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長恨歌讀後感(精選16篇)

白居易長恨歌讀後感(精選16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白居易長恨歌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白居易長恨歌讀後感 篇1

  情感,是每一個人急需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從亙古就一直延伸至現在,基本上所有人就是因為情感而發生變化,好壞之間雜夾著情感,有的人深陷情感,無法澄清理性,或許下面提出的文章,會給我們一點啟示。

  《長恨歌》出自白居易筆下,描寫著一段傳奇而又有著無限傷感的悲劇愛情,是一篇敘事詩歌,所謂這段“傳奇的愛情”的主人公不簡單,是當時的唐玄宗和四大美女楊貴妃。詩中前幾處就描寫到楊貴妃的美貌,最有名的一句就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言色”。只是笑,就如此多嬌。俗話說英雄難過美人關,有哪個男子不動心的?唐玄宗也不例外,立馬封楊玉環為“貴妃”,所以叫楊貴妃。從此以後,唐玄宗連工作也不做了,天天娛樂。朝廷日益昏庸,民不聊生,於是爆發出歷史聞名的——安史之亂。戰亂的鼓聲打破了宮廷的霓裳羽衣曲,皇帝不得不帶著楊貴妃和大臣潛逃,然而守護皇帝的將士執意要殺害楊貴妃,因為是這個貴妃害的國家不得安寧嘛,所以唐玄宗痛心把楊貴妃殺害。當楊貴妃嚥下最後一口氣時,南方的荔枝來了,(楊貴妃喜歡吃荔枝)留下了無限傷感……

  從此唐玄宗想著楊貴妃,積鬱成疾,最終也落到一個孤苦伶仃的悲慘結局。從這裡,相信許多人已經有點同情這對特殊的情人了,這是一個悲劇的愛情,紅顏薄命啊!許多君王都是因為美人而把江山丟盡,何況唐玄宗,深陷於情感之中,無法自拔。更重要的是楊貴妃一下子享受盡人生的榮華富貴,人一旦享受如此高的待遇,換做是我,都不想丟開這些財寶啊!但正是這些財寶,才使得人性進一步迷茫,進一步貪婪,迷失了人生的方向。

  我把人生的前端比喻成一個走在懸崖峭壁上的小路,人必定要經過這條小路,不斷進取的前進,把小路開闢成陽光大道。然而一路上必定險惡,有許多誘惑,一旦被誘惑,就像唐玄宗和楊貴妃,一下子跌入無窮的深淵,無法回到之前的道路,只能一點一點的被消逝,結局也是如此悲慘,遺臭千古。就說最近,現在許多人也是因為情感紛爭而犯罪,比如南平的小學生流血案件,和“富士康”跳樓事件,許多都是處理不好情感的問題而導致,這首歌雖然是個悲劇,但我們要從悲劇中瞭解到它中間的內涵。

  白居易如果只寫到這,這首詩就不可能名垂青史了。筆鋒一轉,於是虛構出一段楊貴妃死後更加悽美的故事:話說楊貴妃死後,唐玄宗日益消沉,找了一個道士,想把自己的哀思轉達給楊貴妃,沒想楊貴妃成為了仙子。一聽到是唐玄宗的使者,立刻熱淚盈眶,把自己的金釵交給道士轉交唐玄宗,以表舊情。人鬼情未了,兩個人是情深深雨濛濛啊!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就是愛的最高境界,是一種堅貞、執著的愛。現在社會有多少人能夠像唐玄宗和楊貴妃如此,能互相瞭解對方的心呢?有些人是為了某種利益而戀愛,也有的看到對方美貌而戀愛,這算是愛情嗎?這只是利益愛情。

  愛,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愛,然而這愛,也是情感,不能過度,過度等於溺愛,深陷於情感之中,我們便會找不到人生的“中”,要澄清我們的情感,澄清我們的人生,正確面對自己的情感,這是我們每個人應當記住的最為根本的道理!

