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長恨歌》,哀婉動人,跌宕起伏

一曲《長恨歌》,哀婉動人,跌宕起伏

  引導語:王安憶的《長恨歌》,講述了一個女人四十年的情與愛,被一枝細膩而絢爛的筆寫得哀婉動人,其中交織著上海這所大都市從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滄海桑田的變遷。我們閱讀下文學習更多詳細的知識。

  一曲長恨歌,不過是趕了一場繁華,只是低迴慢轉都訴著告別,曲終人要散,時間最具有腐蝕力,洗盡了鉛華,那奪目的榮耀最終都會成為過眼雲煙,留不住的風景。

  看完後心情有些壓抑,按捺許久的長嘆終於在合上書本的一刻籲出。那樣一個大時代,繁華絢爛得有些不真實。而越是繁華絢爛的事物,衰敗起來也越快。生活,就這樣壓平烘乾了所有豔麗,一切光華只是舊日,只是殘夢。

  作品簡介

  《長恨歌》,作者王安憶。講述了一個女人四十年的情與愛,被一枝細膩而絢爛的筆寫得哀婉動人,其中交織著上海這所大都市從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滄海桑田的變遷。四十年代,還是中學生的王琦瑤被選為“上海小姐”的第三名,被稱作“三小姐”。從此開始命運多舛的一生。做了李主任的“金絲雀”,使她從少女變成了真正的女人。上海解放,李主任遇難,王琦瑤成了普通百姓。表面上日子平淡似水,內心的情感潮水卻從未平息。與幾個男人的複雜關係,想來都是命裡註定,在艱難的生活與心靈的糾結中生下女兒薇薇並將她撫養成人。八十年代,已是知天命之年的王琦瑤難逃劫數,女兒同學的男朋友為了金錢,把王琦瑤殺死,使其命喪黃泉。王安憶看似平淡卻幽默冷峻的筆調,在對細小瑣碎的生活細節的津津樂道中,展現時代變遷中的人和城市,被譽為“現代上海史詩”。

  名家點評

  王安憶的創作是對海派女作家張愛玲的繼承與補充,都善寫上海的風情與女人,但筆鋒卻不相同,張愛玲是抱著反諷的心情來精雕細琢,而王安憶是平淡的、同情的態度來講述故事。《長恨歌》這部長篇小說以龐大的空間建構及時間流程,豐富的人物活動敘述了上海的歷史,刻畫了上海的女性,審視了上海的文化。在這部小說中,王安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與突破。

  ——臺灣知名學者 王德威

  王安憶的《長恨歌》描寫的不只是一座城市,而是將這座城市寫成一個在歷史研究或個人經驗上很難感受到的一種視野。這樣的大手筆,在目前的小說界是非常罕見的,它可說是一部史詩。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國際知名文化研究學者 李歐梵

  《長恨歌》主人公王琦瑤的悲劇人生,讓人唏噓不已,久久不能釋懷。對於安穩的幸福和華麗的憂傷,每個人會有不同的追求。有人歡喜在紛擾的世俗中,以華麗的姿態盡情地演繹一場場悲喜人生。而我只願在屬於自己的狹小世界裡,守著簡單的安穩與幸福,不驚不擾地度過一生。

  ——嶺南師範學院 朱泳詩

  讀者評價

  三毛說過一句話,世間萬物的來和去都有它的時間,刻意去尋找的東西往往是找不到的。讀完這本書,我第一個感覺就是,我要寫一篇書評。是時代造就了女主人公的悲劇人生,還是她自己造就了她的一切悲劇?答案顯然是後者。

  一位小家碧玉,一顆被浮世撩撥後的心。無數種慾望,糾結在紛紛攘攘的十里洋場。鋪展開來的是一出覆水難收的戲碼。四十年的故事,從片場那一幕憶起。一段段讓人唏噓不已的情感,串成了眼下的故事,唱出了一曲幽怨綿長的悲歌。一如白居易筆下那句“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一樣。《長恨歌》中王琦瑤的恨,同樣是綿綿不絕,可以反覆回味品評。

  當年的王琦瑤猶如白絹似的,後來漸漸寫上字,字成了句,成了歷史。歷史沉澱得深,不過是漫天揚起的灰塵。那華麗的旗袍,抖落的不單是繁華似錦,還有的是抑制不住的落寞和惆悵。時間是最具有腐蝕力的,洗盡了鉛華,那奪目的榮耀,不過過眼雲煙,到頭來,只剩空曠的虛無。

