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的岑參邊塞詩

關於的岑參邊塞詩

  邊塞詩又稱出塞詩,是以邊疆地區漢族軍民生活和自然風光為題材的詩。一般認為,邊塞詩初步發展於漢魏六朝時代,隋代開始興盛,唐即進入發展的黃金時代。據統計,唐以前的邊塞詩,現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詩》中所收的邊塞詩就達兩千餘首。其中有些宏偉的篇章不但是漢族文學的寶貴財富,而且極具歷史意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的岑參邊塞詩,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2、《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輪臺城頭夜吹角,輪臺城北旄頭落。

  羽書昨夜過渠黎,單于已在金山西。

  戍樓西望煙塵黑,漢兵屯在輪臺北。

  上將擁旄西出徵,平明吹笛大軍行。

  四邊伐鼓雪海湧,三軍大呼陰山動。

  虜塞兵氣連雲屯,戰場白骨纏草根。

  劍河風急雪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

  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

  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

  3、《磧中作》

  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

  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里絕人煙。

  4、《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

  側聞陰山胡兒語,西頭熱海水如煮。

  海上眾鳥不敢飛,中有鯉魚長且肥。

  岸旁青草長不歇,空中白雪遙旋滅。

  蒸沙爍石燃虜雲,沸浪炎波煎漢月。

  陰火潛燒天地爐,何事偏烘西一隅?

  勢吞月窟侵太白,氣連赤坂通單于。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見夕陽海邊落。

  柏臺霜威寒逼人,熱海炎氣為之薄。

  5、《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鬥,

  隨風滿地石亂走。匈奴草黃馬正肥,

  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

  風頭如刀面如割。馬毛帶雪汗氣蒸,

  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

  車師西門佇獻捷。

  6、《火山雲歌送別》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雲厚。

  火雲滿山凝未開,飛鳥千里不敢來。

  平明乍逐胡風斷,薄暮渾隨塞雨回。

  繚繞斜吞鐵關樹,氛氳半掩交河戍。

  迢迢徵路火山東,山上孤雲隨馬去。

  7、《首秋輪臺》

  異域陰山外,孤城雪海邊。

  秋來唯有雁,夏盡不聞蟬。

  雨拂氈牆溼,風搖毳幕羶。

  輪臺萬里地,無事歷三年。

  8、《玉門關蓋將軍歌》

  蓋將軍,真丈夫。

  行年三十執金吾,身長七尺頗有須。

  玉門關城迥且孤,黃沙萬里白草枯。

  南鄰犬戎北接胡,將軍到來備不虞。

  五千甲兵膽力粗,軍中無事但歡娛。

  暖屋繡簾紅地爐,織成壁衣花氍毹。

  燈前侍婢瀉玉壺,金鐺亂點野酡酥。

  紫紱金章左右趨,問著只是蒼頭奴。

  美人一雙閒且都,朱唇翠眉映明矑。

  清歌一曲世所無,今日喜聞鳳將雛。

  可憐絕勝秦羅敷,使君五馬謾踟躕。

  野草繡窠紫羅襦,紅牙縷馬對樗蒱。

  玉盤纖手撒作盧,眾中誇道不曾輸。

  櫪上昂昂皆駿駒,桃花叱撥價最殊。

  騎將獵向城南隅,臘日射殺千年狐。

  我來塞外按邊儲,為君取醉酒剩沽。

  醉爭酒盞相喧呼,忽憶咸陽舊酒徒。

  《戲問花門酒家翁

  作者:岑參

  原文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壺百甕花門口。

  道傍榆莢仍似錢,摘來沽酒君肯否。

  註釋

  1、沽:買或賣。首句的“沽”是賣的意思,末句的“沽”是買的意思。

  2、花門:即花門樓,涼州(今甘肅武威)館舍名。花門口:指花門樓口。

  3、榆莢:榆樹的果實。春天榆樹枝條間生榆莢,形狀似錢而小,色白成串,俗稱榆錢。

  賞析

  這是一首別具一格的生活抒情小詩。公元751年(唐玄宗天寶十載)舊曆三月,安西節度使高仙芝調任河西節度使。在安西(今新疆庫車)節度幕府盤桓了近兩年之久的岑參,和其他幕僚一道跟隨高仙芝來到春光初臨的涼州城中。在經歷了漫漫瀚海的辛苦旅程之後,詩人驀然領略了道旁榆錢初綻的春色和親見老人安然沽酒待客的誘人場面,他就在酒店小駐片刻,讓醉人的酒香驅散旅途的疲勞,並欣賞這動人的春光。

  詩的開頭兩句純用白描手法,從花門樓前酒店落筆,如實寫出老翁待客、美酒飄香的情景,堪稱是盛唐時代千里河西的一幅生動感人的風俗畫,字裡行間烘托出邊塞安定、閭閻不驚的時代氣氛,為下文點明“戲問”的詩題作了鋪墊。三四兩句詩人不是索然寡味地實寫付錢沽酒的過程,而是在偶見春色的剎那之間,立即從榆莢形似錢幣的外在特徵上抓住了動人的詩意,用輕鬆、詼諧的'語調戲問了那位當罏沽酒的七旬老翁:“老人家,摘下一串白燦燦的榆錢來買您的美酒,您肯不肯呀?”詩人豐富的想象,把生活化成了詩,讀者可從中充分感受到盛唐時代人們樂觀、開闊的胸襟。

  這首詩用口語化的詩歌語言,寫眼前景物,人物音容笑貌栩栩如生,格調詼諧、幽默。詩人為涼州早春景物所激動、陶醉其中的心情,像一股涓涓細流,迴盪在字裡行間。在寫法上,樸素的白描和生動的想象相結合,在虛實相映中顯示出既平凡而又親切的情趣。此詩語言富有平實中見奇峭的韻味,給全詩帶來了既輕靈跳脫又幽默詼諧的魅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