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的小說《超人》

冰心的小說《超人》

  冰心是以“問題小說”步入文壇的。《超人》是冰心“問題小說”中較成功的作品,它體現了冰心初期創作的主要特點。 以下是小編分享的冰心的小說《超人》,歡迎大家閱讀!

  冰心的早期小說創作主要有以下特點:

  在創作題材和作品內容上,較好地繼承了新文學誕生初期問題小說的特點,提出了一系列帶有鮮明時代特徵的問題,涉及到家庭問題、知識分子的出路問題、婦女地位問題、人生問題等,這些身邊發生的問題,隨著她問題小說的發展和變化,她的問題小說不但提出問題,還為這些問題的解決,開了藥方——互愛。

  冰心的早期小說創作在藝術上也有自己的創造,她的小說淡化了情節增加了小說的抒情成分,形成了具有隨筆特點的文體。她的小說一般沒有完整的故事,也不著力於人物塑造,多寫生活的幾個片段或場景,意在透過這些提出生活中的問題,表現作家心中的多種見解。因此,她的小說中,敘事、抒情和表達哲理,常是溶匯、編織在一起的。

  由於冰心的家庭原因,她步入社會後,家庭與社會之間發生了不調和。在她的早期小說創作中,主要體現在作品的思想深刻性稍差,在提出問題的同時,也表現了憂傷感慨之情,與同時期一些猛烈的批判封建制度、封建思想的作品相比,顯然較為柔弱,在思想上存在侷限性。

  下面就從早期小說創作的主要特點分析一下她早期小說創作的代表作《超人》。

  《超人》是冰心著名的問題小說,1921年4月10日發表於《小說月報》。《超人》中的主人公何彬是個冷冰冰的青年,拒絕愛與憐憫而想做超人,後來聽了深夜病孩的呻吟,三夜不眠,想起很多事,夢見了他幼時院中的花,天上的繁星,甚至夢見慈祥撫愛他的母親,但他還想保持他超人的嚴冷,賞給孩子十幾元醫療費,免得又以呻吟擾亂他的心曲,孩子病癒後,非常感謝他,送了他一藍花,寫了一封真摯動人的信,於是多年不動感情的何彬,也“淚痕滿面”了,他答覆了祿兒(孩子的名字)一封信,如何懺悔過去的罪惡,如何覺悟到“世界上的人都是互相牽連的,不是互相遺棄的。”而更向他的新人生觀努力前進,這篇小說發表之後,立刻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為冰心的《超人》審稿的矛盾,在《小說月報》發表這篇小說時,還特地用“冬芬”作筆名,在這篇小說的末尾加了一個《超人附註》: “雁冰把這篇小說給我看過,我不禁哭起來了!誰能看了何彬的信不哭?如果有不哭的啊,他不是‘超人’,他是不懂吧!冬芬附註。”《超人》從一發表就引起了人們的強烈注意。對於初步文壇的冰心,《超人》無論是從思想內容,還是從藝術創造方面,都體現了冰心“問題小說”創作初期的風格特點。它是冰心“問題小說”的代表作。

  一、《超人》內容選擇的是知識分子消極的人生觀這一社會問題,並用母愛來溫暖主人公的心靈

  五四的潮流把冰心從家庭和教會學校的門檻捲了出來,走進了社會轟動的旋渦。她用她那年輕的頭腦來觀察社會的痼疾和問題,並開始思考著、探索著改變社會現狀的途徑和方法。冰心拿起了筆,寫她身邊的青年、婦女、知識分子等中存在的問題。如家庭問題的《兩個家庭》、《斯人獨憔悴》,表知識分子出路的《去國》等。隨著冰心創作生涯的增長,她小說從家庭、婦女、知識分子問題中擺脫出來,開始對人生意思的探索,冰心以她一雙慧眼,一片晶瑩剔透的心靈,觀察著糾紛的一切,忽然大有所悟,她深深感到人和宇宙之間,並不是唯物論所說得那麼毫無關係,他們中間其實有個“和諧”的存在,這“和諧”以“愛”為之貫通聯絡,愛之最強烈者則為親子之間的愛,推而至於小孩、海、花香,以及時間一切的美。