  再來,《春江花月夜》借景抒情,以月亮來表達自己對家人、對妻子、對親人的思念,相對白居易筆下轟轟烈烈的愛情,顯得更加溫和。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思念家庭的情感,人到異鄉,晚上,在寧靜的河邊見到一輪皎潔的月亮,我們都會想念自己的家人,這也是一種愛,愛其實就在生活每一個角落,每一種愛都有它的特點,都有一個故事。

  我們對情感,不能把它看得太重,無法自拔,而是要澄清自己的情感,比如唐玄宗,天天糾結在對楊貴妃的思念,導致整個人神魂顛倒,這個就可怕了。但我們也要有適當的情感,人沒有情感還是人嗎?但情感是要自然地抒發,適當的調節,比如《春江花月夜》,借景抒情,融入自然的情感顯得更加和諧,而不是像唐玄宗不能自拔,對情感要有一個清明的理性和認識。

  情感,就是如此,澄清我們的情感,也是人生要學的一件極為重大的事,我們不應當再響起第二首《長恨歌》。愛、情感,正如《長恨歌》的最後一句一樣——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白居易長恨歌讀後感 篇2

  無意中捧起這本書,便不願放下。優美的筆觸,精緻而又生動的描寫,字裡行間洋溢著作者的人生智慧和對世事人情的洞悉。《長恨歌》就是一部羅曼蒂克消亡史,寫盡了不夜城的紙醉金迷和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現實到讓人心疼。小說分成三部分,也剛好是主人公王琦瑤的三個人生階段。

  第一部分以40年代王琦瑤參選上海小姐並獲得第三名為高潮,年輕貌美、聰明大氣的王琦瑤與紙醉金迷,繁華摩登的上海交相輝映,那時的她風光無限。她選擇了有錢有權的李主任,在愛麗絲公寓過著精緻而又孤獨的日子。在無限的等待與不盡的失望中等來的卻是李主任墜機身亡的訊息,她選擇逃避,回到溫柔質樸的鄔橋外婆家。

  都說人心最經不起撩撥,一撥就動。正是阿二勾起了她對上海的懷念,那顆本就沒真正放下的心重又躁動起來,於是回到上海,在平安里開始她的第二階段人生。平安里是上海弄堂的典型,道盡了人生百態。在這裡她愛上康明遜,明知無法名正言順在一起,就算偷偷摸摸也舍不下那短暫看得見盡頭的快樂,飛蛾撲火般熱烈而轉瞬即逝,懷下孩子又心機“嫁禍”於薩沙,在這兩個男人先後逃離,王琦瑤萬念俱灰的情況下,當年傾心相對苦苦追求她的程先生救世主般登場,無微不至的照料甚至讓王琦瑤生出以身相許去報恩的想法。然而孩子出世後康明遜的到來最終讓程先生再次離開。

  新生的女嬰喚作薇薇,隨著女兒的降生而迎來自己的第三段生活。本以為生活多了個寄託,卻不料這孩子實在叛逆,凡事跟自己做對,讓她費了很多心思,最後薇薇嫁人隨夫去了美國。王琦瑤的生命又出現一個男人老克臘,同樣的短暫激情和不負責任,王琦瑤甚至卑微到想用金條換取他幾年的陪伴,沒有如願。

  她一輩子經歷了這麼幾個男人,讓她最終意識到男人不可靠。當生活困頓難以為繼的時候,那盒金條是她唯一的依靠,卻沒想到會成為被索命的緣由。可悲!

  繁華如曇花一現、轉瞬即逝,平淡才是生活。女人也應當做太陽,自己發光發亮,不做月亮只會反射別人的光。

  白居易長恨歌讀後感 篇3

  上海是一個迷人的地獄天堂,一個不小心便會讓人深陷其中。

  文章的開頭花費了大量筆墨構繪大上海及小上海,有巷子有王琦瑤有鴿子,起初不是很懂作者的用意,只是感覺這樣的上海恐怕只有日日夜夜生活於其中的人才會有如此深沉的體悟。可當我看完全文後卻發現開頭的這些物象是作者有意而為之的它們是全文的線索,是很精緻的鋪墊,讓後文不顯突兀。

  我閱讀了好些豆瓣上的評論,為王安憶深感不平,她的文字是細膩卻沒有帶毒刺,不像張愛玲。以一種旁觀者的眼光展現了王琦瑤的大半生,描繪了大上海的40餘年,也刻畫了一箇中國社會的小縮影。這是比張愛玲更宏達的眼光視角以及心胸的。所以我感覺她的文字更適合年輕人閱讀,也更有力量,是當之無愧的茅盾文學獎。

  再論文字內容,前半部分裡面的人物,程先生,李主任,阿二,都沒有正式的名字,我想對他們而言是不公平的。卻在細細回味中恍然明瞭,對於王琦瑤而言或許他們都只是過客,都只是回憶裡一道模糊的人罷了,如何記得住他們的面容。

