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古詩帶拼音

江南春古詩帶拼音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肯定對各類古詩都很熟悉吧,廣義的古詩,泛指鴉片戰爭以前中國所有的詩歌,與近代從西方傳來的現代新詩相對應。那些被廣泛運用的古詩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江南春古詩帶拼音,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江南春》帶拼音

  唐代: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qian li ying ti lv ying hong,shui cun shan guo jiu qi feng。

  nan chao si bai ba shi si,duo shao lou tai yan yu zhong。

  《江南春》【賞析】

  杜牧,晚唐時期的一位著名詩人。在文學方面,他主張文以致用,強調內容為主,形式為輔,提倡言之有物,樸實無華的文風;反對無病呻吟,片面追求形式。他的七律和七絕都寫得很成功,而七絕尤為凝鍊、自然,很多名篇為後人所傳誦。

  本篇是一首描寫江南風光的七言絕句。江南水鄉的迷人風光,歷來都是令人想往的,杜牧同時代的詩人白居易以短短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兩句詩就把它描繪得如詩如畫。不過白詩展示給我們的是江南風光大的輪廓,是江南風光的整體感官形象。而杜牧則不同,他不僅從整體上描繪了江南春光的`明媚,而且還具體到描寫到處鶯歌燕舞,到處綠樹紅花,到處酒旗招展,具體到描寫江南煙雨濛濛的樓臺景色,使讀者從一個個具體的景點去體會江南風光細微之處的色彩多姿,嫵媚動人。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一開篇,詩人首先把我們帶入了江南那柳綠花紅,燕舞鶯歌的境界,隨後又向我們展示了“水村”和“山郭”“酒旗”處處迎風招展的繁榮與祥和。“千里”極言地域之遼闊廣大,一個“千里”把“鶯啼”響徹了整個江南,把“綠映紅”掩映了整個江南;“水村”與“山郭”又把迎風招展的“酒旗”掛遍了整個江南。令人迷戀,令人心馳神往。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兩句是把詩作由寫自然景觀轉移到寫具有人文景觀特徵的廟宇,這一轉就巧妙地揉進了歷史的滄桑,也使其自然地融進了詩人對南朝朝政的譏諷與批判。南朝遺留下來的許許多多佛教建築在濛濛煙雨中若隱若現,更給江南春色增添了一抹撲朔迷離的美。詩人在這裡不說“江南四百八十寺”,而說“南朝四百八十寺”,顯然不僅是為了寫眼前的景緻而寫景,而是在賞嘆之中蘊含著諷刺,這一來無疑就大大地豐富了詩作的內涵。

  在這短短的二十八個字中,詩人描繪的既有體現具體時代特徵的景觀,又有滲透著歷史滄桑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同時還以“千里”一詞形象化地概括了整個江南,難怪詩人選擇了《江南春絕句》這一命題。

  杜牧介紹

  杜牧(公元803—約853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號稱杜紫薇。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晚唐人。(來源:中書省別名紫微省,因此人稱其為“杜紫薇”)晚唐時期。唐代文學家,後人稱杜甫為“老杜”,稱杜牧為“小杜”。《阿(ē)房宮賦》亦頗有名。

  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史館修撰(xiū zhuàn),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晚唐傑出詩人,尤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杜甫與李白區別開來,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