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的敘事時間分析

《邊城》的敘事時間分析

  《邊城》是沈從文的一個夢,相當於他的烏托邦,但《邊城》的美著實讓人著迷。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邊城》的敘事時間分析。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邊城》的敘事時間分析

  摘要:沈從文的小說《邊城》,在敘事時間上具有獨特的個性,本文主要試圖從對《邊城》敘事時間和敘事時距的分析中,探討小說在敘事方面的特色。

  關鍵詞:沈從文;《邊城》;敘事時間;敘事時距

  京派作家沈從文的中篇小說《邊城》,一向被評論家稱作是一篇歌頌人性美的具有“田園牧歌式”風格的小說,沈從文自己也曾說:“我想建造一個供奉人性的希臘神廟。”因此,對《邊城》的解讀,評論家多半是從小說歌頌人性的真善美,描寫湘西的社會風俗,具有牧歌、輓歌式的詩性圖景等方面,然而小說在敘事技巧方面也別具特色。從某一種角度而言,筆者認為作家正是因為利用了不同的敘事技巧,使得內容與形式相得益彰,才使得小說具有經久的魅力,吸引了大批讀者,使讀者讀來回味無窮、獨具魅力。

  一、《邊城》的故事情節簡述

  《邊城》講述的故事發生在湘西邊緣的一個叫茶峒的地方,故事的主人公翠翠,是一個美麗善良的女子,她和祖父――一位善良老實的老船伕相依為命。城中有名望的船總順順的兩個兒子――大佬和二佬同時愛上了翠翠。兩兄弟相約公平競爭,透過唱歌的形式向心愛的人表達愛意,但翠翠心屬於弟弟二佬,大佬得知之後架船遠走,不幸遭遇意外死去。忠厚善良的老船伕因為二佬的誤解,也在一場雷雨中去世,二佬因為哥哥的事不能釋懷架船遠走他鄉,只剩下翠翠一人獨自等待。

  二、敘事時間的分析

  一部敘事作品必然涉及到兩種時間,即故事時間與敘事時間。故事時間是指故事發生的自然時間狀態,而敘事時間指的是事件在文字中具體呈現出來的時間狀態。區分這兩類時間,是因為具體文字中敘事時間總是與故事時間不相符的.,法國敘述學家熱奈特將故事時間與敘事時間的不一致稱為“時間倒錯”。在敘事文字中,時間倒錯常常是由敘事中的“倒敘”或“預敘”引起。倒敘又分為內倒敘和外倒敘。內倒敘指時間起點和全部時間幅度都在敘事時間起點之內,而外倒敘則相反,時間起點和全部時間幅度都在敘事時間起點之外。

  各種倒敘在敘事中承擔不同的功能,外倒敘通常用來回顧人物的歷史或經歷。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發生在第一敘事中的事件。內倒敘擔負的功能又不同,它的主要功能有兩項,一是補充,即填補故事中的空白。另一是重複。這種重複通常意味著對過去事件的意義加以改變或補充,或在新的方面加以強調,或改變過去對它的看法。

  (一)內倒敘

  《邊城》中有兩處分別使用了內倒敘的手法,也即是對於翠翠與二佬和大佬的相識。小說寫到端午節到來了,寫到這城中兩個泅水划船的好手大佬和二佬,在端午的鼓聲中翠翠被帶回了兩年前的回憶中。作者運用第一個倒敘,敘述了兩年前的一個端午節翠翠與二佬的相識;運用第二個倒敘,去年的端午節翠翠與大佬相識。這裡兩個內倒敘填補了故事發生的中兩年的空白。但是,這裡作者運用兩個內倒敘,顯然還用於暗示文中一直存在著的一種強大的命運力量――宿命論。這種強大的難以把握的宿命在支配著這一個小城中的人物,而且這股不可預測的力量也正是小說悲劇的締造者。翠翠與二佬相識時,大佬恰出門遠行;翠翠與大佬相遇時,卻不見二佬。不可捉摸的命運就這樣使得這兩兄弟同時愛上一個人。在這兩年中,翠翠心裡有一種隱秘的情愫在悄悄地滋生。老船伕和翠翠在與大佬相遇後,老船伕並不知曉翠翠與二佬之前的相遇,也並不知曉這之中發生了什麼,更無從知曉翠翠心中的秘密。讀到這裡,讀者能夠明白翠翠的心思,而書中熱心善良的老船伕卻似乎無法揣測孫女的心思,故而在得知大佬對翠翠有愛慕之心後,便有意地試探,給了大佬希望。大佬的死,二佬的誤解,這些間接致使了老船伕的死去。這種陰差陽錯的宿命也導致了愛情悲劇的釀成。這些個善良的人,誰都沒有罪,只是這捉摸不定、難以預測的命運,像一支無形的大手,掌控著一切。似乎,這也正是敏感的沈從文把對生活的深刻感悟融入於小說之中,或許我們可以說,作者正是要透過這種內倒敘的方式,給小說形成以深深的宿命悲劇感,使讀者讀來也總被一種隱秘的悲涼和憂傷環繞。

