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手抄報圖片2016

聖誕手抄報圖片2016

  聖誕節日到,祝福不能少,一祝身體好,禮物扛得了;二祝心情好,總是沒煩惱;三祝節日好,聖誕快樂不得了!下面是聖誕手抄報圖片,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從聖誕節到2月2日的聖燭節,屋內都飾以冬青樹及懈寄生,當然還少不了聖誕樹!聖誕樹被安放在泥土桶裡,以便重新栽植,這是剛剛被人注意的習俗。這比聽任常青樹枯萎、死亡,而後扔到垃圾堆裡那種安徒生的“冷杉樹”悲劇要好得多。活著的聖誕樹好象更符合聖誕節精神。

  沒有聖誕老人還算得上什麼聖誕節?對基督世界的千百萬孩子來說,那位必不可少、和藹可親的人物便意味著聖誕節。這一人物是在若千世紀以來不斷豐富的傳統中形成的。

  聖誕老人的傳說相當有趣。也確實有位真的聖誕老人存在!

  聖誕老人聖尼古拉斯在幾種外國語言中叫作San Ni cholaus,其縮約詞是Santa Claus.聖尼古拉斯是位聖人,紀念他的節日是12月r.}L1,日。這就是為什麼荷蘭及比利時的孩子在12月6日而不是在聖誕節當天得到他的禮物的原因。

  尼古拉斯於3世紀末誕生在小亞細亞的裡西亞。後來他成為米拉的主教,於325年成為尼吉亞教會會議中負有盛望的一員。這位善良的主教以他那仁慈之心而聞名。相傳他曾幫助過三位沒有求婚者的少女。據說他將三個錢包裝滿金子,扔到這些少女們屋內。不久後,她們有了這些嫁妝就出嫁了。

  從那以後,任何出乎意料的禮物都認為是尼古拉斯送的。隨著時間的流逝,他成了孩子們的守護神。在聖尼古拉斯的葬地一義大利的巴里市,人們並沒有將他與聖誕節聯絡起來。

  聖尼古拉斯節不是在12月而是在5月7日,因為他的遺體是1807年5月7日從小亞細亞運到巴里安葬的。那裡為他修建了一座美麗的聖堂供人朝拜。

  荷蘭似乎是最先將聖尼古拉斯奉為聖誕節守護神的。爾今,聖尼古拉斯的名字已以某種形式為世界各國信奉基督教的孩子們所熟悉。確實,儘管人們不總稱呼他聖尼古拉斯或聖誕老人,但對孩子們來說,他是真實存在的。對某些國家的孩子來說,聖誕聖父Kris Kringle, Pelznickel,Yule Tomten, La Befana, Petit Noel, Christkindli—都是聖誕老人,他們對聖誕慶祝極為重要。

  聖誕老人從煙囪裡下來的傳說來自斯堪的納維亞人。他們有位稱作赫爾薩的女神為帶來好運而出現在爐旁。這些斯堪的納維亞人還傳來了燃聖誕柴的習俗。人們每年燃這種柴表示對雷神的敬意。這種習俗紮下了深根,以至在英格蘭的聖誕節日裡,有沿街唱頌歌的人要享用野公豬頭及羊肉餅,聖誕韋柴則成了節日的最重要特徵。聖誕柴被隆重地迎來安放在中央大廳的大火爐裡,用頭年的小片聖誕柴引燃。如今,英國人仍燒聖誕柴。在塞爾維亞,燒聖誕柴是件大事。

  屆時舉行某些有意義的儀式,以此為一家人帶來好運。

  聖誕時節贈送禮品使人聯想起賢人們為聖嬰帶來禮物的倩景。“賢人們進到屋內,看到這位嬰兒與其母親瑪麗亞在一起,便向他下拜。隨後將財寶開啟,向他贈送禮品,有黃金、乳香和沒藥。”

  法國的男女兒童都不掛聖誕禮袋襪,而是擺出他們的鞋子以便聖嬰耶穌來填滿。這一習俗由來已久。那時,孩子們將鞋子裝滿燕麥放到門前的石階上,供三位賢人的駱駝在赴伯利恆途中享用。表現好的孩子還會發現自己的鞋裡留有賢人們的禮品。西班牙、墨西哥及位丁美洲的孩子們則於主顯節,即1月6日前夜將他們的鞋子放到床頭或陽臺上,因為那天賢人們應當已在朝拜聖嬰的途中了。

  耶穌生日的最美好的習俗之一是演出耶穌誕生的情景。在世界上最大、最漂亮的羅馬聖彼得教堂裡,教皇及其衛隊,主教及紅衣主教參加在聖誕節前夜的午夜舉行的最隆重儀式。聖誕樹下安置了最小的伯利恆微型圖。所有這些都表現了耶穌誕生那個神聖夜晚的情景。在義大利人家中,有深受愛戴的Presepioo Presepi。是義大利語中馬槽一詞,但現在用來指耶穌誕生的情景,內有牧羊人、駱駝和羊,三位賢人、瑪麗亞和約瑟的雕象,以及盛有聖嬰的小雕象的小馬槽。在美國,人們習慣在聖誕樹下安設有樹木、房屋及人物的小村莊。賓西法尼亞的摩拉維亞人在聖誕節也展示馬槽,與義大利的相似。所不同的是這種馬槽通常設在聖誕樹下或靠近樹的地方,馬槽上面懸掛著一顆明亮的星。有些馬槽佔去房間的'一半。馬槽的小巧模型年年都儲存起來,代代相傳,成為擁有它的家庭的珍品。在長滿苔a的山坡上,羊群吃著青草,一位牧羊娃抬頭仰望著閃爍的星星。在山坡的蔽陰處,山洞式的馬槽內盛滿了貴重的物品,旁邊是瑪麗亞和約瑟夫,三位賢人跪在門口。所有這些都使觀看者得到一種身臨其境的印象。本文作者所看到的第一個馬槽是在賓西法尼亞的拿撒勒。與上文所描述的一樣,屋內唯一的亮光則來自高懸的閃爍的星星。當我們向下望著小型朱迪亞場景時,女戶主則以柔和的語調講述第一個聖誕節的故事。