  經典語句

  1.她扮錯了角色。起首一句錯了,全篇都錯。信心是錯,希望也是錯的。

  2.一次次戀愛說是過去,其實都留在了臉上。人是怎麼老的?就是這麼老的!胭脂粉都是白搭,描畫的恰是滄桑,是風塵中的美,每一筆都是欲蓋彌彰。

  3.年華是好年華,卻是經不得數的。

  4.這東方巴黎遍佈遠東的神奇傳說,剝開殼看,其實就是流言的芯子。就好像珍珠的芯子,其實是粗糙的沙粒,流言就是這顆沙粒一樣的東西。

 

  好書推薦——《長恨歌》

  作品簡介

  《長恨歌》,作者王安憶,講述了一個女人四十年的情與愛,被一枝細膩而絢爛的筆寫得哀婉動人,其中交織著上海這所大都市從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滄海桑田的變遷。生活在上海弄堂裡的女人沉壘了無數理想、幻滅、躁動和怨望,她們對情與愛的追求,她們的成敗,在我們眼前依次展開。王安憶看似平淡卻幽默冷峻的筆調,在對細小瑣碎的`生活細節的津津樂道中,展現時代變遷中的人和城市,被譽為“現代上海史詩”。

  內容簡介

  四十年代,還是中學生的王琦瑤被選為“上海小姐”的第三名,被稱作“三小姐”。從此開始命運多舛的一生。做了李主任的“金絲雀”,使她從少女變成了真正的女人。上海解放,李主任遇難,王琦瑤成了普通百姓。表面上日子平淡似水,內心的情感潮水卻從未平息。與幾個男人的複雜關係,想來都是命裡註定,也在艱難的生活與心靈的糾結中生下女兒薇薇並將她撫養成人。八十年代,已是知天命之年的王琦瑤難逃劫數,女兒同學的男朋友為了金錢,把王琦瑤殺死,使其命喪黃泉。

  相關書評

  王琦瑤的故事從弄堂裡開始發跡,走的是一箇中間道路。這個安排頗具匠心,無論她日後向哪個方向發展,都是個順水推舟,顯不出唐突的。在這個環境中,她顯出了幾分鶴立雞群。生而具備的敏感和搖曳是她的資本,但還遠遠不能成為她的手段,那敏感和搖曳只是一點脂粉本事,只適合女人間的單打獨鬥,即使是勝利,對日後的影響也短淺得很。但畢竟,男人們喜歡這點大方中的謙遜與靦腆,喜歡這點不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含蓄與沉著。由此,選秀的“三小姐”的稱號便是名至實歸,她也和上流社會有了一點瓜葛。但,一個初來乍到的新人總需要些支撐局面的力量,這力量便來自李主任。王琦瑤的美談不上驚人,是那種看過之後不妨忘心的,而李主任則記住了她的一點暖心可人。順理成章地,她把自己義無返顧地獻給了李主任。

  片場,照相館,上海小姐,李主任,是王琦瑤用前程和青春投進去的東西,在上海解放後卻是一灘子落花與流水。王安憶把王琦瑤的風光作到了頭,接下來是個物極必反。四十年過一生,前一半是大開大合,後一半是忍氣吞聲。這就是冒險家的樂園:昨日快樂,今日憂傷。王琦瑤的生命在此斷作兩截,是歷史的輪子將她身首異處:這一頭是亂花漸欲迷人眼,那一頭則是慢了發條的鐘,一步慢作三步走,越走越發現希望是漸漸稀薄——盼頭沒有了,日子就打發著過了。

  王安憶的語言稍顯冗長但抱的是拳拳的心,是酸而不澀喉,是理性的誠懇。她是真想讓旁人把這個中情由搞個分明。她不惜動用一切來說明自己的所想。她的語言是個描述,也是個總結:一個女人的年華,一個城市的年華被王安憶作了最貼人心意的決斷。公允地講,上海的歷史是脫不了陰柔氣的十里洋場一般的歷史。偶爾你回頭一看,每一步腳印都成了化石,是叫不醒催不活的!所以在今天,當它的氣質從陰氣變為英氣時,這段掌故便是做了流年裡的一些靜水深流。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