小學英語基本課型教學模式講座,他幽默的教態,讓我記憶猶新。他能自己創作歌曲,並在教學過程在運用歌謠、音樂、簡筆畫來進行教學,讓我們知道在教學中可以和學生互動起來、玩起來的效果是非常好的。他還教會了我們如何勤於鑽研教材,勤於反思,只有反思才有進步。 在培訓的最後一天裡,我們看到了學員能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製作課件來進行說課,非常的精彩,讓我不得不覺的自己要學得還有很多很多。因此,以後要努力學習,特別是學習一些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善於學習,勇於實踐,善於反思來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堅持寫好“教學反思”,在教學中反思,在總結中進步。

  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應不斷地加強自身學習,向優秀的教師學習,向專家學習,多讀一些關於教育教學方面的書籍;多與同事進行交流,加強同事之間的合作。這一次的培訓只是一個開始,只是給我們學習指引了道路,學習將不斷地進行下去;在課堂上,教師應從自己本身出發,向學生傳遞關愛、信任等資訊,課堂應多表揚、少批評,多鼓勵、少指責,讓學生感受到老師關心、關懷,從而喜歡上課堂,喜歡上老師。

  總之,本次的培訓對我來說是受益匪淺,能讓我以更寬闊的視野去看待、對待我們的教育工作。同時也吸取了不少新的教育方法和理論,要不斷地充實更新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教學能力,積極實踐,不斷促進自己在教學工作上的進步。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運用所學的知識,從學生實踐情況中出發,認真鑽研符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方法。認真鑽研教材、認真備課、充分利用教學資源來提高自己的英語教學水平,把教育工作做的更好。在這裡我心裡還有一點點遺憾:就是自己所學的知識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因此我衷心的希望在今後多開展這一類的培訓活動,讓我們多一些學習的機會,為今後的教學多學習新的知識。

  英語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2

  8月5日至8月7日三天的時間,在縣教育局教研室的統一組織安排下,我們小學英語骨幹教師在沂南一小齊聚一堂,共同享用暑期培訓的精神大餐,本次培訓和以往的每一次培訓一樣:收穫多多,感想多多……

  8月5日,首先由縣教研室李老師作了“如何搞好集體備課”的報告,並詳盡的講解了集體備課的操作流程。網路大集體備課在我縣是首次推行,對我們來說是新生事物,許多的教師和我一樣從操作到運用都有著多多少少的困惑。此次報告猶如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撥雲見日,使我們在聆聽中豁然開朗。李老師分別從網路大集體備課的含義、與以往集備的聯絡與區別、大集體備課的意義、內容與範圍、形式與要求、基本程式、樹立的三種意識、幾種誤區等八個方面,結合生動的例子和她多年的經驗對網路大集體備課作了通俗易懂的講解。使我們更加深入的領悟到了大集體備課的魅力所在:大集體備課是藉助網路教研平臺,最大限度地發揮了我們縣現有的教育資源的共享,讓我們縣同一學科的教師共同分享彼此的智慧結晶。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又透過個性備課、教學反思,來超越、最佳化原有的備課,以此,不斷推進我們小學英語的進步發展。

  8月6日,由沂南一小的朱老師為我們作了“抓好集備務實教研,立足實際養好習慣”的經驗介紹,他首先分析了當前集體備課的狀況及弊端所在,又分析了我縣集體備課的作用,以及怎樣開展大集體備課和大集體備課的具體操作等幾個方面風趣幽默地結合他們學校自己的備課經驗,貼近實際的案例分析,深入淺出、手把手的傳授了他們集體備課的寶貴經驗。為暑期的培訓送上了一份清涼,一份收穫。

  8月7日,沂南三小的龍老師為我們講解並現場演示了“ppt的使用和製作”多媒體課件的輔助教學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但許多教師想用卻苦於不會製作多媒體課件或者多媒體課件製作的過於簡單。龍老師從多媒體課件製作的流程,文字動畫的新增效果,圖片的進入、強調、退出及動作設定,如何在幻燈片中新增聲音、動畫等幾個方面詳盡地為我們做了解說並現場操作演示。從龍老師的娓娓解說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非常善於從日常的一點一滴中積蓄能量的有心人,這一點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而後,李老師給我們講解了“圖片的剪下、錄音軟體的安裝及使用”平時,我們沒有條件給學生訓練聽力,單元檢測都是老師讀聽力材料,聽力訓練的效果不是很好,聽了李老師的講解,我才想到平時我們完全可以依託錄音軟體,自己製作錄音對學生進行聽力訓練的。

