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憶長恨歌讀後感

王安憶長恨歌讀後感

王安憶長恨歌讀後感1

  看完電視劇《長恨歌》真是欲罷不能,同事極力推薦我其書更好看,於是我就成了王安憶的《長恨歌》的忠實讀者。

  原來小說也可以寫成這樣。散文一樣的筆法,處處帶著作者的成見,一篇篇的相對獨立的主題,連綴到一起,成了一部小說。時間跨度是一個人的一生,三重的時代,半個多世紀的回望。人物也是相對獨立的成篇,隨著女主人公王王琦遙的人生經歷,漸漸的展現出來。立足地是上海,彷彿一個上海的繁華的舊夢。

  處處看到了張愛玲的影子。流言、傳奇還有舊式的繁華而落寂的生活。每一處的景色都寫的帶著上海的特色,每一處的繁華都是一場最終要收尾的夢。

  看完小說,我還是沒能明白,這部小說為何要叫《長恨歌》。因為它不過寫了一個人的一生罷了,不過展現了上海的三個時代罷了,它為何要叫《長恨歌》?

  無論為何這樣叫法,我還是時時看到驚奇的語句,一絲小小的針刺,觸動神經最深的角落,有所思卻不知為何而嘆。

  整站讀完,我發現了一個不完滿的人生。或許,因為書中所有的人都沒有一個完滿的人生,所以應該長恨罷。不論是這個當年的選美的上海小姐,做了芯子的人生,只是一個有權有勢的李主任的情人,付出一生的等候的女主人小姐,還是那個與她曾經相識相遇並愛她一生而不得的程生生;還是那個處處都是有著面子的卻獨獨沒有情愛的嚴家師母;還有她的青春的女友的安排。全部都是不完滿的人生。

  面子的人生與芯子的人生,你要哪一樣?恩與義,情與愛,你要哪一樣?結髮夫妻多是恩與義,卻最少情與愛,可以舉案齊眉、百頭到老,卻也會是路是路,橋是橋。妻子當然還是放在家中的,是為了面子的考慮。情愛也還是要的,如果不是因為中國社會的解放,一九四九年的成立,小老婆肯定也會是合法的。

  命運總是不由著自己主張的。弱小者,如小姐之流,以一生的等候來成全人生。對於一切的命運,只是堅忍的自衛,別無它法。曾經繁華一夢,以為終身有靠,原來最後可以安身立命的只是李主任死前留給她的幾塊金條。她守著那幾塊金條,守到了老,沒想到最後卻為它送了命。強者,如李主任之流,有權有勢,呼風喚雨,名利場中刀山火海,欺瞞壓詐,睡不踏實,人生匆忙。是大千世界主張著別人的命運的人,也主小姐的命運,結果還是更大的看不到的命運之手,主張著他的命運。書中安排飛機出事,他入土為安了。他的命運原來也不是他自己的主張。留下的小姐在風雨人生中漫度著時光。

  命運也許根本就是命運,是誰也不能主張的。繁華後面原來是更大的落寂,人事之間的安排也不總是恰到好處的,總是錯著位,從開始就錯起,一直就只得這樣錯下去,錯到後面成了長恨了。

  我不知道我讀懂這本書沒有,只是驚奇其中的一些句子,還有整站書讀完的悵然。寫的是上海,也現的是上海,所以還是有著生活的氣息,雖然作者寫得很繁華,但是其實讀到後面我只在為著書中的人物著急了。這件事,這樣安排應該多麼好啊,那件事,為何這樣發展。

  漸漸地明白了長恨歌的意思。因為人生本就是這樣,並不是我想象,也不是你想象,它不是你安排,也不是我安排,所以,只會是錯著走,難道不是長恨嗎?好象除了嘆氣,就只得長恨了。

