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朱自清散文《背影》中白描手法的運用

淺談朱自清散文《背影》中白描手法的運用

  《背影》的特點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徵“背影”命題立意,在敘事中抒發父子深情。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淺談朱自清散文《背影》中白描手法的運用。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淺談朱自清散文《背影》中白描手法的運用

  摘要:《背影》以極高的白描技巧,把父親對兒子誠摯的愛、兒子對父親感恩的心、父子情深的感人畫面表現得淋漓盡致。

  關鍵詞:白描 父愛 感恩 父子情深

  朱自清的《背影》自問世以來,歷經近九十個春秋,一直被視為現代經典散文收錄在中學、大學語文課本中。《背影》以其質樸醇厚的父子深情、典雅文質的語言、準確純熟的白描手法,撥動了千百萬人的心絃,淨化了幾代人的靈魂。作者以一千三百多字的一個生活片斷,在忠實樸素的敘述中,讓內心深處情感的潮水盡情地流淌,不僅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同時又從技巧極高的白描中感悟到那誠摯無言的父愛。作者那發自肺腑的對老父親的真情告白,使我們不能不驚歎人間的真情在《背影》中被表現得淋漓盡致,時至今日每每讀來,無不激起內心情感的共鳴。

  父親的背影,對於兒子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但朱自清寫的則是那特定場合使他極為感動的浮雕式的背影。朱自清先生無愧為一位白描高手,寥寥數語、輕描淡寫,就把中國式父親對兒子的那無可復加的愛、兒子對父親感恩的心、父子情深的感人畫面表現得酣暢淋漓,讓我們歎為觀止。

  1 運用白描的手法表達誠摯的父愛

  《背影》中,朱自清沒有寫父愛的一件件瑣事,只是透過父親的背影,用白描手法,揭示出人物的內心世界,表現誠摯的父愛。父親為兒子買橘子是全文情感的凝聚點,作者抓住“父親是個胖子”的特定體形,透過一連串艱難的動作,特別是爬月臺時描寫的,不只在於傳形,而更主要的在於傳神。父親年紀大身體發胖,行動困難,必須“努力”爬月臺,而那 “攀”、“縮”、“傾”的動作,不僅顯示了父親行動的艱難,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看到一個父親為了子女而無怨無悔的心,一份讓子女永遠也回報不了的愛、報答不清的情。作者從父親的“背影”中感受到真摯的父愛,感受到了無價的真情,使“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眼淚很快地流出來了”,因而使父親的“背影”在作者心中鑄成了永恆的浮雕 。寫送別朱自清只簡單記述了父親短短的四句話,即:“不要緊,他們去不好!”“我買幾個桔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走了;到那邊來信!”“進去吧,裡邊沒人。”就這簡單的幾句,它飽含著一個父親對子女那無可復加的愛,極為準確地表現了當時父親那體貼、愛憐、依依不捨的心情,可謂傳神入畫。

  2 運用白描的手法表現感恩的心

  作者以白描的手法表達的自己真情實感,是本文取得成功的原因。朱自清對父親的愛,對父親的感激和懷念,都在那淡淡勾勒中描寫得恰到好處。“我”的四次落淚以及對父親的情感從憐惜、不理解、理解到懷念的變化,不僅使父親對我的愛透過

  “我”的情感態度的層層變化而體現出來,而每次“淚水”的出現也都是作家情感的一次昇華。父親“他少年出外謀生,獨立支援,做了許多大事”,“哪知老境卻如此頹唐!東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飽經憂患,半生潦倒。這不僅是對父親能力的敬佩,也有自己的深愧、自責與嘆息,更有對父愛的感悟。作者巧妙選擇“背影”這個角度,也是一個兒子對父親的“背影”盡情地傾訴其無盡的謝意與愛意。朱自清先生說“我寫《背影》,就因為文中所引的父親的.來信的那句話。當時讀了父親的信,真的淚如泉湧。我父親待我的好處,特別是《背影》裡所敘的那一回,想起來跟在眼前一般無二。……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生活的磨鍊讓作者深深地感悟到這種無言的父愛。

  3 運用白描的手法表現父子情深”

  中國山水畫區別於西方風景畫的主要特點首要在於透視法,有深度有延伸,無有窮盡的感覺。中國人在親情表達上也頗為雷同,人們往往重行而輕言,愛之愈深,藏之愈深。在《背影》中我們看到,送別時父親對兒子始終沒有半點親暱,言語也不多,到最後總共就說了幾句話。兒子也同樣沒有把對父親的感激與摯愛說出口。但朱自清巧妙選擇 “背影”這個角度,用白描的手法讓兒子對父親的“背影”盡情地傾訴其無盡的謝意與愛意,也讓兒子從父親的“背影”裡感悟到無限的父愛,使親子之愛、父子之情深深感動著每一位讀者。這既是中國民族情感獨特的表達方式,也是白描手法運用的精妙之處,難怪郁達夫說朱自清的散文“滿貯著那一種詩意,”。而就在這種詩意中充滿了一種濃濃的父子情,讓人讀罷感嘆不已。

  多年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備受眾多學者的關注研究,其角度、視野不斷擴大,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無疑是一件好事,是時代進步的標誌。但無論如何,誰都無法否認《背影》所表達的父子情深,無法否認它是我們今天依然要傳承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無法否認朱自清白描手法運用精妙之處。客觀地看待歷史,歷史地評價古人,這是做學問人起碼的要求。

  參考文獻:

  [1]蔣蔭楠.嚴迪昌,朱自清散文的語言藝術[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76.

  [2]歐秀蓉.生命如背影――讀朱自清散文《背影》[J].名作欣賞出版,2005:14-16.

  [3]楊振聲.朱自清先生與現代散文[M].三聯書店,1987年.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