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家庭的心得體會(通用10篇)

和諧家庭的心得體會(通用10篇)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和諧家庭的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和諧家庭的心得體會 篇1

  家風是一個家庭、一個家族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家庭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在一個家庭,老人要宣揚家風,結合自己的經歷,以過來人的身份告訴晚輩,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我的父母沒多少文化,但他們以自己的人生經驗一直告訴我,做人要善良厚道。父親常給我講身邊的人不孝的結局。比如附近三個盜墓賊,沒一個善終。如有老人無疾而終,父親感慨,說那是好人,修行好,所以才得善終。從中我明白,道德是天地的本分,本分是個人的規律,當違背了這一規律,人就有災難。

  馬克思與女兒有這樣的問答。問:你最崇敬的男人的品格是什麼?答:剛強。問:你最崇敬的女人的品格是什麼?答:溫柔。其是,這個話題與家風有關。男兒當自強。這裡的自強一則是韌性剛強,一則是有理想抱負。男人無志,家道不興。一個男人定要有責任有擔當,否則,在家庭中沒地位。你啃老或吃軟飯,別人能尊重你麼?農村人說,女人不柔,把財趕走。所謂旺夫相,實則是慈眉順眼的賢嫻之態,不是女漢子,更不是河東獅吼。用老人的話說,悍婦不僅不利,而且賤己。

  家和萬事興。對一個國家而言,強盛祥和很重要,對一個家庭而言,和睦和諧更是關鍵。比如在家庭裡,長者處事公道,晚輩心服口服。家庭成員之間關係融洽。有了困難齊心協力,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有好家風才有好家道,才能出好子弟。晚清具有改革思想的名臣不在少數。然而,虎父無犬子。他們的後人也往往是一時俊彥,如曾國藩之孫曾紀澤、孫曾廣鈞,左宗堂之子左孝同,張之洞之子張權,李鴻章之子李經方、侄李經羲,譚繼詢之子譚嗣同,陳寶箴之子陳三立等等。梁啟超五個兒子三個院士,一個上西典軍校,一個上南開大學。我以為,他們的兒子沒有褪化成今天的官二代,這與他們的家風家教密切相關。《曾國藩家書》便是明證。

  城市化之前的中國農村是熟人社會,那時,家風家道很重要。比如男女相親後,雙方都要要打聽對方的家道,說到張家李家,有時甚至剖根問祖。一般來說寧折十座廟,不拆一家親,大多數人在這個問題上要麼不說,要麼只說好。但是,有實在人說實在話。有人會這樣說,說人家那家人從老到小沒的說。娶媳婦看丈母孃,說丫頭她媽是個好人,賢慧本分,鍋灶好針線好。如果有什麼問題,比如說,有人說,娃娃我不瞭解,但他們爺爺就是個龜賊、她奶奶作風不正等等。往往或許就是這麼一句話一門親事黃了。農村稱這種人是“塞磚頭”的。由此足見家風家道的重要性。

  國是千萬家,家是最小國。試想,如果家家都有好家風、好家道,自然就會有好社會、好世道。

  和諧家庭的心得體會 篇2

  孩子的成長教育離不開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個方面。而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為了給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20xx年8月21日上午,縣教育局特邀請教育專家白薇老師到廣平縣第四實驗小學為我們做了一場生動感人的講座,使我感觸頗深,受益匪淺!

  家風,是一家或一族世代相傳的道德準則和處世方法。家風的形成乃是父母德行素養的薰陶。家風純正,雨潤萬物。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孩子的智商與家境沒有太大關係,與孩子在這個家庭裡獲得的尊重,愛和鼓勵有關。一個孩子的成長依靠的是父母真正擁有的東西,比如愛,把這種愛化作責任,化作智慧,化作力量,盡我所能,傾我所有,即使是一株小草也要讓它舒展茁壯!

  我們選對了愛孩子的方式,才可以真正把愛傳遞給孩子,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父母也沒有完美的孩子,我們只能誠懇地接納這種不完美才能全情愛家人,才能收穫一個溫暖的家,一顆美好,善良,勇敢的心靈。

  行動比什麼都重要。我們每個人都守護著一扇只能從內開啟的門,門外可能寒風凜冽,荊棘叢生,但更有陽光,雨露,和花香。讓我們一路同行,陪伴孩子一起成長吧!