王安憶長恨歌讀後感2

  讀書一定要讀完,不然你不會讀到書的精髓,讀到書的精華。就像小時候讀《水滸》,讀的時候十分的吃力,捏著鼻子讀下去,有一種要死的感覺,但是讀到最後,讀到李逵戰死沙場依然對宋江大哥哥忠心耿耿的時候,幼小心靈突然有了一種震撼,一種淒涼人生,悲哀英雄的鬱悶在心中流動,由此開始對水滸有了不同印象,從而重讀水滸,再讀水滸的時候感情開始夾雜其中,開始可以欣賞到其中的妙處。

  《長恨歌》讀的過程也是有種憋氣的感覺,讀起來十分的不爽快。書中處處存在著張愛玲的影子,對語言的雕刻,對劇情的設計,伏筆,對不相干內容的極盡詳盡的描述,當然我慵懶昏睡。儘管這樣,還是堅持著著讀完,卻沒有預期的效果,在一種匪夷所思,甚至猥褻的情形下結束了整篇文章,讓人有一種不爽快,不痛快,也可以說不理解地感覺。

  解放前的上海對於我們來說相當的遙遠,也許這也是無法瞭解作者對舊上海雕花般的描述。每個人都有自己生活的時代,而這個時代對於經歷過他的人來說可能是刻骨銘心。故事的劇情就是從舊上海的繁華開始寫起。四十年代,還是中學生的王琦瑤被選為“上海小姐”,從此開始命運多舛的一生。做了某大員的“金絲雀”從少女變成了真正的女人。上海解放,大員遇難,王琦瑤成了普通百姓。表面的日子平淡似水,內心的情感潮水卻從未平息。與幾個男人的複雜關係,想來都是命裡註定。八十年代,已是知天命之年的王琦瑤難逃劫數,與女兒的男同學發生畸形戀,最終被失手殺死,命喪黃泉。

  書中充滿了複雜而又模稜兩可的描述,故事情節缺少根基,人物性格特點不清晰,文章圍繞主人公進行描寫,過分強調主人公的.特點,結果性格特點均沒有表現出來。故事情節也有點半信半疑,年過50的人與20餘歲的人保持著一種曖昧的關係,並因此讓主人公結束了生命,讓人哭笑不得。堂而皇之,狗肉上了大席。王琦瑤和女兒在一起的情節,比如相互嫉妒,就像一對姐妹一樣,也讓人難以理解,這樣的事情怎會發生在一對母女身上?

  書中瀰漫了張愛玲的文學氣息。然而卻沒有達到張愛玲對文字,對情節的把握。看完了《半生緣》,整個人就像真的經歷過了一次人生般的。儘管也是描寫了一段舊時代愛情故事,但又不是一味沉迷在男歡女愛的主題裡,她很冷靜,很敏感,她的特點是很會講故事。書中對愛情的曲折與深刻用恰當的文字描述了出來,讓人歎為觀止。可惜悲哀的是,《長恨歌》把張愛玲當作跟懷舊、泡吧一樣,成為一種故作的姿態了。所以儘管《長恨歌》也達到了一定的境界,並且對舊上海繁華及弄堂的裝飾進行了極致的描述,使對此感興趣的讀者興奮不已,但對我們這些不喜歡“花言巧語”的讀者來說確是一種折磨。故事情節匪夷所思,人物描寫不鮮明,性格特點不明顯,甚至對主人公心理特點在讀完後也沒有一個明確的把握,不是為該書的一大缺陷。

  讀完《長恨歌》不免心中有一種擔心的感覺,是不是自己的能力存在問題,從而無法很好把握文章的內在與主旨,從而寫下本文以做拋磚引玉用。

王安憶長恨歌讀後感3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落葉時。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吹落的梧桐葉,勾起綿綿長恨。

  一個是重色輕國的君王,一個是嬌媚恃寵的妃子。雲鬢花顏,芙蓉暖帳,曾經鑄就了一段刻骨銘心的不倫之戀。自古君王迷色誤國,愛江山更愛美人,只可惜李隆基生不逢時,安史之亂,六軍不發,君臣出逃,情急之下,只有以楊貴妃的死換得蒼生性命。西南路上,悲涼秋景,馬嵬坡生死離別,無邊落木蕭蕭下,香銷玉隕。