  《超人》是冰心最早歌頌母愛的作品。在小說《超人》題材的選擇上,冰心透過何彬這一藝術形象,提出瞭如何對待人生的問題。作者否定了冷漠、孤寂、與世無爭的人生,指出像何彬那樣去做“超人”,只會給自己帶來煩悶和苦惱,“超人”也並不能超脫,只有“愛”才能重新燃起人生的火焰,拯救受傷的靈魂。

  五四的狂風怒潮,把許多熱血青年捲入這一歷史巨瀾中,他們激情飛揚,鬥志高漲。然而,革命的道路並不平坦,由於五四運動自身的弱點,以及封建社會勢力的反撲,蓬勃高漲的“五四”運動,不久便消退了。封建勢力死灰復燃,他們仍然主宰、統治著社會。當年投身於反帝、反封建行列的青年們,出來少數中堅分子仍然堅持戰鬥在反帝反封建的戰線外,大部分卻感到迷茫。面對黑暗的現實,苦悶、彷徨、頹喪。他們不甘寂寞,但又看不到前途和光明,他們找不到出路,但又沒有勇氣去探索新路,於是悲觀、失望、在人生的大海中沉浮。有的被大浪淘盡,孤居一隅;有的走頭無門,被痛苦淹沒;有的則看破紅塵,用虛無和超然的態度打發時光。冰心就是從這些問題出發,塑造了處於後者的知識分子形象——何彬,創作了小說《超人》。

  何彬悲觀厭世,以“超人”自居。他表面上很“冷”他住的那一座大樓上,同居的人很多,他卻都不理解人家,他不和人家在一間食堂裡吃飯,偶然出入遇見了,輕易也不招呼。他不但是和人沒有交往,凡帶一點生氣的東西,他都不愛;屋裡連一朵花、一根草,都沒有,冷陰陰的如同山洞一般。他常常痛苦的叨唸:“世界是空虛的,人生是無意識的。人和人和宇宙、和萬物的聚合,都不過如同演劇一般:上了臺是父子母女,親密的了不得;下了臺,摘了假面具,便各自散了。哭了一場也是這麼一回事,笑一場也是這麼一回事,與其相互牽連,不如相互遺棄,而且尼采說的好,愛和憐憫都是惡。”

  透過何彬這一形象,說明向主人公去做“超人”,只會給自己帶來煩惱和苦惱,“超人”也並不能超脫,並提出瞭如何對待人生這一問題。冰心初期的小說,其 “解決藥方”便是“愛”。在《超人》中,冰心熱情謳歌了母愛的力量,想用母愛這一她認為無病不治的藥方,來醫治何彬這類患有憂鬱症的青年知識分子,重新燃起他們人生的火焰,拯救那受傷的靈魂。

  冰心在《超人》中是透過一個純樸、天真、可愛的孩子——祿兒的形象,使何彬厭世的思想,受到了啟發和感召。祿兒是廚房跑街的十二歲男孩,他在病中呻吟,攪得何彬難以入眠,使何彬忽然想起了許多童年時代的往事——他的慈祥的母親,家中院裡的野花,還有天上的繁星,等等。“他聽的三夜的呻吟,看了三夜的.月,想了三夜的往事。”是“愛”的至高無上的威力打開了何彬關閉的心扉。尤其是當何彬要搬走的時候,祿兒特地送來了一藍金黃色的花和一封充滿童貞友愛的信,寫到:“……我有一個母親,她因為愛我的緣故,也和感激先生。先生有母親麼?她一定是愛先生的。這樣我的母親和先生的母親是好朋友了。所以先生必須要收下母親朋友的兒子的東西。”是祿兒的話震動了何彬的靈魂。這個原來被認為心腸很冷的人,竟然淚流滿面。她不僅接受了祿兒的啟示,而且極為誠懇地向祿兒表示: “我在深深地感謝你指示我的那幾句話。小朋友啊!不錯的,世界上的兒子和兒子也都是好朋友,都是互相牽連,不是互相遺棄的。”

