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驪山看長恨歌舞劇散文

遊驪山看長恨歌舞劇散文

  想去觀看大型水上實景歌舞《長恨歌》表演,已經好幾年了。再加上兩年前女兒考入位於臨潼校區的西安科技大學,這種想法與日俱增,但因為種種原因去了兩次臨潼都與《長恨歌》失之交臂。今年5月2號,與其說是送孩子上學,不如說是去圓夢。

  我們一行六人,九點從咸陽出發,沿著渭河,傍著秦嶺,經過灃河、滻河、灞河,一個小時候後湧入了驪山的懷抱。

  歷史上驪山是夏避酷暑、冬躲嚴寒的皇家園林。山上樹木蔥蘢,涼風習習,最讓我感興趣的是滿山遍野紅鐘形的石榴花骨朵,像燈籠、像辣椒、像猴子、像火炬。一棵樹上有那麼三幾朵先舒展開綢緞一樣的花瓣,宛如一個待嫁嬌羞的新娘,莞爾而笑。我們一路攀爬,路上不時有人超過我們。爬過兵諫亭、朝元閣、老君殿、老母殿,最讓我感興趣的是朝元閣一千三百多年前唐玄宗和楊貴妃一起栽的“夫妻樹”,這兩個高大的皂角樹,樹幹粗大肥碩,枝葉茂密蔽天。我想樹底下的根系一定相互盤繞。傳說,它是李隆基與楊貴妃親手栽植上的。象徵著夫妻恩愛,永遠不分離。千百年來善男信女祈福於此,現代人為了保護樹木不再將紅腰帶懸掛在樹枝上,而是搭在樹一旁的欄杆上,紅彤彤一片,耀眼奪目。

  聽說烽火臺還有一段距離,兩個孩子說要吃飯,我和妹妹還有個同行的朋友也是氣喘吁吁,再說還要領在網上提前購買的歌舞票,沒有再往上爬,就匆匆下山。

  等到華清池售票處領票已經是傍晚6:30。這時候門外排隊看長恨歌的人已是人山人海。

  我們踩著唐代的宮廷音樂,緩緩走進華清宮。《長恨歌》是白居易一首膾炙人口的長篇敘述詩,根據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描寫而成,故事千迴百轉,跌宕起伏。陝西省旅遊公司在原發地以驪山山體為背景,華清池九龍湖為舞臺精心打造的真山真水真歷史實景舞劇。

  露天劇場紅燈懸掛,臺、亭、榭、廊、殿、垂柳、湖水在燈光下相互陪襯,煞是好看。晚上8:30舞劇開始滾滾而下的森林霧瀑,讓人彷彿進入人間仙境。貴妃衣袂飄飄、披帛飛揚,徐徐從山上飛至九龍湖面,緩緩降臨在同時從湖底升出水面的大型多功能自動升降舞臺上。大唐絕代美女的風姿,一下活生生地展現在觀眾面前。

  燈光熄滅,香氣襲來,等在開燈,九龍湖橋上橋下兩個舞臺井然有序地站滿了儀仗隊和宮女。龐大的陣容讓3000位坐無空席的座位上,譁聲一片。

  隨著一聲:“宣,楊玉環入宮玄宗親譜《霓裳羽衣曲》,樂工奏此新樂,楊貴妃如纖塵不染的凌波仙子,冰簾半遮,踏著水浪,翩若驚鴻。觀者無不為之動容。

  在唐樂府、秦腔、碗碗腔的音樂聲中,燈光又一次熄滅,亮起時,繁星閃爍夜空,一輪彎月掛在樹梢。觀眾雷鳴般的掌聲在耳畔響起。六名演員在上臺、下臺、龍榭上輪番上演竊竊私語中的唐玄宗和楊貴妃。讓人置身於夢幻之中,“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難怪唐玄宗說她是“解語花”。

  醉酒後的貴妃嬌喘微微,如玉的肌膚,酥胸微露,穿鑲滿珠玉的羽衣,彩裙輕擺,霞帔搖曳,頭戴“步搖冠”,腳下趟過微波粼粼的湖面,水珠灑落在烏黑亮麗的髮絲上,讓人如醉如痴。廊橋上“兩名”端莊的楊貴妃相向而行,舉止端莊高雅。讓人浮想聯翩。

  當一群胡人跳起胡舞,節拍鮮明奔騰歡快,多旋轉和蹬踏動作,楊貴妃身著彩虹似的衣服,翡翠的花冠,身如細柳一樣的扭動,惹得唐玄宗也為她擊鼓。顯示了唐朝文化的生氣勃勃和海納百川的胸懷。

  貴妃生日那天,大家正沉浸在歡樂中的時候,突然,火柱噴射火團,瞬間熊熊大火肆意燃燒,整個湖面一片火海。那火蛇伸著長長的舌頭,吐著毒汁,欲吮吸瓊漿玉液。我不覺脫口而出白居易的“漁陽鼙鼓動地來”。此時,宮女亂跑,霓裳羽衣驚破,氣爆彈在觀眾頭頂響起,舞臺變成了站場,兵戈相見,殺聲震天!安史之亂爆發,長安淪陷,大唐從鼎盛走向衰落。觀眾悲從心起,許多人哀嘆跺足。

  唐玄宗向西逃跑,在馬嵬坡,士兵架起楊貴妃,可憐一代君王也拉不住愛妃的手。“花鈿委地無人收”。長長的白綾送走了一代國色天香,破敗的裙衫失去了靈魂的依附,飄向天際。

  一年後戰亂平息,等太上皇再回到長生殿,“梨園弟子白髮新,椒房阿監青娥老”。時空轉換,舞臺上升起兩隻大大的`翅膀,搭成鵲橋,天上人間兩相會,兩人相擁,“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演出一個小時結束了,兩個孩子看得入了迷,問是不是還有一場,朋友也說以後要父母來看舞劇,走在臨潼的街道上我想今天的華清宮不過是唐朝的十分之一,可見當年的繁華,造成最後的衰落,不能願胡舞的引進,藝術沒有國界,相反更會增添唐朝舞蹈更多的新鮮血液,如果唐玄宗能夠居安思危,同時加強防護,不光是沉迷於美色,那歷史會不會重新書寫?那歌如泣的音樂,如鳥兒一樣的婉轉長鳴,愛情沒有錯,誓言沒有錯,錯的是丟了江山的人,如果楊玉環不光是風姿卓越,不光是精通音律,如果還懂恩慈黎民、“母儀天下”。歷史沒有如果。又想如果白居易還活著他看了融入了現代科技的舞劇《長恨歌》他會作何感想?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