  今年的培訓中多了一項往年沒有的靚麗而又實用的風景線:互動、討論、交流。不同學校的教師坐在一起就如何開展大集體備課以及大集體備課的困惑等進行了熱烈的交流研討。使得今年的暑期培訓給人更加親切、實用的感覺。

  三天的培訓很短暫,三天的收穫卻是沉甸甸的。相信在縣教研室的正確引領下,在我們全縣小學英語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會做的越來越好!

  總之,集體備課是教師們分享資源的平臺,修正個人備課的途徑,提高有效教學的載體。希望廣大教師充分利用這個平臺,提高自我,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

  英語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3

  20xx年8月5日——7日,縣教研室組織在一小階梯教室對各鄉鎮英語骨幹教師進行了暑期集中培訓。這次骨幹教師培訓可以說是我們縣教育教學上的一次盛會,一次創新。大家相互探討、相互學習、暢所欲言,猶如在炎炎夏日裡注入了絲絲香氣,沁人心脾,透人心涼;更讓我們步入教育時尚,追趕教育潮流。

  首先,非常感謝李莉老師給我們大家精心準備的這場視聽盛宴,給我們一次充電的機會,感謝學校給了我這次難得且寶貴的學習機會!學習的過程是一個艱苦的過程,也是一個快樂的過程。在這次培訓的過程中,我感覺到從未有過的充實與滿足,快樂與幸福。所以在這次學習過程中,我非常努力,收穫頗豐。

  8月5日縣教研室李莉老師先就“全縣網路大集體備課”作了作了熱情洋溢的專題報告。她從網路大集體備課的含義、與以往集備的聯絡與區別、大集備的意義、內容與範圍、形式與要求、基本程式、樹立的三種意識、幾種誤區、網路集體備課操作等九個方面,對全縣網路大集體備課作了翔實而生動的闡述。對全縣網路大集體備課的思路、步驟作了進一步的安排和說明。

  網路大集體備課強調的是集體智慧的結晶,為教師之間的交流協作提供了平臺,是教師合作交流的載體,這徹底改變了原本處於孤立封閉狀態的教師備課,教學和研究,以嶄新的姿態,透過交流,研討進行探討,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挖掘備課教師的智慧,形成教學的合力,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能揚長避短,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一次集體備課的討論就是教師間的一次思維碰撞,一次碰撞就會有一次的提升,就會有一次的收穫,改變過去“閉門造車”、“單打獨鬥”的備課方式,大家群策群力,將個人的智慧和特點展現出來,選擇最適合自己實際的教學教法,在互動中提高工作效率,從而使教學達到最佳效果。

  8月6日,朱祥慧老師作了《抓好集備務實教研,立足實際養好習慣》的集體備課經驗介紹。朱老師憑藉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侃侃而談,抑揚頓挫,幽默風趣,遊刃有餘,技壓全場,贏得在坐老師們的陣陣掌聲。掌聲是對朱老師的崇敬,更是一種對自我的激勵,向朱老師好好學習,學習如何提升自身業務水平,如何搞好教研,如何養成習慣;答案就在朱老師的報告裡,我們不能只聽不練,紙上談兵,因而老師們都做了筆記,以便回去後細細品讀、好好揣摩。我相信每位教師都能在網路大集體備課中,較快地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教學水平。

  8月7日,龍寶乾老師進行了《PPT的使用和製作》的精彩演示。龍老師就PPT製作的方法、步驟、注意的地方等所作耐心細緻的講解,實用性極強,對文字新增、圖片新增、動畫新增等作了生動形象的演示。讓我們廣大教師對“最熟悉的陌生人”:多媒體、課件、PPT有了真真切切的感知和簡單運用,解開了其廬山真面目。最後,李莉老師就“圖片的剪下、錄音軟體的安裝及使用”作了進一步的演示和說明。李老師循循善誘的`向大家講解、傳授最簡單實用的操作,殷切的期望老師們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最實用的操作方法,相信大家都會得到李老師的真傳。再有秀外慧中的名師楊永梅給大家答疑解難、指點迷津,讓人豁然開朗。