  長恨啊!為國之君,身不由己,不忍割愛卻又欲救不得,“血淚相和流”是那沒完沒了的恨。蜀地的寂寞悲傷,還都路上的追懷憶舊,回宮後睹物思人,白日傷情夜難眠,朝思暮想不復返。纏綿悱惻的思念之情,蕩氣迴腸。真切的酸楚愁慘,夢中的“悠悠生死別經年”是那動人心魄的恨。

  行宮月色,夜雨鈴聲,蕭條衰敗,落葉有情。上天入地,蓬萊仙境,含情凝睇,梨花帶雨。拖物寄詞,重申前誓,七七相會,比翼連枝,此情此恨,了無絕期。

  曾經甜蜜的愛情如流星,閃過瞬間的美麗。吹落的梧桐葉,從高高的枝頭掉下。從枝頭到樹根,從完美到毀滅。也許李隆基本不該為大唐天子。一個貧民百姓與自己心愛的女子白頭偕老,又有誰會橫加阻攔呢?或者李隆基不是貪圖享受的酒色之徒,楊貴妃也不是個好玩的女子,又哪裡會有六軍不發,馬前死呢?既然是一國之君,就要以江山為重,社稷為大,否則到頭來只會陪了夫人又折兵。

  其實,身為天子也有致命的無奈與遺憾。江山,美人不可兼得,成全了一面總還有另一面讓自己心痛啊!

  落葉梧桐,此情難了,此恨難消。

王安憶長恨歌讀後感4

  這段時間閒來無事,有想著自己要進步,對自己家裡的書沒有興趣,自己也沒有什麼書可讀。於是,就向同事找了借了幾本,真是書非借不能讀的緣故,書還沒有讀完就想著寫一點讀書的感受。

  《長恨歌》是小說家王安憶先生寫的。我以前似乎聽說這個人的名字,但是一點都不知道這個人是做什麼呢?認識還是從去年開始,確切的說應該說是知道。去年,也是在無聊的時候,就在淘寶網上搜索有什麼熱銷的書可看。發現王安憶還挺熱的,查了寫的《王安憶小說講演稿》非常暢銷,就買了一本回來拜讀。每次閱讀,都是中午休息的時候,由於是夏天午休時間比較長,我這樣的人又睡不著的,就只好在休息室看書,斷斷續續的也看完了,只是沒有多少想法,也懶的去動手去記憶點什麼,以至於現在的印象還是限於書名和書裡大概是講些什麼的了。

  《長恨歌》我也是斷斷續續中閱讀的,一個多星期了還沒看完。開始,我對書中講些什麼並不清楚,書上也沒有內容簡介,開始就是目錄,第一部,第二部的,每部裡面都是若干個詞,象弄堂,流言,三小姐等之類的,中間用個圓點分開,以示區別,沒有表注頁碼。在開始也盡是描寫上海弄堂的情形和王琦瑤是千萬個上海普通女孩中的一個,以至於我開始看的時候不知道長篇小說,還以為是散文集呢?看到中間的時候突然看到出現了章,也還以為書里弄錯了,翻翻目錄並沒有幾章這樣的說法,只有幾第幾部,當然後來就沒有深究,沒心沒肺的讀了下去。

  開始的情節也不怎麼感人和扣人心絃,我也只是平淡的閱讀著。描述的老上海的情形,只覺得句子很短,讀起來不費力氣,但是也算不上十分的流暢。給人的感覺是文字特別的細膩,描述的事物有特別的貼切和真實,彷彿事物就在眼前,文字也都是些稀鬆平常的文字,感覺經過作者的組合就變的有意義起來,給人一舒服的感覺。

