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長恨歌》教學主題分析

白居易《長恨歌》教學主題分析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古詩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那麼什麼樣的古詩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白居易《長恨歌》教學主題分析,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白居易《長恨歌》教學主題分析

  一、問題的提出

  《長恨歌》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選修《古代詩歌散文鑑賞》第一單元第一篇課文。對於《長恨歌》的主題,學界一直爭論不休,不同學者基於不同研究視角提煉出了不同的主題,歸納起來,主要有愛情說、諷喻說、雙重主題說、淨化說、作者寄託說和時代感傷說等。而透過百度和中國期刊網檢索,筆者共查詢到《長恨歌》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實錄共14篇文獻。經過分析,其中9篇文獻重點在討論《長恨歌》有哪些主題。也就是說,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只是告訴學生一些結論,即有哪些主題。對於一個學術界都沒有解決的問題,語文課堂教學怎麼能講得清楚呢?這不得不說是語文教學的一大偏誤。那麼,對於《長恨歌》這篇課文,應該教什麼呢?《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認為:選修課應著重培養學生的閱讀方法、閱讀興趣、文化視野和閱讀知識的積累。據此,筆者認為,教給學生結論不如教學生思考的方法,告訴學生《長恨歌》的主題是什麼遠沒有引導學生透過具體的閱讀方法來領會主題來得重要。

  上海師範大學王榮生教授在《閱讀教學的其他路徑》一文中指出:從語文教師的指導行為看,“文學鑑賞教學”有三種。其中一種是“教學生欣賞”,就是“指導學生形成新的閱讀方法”。本文就從文學鑑賞教學的角度來分析《長恨歌》的主題――“長恨”,以達到“指導學生形成新的閱讀方法”的目的。

  二、從敘述重點來看,《長恨歌》的主題為“恨”

  《長恨歌》以唐玄宗和楊玉環兩人為敘事物件,描寫了“恨”的起因和表現。全詩共八百四十個字,集中描述的是李楊二人痛失所愛的“恨”,即遺憾。此外,詩歌的題目和結尾各出現了一個“恨”字點睛,前後呼應,凸顯了“文眼”,強化了“恨”的主題。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閱讀方法,我們把全詩的內容用表格分析如下:

  從上表看,詩歌內容可分為兩部分。

  從開頭到“回看血淚相和流”,寫的是“恨”的起因。兩個主要角色先後登場,一個“思傾國”,另一個“天生麗質難自棄”,前者“重色”而後者以美色自重,自然地有了後面的相遇、相惜乃至相別。可細分成三節:從“求不得”(相遇)到“看不足”(相惜),再到“救不得”(相別),三個地方都是採用“1+2”式的音步,都以入聲收尾,中間統一選用“不”字,三處遙相呼應,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後半部分則寫的是“恨”的表現。作者極盡筆墨,描寫相別之後,一個因思念而覓魂,另一個則“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裡夢魂驚”,並“重寄詞”作為回應,進而引出“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的誓言進行點題,使“恨”的主題昇華。

  從長度來看,全詩寫“恨”的起因總共只用了四十二句,其中有三十二句是寫二人的相處;而寫“恨”的表現則用了七十八句,其中僅對“思念”的渲染就用了三十二句,寫“覓魂”用了三十八句,最後八句則是楊玉環的“寄詞”。從敘述重點來看,全詩重在抒情,詩人用大量的文字鋪陳敘述二人的愛情,凸顯“恨”的表現――情斷之後的相思之情。相思之濃正反映著愛之濃烈,也更顯“恨”之深切,對相思的鋪陳渲染凸顯了詩歌的“長恨”主題。

  從文字本身入手,詳細分析《長恨歌》的敘事重點,我們可以判斷出全詩的主題毫無疑問是李楊二人痛失所愛而帶來的永久的遺憾,也就是標題中即點明瞭的“長恨”。大量的篇幅用來描寫相思,正是要使我們感受到二人遊離於君主和貴妃身份之外的款款深情,增強“恨”的美感。

