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到六年級的古詩

小學一到六年級的古詩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許多人對一些廣為流傳的古詩都不陌生吧,古詩言簡意豐,具有凝鍊和跳躍的特點。你知道什麼樣的古詩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詩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一到六年級的古詩,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一到六年級的古詩 篇1

  詩中山:

  1.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遊山西村》)

  2.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3.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4.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嶽》)

  詩中水:

  1.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2.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

  詩中花:

  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2.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3.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宋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4.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中鳥:

  1.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唐王維《鳥鳴澗》

  2.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唐孟浩然《春曉》

  3.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唐柳宗元《江雪》

  4.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唐賈島《題李凝幽居》

  詩中長江:

  1.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

  2.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3.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至廣陵》

  詩中黃河:

  1.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2.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3.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詩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

  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

  3.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

  4.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李白

  詩中春:

  1.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2.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3.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4.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詩中夏:

  1.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小池》)

  3.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

  4.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同上)

  5.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趙師秀《約客》)

  詩中秋:

  1.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馬志遠《天淨沙-秋思》)

  2.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杜牧《山行》)

  3.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4.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5.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

  詩中冬:

  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3.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4.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愛國類:

  1.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2.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清。(文天祥《過零丁洋》)

  3.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4.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絕句》)

  5.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勸學類: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勸學》)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惜時類:

  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2.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3.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送別類:

  1.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2.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3.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4.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白居易《賦得故草原送別》)

  友情類:

  1.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思鄉類:

  1.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節日類:

  1.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元日》)

  2.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清明》)

  3.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4.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蓃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悲傷: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陸游《示兒》)

  高興:

  1.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白帝城》)

  憂愁: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附加中學必背詩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作者簡介】張志和(743~774),字子同,初名龜齡。號玄真子、煙波釣徒,生於唐天寶2年,婺州金華人。其父張遊一生在家閒居,他“清真好道”,精通莊列道家思想。張志和從幼受到其父道學文化薰陶。後張志和因生活在唐帝國從鼎盛跌落中衰的轉變期,“安史之亂”對他的思想和處世立身產生消極影響。

  張志和離開了養育他的婺城到京城“遊太學”,取得國子學士資格。不久一舉明經擢第,此年僅16歲。一個弱冠少年就能向肅宗皇帝獻策,可謂少年得志,因張志和才華出眾,受肅宗李亨賞識,特加獎掖,任命為待詔翰林,授予左金吾錄事參軍,肅宗同時還賜名“志和”與他,自此志和即為其名。正當他少年春風,榮寵之際,卻不慎因事得罪朝廷,被貶為南浦(今江西南昌西南)為尉官。雖然被貶時間不長,中途即量移他郡,不久又遇赦回到京城長安,但卻在他心靈上留下一道深痕,他似乎看破官場,泯滅仕念。於是趁家親亡故之機,以奔喪為由請求辭官返金華。其兄鶴齡,擔心弟弟浪跡湖海,遁世不還,寫了一首《漁父歌》召其歸來,張志和聽從兄長安排,回越居住。他生活簡樸,不修邊幅。常去水濱河溪效法姜太公無餌垂魚。如此逍遙隱居生活10年。唐大曆9年秋冬,顏真卿偕同門生、弟侄、賓客前來平望驛遊覽,大家飲酒作詞,暢酣淋漓,張志和酒酣耳熱,忘乎所以,飄然若仙,他乘興要為眾人表演水上游戲,不幸溺水而亡。顏真卿為其撰寫碑銘。

  小學一到六年級的古詩 篇2

  一、七絕.離愁(新韻)

  一盞離愁圈寂夜,淚光閃爍半邊衣。

  世間可有雙全法,星月相隨永久期。

  二、七絕.別緒(新韻)

  兩串珍珠小手揮,童言稚語幾時歸。

  穿堂過戶無人應,一把辛酸付與誰?

