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特色產業實現富民強縣

培育特色產業實現富民強縣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在農村。如何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是傳統農業大縣必須回答好的緊迫課題。xx作為農業大縣、山區大縣,立足資源優勢,遵循市場經濟規律,把養牛業作為立縣主導產業進行培育,以特色產業的發展,實現富民強縣。20xx年,全縣牛飼養量達到28.25萬頭,存欄20萬頭,出欄8.25萬頭,人均養牛增收300多元。

  一、科學決策,定位於民。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點,其核心是農民增收問題。農民要富,縣鄉要強,必須準確定位,科學決策,確定一條既符合當地實際,又具有發展前景的致富途徑。必須把農業產業化經營作為立腳點,做大做強。xx地域廣闊,自然、地理、資源、氣候、人口素質等生產要素差異較大,就選擇適宜全縣的特色主導產業方面,20xx年,縣委、縣政府經過廣泛調研論證,認為養牛產業符合xx實際,具備做大做強的基礎,有形成特色的條件。一是市場前景廣闊。一方面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膳食結構不斷改善,對牛肉、牛奶的需求日益增長,市場空間廣闊;另一方面,我國肉類產品在國際市場有較強價格優勢,較易形成市場競爭力。二是全縣有草場資源426萬畝,具有發展草食、節糧、低耗、生態畜牧業的`特點,發展養牛業符合發展特色農業、生態農業的發展方向,又可以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三是發展養牛業基礎較好。xx大力發展養牛已有10多年曆史,全縣已湧現出一批肉牛養殖、育肥大戶,並培養造就了一批專業技術隊伍。基於此,縣委、縣政府果敢決策,決心把養牛業作為特色主導產業進行培育發展,並在縣委全會上做出《加快養牛產業發展的決定》。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全縣養牛產業發展實現了大突破。萬頭牛鄉鎮達6個,千頭牛以上村40個,百頭以上養牛大戶218戶,幾年實踐證明,縣委、縣政府決策是科學的,定位是準確的。

  二、強化領導,取信於民。

  為確保縣委、縣政府確定的全縣養牛發展決策落到實處,堅定農民發展養牛信心,樹立黨委、政府形象,取信於民,全縣成立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從組織上給予保障;各鄉鎮也成立了組織,完善了制度,採取了獎懲等激勵措施;新聞、廣播、電視等各種媒體加大宣傳力度,宣傳縣委、縣政府決策,宣傳先進典型,統一廣大幹部群眾思想,形成共識,營造全縣發展養牛業的濃厚氛圍;為開闊視野,全縣組織鄉鎮主要領導和縣直部門負責同志到三河、大廠、香河等縣(市)進行參觀考察,學習先進經驗;同時,每年組織養牛大戶和鄉、村、組幹部到縣內重點鄉鎮進行參觀學習,交流經驗,總結提高;為使產業逐步壯大,縣委《關於加快養牛產業發展的決定》從佔地、疫病防治、投入保障、品種改良等各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以服務為宗旨,惠及於民。

  三、加大投入,謀利於民。

  發展養牛產業,關鍵是資金投入。xx採取財政支援、銀行貸款、爭取產業政策扶持資金、招商引資、社會投入、群眾自籌等多種渠道,不斷加大對養牛產業投入。幾年來,每年投入養牛資金都在億元以上,保障了產業的發展壯大,做到了謀利於民。一是舉全縣之力,集中專項資金保發展。扶貧發展資金、農業開發資金、財政支農週轉金等專項資金,凡是能用於養牛產業的一律打捆使用,集中安排一定數額資金支援養牛產業發展。二是招商引資,吸引外埠資金促發展。以專案為載體,精心謀劃肉牛、奶製品、飼草飼料等加工專案,吸引縣外資金注入。透過吸引縣外資金,全縣建成了翔宇皮革、峰源公司等養牛產業龍頭企業。三是加強協調,增加金融貸款投入壯發展。利用聯戶擔保、財政擔保、建立信用鄉鎮、信用村等形式,加大小額信用貸款投放力度,支援養牛產業發展。四是政策引導,吸引社會資金用於發展。透過各種優惠政策,建立良好投資環境,鼓勵社會投資。目前,全縣20xx餘戶在外務工人員回鄉搞起養牛業,離退休以及個體大戶也紛紛投入養牛產業發展。