  三、從押韻特點來看,《長恨歌》的主題仍是“恨”

  仔細分析,《長恨歌》的聲律和韻腳都有自己的特點。尤其是在韻腳字的選用上,為了更好地表現詩意,作者更是嘔心瀝血,精心選擇,力圖使詩歌“曉暢有深意”。

  經過仔細觀察,我們發現,全詩的押韻有三個比較突出的特點。

  (一)精心選用入聲韻,營造緊張氛圍,展現“恨”的主題

  同樣,為了便於引導學生觀察詩歌用韻情況,學習如何觀察與分析,我們把詩歌押韻情況列表如下:

  我們注意到,全詩中使用入聲韻的地方一共有四個詩節,羅列如下:

  ①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②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③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峨眉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④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值得注意的是,這四個詩節正好分佈在全詩最值得關注的四個地方,分別是全詩起始處、恨的兩處表現的起始處,以及故事情節的轉折點。唐朝時口語裡面仍保留有入聲韻,入聲韻末尾的塞音韻尾([-p][-t]或[-k])使得它們發音短,收尾急促,與其他聲調(平聲、上聲和去聲)區別比較大,因此,有意使用入聲韻有助於調動讀者的注意力。同時,短促的音也有助於營造一種緊張的氛圍,無形中擴大了文字的表現力。

  仔細分析,作者對這四處的處理也略有不同。①是全詩的起始處,八句一節,下面要做具體分析,此不贅述。②是全詩的轉折點,整首詩歌正是從這裡開始由樂轉入悲的。比較特殊的是它是跨語段的,前兩句是榮寵的結尾,後兩句是死別的開始。我們認為,這是作者為了表現詩歌的層次性而刻意安排的。跨語段的詩節給我們一種新奇的感覺,強烈地吸引著讀者的注意力,這就更好地強調了“樂極生悲”的突然變化,用隱藏的入聲韻部承上啟下,從而進一步突出了“長恨”的主題。③和④則分別是相思和覓魂這兩個恨的表現的起始四句,同樣起著標示文章轉折、吸引讀者注意的作用。   (二)仄起平收,由緊張到舒緩,深化“恨”的主題

  作者在詩歌開頭連續八句選用“國、得、識、側、色”五個入聲韻,兩個主要人物在這緊鑼密鼓的入聲韻中先後登場。前兩句以“思傾國”三字向我們介紹了“漢皇”,後六句則以“難自棄”三字向我們介紹了楊貴妃,正是由於一個“重色”,另一個則以美色自重,才會有後面的故事。所以這個詩節雖為全詩的開始,但其實已經用密集的入聲韻營造了緊張的氣氛,預示著詩歌最後的結局。此外,詩歌第一句“漢皇重色思傾國”中的“色”和“國”均為入聲,一句當中刻意使用“色”與“國”兩處停延,正符合王國維所說“詞之盪漾處,多用迭韻”(《人間詞話》),使詩歌顯得沉鬱,有助於引起讀者的思考。

  而全詩的最後,則是連續八句選用“詞、知、時、枝、期”五個平聲韻,平聲一韻到底,恰似一聲長嘆,與詩首連用仄聲的緊張遙相呼應。從詩歌開頭的“思傾國”和“難自棄”還可以看到作者的政治傾向,而這個詩節裡面已經沒有任何的評判,純粹在於寫情:“重寄詞”三字,自然引出了“長恨”的主題,留下了“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的千古絕唱,給人以“餘音繞樑”的感受,將這宛轉動人、纏綿徘惻的詩歌旋律推向了最為動人的境界。

  全詩其他部分都是二至四句換一次韻,僅開頭和結尾連續八句押同一個韻部,押韻的長度被刻意增加了,有助於引起讀者的注意;首尾節奏入起平收,前緊張後舒緩,配合了詩意的發展,能夠牢牢地抓住讀者的情緒,有助於詩意的表達。

  (三)平仄相間,巧用換韻,烘托“恨”的主題

  作為千古絕唱的敘事詩《長恨歌》,其“宛轉動人,纏綿悱惻”的藝術魅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力於它的韻律感。

