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參《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賞析

岑參《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賞析

  岑參的《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有寒氣徹骨卻熱血沸騰,無怨天尤人之意,有保國安民之情。下面是岑參《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賞析,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⑴

  天山雪雲常不開⑵,千峰萬嶺雪崔嵬⑶。

  北風夜卷赤亭口⑷,一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漢月照銀山⑸,復逐胡風過鐵關⑹。

  交河城邊鳥飛絕⑺,輪臺路上馬蹄滑⑻。

  晻靄寒氛萬里凝⑼,闌干陰崖千丈冰⑽。

  將軍狐裘臥不暖⑾,都護寶刀凍欲斷⑿。

  正是天山雪下時,送君走馬歸京師⒀。

  雪中何以贈君別,惟有青青松樹枝。

  【註釋】

  ⑴蕭治:作者友人,生平未詳。

  ⑵開:消散。

  ⑶崔嵬(cuī wéi):山勢高聳的樣子。

  ⑷赤亭口:即赤亭守捉。《新唐書·地理志》:伊州“西經······三百九十里有羅護守捉,又西經達匪草堆,百九十里至赤亭守捉,與伊、西路合”。約在今新疆吐魯番附近。

  ⑸漢月:漢時明月,說明月的永恆。銀山:銀山磧又稱銀山,在今新疆吐魯番西南

  ⑹鐵關:即鐵門關,中國古代二十六名關之一,在焉耆以西五十里,為一長長的石峽,兩崖壁立,其口有門,色如鐵,形勢險要。

  ⑺交河:又名西州,天寶元年改西州為交河郡,在今新疆吐魯番一帶,治所在高昌,今吐魯番東南達克阿奴斯城。

  ⑻輪臺:唐代庭州有輪臺縣,這裡指漢置古輪臺(今新疆輪臺縣東南)。

  ⑼晻靄(ǎn ǎi):昏暗的樣子。寒氛:寒冷的雲氣。

  ⑽闌干:縱橫交錯的樣子。陰崖:背陰的山崖。

  ⑾狐裘(qiú):用狐皮製的外衣。

  ⑿都護:官名,漢宣帝置西域都護,總監西域諸國,並護南北道,為西域地區最高長官。唐置安東﹑安西﹑安南﹑安北﹑單于﹑北庭六大都護,權任與漢同,且為實職。

  ⒀走馬:跑馬。

  【白話譯文】

  天山上的雲雪終年不開,巍巍千山萬嶺白雪皚皚。

  夜來北風捲過赤亭路口,天山一夜之間大雪更厚。

  雪光和著月光照映銀山,雪花追著北風飛過鐵關。

  交河城邊飛鳥早已斷絕,輪臺路上戰馬難以走過。

  寒雲昏暗凝結萬里天空,山崖陡峭懸掛千丈堅冰。

  將軍皮袍久臥不覺溫暖,都護寶刀凍得像要折斷。

  天山正是大雪紛飛之時,送別為友走馬歸還京師。

  冰雪之中怎將心意表示,只有贈您青青松柏樹枝!

  【賞析】

  這是一首讚美天山雪的詩歌。全詩可分為三個部分,開始四句,概括地寫天山雪景之壯觀,從高空的雪雲,到半空的雪嶺。雪雲凝集,終日不開,天山之雪天上來,綿延無盡。“千峰萬嶺雪崔嵬”,形象地表現出天山雪景的壯闊,聳立雲霄,連綿寬廣。這裡,明寫雪山,實詠白雪,因此說“雪崔嵬”,而不說山崔嵬,不是山使雪厚,而是雪使山高。這兩句寫出了天山雪的靜態莊嚴。接下去,寫天山雪的動態威勢:“北風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天山雪已崔嵬高聳,卻還在不斷增高加厚。北風入雪,造成天山雪景風雪交加的氣勢,氣氛更為強烈,為第二部分具體敘述天山雪的特色作了充分的鋪墊。

  寫天山雪的特色,僅用了八句,寫出了雪的光華,寫出了雪帶來的嚴寒。白雪光華亮如明月,一句“能兼漢月照銀山”,足以炫人眼目,更何況是漢家之月。“復逐胡風過鐵關”,天山雪,不但光華照人,更兼呼呼有聲,真是有聲有色。奇寒是天山雪突出的特色,接下去六句,用誇張手法,由外及內,從各個角度敘寫天山雪的奇寒。兩河相交之處,水草肥美,本是鳥兒樂棲喜遊之所,此時卻因畏懼奇寒而絕跡;安西都護府所在地輪臺,馳道寬平,馬兒在上面可以疾步如飛的,此時卻因積雪成冰,馬蹄踏上打滑而寸步難行;雲霧和空氣,往日是飄浮流動的,如今也已冷凍凝結;而那崇山峻嶺的背陰處,掛上了千丈冰凌。將軍身上的狐皮大襖,皮厚毛豐,該是很暖和的了,可將軍蜷縮著身子躺著,冷得難耐;都護的佩刀多麼堅硬,也幾乎被奇寒冷凍而折斷。這六句詩,寫雪而不見雪,只抓住在雪的世界中的幾件實物:飛鳥、馬蹄、晻靄、陰崖、狐裘和寶刀;加以烘托映襯,使人如臨其境、如見其形。