  書中講的是上海一個女孩子王琦瑤的故事,大概是從他讀初中這樣的學校開始講起,他是一個快樂、有點追求、有一點不與眾不同的女孩。他有個好朋友叫做吳佩真,兩個人因為某中關係而非常的要好,用書中的話將就是兩個人都在對方里看到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以至可以維護他們的關係十分的平衡。有點象兩隻刺蝟保持適當距離取暖一樣的道理。就這樣,她們兩個快樂的生活著、交往著。吳佩珍有個表哥在當時的電影製片廠工作,說是個工作,其實就是一個打掃垃圾的。但是,由於每次去吳佩珍都穿一件制服似衣服,有能吹上幾句,把工作說的如何的有趣和能見到明星等等,總是能吸引少女的心思,贏得她們的好感。在若干次的邀請下,吳佩珍去了一次攝影基地,但是並沒有什麼好感。但是,也算是個不小的收穫吧,於是,好朋友王琦瑤就在第二次與她一起去了拍攝現場。並看到了一些拍攝的畫面,但是並沒有看到明星,感覺有點失望。但是,王琦瑤的氣質被導演看中了,有點象當時的一個明星,導演就要了她的號碼,說有機會可以上她上鏡。當然,後來,導演就給她一次機會,但是,表演的不是很令人滿意,整個事情都這樣擱置了先來。後來,導演把王琦瑤推薦給了一個拍照片的朋友,那時候拍照片也是個十分時尚、潮流、摩登的職業。王琦瑤還是比較出相的,拍攝的照片被當時的一家雜誌看中,選做了一期封面。於是,王琦瑤就出名了,成了學校的名人。

王安憶長恨歌讀後感5

  《長恨歌》這首詩是作者和朋友一起遊覽仙遊時而作。古今中外,談到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時,心中難免有些感嘆。在這個時候作者官任縣令,對自己的理想和未來充滿了抱負,正是春風得意時,他的思想“兼濟天下”則成為了主導地位,和杜甫詩歌有一脈這承,他認為詩歌應該干預社會,干預政治,主張“文章和為時而著,歌詩和為事而作。”當時作者以前年過中旬,作品中形成了諷刺風格。作品都是以民眾民生為題材,融入了一定的政治色彩的諷喻傾向性。長恨歌的主題思想是以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為題材,透過寫實與浪漫主義的幻想手法,寫出了自己對唐明皇荒淫昏庸的批判以及對他現實遭遇的的同情和忠貞、專一愛情的褒揚。

  本文以《長恨歌》為題目的原因是因為唐玄宗重色傾國,他製造了安史之亂,安使之亂給人民帶來了無法彌補的苦難,得到了人民的憤恨,但是對愛情的痴情,專一所導致的愛情悲劇,自古以來,英雄和美女有很大關聯,何況一個現實的當局者。所以作者寫這首詩歌時的思想是雙面的,既有對現實的批判、諷喻,又有對唐明皇愛情悲劇的同情。

  《長恨歌》前半部分採用了寫實手法,諷刺了唐明皇的荒淫誤國,開頭第一句就說明了這個觀點,為下文做了鋪墊,在到“楊貴妃”的君王側,在到“從此君王不早朝,為安史之亂的發生埋下了伏筆,從而可以看出安史之亂的必然性。這裡作者對唐明皇給予了極大的批判。在作者在創作這首詩歌的同時,對唐明皇的愛情悲劇充滿同情以及他對愛情專一大加褒揚。是誰種下的種子,誰就是承擔自己所造成的後果。現實就是給予他的報應,長恨歌的正文在後半部分,作者寫唐明皇在賜死楊貴妃之時的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的痛苦。

