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憶長恨歌讀後感範文800字

王安憶長恨歌讀後感範文800字

  這恨是老電影一樣的舊,是有質感的,能順藤摸瓜的恨;王安憶用一支絢爛的筆,把一個女子四十年的故事寫成一首長恨的歌。這歌,也是偃息了霓虹的夜上海,淡淡的,水岔開似的流。這是一個大手筆,而王安憶傾力塑造的都是些些小小的人物,要用一個個點標記出上海這張斑斕圖紙的佈局美,著實是不易的,而王安憶輕鬆的做到了,甚至,有點玩味的味道了。她在淋漓盡致的給“王琦瑤”冰清玉骨的同時,把一座孤獨的城,一段熨去顏色的`歷史,濃縮的不露聲色,卻蕩氣迴腸。

  剖析王安憶的筆法,我臆想她該是水樣的女子,明眸啟齒間,便覺流螢迴雪,這樣的女子,在她筆下的方塊字,是帶著江南的香味的,讀起來,特別有韻律。她善用排比,也喜歡長短句的結合,因此,每每讀的不是詩,但總有詩的淡淡氣息。白白的一句話,在她的精心修飾下,就成了潺潺一流水,渺渺一束煙,鬱郁一朵花,絲絲一樹柳,可讀性極強。她像瓷器家,在窯洞裡燒自己的青花瓷,摸上去,如同押韻的月光,乾淨,直抵你心,優美,拂動一切的芳草連天,幾乎,可以入夢了。

  《長恨歌》是王安憶燒製的藝術,提名為淺淺的印象美。說它淺淺,那是因為它的文字輕盈,不是濃稠的雲劈頭蓋臉的擁著你,彷彿是披在你鼻翼的一層氧氣;說它具有印象美,是王安憶下筆從不寫盡萬物,她只聰明的揭示你一點點,剩下的,就需讀者的想象,她把一個山坡的鮮花剪下一個殘缺的角,送給你,待你自己體會個中的情意。當然,我從中讀出了迤邐的味道,左右逢源的文字,順暢的把故事娓娓道來,寫了山,寫了水,寫了上海,寫了上海的變遷。

  王琦瑤這類女子,總是叫人憐惜的。她嫻靜溫柔,知書達理,凡是總留有餘地,彷彿,她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是花瓶一樣的,是叫人捧在手心裡的月牙泉,是寫在紙上的無悔的詩,她有她花開一樣的美麗,也有她花落一樣的安靜。我感覺,她是生錯了年代的千年前的那一嘆,她本該有她的金風玉露,她有她的未來向她招搖,可是不,她生在了滬上,偏逢在時代的分水嶺,那麼陰暗的關係網硬生生地把她捆著,那麼多誘人的華麗的把她燻著,將她推入了畸形的地步,乃至後來,她已不再是多少年前,彷彿看透了一切的那個王琦瑤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