  (二)外倒敘和重複倒敘

  《邊城》中翠翠父母的故事則屬於外倒敘和重複倒敘。小說故事時間的起點顯然是從翠翠父母的故事之後,也即是十五年後開始的。但是小說開頭卻講述了翠翠父母的愛情故事,翠翠的母親與翠翠的父親在唱歌中相戀,並且發生了曖昧關係有了翠翠,一個處於軍人的名譽和責任,一個處於子女的孝義和責任,相約私奔不成。但卻執著於愛情的忠貞和堅守,男的服毒死去,女的在生下女兒後不久也殉情而死。故事的開頭講述翠翠父母的故事,屬於一種外倒敘手法的運用。這似乎是一種永恆的愛情悲劇產生的預示。愛情的萌生既是人的一種無法控制的情感衝動,是一切力量都難以阻擋的。然而,人卻是生活在社會這個大土壤中,愛情的背後絕不只是兩個人單純的堅守與背叛的愛恨情感,很多時候且必須它還會與孝、與義、與權力,與親情、與友情等等相連纏繞。這是關於愛情與人生的永恆不變的主題。

  而後,文中翠翠父母的故事被多次提到。在論述翠翠成長的女兒心事時,多次提到老船伕想起或者是給翠翠講起翠翠父母的故事,眼前這個美麗可愛的孫女與她的母親是那樣相似,那麼這似乎是在向讀者預示,翠翠與她的母親命運相關,翠翠的愛情和她母親的愛情似乎也會擁有同樣的悲劇結局呢?在一遍又一遍重複的敘述中,翠翠父母的悲劇愛情也被不斷地向讀者展示,那翠翠的愛情在這一愛情悲劇的象徵和暗示下,也終究難以避免和改變嗎?這些都給讀者心中留下隱秘而揮之不去的懸念與想象。在文章的最後,翠翠父母的故事又是透過楊馬兵之口講述的。楊馬兵是翠翠母親的愛慕者,求愛不成,而如今卻是翠翠唯一的靠山和信託人,命運真是變幻莫測。 “時候變了,一切也自然不同了,皇帝已不再坐江山,平常人還消說。”①現在,社會變了,風氣在變,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變。那麼,這是否預示著,大佬的死或許能被淡忘,船總順順也許會接納翠翠,人們也許會消除世俗偏見,成全這份愛情;二佬也會不再固執於愧疚與自責之中,給自己一個機會,給愛情一個機會。而不是像翠翠的父親與母親那樣偏執於責任與孝義之間,只留給愛情一條死路呢。顯然,作者想要透過這樣重複敘述的方式,使翠翠的愛情增添了必然與偶然的因子,至於這結局,或許作者已經表明,或許作者自己也未曾想定,那就留給讀者自己去想象與思考。這正是小說的耐人回味之處,正是小說的魅力所在。

  三、敘事時距的分析

  由於文字的故事時間長達幾十年,而敘事時間才有一年左右,如何在短時間裡容納長時間的內容含量,這就要用到“敘事時距”。所謂時距,是指故事時間與敘事時間長短的比較。通常包括四種情形:省略、概要、場景、停頓。時距運用得當,可以使文字的情節有張有弛,跌宕起伏。概要和場景等反覆交替使用,就建立起了小說的基本節奏。