  第三部分四句詩,寫珍惜友情,依依難捨。細細體味,仍是處處有雪。送別時間,是大雪紛揚之時;贈送的禮物,是傲雪松枝。這一句“惟有青青松樹枝”,意味甚濃,可以想見詩人此時此地的心境:為了國家和百姓的安寧,戍邊將士離開溫暖的家,來到冰天雪地之中,時而堅守陣地,時而馳騁疆場,其凜凜英姿豈恰似傲雪迎風的碧綠松枝。邊塞奇寒是難以忍耐的,戍邊將士,卻樂在其中。全詩有寒氣徹骨卻熱血沸騰,無怨天尤人之意,有保國安民之情。

  拓展閱讀:火山雲歌送別

  岑參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雲厚。

  火雲滿山凝不開,飛鳥千里不敢來。

  平明乍逐胡風斷,薄暮渾隨塞雨回。

  繚繞斜吞鐵關樹,氛氳半掩交河戍。

  迢迢徵路火山東,山上孤雲隨馬去。

  【註釋】

  ⑴火山:指火焰山,在今新疆,橫亙於吐魯番盆地的北部,西起吐魯番,東至鄯善縣境內,全長160公里,火焰山主要為紅砂岩構成,在夏季炎熱的陽光照耀下,紅色砂岩熠發光,猶如陣陣烈焰升騰,故名火焰山。

  ⑵突兀:高聳的樣子。赤亭:即今火焰山的勝金口,在今鄯善縣七克臺鎮境內,為鄯善到吐魯番的交通要道。

  ⑶火雲:熾熱的赤色雲。

  ⑷乍:突然。逐:隨著。胡風:西域邊地的風。

  ⑸薄暮:接近天黑時。渾:還是。

  ⑹繚繞:迴環旋轉的樣子。鐵關:鐵門關,故址在新疆境內。

  ⑺氛氳:濃厚茂盛的樣子。交河:地名,在今新疆境內。戍:戍樓。

  【白話譯文】

  火山高高聳立在赤亭口,五月的火山上空火雲厚。

  火雲鋪山蓋嶺凝滯不開,方圓千里鳥兒不敢飛來。

  火雲清晨剛被胡風吹斷,到傍晚又隨著塞雨轉回。

  迴環繚繞吞沒了鐵關樹,蒸騰瀰漫半掩了交河戍。

  你迢迢征途在那火山東,山上孤雲將隨你向東去。

  賞析:

  岑參在《經火山》一詩中,就有寫火山雲的詩句,“赤焰燒虜雲,炎氛蒸塞空。”這首“火山雲歌”,就突出描繪火山頂上的塞空虜雲。

  開頭兩句“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雲厚。”

  先交代火山雲的方位在赤亭口,再交代時令,仲夏五月。但是,開頭這兩句不只是交代火山雲的方位和時令,重要的是描繪火山雲的'磅礴氣勢,以為後面的具體描繪作好鋪墊,尤其是“火山五月火雲厚”一句,寫得十分貼切傳神。一個“厚”字,可以使人想見火山雲的形態,厚厚實實;又可以使人感受到火山雲的龐然厚重,似乎與巍巍火山連為一體,覆壓在大地之上;還可以使人聯想到火山雲的數量,不是一朵朵、一團團,而是鋪天蓋地的厚厚一層。用字精煉,而蘊涵豐富,激人聯翩浮想。

  接下去六句詩,全寫火山雲的威勢。

  “火雲滿山凝不開,飛鳥千里不敢來。”由於火雲厚重,又凝結為一體,漫天蔽空,荼,小鳥被這強大的威勢嚇得逃到千里之外。但是,火雲並不是靜止不動的,它往來飛騰,在撞擊中更顯示出它強大無比的力量。清晨,它阻斷南下的胡風;傍晚,它又裹挾著塞雨凱旋而歸。

  以上描繪火雲在宏觀時空中的態勢,待它“隨塞雨回”歸之後,來到巍巍鐵門關和雄偉的交河城時,仍是“繚繞斜吞鐵關樹,氛氳半掩交河戍”,從鐵門關到交河城方圓數十里以內,樹木之間,城圍內外,它們無處不在。

  詩的最後兩句,“迢迢徵路火山東,山上孤雲隨馬去”,則是表達離情別緒。向京師方向舉目遠望,千里迢迢,那是友人歸去的路,也是詩人來時的路。

  此時路遠人稀,唯有孤雲征馬,愈行愈遠。騎在馬上的,本是詩人為之送行的友人,但詩句中不寫人,只寫馬,以馬代人,那是因為離去甚遠,人馬難分或只見馬而不見人了。“山上孤雲隨馬去”,可謂全詩點睛之筆。“孤雲隨馬去”,點明瞭詩的寓意,孤雲是詩人之心,是戍邊將士的心,希望友人把守邊衛士將士們的生活和決心帶回京師,告知皇上,告知僚友,告知親人。可見,這首詩是以火雲比擬戍邊將士,詩人明在寫雲,實際是在寫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