  從全詩來看,詩歌要表現“一彈再三嘆,慷慨有餘哀”的詩歌意境,形成獨特的聲韻美,換韻是詩歌情感、詩思變化的關鍵之一。前面敘述的四個入聲韻詩節就是成功使用換韻的代表。此外,在每一個語段中詩人也常常換韻,每二至四句換一次韻,根據語意選擇適合表現的韻部,對其“宛轉動人,纏綿徘惻”的藝術魅力的塑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我們從“君王”的角度看“恨”的起因,還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君王”先是“求不得”,繼而求到了又“看不足”,最後“救不得”的後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三個地方都是採用“1+2”式的音步,都以入聲收尾,三處“A不B”的句式有如鼓點遙相呼應,暗示著三者之間的聯絡,有力地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四、結語

  透過對《長恨歌》的敘述重點及押韻情況來看,我們得出這首詩的主題是“恨”――即李楊二人痛失所愛的遺憾。上面我們具體展示了《長恨歌》的兩種賞析方法,只有透過這樣引導學生進行具體的閱讀實踐,我們才有可能指導學生形成新的閱讀方法。在詩歌鑑賞教學過程中,對於選修課《長恨歌》,我們教給學生的不應是一個關於主題的答案,而應是這些好的閱讀方法。學生學會這些方法後,得以舉一反三,用這些方法去閱讀別的文字,那麼,王榮生教授所說的“指導學生形成新的閱讀方法”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白居易《長恨歌》的主題解讀

  《長恨歌》意即歌“長恨”,有人說“長恨”是詩歌的主題。“恨”作遺憾解。那麼“遺憾”什麼,為什麼會留下永久的遺憾。詩人不是直接鋪敘、抒寫出來,而是透過他筆下詩化的故事,一層一層地展示給讀者,讓人們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千多年來,關於《長恨歌》主題的爭論,從來沒有停止過。

  主張“長恨”是詩歌的主題。這個論斷顯然是將主題泛化了,將主體模糊化了。“長恨”一詞是極富概括力的。單就誰“長恨”,“恨”什麼,就有多種註釋。有人說是“愛情詩”,也有人說是“諷喻詩”,還有人說是“詠史詩”。正因為《長恨歌》主題的多種解讀,她才能夠擁有各種階層的讀者;正因為《長恨歌》主題的爭論不休,才造就了她歷久不衰的文學魅力。我以為《長恨歌》既非愛情詩,也不是諷喻詩,而是一首承載著詩人滿腔中興熱望的懷古詠史詩。

  第一,《長恨歌》不是愛情詩。

  《長恨歌傳》雲:“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樂天(祖籍太原)自校書郎尉於周至,鴻與琅琊王王質夫家於是邑。暇日相攜遊仙遊寺,話及此事(指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相與感嘆。質夫舉酒於樂天前曰:‘夫稀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潤色之,則與時消沒,不聞於世。樂天深於詩,多於情者也;試為歌之,如何?樂天因為《長恨歌》。”

  首先,如果《長恨歌》是抒發詩人愛情失意,又何須陳王二人囑咐,那豈不失之真誠。

  其次,當時正值永貞內禪、憲宗即位、順宗猝死,宮廷嬗變當是熱門話題。三位青年才俊聚在一起不談政治卻說風月,不合情理;提到唐玄宗不感嘆順宗謙和懦弱卻說李楊愛情,亦不合情理。況且,白居易的.一生是以元和十年(815)的江州之貶為人生的分水嶺。此前他“志在兼濟”,此後則“獨善其身”。也就是說他當時正是“志在兼濟”。初入仕途,詩人政治理想追求的是大唐帝國的“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但在險惡的政治的鬥爭中貴為九五至尊的順宗尚不得免禍,誰又敢用詩文對朝政評頭論足?更何況白居易始罷校書郎,謫周至尉。所以,我們可以大膽的說,《長恨歌傳》的篇末議論是辯白避禍之辭,長恨歌與傳都是託風月之事說政治之實。