  以愛情悲劇為線索,寫出了自己對唐明皇荒淫昏庸的批判以及他對現實遭遇的同情和忠貞、專一愛情的褒揚。

王安憶長恨歌讀後感6

  王安憶是很瞭解上海的,包括上海的弄堂、上海的流言和上海的閨閣,甚至是上海的鴿子。這個被稱為“東方巴黎”城市,每天都暗濤洶湧,即使它表面上如此絢爛繁華。流言在裡肆意傳播,比病毒的速度更快;女孩子們在這裡展覽美麗,生命隨之沉沉浮浮;鴿子是這個城市的精靈,把這座城市的是是非非盡收眼底。

  王琦瑤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兒,帶著小女兒態的,美麗且聰明。女人家對於自個兒的美,不夠清楚倒還好,最怕是周圍的人千千萬萬遍的提醒著你,讓你徹底的明白個究竟。一旦知道了吧,人也就不再甘於只憧憬平凡的幸福,周圍的環境也註定你不能只是平常地過小日子了。王琦瑤的經歷就是這樣一個例子。從決定去片場,隱隱約約地期待著什麼的時候開始,她的人生就開始走向了另一個軌道了。縱然試鏡並沒有讓她收穫什麼,只是讓她失望鬱悶了,但所有的故事卻都是從這裡開始的。導演讓攝影師朋友程先生幫她拍照片,她也是去了的,還是隱隱地抱著什麼希望的吧。而後,因照片的出名,有了“滬上淑媛”稱謂,又在程先生的提議下,去參加了上海小姐的比賽。這是她人生中最風光的日子了,也成了她悲劇命運的開始。這悲劇不是偶然,倒像是命中註定的。參加比賽之前,導演是來勸過她的,告訴她這所謂的上海小姐不過是達官貴人的遊戲,所謂的“上海小姐”的桂冠也不過是浮雲,看上去奪目,但其實是過眼煙雲,迷住人的眼,當睜開眼睛卻發現什麼也沒有。這是導演在片場幾十年的經歷所看到的,對王琦瑤推心置腹的講了。但王琦瑤當時被虛榮迷住眼了,哪聽得進去這些話,只專心致志、小心翼翼地準備上海小姐的角逐。

  不讓人失望的,王琦瑤獲得了第三名,這是程先生、蔣麗莉和王琦瑤盡心盡力的結果,當然,王琦瑤的美是她本身的資本。而後,王琦瑤過了一陣子風光後的冷寂時光,然後便遇到了李主任。像很多的年輕的漂亮女人的選擇(或主動或被動的)一樣,成了一個有權有勢的人情婦。從此,王琦瑤住進了奢華的愛麗絲公寓,開始了年年月月地等待,等待李主任偶爾的到來,同時,也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青春韶華一點一滴從牆上劃過。我無法想象,也無法理解,一個正值生命中最美好年華的女子,怎麼會甘心日日月月囚禁在一所浮華的鐵屋子裡。我從來沒有嘗試過,一天又一天的看著牆上的光影變幻來計算時間,從來不會,只是一個人呆在那裡,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能做的無休止的等待。有時候發呆,一不小心就過了一個多小時,回過神來的時候,都會覺得辜負了大好的時光。她,年輕美麗,有多少事可以做啊,可是卻選擇在繁華里守著自己老去。我突然覺出了做美麗女人的悲哀。這讓我想到了電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里美麗的女主人公,因為長得太美,讓這美麗帶給了她悲慘的一生,讓她想和一般女人一樣平靜生活,平凡的幸福都不能。但王琦瑤和她不同,王琦瑤是自願的,而她是被逼的。唉!其實,誰又說的清呢?王琦瑤選擇另一條路,又能夠順利的走下去嗎?