  冰心在《超人》中塑造了用虛無和超然的態度打發時光的何彬這一知識分子形象,提出如何對待人類的社會問題,何彬形象具有典型意義,何彬的思想、經歷,真實地反映了“五四”落潮時期,一部分小資產階級知識青年的處境和他們身上的弱點,他的轉變啟示著人們要振作起來,探索新的人生。同時她的小說創作中充滿了互愛的思想也在《超人》中得以充分的體現。在本小說中,她熱情謳歌了母愛的偉大力量,是母愛喚醒了何彬冰冷的靈魂。冰心創作《超人。,是從現實出發,反映了特定歷史時期這是的社會現象,並透過何彬這一藝術形象,提出瞭如何對待人生的問題,同時開了一個拯救受傷靈魂的藥方。可見,〈〈超人〉〉代表了冰心小說創作初期在題材沙鍋內的選擇與作品的內容上的特點。

  二、《超人》在人物塑造上著重突出了人物的思想變化,集中揭示人物的內心活動,以人物心靈鬥爭來推動情節,刻畫人物。

  初步文壇的冰心,她的“問題小說”就一起了人們的強烈注意,這不僅是因為她的小說直接揭示人們非常關注的身邊的各種問題,還由於她的作品總是帶有很強烈的主觀色彩,較少有客觀的描繪。冰心的確是一位才華橫溢的作家,她創作的獨特藝術風格在〈超人〉中表現得也最鮮明。

  在這篇小說中,而是突出人物的思想變化,集中揭示人物的內心活動,以人物心靈的鬥爭來推動情節,刻畫人物,突出主題。把敘事、抒情與表達哲理溶匯、編織在一起。

  小說開頭一句,“何彬是一個冷心腸的青年”,就點出了主人公何彬的人生態度,然後,極寫他的冷漠、孤僻、虛無。他從不和任何人交談、來往,凡帶一點生氣的東西,他都不理睬,他把自己的心緊緊地關閉與世隔絕的超然中。他把自己置身於“冷陰陰的如同山洞一般”的環境中,他認為“世界是虛空的,人生是無意識的”不過如同演劇一般,他崇尚尼采的話“愛和憐憫都是惡”。何彬厭倦生活,鄙視社會。他冷眼看待人生、社會。在小說中,冰心並沒有寫出造成何彬那種性格的原因,而在開篇先介紹了何彬的精神面貌,人生觀。那麼,如何去熔化、摧毀包裹著何彬身體的厚厚的一層堅冰呢?冰心用她那支清新、秀麗之筆,充滿親切、溫婉的感情,從揭示人物的內心活動入手,具體、生動地指出了何彬這類青年由冷變熱的思想鬥爭過程。