  和諧家庭的心得體會 篇3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過,“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道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我國思想家陶行知曾說“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習慣性格態度多半能夠在六歲以前培養成功”。揭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應及早抓起的必要性。

  此刻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陽,家人對孩子的。生活照顧得無微不至,給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幫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最大限度的滿足孩子的要求,從不在孩子面前說一聲:“不”。祖輩、父母過分的溺愛嬌慣,造成孩子以自我為中心,適應潛力較差,任性,怕苦等問題。從開學初教師的上門家訪及調查問卷中發現,小班大都幼兒在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少家長很重視對幼兒的認知教育、智力開發,把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則以“孩子還小”為理由而包辦代替或不予以糾正,在幼兒發展中存在著認知潛力和行為潛力不和諧性、不一樣步性。不少幼兒在表演節目時還很自信,但一旦讓他們去獨立完成一件簡單任務時,就顯得不知所措。有的幼兒尚未構成用餐、入廁、傾聽、玩玩具等方面的基本行為習慣,如果任由這一狀況發展下去,幼兒行為方面的問題將越來越多,幼兒的不良發展將不可避免,對今後的一生都將產生不良的影響。

  3~4歲是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家庭教育和學前教育階段是幼兒構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比知識的獲得更重要。而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構成的事,要培養一個人良好的行為習慣,務必從小抓起。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要比知識的獲得重要得多,養成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獨立於社會的基礎,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並進而影響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能夠說,習慣是體現一個人素質的重要方面。小班是幼兒從成人呵護中逐步走向獨立生活的重要階段。小班幼兒的許多行為尚未建立或定型,可塑性很大,因此,小班階段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具有更重要好處。

  和諧家庭的心得體會 篇4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範、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從古至今,《誡子書》、《勉諭兒輩》、《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著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著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家風好,這個人就會茁壯成長;不重視家風建設,這個人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好的家風會造就了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人、有作為的人乃至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可以說,好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好搖籃。

  作為一個尋常百姓家,我的家風就是“踏實做事、真誠待人。”生活中,言出必行,做好每一件事,不做有損他人的`事。即:做好事,當好人。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影響家人,先管好小家才能影響大家。

  家風建設的關鍵在家長。家長首先要成為家風建設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識地創立自己的好家風、延續自己的好家風,使整個家庭與子女受益。家庭建設影響著社會建設,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所以,好家風就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從每個家庭做起,讓家家有個好家風、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堅持下去,社會的正風正氣就會發揚光大、中華民族的文明程度就會進一步提高。

  和諧家庭的心得體會 篇5

  剛開始看到市婦聯《關於開展尋找“最美家庭”活動的通知》的時候,我眉頭皺了皺,最美的標準是什麼,夫妻和睦?尊老愛幼?勤儉持家?在平時走村入戶工作時印象裡這樣的家庭還真不少,貌似大部分家庭都能符合要求,但細細想來要找典型家庭並非易事。為了找到這樣的典型,營造尋找“最美家庭”的氛圍,我們把活動從機關單位拓展至各村各戶,採取發放倡議書、張貼廣告、設立活動宣傳欄等多種形式,吸引更多群眾積極參與,誠邀廣大村民與鎮婦聯一同尋找“最美家庭”,推薦“最美家庭”,爭做“最美家庭”。

  隨著宣傳的深入,典型家庭逐漸多了起來。是的,這項工作,不是要讓人有多震撼,也不是要讓人有多感慨,更不是要讓人感動地聲淚俱下,而是去感受點滴幸福的瞬間。從工作的角度,我是有些慚愧的,並沒有挖掘出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但是我嘗試去直接接觸了我眼中的最美家庭,嘗試著去描繪一種普通人的幸福模樣,嘗試著去用另一種方式感知自己的幸福家庭。在走訪中,有一對企業家,在艱難的創業之路上,夫妻互相扶持,在丈夫傾吐創業不易時,妻子默默的泡上一杯茶,淡淡的說:“不都過去了嗎”,這是默契的幸福。一對六十餘歲的老夫妻,退休後依然發揮餘熱,每天帶領大家跳廣場舞、學太極拳等,遇到颳風下雨,還起早義務清掃廣場積水,讓參加晨練的朋友有個好站腳的地方,這是奉獻的幸福。一對年輕的小夫妻,兩人是大學同學,為了愛情,妻子遠嫁興化,如今已懷孕八月,年輕的丈夫一有空,就會貼在妻子的肚子上和可愛的小天使說話,這是甜蜜的幸福。一位平凡的妻子,在丈夫意外去世後,堅持把丈夫生前欠下的所有菜籽錢全部還清,她說不能讓丈夫在九泉之下不安,這是誠信的幸福……原來,“最美家庭”的典型很多,只是平時缺少了發現美的眼睛。在尋找“最美家庭”的過程中,我每天都感受著幸福。這一個個幸福的瞬間也在教我經營自己的幸福,這樣想著,忽然發現,我的家,何嘗不是一種最美。