  三、七絕.新簫題字(新韻)

  一曲一簫一世界,一詩一賦一人生。

  一杯濁酒腸中過,一卷文書掌上耕。

  四、七律.無題(平水韻)

  一輪明月映寒霜,幾曲簫音蘊杳茫。

  簾外輕歌兼曼舞,室中短嘆且彷徨。

  不言永久如天地,只願相依似侶鴦。

  殘酒未消人瘦悴,抱圖好夢紫荊香。

  五、七律.月下吹簫(平水韻)

  每逢深夜便思念,如我彷徨有幾人。

  常慕門前歡臉客,也垂牆角笑聲鄰。

  千尋鄉路歸心復,萬里嬋娟熱淚頻。

  一股辛酸簫對飲,三嘆誰曉不由身。

  小學一到六年級的古詩 篇3

  1、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作品出自:羅隱《雪》

  2、長安大雪天,鳥雀難相覓。——作品出自:張孜《雪詩》

  3、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作品出自:王維《觀獵》

  4、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作品出自:楊炯《從軍行》

  5、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作品出自:崔道融《梅花》

  6、天山三丈雪,豈是遠行時。——作品出自:李白《獨不見》

  7、飛雪帶春風,裴回亂繞空。——作品出自:劉方平《春雪》

  8、猶餘雪霜態,未肯十分紅。——作品出自:王十朋《紅梅》

  9、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作品出自:卓文君《白頭吟》

  10、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作品出自:趙嘏《喜張渢及第》

  11、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作品出自:祖詠《終南望餘雪》

  12、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作品出自:毛澤東《沁園春·雪》

  13、似和不似都奇絕。——作品出自:呂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14、雪向梅花枝上堆。——作品出自:吳淑姬《長相思令·煙霏霏》

  15、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作品出自:毛澤東《沁園春·雪》

  16、巾發雪爭出,鏡顏朱早凋。——作品出自:王安石《壬辰寒食》

  17、投宿駸駸徵騎,飛雪滿孤村。——作品出自:孔夷《南浦·旅懷》

  18、林下積來全似雪,嶺頭飛去半為雲。——作品出自:律然《落梅》

  19、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作品出自:張謂《早梅》

  20、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作品出自:杜甫《閣夜》

  21、江寒水不流,魚嚼梅花影。——作品出自:釋敬安《題寒江釣雪圖》

  22、瀚海百重波,陰山千里雪。——作品出自:李世民《飲馬長城窟行》

  23、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作品出自:陳羽《從軍行》

  24、山雪河冰野蕭瑟,青是烽煙白人骨。——作品出自:杜甫《悲青坂》

  25、金帶連環束戰袍,馬頭衝雪度臨洮。——作品出自:馬戴《出塞詞》

  26、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作品出自:祖詠《望薊門》

  27、露凝霜重漸傾欹,宴賞才過小雪時。——作品出自:曹雪芹《殘菊》

  28、城雪初消薺菜生,角門深巷少人行。——作品出自:楊載《到京師》

  29、造化可能偏有意。——作品出自:李清照《漁家傲·雪裡已知春信至》

  30、簷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閒。——作品出自:鄭燮《山中雪後》

  31、百花頭上開,冰雪寒中見。——作品出自:辛棄疾《生查子·重葉梅》

  32、花似雪,東風夜掃蘇堤月。——作品出自:方以智《憶秦娥·花似雪》

  33、脈脈花疏天淡,雲來去、數枝雪。——作品出自:范成大《霜天曉角·梅》

  34、永豐柳,無人盡日飛花雪。——作品出自:張先《千秋歲·數聲鶗鴂》

  35、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作品出自:黃景仁《別老母》

  36、背窗雪落爐煙直。——作品出自:李清照《菩薩蠻·歸鴻聲斷殘雲碧》

  37、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作品出自:毛澤東《沁園春·雪》

  38、已隨江令誇瓊樹,又入盧家妒玉堂。——作品出自:李商隱《對雪二首》

  39、秋容淺淡映重門,七節攢成雪滿盆。——作品出自:曹雪芹《詠白海棠》

  40、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作品出自: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41、門外東風雪灑裾。——作品出自:蘇軾《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

  42、欲舞定隨曹植馬,有情應溼謝莊衣。——作品出自:李商隱《對雪二首》

  43、送君九月交河北,雪裡題詩淚滿衣。——作品出自:岑參《送崔子還京》

  44、跑沙跑雪獨嘶,東望西望路迷。——作品出自:韋應物《調笑令·胡馬》

  45、侵夜可能爭桂魄,忍寒應欲試梅妝。——作品出自:李商隱《對雪二首》

  46、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絕。——作品出自:張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4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作品出自:李白《行路難·其一》

  48、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作品出自:盧梅坡《雪梅·其一》

  49、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作品出自:盧梅坡《雪梅·其一》

  50、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作品出自:盧梅坡《雪梅·其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