  四、培樹典型,引導於民。

  縣委、縣政府在抓產業發展上,遵循市場經濟規律,不包辦、不代辦,以市場為導向,以利益吸引農民,以典型示範帶動農民。一是抓重點,帶動全域性。根據資源、區位、農民素質等不同條件,確定重點發展養牛鄉鎮、集中專案、集中資金、集中用力,建基地、擴規模,率先發展帶動全縣各鄉鎮發展;二是抓小區,帶動區域。按照畜牧業區域化、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要求,統一徵地、集中連片,建設肉牛繁育、西雜母牛馴化擠奶養殖小區,輻射帶動區域發展;三是抓大戶,帶動散戶。選擇有技術,能管理,肯實幹,熱情高的養殖戶進行重點支援,以大戶收益引導示範周邊農戶發展養牛。透過“三抓三帶”,全縣出現了“鄉鄉有典型,村村有大戶”的喜人場面。目前,共建重點養牛基地12個,養牛小區16個,規模養牛戶8500戶。湯頭溝紅山子生態移民舍飼養殖示範小區,集遷移扶貧、奶牛胚胎移植示範、舍飼養殖、草場建設示範於一體,年產值300多萬元,獲利80多萬元,搬遷移民25戶100口人,帶動作用明顯。張三營肉牛繁育示範區,建20棟標準養牛舍,20個永久性青貯窖,15個三位一體沼氣池,可飼養1200頭牛。

  五、完善體系,服務於民。

  從品種改良、飼草飼料、防疫滅病三個環節入手,健全服務體系,完善服務機制,落實服務措施,提供優質服務。一是健全品種改良服務體系。依託中國農大、河北農大等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的技術優勢,建立縣級中心服務站、鄉級標準改良站和村級定點改良站三級品種改良服務網路,全面推廣黃改冷配、胚胎移植、奶牛生產等先進技術,加快培育優良種群。幾年來,西門塔爾、夏洛來等優良肉牛品種得到了鞏固和發展,同時引進了皮埃蒙特、安格斯等優質肉牛和荷斯坦奶牛。目前,全縣共建黃牛改良站點221個,黃牛冷配改良2.5萬頭,胚胎移植3000頭,為發展優質養牛產業奠定了良好基礎。二是健全飼草飼料服務體系。立足縣域山地多、草場面積大的優勢,合理開發利用飼草資源。結合防沙治沙、退耕還林還草,農業生態開發等建設專案的實施,加強人工草場和圍欄草場建設。幾年來,共種草15萬畝,圍欄封育15萬畝,建禁牧草場100萬畝。大搞農作物秸杆綜合開發利用,傳授秸杆飼料青貯、微貯、氨化等科學處理技術,推廣捨飼、棚飼等科學飼養方式,縮短出欄時間和養牛週期。三是健全防疫滅病服務體系。結合實際,制定出臺防疫滅病工作應急預案,制定了牛的各種突發疫病的預防、控制、處理、治療措施。建立完善縣、鄉、村三級防疫指揮系統,實行指揮長負責制和鄉村幹部包防疫密度、畜牧技術人員包防疫質量的雙包責任制,提高防疫數量和質量。依託全縣25個鄉鎮獸醫站、畜牧站,採取行政、法律、經濟、技術等綜合措施,在春秋兩季對牛重大疫病實行全部強制免疫,確保防的到位,滅的及時,推動養牛產業的健康順利發展。

  六、長遠規劃,著眼於民。

  幾年的發展,xx的養牛產業已初具規模,發展潛力日益顯現,但距離產業化要求還有很大差距。為進一步做大搞強養牛產業,使其真正成為一項牢固的富民立縣主導產業,今年年初,縣委、縣政府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推進養牛產業化程序的決定》,對養牛產業進行了再規劃、再安排、再部署。一是強龍頭。透過擴大開放,加強外聯,力爭用一兩年時間建成肉牛屠宰加工型和奶製品加工型兩類龍頭企業,延長產業鏈條,使產品實現深加工增值,讓農民獲得最大利益。二是拓市場。建設完善張三營、郭家屯、中關三個大型肉牛交易市場,培養壯大經紀人隊伍,引進縣外良種牛,促進本地肉牛外銷,提高市場交易量,調動農民養牛的積極性。三是擴規模。制定優惠政策,採取財政舉資、招商引資、銀行融資、社會籌資等方式,加大農民養牛產業投入,不斷擴大產業規模,謀求產業規模效益。力爭到今年年底,全縣實現養牛規模化、良種化,牛飼養量達30萬頭,存欄21萬頭,出欄9萬頭,農民人均養牛收入800元;到20xx年,實現養牛產業化,牛飼養量達44萬頭,存欄30萬頭,出欄14萬頭,農民人均養牛收入1600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