  一個最美的家庭其實不關家庭人員多少的事,只要家庭成員和和氣氣,多溝通交流,互相理解,互相關懷就好,所謂家和萬事興,家庭人員和睦相處才是一個最美的家庭。每一個“最美家庭”的背後,都聚集著一個個“最美”的人。正是有了這一個個家庭成員的向心力,這個家庭才符合最美的標準。每一個“最美家庭”,都洋溢著崇德向善的怡人芬芳,散發著溫暖你我的心靈熱度。或許,他們並不是滿天星辰中最為亮麗的一顆,或許,他們並不是塵世徑陌中最新的一朵,但他們更多的是在平凡生活中堅守,在事業發展中奉獻的普通家庭,他們用自己善良的心,樸實的行動,搭建了屬於自己幸福的天地,雖然平淡,卻發揮出巨大的正能量,照亮了社會,為美麗大垛建設添磚加瓦。

  利用週末時間,又重溫了習近平總書記發出的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的五封書信,紙短情長,字裡行間皆是暖意。透過書信的一個個文字,回憶戰疫路上一幕幕感人場景,再到今天戰疫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不禁感嘆,何等偉大的精神動力,讓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共同抗疫,書寫出奇蹟般的戰疫史詩。

  那是抱定戰疫必勝的堅定信心,用戰鬥到底的精神奏響這春天鏗鏘有力的堅守強音。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全力以赴打贏這場保衛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無硝煙戰爭。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洶洶來襲,中國政府快速反應、積極防控,讓我們再次見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越性和強大生命力,見證了“中國速度”“中國力量”“中國精神”。黨中央堅持全國一盤棋,統一部署、統一指揮,有著這樣的超強舉措、堅強後盾,中國人民有十足的信心打贏這場戰“疫”。經過全國人民的艱苦努力,全國疫情防控態勢積極向好,但是在鞏固戰果的同時,也要清醒認清形勢,保持作戰狀態,不獲全勝,絕不輕言成功,防倒灌、防反彈,奪取疫情防控的全面勝利!

  那是平凡英雄敢擔當善作為的真實寫照,用無私奉獻的精神書寫這感動中國的平凡故事。戰疫路上,廣大青年不懼風雨、勇挑重擔,在國家和人民需要的時刻勇敢站出來,選擇逆行,在疫情大考中交出了優異答卷。廣大醫護工作者衝鋒在前、英勇奮戰,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白衣天使救死扶傷的崇高精神。“疫”路走來,無數平凡人用自己的平凡舉動書寫著不平凡的精彩故事,中華民族在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在磨難中越挫越勇、更加堅強、篤定前行。中華兒女團結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更是戰勝一切困難坎坷的力量源泉。戰疫路上,無數中華兒女舍小家為大家,任勞任怨、不辭辛勞、默默前行。每一個人都有很強烈的責任擔當和奉獻精神,都願意為抗擊疫情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這樣偉大的精神值得被讚美、值得被肯定!

  那是傳遞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信念,用守望相助精神譜寫這大國擔當的傳奇故事。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以強有力的舉措保障著人民的生命安全,更以超越國界的實際行動推動著全球抗疫。在疫情蔓延全球之際,中國更是慷慨無私與世界分享抗疫經驗,支援抗疫救援物資,彰顯了大國風範,中華民族始終秉持著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協和萬邦的寬廣胸襟。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中國在疫情防控中率先垂範,自覺承擔更大責任,始終堅持正確的義利觀,把為人類做出更大貢獻作為自己所追求的目標,發揮責任大國作用,展現負責任的大國形象,不斷貢獻中國智慧與力量。

  紙短情長,精神永恆,汲取書信中的信心、肯定、信念“能量因子”,匯聚成前行路上的磅礴力量。今天的戰疫成果是中華兒女用艱辛與拼命勁換來的,也是中華兒女不怕困難、團結一心的有力見證,閃耀著中華民族艱苦奮鬥、無私奉獻、守望相助的精神光芒,這種“精神密碼”將帶給我們無窮的力量與啟迪,激勵我們無所畏懼、勇敢前行,繼續書寫新時代的輝煌篇章!

  和諧家庭的心得體會 篇6

  調查顯示,“留守兒童”普遍存在親情缺失和家教缺位,在學習、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存在突出問題。全國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數在農村,其中大多數又是留守兒童。他們“生活缺照料、學習缺輔導、安全缺保障、心理缺依靠”被稱為“四缺兒童”。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發現家鄉進城務工的農民工越來越多,讓老人和小孩留守在家裡。為幫助“留守兒童”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和困難,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我利用暑期對“留守兒童”開展了一系列的幫扶工作

  一、開展“留守兒童”普查

  我從學校拿到我村所有小學生的住址,然後按組(我村共有六個小組)走訪了“留守兒童”的家庭,對他們的學習、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狀況進行登記。全面瞭解“留守兒童”的生存狀況和成長需求。

  二、開辦“留守兒童”補習班

  從調查中,我發現“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大部分在班級里居中下等。這跟父母不在身邊、監護人重“養”不重“教”等原因有密切聯絡。我決定利用暑假期間針對“留守兒童”開展補習活動。透過跟“留守兒童”監護人的交流,我向村委會提出申請,在村委會申請兩間閒置的房間當教室。我將來參加補習的“留守兒童”按年級分成兩班。根據學生的需要,低年級重點補習拼音和數學,高年級重點補習作文、英語和數學。透過一個月的補習,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三、組織豐富多彩的關愛活動

