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詩歌《贈達夫》賞析

郭沫若詩歌《贈達夫》賞析

  贈達夫

  郭沫若

  十年前事今猶昨,攜手相期赴首陽。

  此夕重途如夢寐,那堪國破又家亡。

  1936年,郁達夫受託為解除郭沫若通輯令並動員回國抗戰事,專程前往日本,11月15日到達東京。當晚,達夫便在一位日本改造社成員的陪同下前往市川市江戶川郭沫若寓所,邀請詩人去東京參加改造社所主辦的為編譯《餐迅全集》兼為郁達夫洗塵而設的宴會。席間,郭沫若寫了這首詩,也請郁達夫寫詩留念。郁達夫的詩是:

  卻望雲仙似蔣山,澄波如夢有明育。

  逢人怕問前程釋,一水東航是馬關。

  郭詩用倒裝寫法,一開始就把人引入歷史的回顧之中。郭沫若、郁達夫同是創造社的元老,又是文壇上的一對摯友。闊別十年後在日本重逢,重溫舊事,浮想聯翩,論及國事,慨當以慷。那是在1922年,創辦《創造季刊》初期,因經濟困難,雜誌難以出版,銷路又不好。有一個夜晚,郭、鬱二人同往上海四馬路泰東書局拜見書局經理趙南公。趙說雜誌銷路不好,初版二千份還剩下五百。聽了這訊息,兩人倍感痛苦和難堪。為了解除心中的苦悶,便上街喝灑,連喝了三家酒店,昏昏,悽悽寂寂地回到靜安寺路的住所,歸途中二人自比為“孤竹君之二子”,象伯夷、叔齊到首陽山一樣準備著捱餓。這種“赴首陽”的感慨,既有感於個人身世的'艱難,更包含有豐富的時代內容,份量是極其沉重的。

  一、二兩句憶舊,三、四兩句話今。“此夕重逢”順勢而下,緊承“十年前事”。十年別離,痛楚生活的回憶,而今重逢,應當是高興的,詩人無意去寫那些A好、歡樂的場面,而說這些重逢好象是在夢裡一般。“如夢寐”,一是說本以為不能再見面恍如夢中,二是暗示見面並不樂觀,優心忡忡,前途渺茫,為結句作了有力的襯墊。最後以“那堪國破又家亡”結束全篇,寄慨無窮,撫今思昔,百感交集,優時傷世,萬慮潮生,怎能不為相互的遭遇而慨嘆,不為國破家亡而悲槍呢?又表現出深沉的愛國思想。意思是說,我不能坐視祖國的淪亡,我要回國去重上戰場,而不是到首陽山隱居。1937年7月,郭沫若毅然離開日本回到闊別十年的祖國,開始了他又一次“投筆請級”的戰鬥征程。

  此詩即興而成,寫得情真意切,楊快淋漓,既有往事的回憶,又有國破家亡的慨嘆,激揚文字,慷慨悲歌,讀來動人心魄。

  【知識拓展】:

  郭沫若(1892一1978)。1892年11月16日出生於四川省樂山縣銅河沙灣,畢業於日本九州帝國大學,現代文學家、歷史學家、新詩奠基人之一。[1]

  1914年,郭沫若留學日本,在九州帝國大學學醫。1921年,發表第一本新詩集《女神》。[2] 1930年,他寫了《中國古代社會研究》。[3] 1949年,郭沫若當選為中華全國文學藝術會主席。

  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主任、歷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長、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主席、中日友好協會名譽會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中國文聯主席等要職,當選中國共產黨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第二、第三、第五屆全國政協副主席。[1]

  1978年6月12日,因病長期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終年86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