  墨西哥的每個聖誕節都有九天聚會,演出耶穌誕生的情景。歷時九夜由九戶人家參辦。每晚這群人在不同人家裡聚會。這種聚會的隊伍由兩個小孩帶領,抬著瑪麗亞和約瑟夫的肖像。隨後是家人、來賓及僕人。他們從一間屋子到另一間屋子唱著聖母瑪麗亞在義大利神聖住地禱告書中的連禱文。在每間屋子門口,他們乞求進屋,均遭拒絕。但到最後一間屋子時,便得到人內的許可。屋內有-壇展示耶穌誕生的情景,內有些小型雕像以及一個放在馬棚裡的空馬槽。

  頭一夜,瑪麗亞和約瑟夫的雕像被放在馬棚內。但直至聖誕節前夜的最後一次聚會,馬槽還是空的。

  幾百年前就開始了聖誕節要有音樂的習俗。那時這種習俗是在教堂裡以祈禱方式出現的。爾今,每座教堂都備有獨特的聖誕樂曲。古代英國,沿街唱r頌歌的遺鳳就是頌歌手於聖誕節前夕或聖誕節清晨挨門挨戶地歌唱。假如你曾在聖誕節黎明醒來就聽到男男女女在唱著優美動聽的古老頌歌,你就會同意這一習俗是值得保留的。這歌聲在清冷的空氣中迴響,唱的是:“伯利恆小城”或“寂靜之夜,神聖之夜”。

  在西班牙,聖誕節正值溫暖天氣。在這神聖的節日裡,整個世界似乎都充滿了鮮花。和音樂。有的是舞蹈,因為西班牙人高興的時候總要跳舞。

  每個慶祝聖誕節的國家好象都為聖誕節盛餐備有獨特的菜餚。很早以前,在歡樂的英格蘭,較講究的聖誕節宴席必須備有野公豬頭和醃的野豬肉、孔雀肉及羊肉餅。現今的碎肉餡講是從早先的羊肉餅發展而來的。蘇格蘭的習慣做法是,每家要有一位成員先起床,為別的。成員在床上吃早飯做準備。厚烙餅是為每位家庭成員烘烤的。假如烤箱內任何一個厚烙餅被弄碎了,則意味著不吉利。

  聖誕糕點在每個國家都很盛行。美國摩拉維亞人以其薄如紙的可口聖誕糕點而聞名。這些糕點大小不一,形狀各異,於聖誕節前幾周就製做好了。德國流行一種硬的香料糕點。

  丹麥人烘烤上千種小點』11:供人在聖誕節時享用。這些小點心稱為胡椒仁。波蘭人為聖誕節制做一種薄脆餅。這種薄脆餅上壓印有宗教代表人物並且經牧師舉行儀式淨化,然後作為禮品送人,甚至用作聖誕賀卡。這些薄脆餅還是波蘭家庭在聖誕節前夜所舉行的儀式中的物品。當第一穎星星出現在聖誕節夜空時,每位家庭成員為另一位冊開薄脆餅,同時互致問候。羅馬尼亞人則吃一種特殊的麵包或糕點。製做這種糕點的麵糰可代表聖嬰耶穌的})L服。塞爾維亞人制做的聖誕糕點內藏有一塊銀幣,誰在自己那份糕點中發現銀幣就會萬事如意。挪威人為聖誕節餐烘烤一種獨特的稻米布丁,裡面藏有杏仁,得到杏仁的將最先結婚!

  魚作為聖誕節菜餚在歐洲一些國家相當普遍。瑞典人將一年中最大最好的魚儲存到聖誕節。魚經神父舉行儀式淨化後,由只有瑞典家庭主婦才知曉的獨特方式烹調。在聖誕節餐桌上的主菜就是這種鹼液洗過的鱈魚。其它斯堪的納維亞國家同樣在其宴席桌上擺有魚盤。義大利人在聖誕節更喜歡食用鰻魚。西班牙人則按一種很古老的習慣吃海鯉魚。

  墨西哥有一種專在聖誕前夜食用並以神聖之夜命名的拼盤,由多種水果和蔬菜混合而成,並配以色彩鮮豔的搪果。

  烏克蘭的家庭主婦要在聖誕節前夕準備一桌豐盛的晚餐。按照慣例,她應為這神聖的晚餐準備12種不同的食品。其中之一是傳統的Kutia,在做完禱告,並表明來年的心願時,由全家共享。這時,家庭主婦便盛上一匙這種食品灑潑到屋內各個角落,並說。“但願一切邪惡都害不了我們的牛羊。正如這一麥制食品不沽牆壁一樣 i"為了紀念異教徒時代的一位古老太陽神,每位虔誠的塞爾維亞人都在聖誕節當天吃烤豬。這位太陽神竟與聖誕節傳統密切相關,以致他的名字在現今塞爾維亞語中意為聖誕節。

  在芬蘭,各家的母親於聖誕節前一週就要搗碎燕麥,準備用來熬聖史蒂芬節粥。這種粥芬蘭人要在聖誕節那天喝。

  在芬蘭,聖史蒂芬節前夕也是要慶祝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