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朝代重陽節古詩賞析

各朝代重陽節古詩賞析

  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向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各朝代詩詞中有不少賀重陽的詩詞佳作。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九月九日眺山川,

  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

  萬里同悲鴻雁天。

  作者:盧照鄰(632年-695年),唐代詩人。字升之,自號幽憂子,漢族,幽州范陽(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為“初唐四傑”。

  譯文: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歸心思歸煙霧積聚不散。在異鄉共同喝著花酒,看見鴻雁天上南來,離家萬里之客一同悲傷。

  簡析:與王勃詩同席而作。人意北歸,鴻雁偏又南飛,不正加重人們的情感?祈福的花酒正用來澆愁。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登高望故鄉)

  他席他鄉送客杯。(身處他鄉,設席送朋友離開,舉杯之際,分外愁)

  人情已厭南中苦,(心中已經厭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種愁苦)

  鴻雁那從北地來?(我想北歸不得,鴻雁,你為何還要南來?)

  作者:王勃(649~676年),唐代詩人。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詩文齊名,並稱“王楊盧駱”,亦稱“初唐四傑”。

  秋登蘭山寄張五

  北山白雲裡,隱者自怡悅。(面對北山嶺上白雲起伏霏霏,我這隱者自己能把歡欣品味。)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我試著登上高山是為了遙望,心情早就隨著鴻雁遠去高飛。)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髮。(憂愁每每是薄暮引發的情緒,興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圍。)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在山上時時望見回村的人們,走過沙灘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遠看天邊的樹林活象是薺菜,俯視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彎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什麼時候你能載酒到這裡來,重陽佳節咱們開懷暢飲共醉。)

  作者: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陽人。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主要作家之一。詩與王維齊名,號王孟。其詩每無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復出人意表,清閒淺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風來松下之音。有《孟浩然集》。

  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作者:孟浩然(公元689~740),唐代詩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世稱孟襄陽。

  作品譯文:老朋友準備好了豐盛飯食,邀請我到他的農舍做客。翠綠的樹木環繞著小村子,村子四周青山橫斜。開啟窗子面對著穀場和菜園,我們舉杯歡飲,談論著今年莊稼的長勢。等到九月初九重陽節的那一天,我還要再來與你品酒看菊花。

  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譯文:昨天剛登上龍山宴飲,今天又在這裡舉起了酒杯。菊花為何這樣受苦,遭到兩個重陽的採折之罪?

  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引我在異鄉做客人的時候,每遇到佳節良辰時總會思念起家鄉。雖然我人在他鄉,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陽節,故鄉的兄弟們要登高望遠,我想當他們在佩戴茱萸時,會發現少了我一人不在。

  作者:王維,唐代詩人。字摩詰。原籍祁(今屬山西),其父遷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

  踏莎行·庚戌中秋後二夕帶湖篆岡小酌

  夜月樓臺,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來去。是誰秋到便淒涼?當年宋玉悲如許。

  隨分杯盤,等閒歌舞。問他有甚堪悲處?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近多風雨。

  作者: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譯文:

  薄霧瀰漫,雲層濃密,日子過得愁煩,龍涎香在金獸香爐中繚嫋。又到了重陽佳節,臥在玉枕紗帳中,半夜的涼氣剛將全身浸透。

  在菊花邊飲酒直到黃昏以後,淡淡的黃菊清香溢滿雙袖。莫要說清秋不讓人傷神,西風捲起珠簾,簾內的人兒比那黃花更加消瘦。

  作者:李清照,宋代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人。

  《重陽》

  文天祥

  萬里飄零兩鬢蓬,故鄉秋色老梧桐。

  雁棲新月江湖滿,燕別斜陽巷陌空。

  落葉何心定流水,黃花無主更西風。

  幹坤遺恨知多少,前日龍山如夢中。

  作者: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

  沉醉東風·重九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

  譯文:題詩在紅葉上讓它帶著情意承受御溝的.流水飄走,觀賞菊花的人醉臥在歌樓上。萬里長空雁影稀疏,月亮落了遠山變得狹長而顯清瘦,暮秋時節到處都是冷冷清清的景象。衰敗的楊柳,寒秋的鳴蟬,天地間一片哀愁,這時節,有誰肯送酒來和我一起解憂?

  作者:盧摯(1242-1314),字處道,一字莘老;號疏齋,又號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詩文與劉因、姚燧齊名,世稱“劉盧”、“姚盧”。與白樸、馬致遠、珠簾秀均有交往。

  酬王處士九日見懷之作

  顧炎武

  是日驚秋老,相望各一涯。

  離懷消濁酒,愁眼見黃花。

  天地存肝膽,江山閱鬢華。

  多蒙千里訊,逐客已無家。

  譯文:

  重陽節這一天突然發現已經到了晚秋時節,不免心驚,你我天各一方,只能遙相矚望。

  離別思念的情懷唯有靠濁酒排遣,憂愁中滿目都是叢生的菊花。

  我且把自己這一腔報國的忠肝義膽留存給蒼天大地,讓故國的江山見證我斑白的鬢角吧。

  多多承蒙你千里之外的關懷詢問,我是一個亡國之人,如同被放逐一樣,已經無家可歸。

  作者:顧炎武(1613~1682年),明末清初的傑出思想家、愛國學者。初名絳,字寧人,號亭林,曾自署蔣山傭。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