  例如在《邊城》中,“管理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個老人。活了七十年,從二十歲起便守在這小溪邊,五十年來不知把船來去渡了若干人。年紀雖那麼老了。本來應當休息了,但天不許他休息,他彷彿便不能夠同這一分生活離開。他從不思索自己的職務對於本人的意義,只是靜靜的很忠實的在那裡活下去。代替了天,使他在日頭升起時,感到生活的力量,當日頭落下時,又不至於思量與日頭同時死去的,是那個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他唯一的朋友為一隻渡船與一隻黃狗,唯一的親人便只那個女孩子。”②“活了七十年,從二十歲起便守在這小溪邊,五十年來不知把船來去渡了若干人”,③“代替了天,使他在日頭升起時,感到生活的力量,當日頭落下時,又不至於思量與日頭同時死去的,是那個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④故事時間的跨度是50年,老船伕在這五十年中一直忠於職守默默無聞地掌管渡船,每一天從早上到晚上,忙忙碌碌、勤勤懇懇忘我地工作。這短短的幾句話概括了老船伕五十年每一天的生活,似乎他的這一輩子就這麼簡簡單單地生活著,五十年的時間不管世事如何變化,不管時代是如何變化,在這個小城的這條溪水邊,老船伕的生活卻沒有什麼變化。他只是在那裡很忠實的活下去,他沒有什麼遠大的抱負,對他而言,只是忠於生活本身,忠於自己,過好這平平凡凡的每一天才是生命的真正意義吧。概要的敘事,既有簡單概括的作用,但是在《邊城》這裡,卻往往讓我們感受到一種時間的重複向前,日子單一地迴圈往復,這樣的生活或許是這個小城中每一個人的,他們不會想太多,他們只是在那簡簡單單地生活著,悠閒而安然自得,這是生命的一種真正的狀態。“這些人,除了家中死了牛,翻了船,或發生別的死亡大變,為一種不幸所絆倒覺得十分傷心外,中國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掙扎中的情形,似乎就永遠不會為這邊城人民所感到。”⑤

  文中對翠翠和爺爺的對話採用場景描寫,敘事時間等於故事時間,例如“祖父回家時,大約已將近平常吃早飯時節了,肩上手上全是東西,一上小山頭便喊翠翠,要翠翠拉船過小溪來迎接他。翠翠眼看到多少人皆進了城,正在船上急得莫可奈何,聽到祖父的聲音,精神旺了,銳聲答著:‘爺爺,爺爺,我來了!’老船伕從碼頭邊上了渡船後,把肩上手上的東西擱到船頭上,一面幫著翠翠拉船,一面向翠翠笑著,如同一個小孩子,神氣充滿了謙虛與羞怯。‘翠翠,你急壞了,是不是?’翠翠本應埋怨祖父的,但她卻回答說:‘爺爺,我知道你在河街上勸人喝酒,好玩得很。’翠翠還知道祖父極高興到河街上去玩,但如此說來,將更使祖父害羞亂嚷了,因此話到口邊卻不提出。”這段話表現出了翠翠對祖父的依戀,翠翠與祖父相依為命,一分一秒都不想離開祖父,祖父就是自己生活的全部依靠。儘管祖父拋下翠翠獨自一個人看船到很晚才回來,翠翠心裡焦急,想埋怨祖父去了很長時間,但是她很愛自己的祖父,她能理解老船伕為了工作平時總是忙碌,能有一點時間去玩,祖父心裡很高興,於是翠翠便不再責怪自己的祖父。而老船伕也很疼愛翠翠,翠翠是他在這個世上唯一陪伴她的親人。這樣的場景描寫把翠翠和爺爺的內心情感很好地展示給讀者看,彷彿是一幅祖孫兩人相親相愛的美好圖畫。

  註釋:

  ①《沈從文集》,沈從文【M】,花城出版社,2007年5月

  ②《沈從文集》,沈從文【M】,花城出版社,2007年5月

  ③《沈從文集》,沈從文【M】,花城出版社,2007年5月

  ④《沈從文集》,沈從文【M】,花城出版社,2007年5月

  ⑤《沈從文集》,沈從文【M】,花城出版社,2007年5月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