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古詩畫

兒童古詩畫

  兒童是最爛漫天真的年紀,在這個年紀接受新東西是很快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兒童古詩,歡迎大家學習。

  一、《東飛伯勞歌》

  【作者】蕭衍 【朝代】南北朝

  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

  誰家女兒對門居,開顏發豔照里閭。

  南窗北牖掛明光,羅帷綺箔脂粉香。

  女兒年幾十五六,窈窕無雙顏如玉。

  三春已暮花從風,空留可憐與誰同。

  譯文

  伯勞東飛燕子西去,黃姑和織女時而相見。

  門前是誰家的女兒蹲坐住門前,她的美麗倩影投照在裡屋。

  皎浩的月光透過窗牖,照耀在女子的帷帳上,屋內飄散著脂粉的芳香。

  女子今年將要十五六歲,身材窈窕,容顏如玉,潔白美麗,無與倫比。

  但三春已經過去,日暮時分花朵都已凋零,女兒雖然可愛,但尚沒有夫家,這般美麗又有誰愛憐呢?

  賞析

  這首詩前兩句是比:“伯勞”,亦稱博勞,又名鵙,是一種健壯的益鳥。“黃姑”是河鼓的轉音,即牽牛星。以東來西去的鵙與燕,以隔河相對的牽牛與織女,比喻彼此常常相見卻不得相親相近的情景。

  接下來的四句,是作者以詩中男子的立場,即目即事所作的實景描寫:"對門居住的`是誰家的女兒呀?那張笑臉和烏亮的頭髮照亮了整個兒閭里。那女兒容光煥發,無論她是站在南窗內還是北牖下,都想象似在那掛一個明亮的小太陽,且連那羅帳和細綾制的繡簾都溢散著脂粉的芳香。那姑娘年僅十五六歲,窈窕無雙,面如美玉,堪稱絕代佳人。“

  詩的最後兩句,是由此引起的興嘆:“哎,如此隔街相望下去,一旦那佳麗三春已暮,花從風落,豈不空留下一片可憐!那時她又將隨何人而去?”

  此詩以“實理實心”描寫了一位男子對一位少女的戀慕之情。肝膽剖露,不事浮飾。因而後來唱和者甚廣:上起蕭衍的兒子梁簡文帝蕭綱,下至唐代李暇,僅《樂府詩集》就以同名同題收列了十首之多。然而論起造詣,卻無後來居上之感,大多不及蕭衍這首樸實大方。

  二、《與小女》

  朝代:唐代

  作者:韋莊

  原文:

  見人初解語嘔啞,不肯歸眠戀小車。

  一夜嬌啼緣底事,為嫌衣少縷金華。

  賞析

  這是詩人寫給自己小女兒的詩。她剛能聽懂大人的講話,就咿咿呀呀的學著說話了。因為愛玩小車就不肯去睡覺,因為衣服上少繡了朵金線花,就整個晚上哭鬧著不肯停歇。詩抓住小女孩學話、貪玩、愛漂亮、喜歡哭鬧的特點,透過這些生活瑣事的描寫,使小女孩的天真可愛的形象躍然紙上,詩人愛女之情也流於筆端。

  三、《牧童詞》

  【作者】李涉 【朝代】唐代

  遠牧牛,繞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飢烏啄牛背,令我不得戲壠頭。

  半陂草多牛散行,白犢時向蘆中鳴。

  隔堤吹葉應同伴,還鼓長鞭三四聲。

  牛群食草莫相觸,官家截爾頭上角。

  譯文

  早晨去放牛,趕牛去江灣。

  傍晚去放牛,趕牛過村落。

  披著蓑衣走在細雨綿綿的樹林裡,折支蘆管躺在綠草地上吹著小曲。

  腰間插滿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來咬牛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