  自古就有紅顏禍水這一說,可我覺得這紅顏害的不只是別人,更是紅顏自己。女人,這個自古以來社會地位就比男人低的群體,天生就總被自大的男人當作附屬品,當作男人地位和能力的陪襯。在這樣一個男女還並不真正平等的社會里,那些太過惹眼的女人並沒有太多自我的選擇。你或許會說,不是一樣有很多美麗

  的女人取得了自己的成就,嫁給了自己愛的人嗎?可是,她們很多難道不是因為有所作為了,所以才美麗的嗎?還有,像居里夫人那樣的,在年輕的時候,刻意的忽略、隱藏自己的美麗,讓它不成為其實現理想的阻礙,從而專心的從事自己的學習和工作。所以,女人悲哀到必須掩蓋自己的美麗才能不受其牽連,從而有所作為嗎?是啊,你看看那些憑藉美貌來受人關注的女人們,取得的是什麼樣的榮耀啊?可那絕不是真正的成功。

  王琦瑤除了美麗,還聰明。對於很多事情,她比別人多了考慮和清醒。她太清楚自己的美麗,似乎不願意太過平淡地過日子,以至於一直把真心愛她的程先生當作墊底的。她似乎又很不清醒,那麼大的年紀了,也不著急找個正經人好好地生活,而是整日和一起無所事事的人在一起打牌、吃零嘴、談天說地來大把大把的消磨時光。年紀大了,她也不肯把當年的風華拋之腦後,依然執著於上海的時尚和風情,跟女兒爭相鬥豔,和女兒的朋友交流時尚的心得,從中收穫自信和滿足。在王琦瑤暮年的時候,出現了一個老薩克,容易被舊的東西所吸引,執念於上海過去的事物,於是她被王琦瑤打動了,甚至認為王琦瑤是沒有年齡的。因此,王琦瑤在人生已經邁入黃昏的時候,又有了一段短暫的忘年戀。是的,很短暫的。老薩克還是明白現實的,沒多久他就想逃了。這時候的王琦瑤,是孤獨的,是渴望老薩克能夠一直陪伴著她的。她甚至拿出了雕花盒子,想要把剩下的金條全部給老薩克,只是為了讓他陪她度過剩下的幾年。如果說當年王琦瑤為了毛毛孃舅,把她懷孕的事推給薩沙是因為她愛毛毛孃舅的話,這個時候,把自己唯一的依靠——金條,都拿了出來,以此來留住老薩克,是因為孤獨吧!

  是啊,王琦瑤的一生是多麼的孤獨悽清啊!她從來沒有結過婚,和李主任雖說也有真情實意,卻得不到完整光明的愛,終究不過是大人物釋放壓力和增添浪漫生活的點綴。她真心愛過毛毛孃舅,可毛毛孃舅也不會為了她放棄什麼,大家也只能夠把握暫時的歡娛。老薩克最後也決定不再來找王琦瑤了。然後,王琦瑤在某個不寐的深夜,被來偷金條的長腳活活勒死。無人知道。如何不長恨呢?王琦瑤的一生,她到底擁有過什麼啊?一旦走偏了路,得到的就只能是變了樣的快樂。平凡生活中的所有簡單細小的快樂,就通通看不見,感受不到了。不然,她不是可以選擇程先生,過上簡單幸福的日子嗎?如果給王琦瑤多一次的選擇,她會有更好一點的結局嗎?

王安憶長恨歌讀後感7

  “對面盆裡的夾竹桃開花了,花草的又一季枯榮拉開了序幕。”

  當我看到《長恨歌》這最後一句話時,已是光明與黑暗交替的間歇——凌晨兩點。因為她的小說寫的很細,需要耐心地看,所以我熄燈沉入了黑暗後,唯一的需要就是入睡,抑或再做點美夢是最好不過。