  小說以主人公何彬深夜聽到悽慘的呻吟聲,徹夜不眠為導線,展開了情節刻畫人物。開始的一夜,對這斷斷續續的痛苦呻吟,何彬雖毫不動心。卻叫得他睡不著,使他想起了許多幼年的事情,“——慈愛的母親,天上的繁星,院子裡的花……”儘管他極力想拒絕這些思想,可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夠。這表明何彬並不是冷血動物,他是個活生生的人。他也有喜怒哀樂,他並不能夠超脫這人之常情,痛苦的呻吟敲擊著他冰冷的心靈,使他無法忍受和抗拒,這時母親的拳拳之愛,兒子的純真之愛,自然的偉大之愛,侵蝕著他。“他聽了二夜的呻吟,看了二夜的月,想了二夜的往事”,“愛”的至高無上的威力終於打開了何彬關閉的心扉,到第七天頭上,他終於向程姥姥打聽,原來是廚房跑街的十二歲孩子祿兒摔壞了腿,每夜在呻吟,於是,何彬拿出鈔票給祿兒治病。這一慈悲舉動,正說明他內心的熱情還沒有完全泯滅。此後,儘管他仍然以超人的態度對待程姥姥和祿兒,冷冷得就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似的,然而,他在也不能平靜的安眠了,他極力的想拒絕那些夜來的往事不時襲來,他煩悶極了。何彬的心靈展開了激烈的搏鬥,但慈愛的母親時時雜器他心頭閃現,他冷冷的心漸漸融化,他要和母親“互相牽連,永遠不互相遺棄”‘何彬經過一番痛苦的鬥爭,終於覺醒了。小說是以祿兒因為何彬要搬走,特送來一藍金黃色的花和一封充滿童貞友愛的信,來解釋這一覺醒的過程的。信和花籃使他 “不禁嗚嗚咽咽的痛哭起來”。這哭聲,蘊涵著他的感激、情誼、悔過。這哭聲,標誌著他的覺醒,他淚痕滿面地給祿兒寫了一封信,總結過去十幾年的生活,承認了自己的錯誤觀點,明白了:“世界上的母親和母親都是好朋友,世界上的兒子和兒子也都是好朋友,都不是互相遺棄的”。他感激祿兒,給他啟迪了母愛,他要回到人生,回到母愛的懷抱中去。何彬要與過去訣別,開始他新的生活。

  很明顯,冰心對何彬性格的塑造,並沒有生動的情節,對何彬的行為動作描寫也較少,而是對何彬內心活動的描寫,透過他心靈的鬥爭推動情節,刻畫人物。實際證明,她的這種獨特的創作風格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就連頭腦冷靜的矛盾,讀完這篇小說後,都被何彬形象感動得流淚了。何彬是冰心的問題小說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何彬形象地塑造充分體現了冰心小說創作的清新、細膩的藝術風格,用心理描寫成功地塑造人物。《超人》證實了冰心的創作才華。《超人》是冰心在藝術創作中最優秀的問題小說

  三、《超人》是用母愛拯救主人公靈魂,這一理想化的方式體現了作者的思想侷限性

  冰心以“問題小說”步入文壇,憑著獨特的藝術風格,她引起了廣大讀者的強烈注意,冰心是一位很有才能的作家。但她早期的小說創作也存在著思想的侷限性。冰心的早期小說雖提出了家庭、知識分子的出路等社會、人生的重大問題,但其思想有些侷限,思想的深刻性稍差。

  剛步入文壇,也步入社會的冰心並不清楚問題產生的根源,更不明白要消滅社會上一切不合理的現象,根本辦法是透過武裝讓人民掌握政權。她以為社會之所以會這樣,完全是由於人心不好造成的。這樣,冰心並想透過“愛”來解決問題。

  冰心早期的這種思想及創作上的侷限,是有其形成原因的。冰心出生與一個海軍軍官的家庭,她的父親是一名巡洋艦的軍官,思想比較開明。慈愛的父母,溫暖的家庭,美麗的大自然,冰心從小就生活在一個充滿歡樂、自由和愛的世界裡,較少有封建思想的束縛羈絆。“愛”的種子在冰心幼小的心靈裡撥下。1914年秋,冰心在進入北京貝滿女中教會學校以後,又很自然的接受了基督教思想,以“愛”為主的基督教“外來思想”在冰心這個“適宜的土壤”上生根發芽了。

  五四的浪潮把冰心從溫暖的家庭捲入了複雜的社會,接受了社會以後,冰心從“愛的天國”又看到了“恨的塵世”。十分了解冰心的茅盾先生分析的好:“冰心女士把社會現象看的非常單純,她以為人世紛紜無非是兩根線交織而成”,這兩根線便是“愛”和“憎”。她以為“愛”或“憎”二者之間必有一者是人生的指標。她這種思想,完全是“唯心論”的立場,可是產生了她這種單純的社會觀的卻不是“心”而是“境”。因為,她在家庭生活小範圍裡看到了“愛”,而在社會生活這一大範圍裡卻看到了“憎”,於是發生了她的社會現象“二元論”。但在思想上是二元論的冰心不能忍受這樣的不協調。