  日常生活中,在家裡“留守兒童”很少體會到父母的愛,在學校老師和同學的關愛便發揮了更重要的作用。在給留守兒童上課期間,我沒按正常的上課時間和課程來安排。班會課上,給“留守兒童”更多的傾訴機會;課後輔導時,讓成績落後的同學排在最前面;課餘時間,組織各種活動,在實踐活動中細緻地教他們自主生活、自護自救的知識。這一切就是讓“留守兒童”在遠離父母的關愛時也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四、形成關愛“留守兒童”的合作力量

  在原來普查的基礎上,定期不定期地對“留守兒童”進行家訪,與“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進行交流與溝通,增進了解,尋求互助,並對臨時監護人(爺爺與奶奶)給予一定的家教指導,幫助他們正確地管教留守兒童。同時,充分利用節假日、開學時間與“留守兒童”的父母進行直接交談,通報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達到社會、學校、家庭三位一體,增強“留守兒童”的教育合力。

  總之,“留守兒童”是當前的一個社會問題,全社會都在關心、關愛“留守兒童”,關注“留守兒童”問題。從這次活動中,透過與“留守兒童”的密切接觸,我真心感受到他們身上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共同來解決。從家庭方面來說,父母應將眼光放在孩子的長遠發展上,而不應只顧眼前的金錢利益,工作之餘應更多的陪在孩子身邊;爺爺奶奶作為“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不應過分地溺愛孫子,改變重“養”不重“教”的觀念,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從學校方面來說,學校作為培養人才的基地,更應該站在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政治高度上,紮實解決好“留守兒童”問題,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兒童”健康發展的工作思路,為社會培養出合格的接班人。從社會方面來說,“留守兒童”也是祖國的花朵,應對他們嚴慈相濟,使“留守兒童”感受到與其他孩子一樣的關愛。利用“留守”這一資源,教育“留守兒童”學會自立自強自律,鍛鍊他們的意志,培養堅韌獨立的個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們茁壯成長,讓青少年社會問題逐漸消失。

  和諧家庭的心得體會 篇7

  20xx年7月4日至8日,大家訪第二小分隊在領隊喬永春同志的帶領下,頂著烈日酷暑,展開大家訪實地走訪活動。小分隊主要走訪的地點為石家莊市和廊坊市,我和徐越群兩名同志為一組,在廊坊地區四個縣市走訪了畢國浩、田東春、李丹陽、劉姚、劉玉婷五名學生,均為家庭貧困的同學。圓滿地完成了活動任務,取得了良好的實際效果。

  在家訪過程中我們透過走訪困難學生,瞭解了很多“背後的故事”,對學生的成長經歷、生活環境、思想根源都有了更深的瞭解。這次活動對於我來講不只是作為老師的一項必須完成的任務,而是一種思想的歷練、一次生動的教育、一種現實的考驗。這次活動我體會最深的有三點:

  一、情感是教育的橋樑

  俗話說“情感是教育的橋樑”, 現在的聯絡方式很多,諸如電話、手機、網際網路等,為什麼要跟家長面對面的交流呢?可是當我真正踏入本次家訪之路時,我才體會到了電訪所不能達到的效果。面對面促膝交談與電話裡的聽聲不見面,那感覺和效果顯然不同。在走訪過程中,每次我們踏進學生的家門,學生們都非常感激和興奮,比在學校見面時還要親切,各位家長也都為我們遠道而來感動,見到我們非常熱情,所以聊天的時候非常誠懇,學生也願意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與我們真誠地交流。一個眼神、一句肯定、一條建議、一次微笑都是那樣的真誠,有的學生和家長臨走時都熱淚盈眶,緊緊握住我們的雙手,一再感謝,這份真情必定會為我們在校的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架起堅實的橋樑。

  二、精神上的支援與物質支援同樣重要

  在走訪過程中,我非常深切地感受到,這些家庭貧困的學生雖然家境貧寒,但往往都很有志氣、品學兼優的佔相當大的一部分。這些學生非常珍惜來之不易

  的學習機會,但受家庭環境的影響,也會有一些自卑和焦慮的情緒,對於這樣的同學,老師們應在日常教育時多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讓他們放下思想包袱,自強自立,更加自信樂觀地面對生活。同時在經濟上,學院和老師應提供一定的幫助,例如提供勤工獎學的機會,或在助學金和獎學金評定方面對家庭貧困的優秀學生予以照顧,這樣能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順利幫助他們完成學業。