  再次,白居易自評《長恨歌》曰:“一篇《長恨》有風情”。顯然將之比於《詩經》“國風”,說這篇作品有風人之情,反映百姓風情,而非帝妃愛情。

  第二,我認為《長恨歌》不是諷喻詩,僅止於懷古詠史而已。

  主張諷喻詩的最重要理由便是詩歌的首句“漢皇重色思傾國”, 譴責李楊荒淫導致安史之亂,以此垂戒後世君王。但白居易創作《長恨歌》時,正處順宗、憲宗權力更迭時期。順宗“永貞革新”失敗後,讓位憲宗。憲宗即位以後,經常閱讀歷朝實錄,每讀到貞觀、開元故事,他就仰慕不已。憲宗以祖上聖明之君為榜樣,認真總結歷史經驗,注重發揮群臣的作用,敢於任用和倚重宰相,他在延英殿與宰相議事,都是很晚才退朝。可知兩位都是思圖中興之主,並無重色誤國之虞。諷喻無從說起。

  再者,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中將他此前的詩歌分為四類:諷諭詩、感傷詩、閒適詩、雜律詩。詩人並沒有把《長恨歌》劃歸“諷諭詩”一類,而是收歸“感傷詩”之中。所謂“感傷”意即傷時感世,感傷盛世不再,中興無期。

  第三,文者氣之所形,前後一氣,情結中貫。

  《長恨歌》是一首長篇敘事詩,從結構上看,全詩可以“驚破霓裳羽衣曲”為界,分為前後兩部分。於是,有人認為前後兩部分表達的感情不一致,前者重在諷喻,後者重在歌頌愛情,是為多主題。蘇轍說“文者氣之所形”。古人在創作和欣賞時,常常講文氣,以文氣反映作者的精神狀態與情感流程。王勃《滕王閣序》寫了南昌歷史人文、滕王閣景觀與宴會,以及自己行蹤際遇,涉及多項內容,這樣大容量的內容很難歸結到某一點上,但全篇洋溢著作者自負才華渴望有所作為的少年意氣。《長恨歌》篇幅長、容量大,前後雖明顯分為兩部分,但仍給人一氣呵成之感。那麼貫穿前後的是一股怎樣的氣脈?

  《長恨歌》中的楊貴妃形象是開元盛世的象徵。“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我們從絕世獨立的佳人身上看到的是開元盛世不可逾越的歷史高標。“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是盛世毀滅,迴天無力的悲愴。“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寫的是對盛世的懷念和天朝式微的悔恨。“排空馭氣奔如電,昇天入地求之遍。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寫的是有識之士渴盼中興所作的種種努力。“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表達的是解不開的中興情結,這就是貫串全篇的感傷氣脈。

  第四,美飾多於揭露,欽慕之意不言而喻,《長恨歌》是詩人對聖主明君的呼喚。

  全詩對李楊愛情極盡浪漫的演繹。在巧妙取捨李楊故事材料方面,也充分流露了詩人感情的傾向。趙輿時《賓退錄》卷九:“白樂天《長恨歌》書太真本末祥矣,特不為君諱。然太真本壽王妃,白雲‘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何耶?蓋宴暱之私猶可以書,而大惡不容不隱。”作為一代皇帝的唐玄宗李隆基,儘管唐代是風氣開放,禮教約束較寬鬆,但公公奪愛於兒子並不是光彩的事情。白居易對這件事採取了含糊其詞的辦法,用“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棄置,一朝選在君王側”兩句詩帶過,讓人不知不覺。顯然,詩人是將這位曾經勵精圖治、任用賢能、發展經濟、提倡文教從而一手開創了開元盛世的唐玄宗作為中興偶像加以崇拜和追念。

  綜上所述,我以為白居易創造《長恨歌》是假風月之名,抒發鬱結胸中的中興熱望,渴盼能有一位唐玄宗式的鐵腕雄主扭轉乾坤,再鑄盛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