  印度進步哲人泰戈爾的愛的哲學對其影響也是顯著的,冰心十分贊成泰戈爾的哲學思想。在冰心的早期創作中,冰心就極力宣傳“愛的哲學”,她把解決問題的途徑選擇為“愛”,主要以母愛、童心為主。

  由於冰心受到家庭、社會、文學傳統的影響,造成了她早期創作上的思想的侷限性。被認為她創作藝術上最具特色的小說〈〈超人〉〉也帶有思想的侷限性。

  〈〈超人〉〉中雖透過何彬形象證明了超乎事實的人是沒有的。那麼,支配人生的究竟是“愛”還是“恨”?作者的回答是“愛”。她同情善良不幸的人們,希望有一個美好的世界,愛的世界,這種願望是良好的,但這是超階級、超現實的,只是一種虛幻而已,根本不能解決社會生活中的矛盾,也不能有真正的人生。何彬雖然向祿兒悔過了,卻仍然把帽子壓得低低的,他是淚痕滿面地,不聲不響的走掉的。試鄉,向何彬這類青年,愛的熱力可能會使他們振作起來,可是對人生的要義並不理解,愛的熱力就會慢慢冷卻,再者,生活的道路也不會是平坦的,一遇挫折,他們將是束手無策,很可能再次變成“冷心腸”,陷入更加悲觀的境界中,甚至,用自殺或遁入空門來解決痛苦,逃避現實。愛是不能使何彬這類青年找到光明的前途的,更不能根除他們身上的病根,“愛”並不能解救人生,冰心創作中的“愛的哲學”是對當時社會作出的某種程度的抗議,但事實也是對黑暗現實的一種逃避。冰心由於創作初期的世界觀和歷史的侷限性造成了她的《超人》思想內容上的侷限性。

  總之,《超人》是冰心初期創作的代表作,她教全面地體現了冰心初期創作的主要特點。

  作者簡介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歲,籍貫福建福州長樂橫嶺村人,原名為謝婉瑩,筆名為冰心 。取“一片冰心在玉壺”為意。被稱為“世紀老人”。現代著名詩人、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家。曾任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名譽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名譽主席、顧問,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名譽理事等職。[1]作品有散文集《歸來以後》《我們把春天吵醒了》《櫻花贊》《拾穗小札》和《晚晴集》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藝術上仍保持著她的獨特風格。其中《寄小讀者》《再寄小讀者》《三寄小讀者》,表現了她對兒童的愛,她希望兒童們能有一個美好的心。她的作品還有詩集《繁星》、《春水》,為無標題的自由體小詩,以“自然”“童真”與“母愛”為主題,以對母愛與童真的歌頌、對自然的讚頌以及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為主要內容,表達了她對母親的情感、對孩子的喜愛、對自然的讚歎及對人生的理解。

  內容簡介

  冰心是20世紀中國傑出的文學大師,忠誠的愛國主義者,著名的社會活動家。1919年,冰心在“五四”愛國運動的激盪下,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成為一位活躍於文壇的女作家。

  冰心著,上海北新書局發行,發行人李志雲。排印者蔚文印刷局,1933年10月初版,1937年2月第六版,毛邊本。書前有冰心1932年清明節在香山雙清別墅所寫的自序。 冰心的愛更多地傾注於一代又一代的孩子身上。從“五四”運動時期步入文壇,在近一個世紀的漫長歲月裡,伴隨世紀的風雲變幻,她一直堅持寫作近八十載,筆耕不輟,碩果累累,為世人留下了大量珍貴的文學遺產。期間,她為孩子們寫作,長達七十多年,她的作品,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兒童。萬千的天使,要起來歌頌小孩子;小孩子!他細小的身軀裡,含著偉大的靈魂。——冰心《繁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