  三、師德師風堅決不能丟

  在家訪的過程中,我們與學生家長耐心細緻地進行了溝通和交談,表達了學院對困難學生的關心和愛護,傳達了輔導員和班主任對學生和家長的問候,對一些特別困難的學生,隊員們還自掏腰包給學生家長購買了禮物,表達心意,為困難學生家庭送去了絲絲的暖意。在家訪中我們恪守學校紀律,不在學生家中吃喝拿用,不收學生贈送的任何財務,在訪問廊坊霸州某個困難學生家庭時,學生家長看到老師們頂著酷暑坐公交車返程,就掏出幾百元錢讓老師打車用,被隊員們婉言謝絕,因為我們知道,我們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著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的教師隊伍的形象,我們不能做有辱師德師風的事情。

  總之,家訪讓我受益非淺,既使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現和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又使我瞭解學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況及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我深刻地體會到,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參與。在今後的學生工作中,我會借鑑本次家訪的經驗和方法,加強與學生及其家長的溝通,跟好地為學生服務,為我院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儘自己的微薄之力。

  和諧家庭的心得體會 篇8

  家庭教育對於孩子來說很重要,我作為一個母親,陪伴孩子是最多的,不管是孩子的生活,還是孩子的學習,我都要去管理,所以在這一個過程中,我也有了很多的家庭教育的心得。那麼現在我就來總結一下我在家庭的教育心得:

  一、培養孩子興趣愛好,開啟孩子的視野

  我們做家長的,一定不要限制孩子的興趣愛好的發展,孩子有自己的興趣,能夠讓他更全面的發展。我知道很多的`家長只重視孩子的學習,在孩子學習階段,不讓孩子去碰觸自己喜歡的,覺得是在浪費時間,所以就制止孩子去發展愛好,這其實是錯誤的教育方式。我覺得良好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更好的去贊同孩子的興趣和愛好的發展,去培養他們這方面的發展,儘可能的開啟孩子的一個視野。從小去培養他們的興趣,在長大的過程中有利於他們去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也是推動孩子前進的一個動力。學習固然重要,但不是死學習,而是要活學活用,再說興趣也是在學習的範圍之內的,有了興趣,怎麼可能不願意去學習呢?

  二、培養孩子熱愛勞動的習慣

  勞動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對於孩子來說,能夠在勞動的過程中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能夠讓孩子更加憐惜父母,更加懂得父母的艱辛。在家適當的勞動,對孩子健康成長是有很大的作用的。人類很多的重大成果,都是從勞動中產生的,所以培養孩子勞動的習慣,孩子也會學會獨立,對自己的生活負責,讓他們感受勞動的快樂。一個熱愛勞動的人,它的責任心肯定是不差的,而且還會幫助孩子在成長這一個過程中得到成長。

  三、對孩子要賞罰分明

  在一個家庭中,最忌諱的就是對孩子過於的溺愛,溺愛只會毀了孩子,好的教育是賞罰分明,孩子做錯了,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犯錯了,懂得認錯,並進行改正。在孩子做對事情,也要給予獎勵和誇讚,在誇讚中長大的孩子,會更有上進心,他們明白做事做對做成功,就能得到他人的誇獎,是一種對他們的.肯定,那孩子也會變得自信和勤奮。像我在家裡,如果孩子做錯事了,我會引導他認錯道歉,讓他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所以現在他做事越來越有分寸,會努力的幫我做家務,會主動承擔起自己的事情。

  家庭裡的教育對孩子成長中的幫助是很大的,因而家庭教育一定要好,才能培養出好的孩子出來。

  各位老師、各位家長,大家下午好。很高興能在這裡與大家分享關於孩子的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我的女兒吳xx今年7歲,學習上她自覺主動,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中,她艱苦樸素,熱愛勞動,充滿愛心。從上幼兒園大班開始,她就比較懂事,時常能帶給我們溫暖、感動與驚喜。進了小學後,在老師的悉心孩子的教育和培養先,我們感覺她進步明顯,對學校生活適應較快。藉此機會,我要特別感謝班主任王老師以及所有其他老師,謝謝你們為孩子付出那麼多辛勤汗水和無盡的愛。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也是家庭的希望,今天的幼苗就是明天的參天大樹,因此每對父母都會在孩子成長曆程中用愛心、責任心給予關心指導。但是儘管望子成龍是每個父母共有的希望,但並不一定都能夠如願以償。家庭孩子的教育實際上是一門學問,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提高孩子的教育水平。剛剛聽了陳教授的報告,感覺有很多收穫。在座的老師也都是孩子的教育專家,你們關於孩子的教育的理論以及孩子的教育的實踐都比我豐富得多,生動得多。我深知在孩子孩子的教育方面,我也就是小學生水平,但我很願意在專家面前談談有關孩子孩子的教育的感受,希望得到你們的批評指正。