  生得親切如鄰家女孩、性格內斂從不張揚的16歲中學生王琦瑤自己也想不到在上海小姐競選中會得第三名,人稱三小姐,一時間成了上海淑媛的代表。但從此後王琦瑤如純潔白紙的人生便灑上了濃彩重墨。先是被政界名人李主任養住進了艾麗絲公寓,她深愛著李主任,但幾年後因戰亂,李主任飛機失事。解放後王琦瑤一直做護士替人打針靠自己的微薄收入低調地生活著,三十歲時遇到了康明遜,明知不能結合,王琦瑤還是不顧一切地為她生了孩子成了單身母親,之後又遇到了一如既往地愛她的程先生,程先生對她照顧入微,但始終沒有邁出那個檻,六六年,程先生因迫害自殺,王琦瑤的最可靠的底線也失去了。女兒長大成人後,五十五歲的王琦瑤風姿猶存,很多懷舊的年輕男子與她很投緣。這時候她竟與女兒差不多歲數的老克臘發生了畸形戀。但是這遲來的愛情已經來得太晚了,王琦瑤的時間也不多了。終於有一天,王琦瑤被到她家裡偷金條的小偷掐S,草草結束了她悲慘的一生。

  這四十年當中,與同學蔣莉麗、與長她十歲的嚴家師母、與小她三十歲的女兒薇薇、與薇薇的同學張永紅等四個女性在不同的時間爭風頭。王琦瑤以她特有的矜持、忍讓而又不失體面的以退為美的方法,悄然勝出所有的身邊的女人,包括年長她的、與之同齡的和比她小一輩的。

  同樣是上海作家,有人將王安憶與池莉作比較,指責她寫得過於消極。如果按作者的年紀來比這似乎是可以的,但是王琦瑤與林珠是兩個不同年代的人,前後相差四五十年,這怎麼可比呢?我看將王安憶與張愛玲比應該相配些。雖然兩位作者的是屬於不同年代的人,但所寫的都是跨越三四十年的事。女人走過了這三四十年的大半輩子,從年輕嬌美到年老色衰,從滿懷忡憬到希望破滅,怎麼能不消極?不同的是王琦瑤這四十年,性情一點沒變,一樣的追求一樣的希望,一樣的恰如其分地守著她那退到盡頭而悄然勝出的法則。而金鎖這三十年,是一點點被磨滅被扭曲的。所以要說刻薄消極,張愛玲則有過之而無不及。而王安憶筆下的的王琦瑤一直是積極努力地生活著的,只是將命運弄人,不悲涼又能如何?也許舊上海的故事,總是在悲涼悽美之中才更真實些吧。

  王琦瑤的一生,不管世俗如何評價,總是愛她所愛的,只要有愛就會花十二分的力去愛。雖然日子很艱難但她還是會很自立地生活著,到S,她都沒動過李主任留給她的一盒金條。

  可是作者卻給了這麼個有心思、懂生活的細緻的女人一個如此悲涼的人生。一直努力地生活著,盼望著,但是她的感情總是不能善始善終。也許是王琦瑤命薄福淺,無福消受這福份吧。

王安憶長恨歌讀後感8

  作家王安憶的《長恨歌》只有三部十二個章節,我卻看了四個多月。每晚不忍多翻,只徜徉在那三四頁間的細枝末節,合上書本時總要給我無盡的空間,萌發許多的遐想。閱讀之始,一個女人的序幕就開始拉開,待到讀完,一個生命已經在檣櫓間灰飛煙滅,秋風蕭瑟中再也沒有她殘存的世界。

  王琦瑤,本是一個追求完美的女人,但縱觀其一生,卻從來沒有完整過。這世界本是殘酷,而王琦瑤年輕時就已經將惡果種下,美麗的容顏,再配上一顆虛榮浮華的心,已經為她日後的生活埋下了伏筆。須不知一切要命運來搭載,人生八字載不住,縱然是心比天高,終究是命比紙薄,想要的得不到,生活的瑣碎花絮更是剪不斷理還亂。在《長恨歌》裡,王琦瑤是有兩幅寫真的,一幅在開頭,一幅在結尾,一個是她生命的預兆,另一個是她沉寂消逝的喪鐘,全是真實的她自己,別人想替也替不了的。