  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事物在變化,我們應當掌握現代教育教學理論,更應當掌握現代教育教學技術,教育創新是時代的呼喚,教學觀念與策略的轉變勢在必行。在新時代的教學下,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播者和管理者,而是學生髮展的促進者和引導者。“授之以魚,不若授之以漁”。我們更應該學習關於多媒體課件製作的一些新知識,從而更好的服務於教學,應用於教學。

  在大家的歡呼聲中為期三天的培訓到此圓滿結束。時間短暫但很寶貴,內容不多但很充實,主題簡明扼要但意義深遠:相信在李老師及其精英團隊的引領下我們一定會化百鍊鋼為繞指柔,我們的教學一定會以圖文並茂、聲色俱全的嶄新姿態驚豔亮相,呈現在眾位教師面前,造福於教育事業。

  英語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4

  作為一名教學經驗尚淺的英語教師,我很榮幸地獲得了這次極其寶貴的機會去參加xx年暑期農村英語教師培訓。這次培訓給我們打開了一個新的天地,讓我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我們這次培訓共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聆聽專家講座,領略名師風采。共有5位名師給我們做講座。其中溫州第二十一中學的厲園光老師和泰順中學的蘇永超老師的精彩講座給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厲園光老師分析了目前我們有些課堂確實存在的現象:

  一、老師充當了幻燈片的放映員,只關注進度,不關注落實,下課後學生留在腦海的只有花裡胡哨的幻燈片。

  二、只叫好學生,忽略弱學生。只有齊聲回答,沒有個別回答。上課一言堂或自問自答。

  三、只為自己備課,忽略為學生備課。課堂上不敢太多的拓展,學生的疑問匆匆搪塞過去,怕自己答不出來尷尬。

  四、老師吝嗇對學生的肯定。

  分析過後,她給我們講述了國外的一些做法。課堂的難度不追究深難,只求淺顯易懂,只求實用,不講形式,不為難學生。要記住課堂的主人是學生,要讓學生真正參與課堂。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要讓學生樂學、敢說、敢問、敢表達。對學生的評價,先說yes再說no,好學生是誇出來的。而蘇永超老師講的是《一節課的誕生》。一節課誕生之前,我們要熟悉話題:學科特點,背景知識及話題準備。同時我們要熟悉教材:熟讀教材,認清要求,教材地位。

  教學設計方面,一要注意日常的積累,我們可以透過以下渠道進行積累:上課、網路、雜誌、聽課、講座、反思、日誌等。二要注意學生的情況,比如學生的人數、語言能力水平和學習習慣等。他給我們展示了他自己的幾個課件,設計非常地精彩,話題貼近學生實際和緊跟時代潮流,給我們一種借鑑。

  第二個階段是口語培訓,地點在風景秀麗的雁蕩山。口語培訓分成兩個小班,我的口語老師是來自英國的robert. 主要以口語練習為主,兼顧一些文化背景以及英語教學方法的介紹和指導,讓我們在異國文化習俗的氛圍中自然地感受它國的語言博大精深,掌握必要的實用性的操作技巧,有效的促進了我們英語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我們每節課都會根據抽籤換同桌,這樣我們就有了與更多人交流的機會。同時他給我們設定了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我們積極參與進去。大家都非常熱情,敢說敢表達。與他們的交流不但增加了我們的詞彙,練習了我們的口語,而且使我們瞭解了真正的英國生活。更為重要的是,外教給我們帶來了各種豐富的英語課堂,一些可以提升教學效率的教學方法。

  第三個階段就是今年教師素養提升的熱點與重點——文字解讀。主要是由我們的班主任傅詠梅老師講授的。現階段我們大部分教師對文字根本解讀不夠,很多老師主要關注教學設計、教學方法、語言點,卻對最基本的文字缺乏足夠的解讀。傅老師給我們指明瞭文字解讀的方向,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文字進行解讀:解讀文體,瞭解文字的體裁特徵;解讀結構,理清文字的脈絡意圖;解讀語段,推測文字的語義邏輯;解讀語言,欣賞文字的精美語言;解讀策略,把握技能培養的關鍵;解讀學生,實現文字解讀的價值。當然,我們在一節課的時間內是不能解讀這麼多內容的。所謂想要面面俱到,導致的後果可能是面面不到。因此我們最好每次解讀幾個關鍵點,然後把這些關鍵點連成一條主線來進行課堂教學。這給我們的閱讀教學指明瞭一條新的道路。以前我們老是盯著教學設計,卻忽略了真正重要的文字。以後我們要對文字進行閱讀再閱讀,從中挖掘出新的文字解讀點,這樣才能做到舊材新解,努力促進課堂的有效性。