  一、創造溫馨環境

  (一)達成孩子的教育共識。儘管我和她爸爸工作很忙,但是我們對孩子的教育都很重視。我們購買或借閱過有關孩子的教育的書籍,在一起交流對孩子的教育的認識。當出現孩子的教育上的分歧後,我們能坐下來坦誠交談,直到達成共識,這樣使得我們對孩子的言行都有較為一致的看法,對她的不足有近似的解決辦法,不至於今天告訴她這樣做,明天告訴她那樣做,讓她無所適從。

  (二)營造學習氛圍。知識改變命運,這是一條真理。活到我學到老,也是我的座右銘。在我家,可以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爸爸媽媽和孩子都在燈下看書學習。女兒很小的時候,看到我們在學習,她也就很習慣地捧一本書,小的時候她就纏著我讀給她聽,後來我就鼓勵她自己閱讀。慢慢地,她的讀書習慣就養成了,認識的字越來越多。因為我經常讓她讀些散文詩歌,她有時還會寫出一些小詩歌,充滿童趣。我和她爸爸會細心地幫她收集起來,有時靜下來與她一起重溫她寫出來的小文章,彼此都感覺是一種享受。現在每天午飯後,她都會靜靜地坐在那兒,讀自己感興趣的書。

  二、培養良好習慣

  有一條諺語說:行為培養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但培養孩子的習慣,不可能透過簡單的一通批評或在訓斥就能實現,必須要從孩子的行為入手,引導孩把決心、口號落實到行動上。

  (一)鼓勵少說多做。經常孩子的教育孩子應把空想、說空話的時間用在實事上,告訴她一次行動抵得上一打綱領,一次行動的價值要超過一百句口號,一千次決心。

  (二)注重循序漸進。比如:培養孩子背英語單詞的習慣,一開始只能要求背2~3個,以後習慣養成後,可以慢慢增加量。女兒4週歲就開始學鋼琴,前2年都是我陪著學,但我工作越來越忙,經常不能陪她,於是她漸漸放鬆了學習。我想,必須培養她獨立學琴,否則極有可能半途而廢。我把獨立看譜、練琴的想法與她以及鋼琴老師進行了溝通。一開始,可想而知,回課的質量非常差,不是節奏不對,就是樂譜看錯,但我沒有慌張,她願意自己練琴,已經是很大的進步。我和鋼琴老師不斷鼓勵她,並且有意識地放慢教學速度,使她漸漸適應了自己聯琴。半年之後,我們已經把孩子的教育速度提高到原有的水平。從此,她進步非常快,而且在煩惱的時候她會用彈琴去放鬆心情、舒緩情緒。我偶爾也會站在她旁邊聽她練琴,但已經是帶著欣賞的心情去聽琴,再不用愁沒有陪練時間而內疚萬分了。現在我開始動員她寫日記,也不是每天都要求她寫,而是告訴她把每天感興趣的事情寫下來,長短不限,她堅持得也不錯。

  三、勤於溝通,多加鼓勵

  (一)平等溝通。沒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也不會有孩子去拒絕父母寬廣的胸懷和熾熱的愛心。女兒上幼兒園大班、稍微懂事時,我就告訴她:“你和媽媽是平等的,我不會罵你,更不會打你,但你必須把你遇到的或是高興、或是委屈事情統統告訴媽媽,這樣就等於媽媽陪著你又長大一次,我會很開心的!”的確,我非常樂意與她談天,我會把我對事情的看法儘量用她能聽懂的方式告訴她,與她無所不及的交流使我們之間的感情更加親密,她也就非常願意聽我的評價,很能聽得進去我們的觀點。

  (二)真誠鼓勵。我深信:多給孩子欣賞的目光,善於發現她與眾不同的長處和優點,看著她一點點進步,鼓勵她、耐心引導她,並用語言和實際行動支援她,孩子就會把自己的優點發揚光大。尤其在孩子遇到困難時,不是簡單呵斥或冷言冷語,而是耐心開導,積極提供解決問題的辦法。記得一天晚上,我和她爸爸還沒有回家,她給爸爸打電話,言語中透露出情緒不高,似乎有心事。我們趕回家後,耐心詢問發生了什麼事,原來她今天數學考試沒考好,只考了92.5分,她看著我眼淚都要掉下來了,說朱老師發下試卷後,自己簡直不敢相信這就是自己的成績。我一方面暗自為女兒有強烈上進心感到欣慰,另一方面,我認真看過試卷,與她一起總結分數低的原因,不僅有粗心的因素,也有她本身沒有理解題意的因素,她同意了我的看法,接著針對她理解錯誤的地方給她進行了講解,最後,我告訴她:分數不能代表全部,最重要的是深刻理解題意和解題方法,考試是一次檢驗,問題總是提前暴露出來好,發現問題,改正問題,人才能不斷進步,我帶著輕鬆的語氣讓她慢慢恢復了快樂與活潑,事後,她認真對我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我認為,如果我當時皺緊眉頭,嚴厲批評她,可能會讓她更難過,而且會暫時懷疑自己。