  正如上海的弄堂,“從制高點看,也是一番頗為壯觀的景象,點和線恰如中國畫的皴法,然而一點一劃又似乎細工筆一樣。老式的天窗精緻乖巧,木欞窗格也是細雕細做,屋披上的瓦也是細工細排的,連窗臺上的月季花也是細心細養的。”王琦瑤就是生長在這樣的弄堂,日照水洗,是歲月研磨成的小家碧玉,不管怎樣搖身變化,底氣仍然是上海弄堂裡一般人家的女兒。且看弄堂裡的景緻也如王琦瑤的:花盆裡栽的鳳仙花、寶石花和青蔥青蒜,屋頂上空著的鴿籠,碎了和亂了的瓦片,那溝壑般的弄底,有的是水泥鋪的,有的是石卵拼的。那裡的路面是飾著裂紋的,陰溝是溢水的,水上浮著魚鱗片和老菜葉的,還有灶間的油煙氣的。——就是這樣的氣息,這樣的底蘊造就了王琦瑤,當透過程先生、蔣麗莉母女的努力使她的藝術照片登上了《上海生活》雜誌的封面,並被評上“滬上淑嬡”,繼而參加上海小姐競選,眾望所歸地被評上“三小姐”時,她的心已經在浮華中膨脹,虛榮塞滿了心中的每一個孔眼。儘管還只是鉛華洗盡的三小姐,沒有大小姐二小姐的雍容華貴,沒有她們那樣的應酬場面,也沒有她們被人們拿來當偶像的魅力,而她王琦瑤卻是最大眾化的,也是最直接的,就這樣的她,她的心也不屬於自己了。自從認識了李主任,她的心再也返樸歸真不起來,再也由不得她了,隔三差五的吃請,老鳳祥的戒指,雕刻西班牙風格花紋的木盒,愛麗絲的公寓,她的心已在開始往外面滑。當她住進愛麗絲公寓的一剎那,她的身份已經更新——她從一個花季少女淪落成了二奶,這是她心甘情願的,雖然有物質引誘的因素,卻徹頭徹尾沒有一個人逼她。

  也正如講的上海弄堂裡的閨閣:通常是做在偏廂房或是亭子間裡,總是背陰的窗,拉著花窗簾。紙上的百合花,被面上的金絲草,全都像用細筆描畫過的,清楚得不能再清楚。上海弄堂裡的閨閣,也是白手起家和拿來主義的,貞女傳和好萊塢情話並存,陰丹士林藍旗袍下是高跟鞋,又古又摩登。“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也念,“當我們年輕的時候”也唱。它也講男女大防,也講女性解放。——王琦瑤正是上海舊弄堂人家的女兒,從小擁有的就是這樣的閨閣,在這樣的閨閣裡梳頭洗面,在這樣的閨閣裡略施粉黛,吃的不是鮑魚燕窩,而只是居家過日子的青菜豆腐千張魚肉家常菜。這樣的閨閣本應是平常心的閨閣,這種環境裡出來的王琦瑤也應該是淡雅無痕的王琦瑤。這閨閣養就的心,只要放入這個世界,不受紅塵干擾也是無妨的,一旦干擾浸染,就再也洗不乾淨了。書中說“屋頂上放飛的鴿子,其實放的都是閨閣的心,飛得高高的,看那花窗簾的窗,別時容易見時難的樣子,還是高處不勝寒的樣子”,這就是王琦瑤的真實感覺。李主任把她安頓在愛麗絲公寓,成了金絲鳥,也成了籠中鳥,她不知道李主任什麼時候就會突然回來,當李主任在家的時候,她又擔心哪天他會抽身而去,這是一個心裡沒有底的女人,一切由不得她。她把愛麗絲公寓當成了她的全部,而李主任卻只當作人生的一點,是可有可無的一點,有需要就回來,沒有需要就讓她的心涼著,風乾了晾乾了全不管,公寓和金條就俘虜了王琦瑤的整座心。當李主任飛機失事後,一個新的局勢來臨了,一個新的黎明來臨了,但王琦瑤的夢還沒有徹底醒轉,還有殘留的痕跡和不滅的夢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