  培訓雖然已經結束了,可帶給我的感悟與思考才剛剛開始。當我參加這個培訓之前,只是抱著想要學到一些新理念的想法,可當培訓結束的時候,我覺得在這裡所收穫的遠超過預計的設想。如何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的教學中,如何從文字中挖掘解讀點,上出高效率的課,從根本上激發學生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這才是關鍵所在。

  英語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5

  為期5天的英語培訓即將落下帷幕,在這緊張、充實而又快樂的5天裡,我感受了很多,也學到了很多,這次培訓使我受益匪淺,雖然時間很短,但是培訓的內容給了我教學上很大的幫助,聽了的xx和xx的理論指導,也觀看了一些教學例項,親身體驗了一些活動,讓理論聯絡了實際,使得我更深刻、更透徹的領會了老師所講的內容。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重新認識了自我

  透過學習使我的思想有了一個新的轉變,作為一位英語教師,必須具有淵博的英語知識,熟練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維品質,在英語的探究過程中,教師不再把英語知識的傳授作為自己的主要教學任務和目的,也不再把主要精力花費在檢查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上,而是成為學習共同體中的成員,在問題面前教師和孩子們一起尋找答案,在探究英語的道路上教師成為學生的夥伴和知心朋友。

  二、對英語課堂教學有了新的認識

  透過聽鄭嵐峰教師講的一些教學技能及他課堂教學的一些經驗和感悟,我對英語課堂教學也有了一個新的認識,英語課以語言為物件,強調以任務入手,放眼看周圍世界,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這個就是知識點。在教學總體目標上注意興趣,體驗成功和培養自信;在課程實施上注重創造學習環境和提高學習效率;在教學模式與方法上注重參與實踐和創新發展;在語言教學的目標上,注重培養語感和交際能力;在教學評價上,注重運用激勵機制和多元評價。英語教師應具備的聽、說、讀、寫、譯的教學技能,給英語教師指明的努力的方向,明確了作為一名合格英語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三、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有了一次質的飛躍

  這次基礎知識專業的培訓對我來說,無疑是一個莫大的收穫。語音、聽力、口語、寫作對我的英語水平有了一個很大的促進。尤其是鄭嵐峰老師的語音課,由原來不知如何正確發音到現在基本標準,且較清楚地瞭解如何教學生的英語發音,真是大有收穫。語言學習只有在有意義和有目的的活動中才會發生。透過專家教師的精心講解,讓我瞭解瞭如何較好的進行英語的聽、說、讀、寫的教學,我們的英語教學法讓學生有較沉重的壓力,而不會感到學習的快樂,事實上每一項能力的教學都可以教得非常有趣。優秀教師的做法讓我很受啟發。很多時候我們的學生不願開口說英語是因為沒有安全的語言環境。強調詞彙和語法知識使教師經常當眾打斷學生的發言,讓學生覺得很尷尬,長此以往,學生就不願當眾用英語交流了。因而,要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首先要給學生創造一個安全的語言環境。在安全的語言環境,教師注重交流的內容而不是詞彙和語法的正確性。利用自我糾錯能力,學生在不斷的交流中就能提高聽說能力了。只有在不斷的練習中,學生的口語能力才會不斷的提高。:

  四、對教材的把握有了一個整體的認識

  作為一線教師,我知道了怎樣的課才算是一堂好課,不泛包括師生互動,學生主體等,但我覺得關鍵還有對教材的把握,透過培訓,使我明白了,我要用教材教學生,而不是教教材,可以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圍繞課標可刪可增,另外要鍛鍊學生的實踐能力,也就是聽、說、讀、寫的能力,也就是說在課堂中,Pairwork和Groupwork部分不但要練,還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勇於張口,使課堂氣氛活躍而有秩序,讓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真正喜歡上英語課堂。

  作為一線英語教師,透過這次培訓感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非常感謝教育局領導能給我這樣一次學習的機會,我會加倍努力,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勤于思考,善於分析,儘早成為一名優秀的英語教師!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