  和諧家庭的心得體會 篇9

  今年的暑假,我在農業銀行海門三星支行進行了一個月的暑期社會實踐。實習期間,我掌握了銀行業務的基本技能,熟悉了銀行日常業務的操作流程等。

  我希望透過這次實習,能讓自己透過接觸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更加了解社會,並且培養自己與人溝通交流,處理問題的能力。而事實上,在這些方面確實得到了很大的鍛鍊。雖然做這些時和我的專業並沒有什麼關係,但充實了我的暑假。

  銀行每日的基本業務有儲蓄業務,辦理貸款,個人理財,投資保險業務以及其他。我在銀行裡首先學習的就是填寫一些最簡單的單子,開存單和轉賬之類等基本技能。最先學習的是教顧客透過自動髮卡機辦卡,這個對於我來說沒有什麼難度。但是後來發現了一系列的問題。有人自己的手機號背不出啦,有些年紀大點的人不知道怎麼設定密碼啦,還有一些輸入太慢超時啦等等。後來辦卡之前我都會先確定顧客是否知道一些必要的個人資料。這樣就縮短了辦卡的時間,提高了效率。我還做的事就是幫他們開通網銀和手機銀行,對於不會用K令的顧客,教他們怎麼用。這些也很簡單。比較困難的是填單子。不同的轉賬根據轉賬的額度,是否跨行,是否異地,個人還是公司,都要填不同的單子。有時候根據顧客的需要,要幫他們推薦最省錢便利的方式。經過一個月的實踐,我雖然還不能完全瞭解銀行的全部基本技能,但大致也掌握了其中的大部分,所謂熟能生巧,主要是靠耐心與用心。

  這一個月,我和同樣在大堂裡的大堂經歷楊會計以及安保小馬理財師小周成了朋友。在沒有多少顧客的時候,他們會根據我做的不好的地方告訴我哪些應該怎麼做。我漸漸瞭解了包括理財產品,基金,股票,開戶,存取現金,掛失,解掛,大小鈔兌換,受理中間業務等。這讓我更加了解了銀行。同時,我們會聊一些新聞之類的,聽到不同的人對於同一件事的看法也是讓我收穫頗多。他們都是很有責任心的人,對於什麼都不懂的我也是很耐心,像小妹妹一樣會更加照顧我一些。雖然只是相處了一個月,最後竟然彼此都很捨不得對方,我想以後步入社會也一樣。

  有人說,社會不是象牙塔,比你想的要殘酷的多。但我覺得,真心對待彼此是可以感受到的。你用了尊重與關懷,必然也會收穫到溫暖。同時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對於年紀大的顧客不斷的重複和溝通,我會覺得很無語,但是他們的職業素養讓他們不厭其煩地耐心溝通。如何與別人溝通好,這門技術是需要長期的練習。以前沒有工作的機會,使我與別人對話時不會應變,會使談話時有冷場,這是很尷尬的。人在社會中都會融入社會這個團體中,人與人之間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過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別人給你的意見,你要聽取、耐心、虛心地接受。在我實習期間就遇到過一些第一次來銀行存錢的人,他們既不懂我所解釋的存款步驟,又表達不清自己的意思,交流過程很是困難,費了很大功夫才為他們辦成一筆業務。讓我十分佩服。每天直接與各種各樣的個體客戶打交道,必須面對很多對銀行業務不熟悉的顧客,他們有的學歷高,有的學歷低。這是我們需要用最簡單的語言和最耐心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客戶,但這有時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耐心真的很重要,做什麼都是如此。好奇心只是一時支撐你,而耐心是讓我們堅持下去的理由。

  最後領的工資雖然只是一點錢,但是我並不在意。因為我覺得我學到的東西不是用這些錢來衡量的。這些錢也不是對我的能力和態度的精確判斷。一個人在他的學生時代最重要的是學習東西,增長見識,鍛鍊能力,尤其在大學學習時候,參於社會實踐活動是一個很好的鍛鍊機會,賺錢不是主要的,作為學生,能賺多少錢,等我們畢業了會有很多賺錢的機會。實習是為將來打基礎的重要階段,珍惜我們的每一個工作機會,不論什麼人,什麼學歷,從事什麼工作,好好的表現、展示自己的能力,不要錯過好的機遇。沒有一件事情是輕輕鬆鬆的,但每一件事都是讓人成長的,經歷一段過程,喜悅或是艱辛,儘管經歷的方式不盡相同,但它的結果是相同的,我們都會因涉事而成長。其實工作中不一定有太多地方用到專業知識,更多的是我們要耐心、細心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際的去工作,只有基本工作做的夠好,才能贏得上級和同事的信賴,才有機會展示更多的才華。單憑專業知識不可能在工作上高枕無憂,更多的是在做一些很小的事情,而判斷一個人的工作能力怎樣恰恰是從些事情上看出來的,正可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現實,就是這樣。以上就是我這個暑假社會實踐的體會。

