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詩歌《斷線風箏》賞析

郭沫若詩歌《斷線風箏》賞析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典的詩歌吧,詩歌飽含豐富的感情和想象。還苦於找不到好的詩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郭沫若詩歌《斷線風箏》賞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斷線風箏

  郭沫若

  橫空欲縱又遭禽,掛角高瓴月影沉。

  安得姮娥宮裡去,碧海晴天話素心。

  這首七絕是和於立忱《詠風箏》詩的,步原韻,1936年12月16日作於日本東京於立忱窩所。原詩有《小序》雲:“夜偕達夫往東京郊區訪於立忱,立忱以《風箏》一詩見示。詩云:‘碧落何來五色禽?長空萬里任浮沉。只因半縷輕絲系,辜負乘風一片心.’有所感觸,因而和之,改題《斷線風箏》。”最初以《斷線風箏—紀念於立忱女士》為題發表於1937年6月16日上海《婦女生活》月刊。於立忱,於立群之姐,時為天津《大公報》駐日記者。因從事愛國活動受到報方帶告,被迫於1937年2月由日本回國,同年5月在上海自殺。死時留下《絕命辭》:“如此國家,如此社會,如此自身,無能為力矣I”於立忱的詩表現了她的政治抱負得不到實現,受人牽制的悲債心情。郭沫若的和詩,以《斷線風箏》為題,表現了身處異國他方,且受著迫害的詩人對祖國,對人民,對革命事業的一往深情的愛戀。

  詩的前兩句,詩人借用斷線風箏隱喻自己亡命日本被迫害的處境和有志難伸、有國不能回的苦悶情緒。起句“橫空欲縱”,落筆不凡。風箏凌空展翅在空中翱翔,顯示了風箏雄偉氣魄,大有鶴鵬展翅、扶搖直上九霄之勢。“又遭禽”,氣勢急轉。風箏畢竟不同搏擊長空的雄鷹,不能獨立自主,不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飛翔,它的命運繫於別人手中的'線上,猶如遭擒一般。“斷線風箏”的命運是悲慘的,從空中墜落後,或掛於高屋的飛槍鬥角,任憑風吹雨打,或飄落江河湖海,浪跡天涯。這裡詩人用“掛角高銀”來描寫“斷線風箏”的命運,構思新奇,形象活現,令人感到信而不疑,合乎情理。斷線風箏伴隨著西沉的月影靜靜地孤寂地懸吊在半空,飛又飛不得,下又下不來,其命運之苦。處境之險,前途之渺茫,真是難以預料‘

  詩的後兩句,“安得姮娥宮裡去,碧海晴天話素心”。詩人又借風箏擬人的口氣,展開了浪漫主義的遐想。面對這皓月當空,星漢燦爛,淨朗、安謐的夜晚,風箏在想怎麼能到月宮裡去,向仙女嫦娥表白自己潔白無瑕的一顆素心。這裡詩人表達了自己宏偉的抱負和高沽的志趣,以及對祖國無限思念之情。

  這首詩,詩人借斷線風箏以詠懷,意壠深,格調高。郭沫若的《斷線風箏》和於立忱的《詠風箏》都是以風箏自喻詠懷,雖同物同詠,然而兩詩的風格、志趣、意境、格調卻顯示出明顯的差別來。於詩的主旨在表現個人身世的不幸,有抱負、有志向卻得不到施展的悲憤心情。“只因半縷輕絲系,辜負乘風一片心”,是一種悲觀、無可奈何的心境。詩的容盤不夠寬厚,風格沉實,然意境窄小,給人以悽苦孤獨之感。郭詩的思想容量自然比立忱寬厚博大,不願受人束縛,以“斷線”風箏抒情詠懷,這樣沒有“半縷輕絲”受人牽制的束縛,縱然“斷”了,縱然懸掛“高瓴”,但它是自由的,可以自由地想象,甚至飛到天宮向仙女們述說自己的宏圖高志,表自一個異鄉遊子對祖國的嚮往和痴情。在郭沫若舊體詩中,象這樣把干預現實和追求理想兩者結合起來,運用浪漫主義手法創作的作品尚不多見。這種詠風箏的題材雖不為特別,卻不落案臼,思想更高,視角更遠,意境更深。

  這首詩藝術上頗有特色。整個詩形成了形象飛動的完整畫面,既有“橫空欲縱”的飛動傳神,又有“掛角高扳”的靜寂孤影,既有長空萬里飛騰、高掛飛簷鬥角的生動鋪敘,又有神思飛揚、具有高度浪漫風情的心理描寫,別開生面,境界獨造,情重意濃,真真豁人耳目。

  詩在技法上有值得注意的地方。首先,含蓄、蘊藉,寄託遙遠。全詩採用擬人化的手法,詠風箏,未見“風箏”二字,其意含而不露。詩中流露出一絲絲幽幽苦悶之情和對祖國眷戀之心,但不是直接表露的,而是採用富有浪漫主義色彩傳遞的形式自然流露的。其次,用筆集中,首尾一物。詩四句,均詠風攀一物,未有第二。 “橫空欲縱又遭禽”,寫風箏奮飛之志遭攏之苦;“掛角高扳月影沉”,寫風箏斷線高掛飛榆鬥角之命運,“安得姐娥宮裡去”,寫風箏想飛向月宮,“碧海晴天話素心”,寫風箏向仙女們表白自己一片高沽素心。第三,旨趣超然,情韻獨卓。情韻之妙,不在一般地詠風箏,借物詠志,抒情顯懷,獨異處是在詠“斷線”風箏上。這種雙關用意,既是詩人浪漫主義風格所決定。同時,也是服務於詩所表達的愛國主義情思主翅的。

  【知識拓展】:

  郭沫若(1892一1978)。1892年11月16日出生於四川省樂山縣銅河沙灣,畢業於日本九州帝國大學,現代文學家、歷史學家、新詩奠基人之一。

  1914年,郭沫若留學日本,在九州帝國大學學醫。1921年,發表第一本新詩集《女神》。1930年,他撰寫了《中國古代社會研究》。1949年,郭沫若當選為中華全國文學藝術會主席。

  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主任、歷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長、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主席、中日友好協會名譽會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中國文聯主席等要職,當選中國共產黨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第二、第三、第五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1978年6月12日,因病長期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終年86歲。

  郭沫若介紹

  郭沫若是我國卓越的無產階級文化戰士。他於1892年生於四川樂山“綏山毓秀,沫水鍾靈”的古鎮——沙灣。

  郭沫若四歲半便進“綏山館”讀書,在這裡度過了八個春秋。郭沫若在私塾先生的訓導下,讀《唐詩三百首》、《千家詩》等許多古書。因此,他不到七歲,就已能寫出滿不錯的對聯和詩詞。

  郭沫若在少年時代就十分同情家庭困難的同學。有一天,他碰到在樂山太平場讀書的好友餘童生,只見小余表情沮喪,仔細一問,才知他因交不起學費,被迫退學了。郭沫若心想,小余聰明好學,很有抱負,如今中途輟學,多可惜呀!於是,他溫情脈脈地安慰小余說:“別難過,我去找私塾先生求求情,讓他免費收下你。”說罷,當場作了一副對聯,送給了私塾先生。

  誰知,私塾先生接過對聯,只看了兩眼,就無動於衷地扔到了一邊。郭沫若急了,又研墨揮毫,作了一首七絕《憐餘童生》:“學海茫茫庭院森,無銀不敢拜大成。吾望吾師施恩典,同病相憐應有人。”

  私塾先生讀了這首情深意切的七絕詩,深受感動,不久就免了餘童生的學費,使他得以繼續唸書。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