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長相思詩句

白居易長相思詩句

  白居易筆下的《長相思》與李白的有何不同之處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白居易長相思詩句,歡迎參考閱讀!

  長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深畫眉,淺畫眉。

  蟬鬢鬅鬙雲滿衣,陽臺行雨回。

  巫山高,巫山低。

  暮雨瀟瀟郎不歸,空房獨守時。

  長相思

  九月西風興,月冷露華凝。

  思君秋夜長,一夜魂九升。

  二月東風來,草拆花心開。

  思君春日遲,一日腸九回。

  妾住洛橋北,君住洛橋南。

  十五即相識,今年二十三。

  有如女蘿草,生在松之側。

  蔓短枝苦高,縈迴上不得。

  人言人有願,願至天必成。

  願作遠方獸,步步比肩行。

  願作深山木,枝枝連理生。

  作者介紹

  白居易(公元772年~公元846年),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唐朝著名詩人,中唐新樂府運動的主要倡導者,唐代三大詩人之一,它是現實主義傳統的繼承者,主張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白居易身。祖籍山西太原,新鄭(今河南新鄭)人,後遷下邽。白居易的祖父白鍠後在河南鞏縣當縣令,和當時鄰居新鄭縣令是好友,見新鄭山清水秀,就舉家搬遷到了新鄭,白居易本人就出生於河南新鄭(今屬鄭州新鄭)。

  白居易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與元稹合稱“元白”。白居易出生之後不久,河南一帶便發生了戰爭。蒲鎮李正己割據河南十餘州,戰火燒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歲時,任鞏縣令的祖父卒於長安,緊接白居易的祖母又病故。白居易的父親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戶參軍授徐州彭城縣縣令(公元780年),一年後因白季庚與徐州刺史李洧堅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別駕,為躲避徐州戰亂,白居易把家居送往宿州符離安居。白居易得以在符離(今安徽符離集)度過了童年時光。白居易和並稱“符離五子”的`符離人劉翕習、張仲遠、張美退、賈握中、賈沅犀,一同泛舟陴湖,遊流溝寺,登武裡山,詩酒盤桓,稱盛會焉。後為躲避中原戰亂轉移到江南。遷居卒於武宗會昌六年。是另一文學家白行簡的兄長。白居易自幼聰穎,讀書十分刻苦,讀得口都生出了瘡,手都磨出了繭,年紀輕輕的,頭髮全都白了。至今還有白居易出生七個月“略識之無”和初到長安“顧況戲白居易”等典故。白居易的詩不僅在中國有巨大影響,在日本和朝鮮等國也有廣泛影響,白居易還與元稹共同發起了“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晚年長期居住在洛陽香山,故號“香山居士”。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諡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寫下了不少感嘆時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對後世頗有影響,是我國文學史上相當重要的詩人。 元和時曾任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因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晚年好佛。白居易一生作詩很多,以諷喻詩最為有名,語言通俗易懂,被稱為“老嫗能解”。敘事詩中《琵琶行》《長恨歌》《賣炭翁》等極為有名。白居易中《琵琶行》中的“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非常有名。特別是白居易的《花非花》成為後來朦朧詩的鼻祖。白居易的詩在當時流傳廣泛,上自宮廷,下至民間,處處皆是,白居易聲名還遠播新疆和朝鮮、日本。白詩對後世文學影響巨大,黃遵憲等,都受到白居易的詩的啟示。白居易的詩歌影響最大,可以說在日本人的心中白居易才是中國唐代詩歌的風雲人物。晚年與“詩豪”劉禹錫友善,稱“劉白”。提倡歌詩發揮美的作用。白居易詞極有特色,以風格明麗見長,為後世詞人所推崇。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