  到這樣的情況,都必須耐著性子為客戶講解和示範,直到客戶滿意的離開。我從這些事中看到了作為服務業中的一員和顧客打交道的辦事技巧,也領略到了這其中的不易。

  21世紀的科技高速發展,無人化,智慧化操作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銀行業也不例外。我走進銀行才意識到智慧化辦理業務在銀行中已逐漸普及。從自動取款機,到網上銀行,信用卡,簽帳金融卡等方便使用,解放生產力的產品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電腦,網際網路在銀行業務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不在有厚厚的存摺,取代他的是小巧的銀行卡,不再需要排長隊取錢,取代他的是隨處可見的ATM機,不再需要麻煩的人工轉賬,取代他的是網上營業廳的幾個簡單步驟。我憑著對計算機和網路的熟悉,很快喜歡上用電腦辦公的樂趣。

  這次實習,除了讓我對建設銀行的基本業務有了一定了解,並且能進行基本操作外,我覺得自己在其他方面的收穫也是挺大的。作為一名一直生活在單純的大學校園的我,這次的畢業實習無疑成為了我踏入社會前的一個平臺,為我今後踏入社會奠定了基礎。

  首先,我覺得在學校和單位的很大一個不同就是進入社會以後必須要有很強的責任心。在工作崗位上,我們必須要有強烈的責任感,要對自己的崗位負責,要對自己辦理的業務負責。如果沒有完成當天應該完成的工作,那職員必須得加班;如果是不小心弄錯了錢款,而又無法追回的話,那也必須由經辦人負責賠償。

  其次,我覺得工作後每個人都必須要堅守自己的職業道德和努力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正所謂做一行就要懂一行的行規。現在銀行已經類似於服務行業,所以職員的工作態度問題尤為重要,這點我有親身感受。在我實習快要結束時,基本業務流程我也算是掌握的差不多了,所以偶爾在空閒時指導老師讓我上崗操作。沒想到,看似簡單的業務處理,當真正上崗時卻有這麼多的細節需要注意,比如:對待客戶的態度,首先是要用敬語,如您好、請簽字、請慢走;其次與客戶傳遞資料時必須起立並且雙手接送,最後對於客戶的一些問題和諮詢必須要耐心的解答。這使我認識到在真正的工作當中要求的是我們嚴謹和細緻的工作態度,這樣才能在自己的崗位上有所發展。

  和諧家庭的心得體會 篇10

  作為小學班主任的我,知道家訪對開展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是很有幫助的。透過家訪,我們可以瞭解到每個學生的生活背景,家長文化程度,經濟收入情況等等,可以對每個學生對症下藥。尤其是當學生取得好成績時,我們及時告知家長,使家長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獲得自豪感;當學生犯錯誤時及時通知家長,讓家長彌補孩子的過失,從而使孩子在改正錯誤的過程中吸取教訓,不斷完善自己。但在暑期走進學生的家庭,對於我還是第一次。透過對二十多個學生的家訪,我收穫頗豐。

  在素質教育的新形勢下,搞好家訪,密切了師生關係。學生放假時間很長,我們學校又地處農村,學生居住地分散,學習環境較差。為了真正瞭解學生的學習、思想狀況、學習實踐活動的效果,領導提出了搞好家訪的工作思路,此活動加強了學校與學生家長的溝通,更有利於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

  我與幾位教師,走村下戶,對學生進行家訪。一是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效果。二是瞭解學生的家庭生活、家庭背景,以便更全面的瞭解學生,使工作更有針對性。三是與家長進行密切溝通,相互配合,及時瞭解學生的思想狀況與精神面貌,掌握學生在家的第一手資料,透過雙方共同努力,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四是瞭解學生、家長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在家訪中,不少家長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見和建議,積極為學校發展建言獻策,為我們今後的學校工作提供了很好的依據。

  透過家訪,我們瞭解到,學生自發地組織學習興趣小組,採取自學和共同討論相結合的辦法,放鬆學習;有的家長反映,學生在學習中遇到不少的疑難問題,急切需要老師能幫助解決。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及時組織各科骨幹教師,隨時走進學生家中,認真解答他們的疑難問題,教給他們合適的學習方法,幫助他們克服學習困難;在解答疑難的同時,還適當排程學生的學習進度。

  在家訪中,我們發現了一些學校內沒有發現的情況,例如瞭解到一些同學的家庭特別困難,有些家長教育孩子存在不少誤區,有些家庭存在一些潛在的問題等。這些情況告訴我們,在素質教育的新要求下,要適時地改變教育教學工作思路,因材施教,以便更好的完善自己的工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