  王安憶筆下的王琦瑤是不幸的,卻並不能勾起我很深的同情,她的身上有太多做的成分,她的命運是作者一起筆便註定了的。性格決定命運一說在她身上得到了印證。一把沙子握得越緊流失得也越快。青春一晃而過,歲月對她是寬容的,時光流逝卻講她的美沉澱,像是一罈好酒越久越香,俞久俞酣醇。可是她只把她的美好當成了花銷的資本,錯過了一個有一個的人。文中有那麼多的男人,而她究竟真心愛過的恐怕不多。她是幼稚的,一生都活在自己給自己設定的恍惚之中,從一個吃瓜的旁觀者看來,她是可悲的卻不是可憐的。同為女性,卻心生不出任何悲憫,她將錯誤進行到底,進行到她被長腳掐死的那一刻。又或許她自己也未曾真真正正看懂自己的心罷。文章中作者對她有一句評論最恰當不過,起首一句錯了,全篇都錯了。的確如此,她一錯再錯,且錯得離譜。最後病入膏肓。沒有長腳或許也會有其他人親手將她退下地獄,哦,她連地獄都不被接納。風光不過是一時的,她卻執拗的想將她控住一世。外貌與智慧往往不相匹配。她的時代已經過去,她只是前朝遺老,安安靜靜尚可苟且偷生,風風光光必將暴斃隱晦而死。糊塗呀!

  這是一部有深刻教育意義的作品,是禁得起推敲的,歲月會淘洗沙礫,留下珍珠,證明它的價值。我不說,後人卻一定會有發現的眼光。且待未來給予客觀的評判。

  白居易長恨歌讀後感 篇4

  故事的開始發生在驪山。驪山本就是多故事的地方,相傳女媧補天時就是在驪山挑選的五彩石;幽王也在此為博美人千金一笑烽火戲諸侯。而唐明皇李隆基,也在此遇見了改變自己一生命運的人——楊玉環。

  那時李隆基還是一代明君,只是陪著愛妃武惠妃來養病而已,而楊玉環,也僅僅是“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或許那時的驚鴻一瞥,就已為日後埋下禍端。一見傾心,愛戀的情緒在心裡日夜瘋長。

  武惠妃終於在病魔的糾纏下解脫,玄宗痛失愛妃,悲哀絕望之時,他想起了驪山腳下,那天生麗質的楊姑娘。可那時,玉環已在他的親生兒子壽王懷中巧笑嫣然,面對自己的兒媳,他定是猶豫了許久的罷。道德與情感間,他定是輾轉反側了許久的罷。那樣的愛,即便在現在也是要遭受冷嘲熱諷的,更何況在當時了,更何況他李隆基還是開創了開元盛世的明君。

  終究是情難自禁,情難自禁,他不顧外人如何言語,將那“天生麗質難自棄”“回眸一笑百媚生”的玉環奪了來。夜深人靜時,在她面前,他不是高高在上的君王,也不是搶了自己兒子妻子的父親,他只是她的三郎。一個情意綿綿的三郎,一個只屬於玉環的三郎。

  或許正是這樣的平淡,才讓玄宗對玉環刮目相看,才讓玉環“三千寵愛在一身”。才有了“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的荒淫無度,才有了“姊妹兄弟皆列士”“不重生男重生女”。玉環玉環,既是情人又是知己,故有伯牙摔琴謝子期,今有隆基作鼓伴環舞。

  “從此君王不早朝”,終究是不會有好結果的,安史之亂爆發了。她如此愛她的三郎,如何捨得他去親征,他可是開創了開元盛世的一代明君呵!所有愛戀,所有痴纏,在那一刻變作了“宛轉蛾眉馬前死”的淒涼絕豔。眼睜睜的看著心愛的人死去,該是何其的殘忍,何其的心痛,卻也只能是“君王掩面救不得”。可玉環卻似當真怨他一般,竟然“魂魄不曾來入夢”,一次,都沒有。

  曾經“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簡單甜蜜,這不屬於天家的簡單甜蜜,終於化為了“昭陽殿中恩愛絕”的落寞。天人兩絕,現在只願“天上人間會相見”。可“天長地久會有時,此恨綿綿無絕期”啊!

  人生若只如初見。若他當時只是單純的對楊家女一見鍾情,或許這愛便隨著時間流逝了,這悲劇便不會發生了吧。可我相信,若要他們再選一次,結果,定是相同的。

  白居易長恨歌讀後感 篇5

  《長恨歌》這首詩是作者和朋友一起遊覽仙遊時而作。古今中外,談到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時,心中難免有些感嘆。在這個時候作者官任縣令,對自己的理想和未來充滿了抱負,正是春風得意時,他的思想“兼濟天下”則成為了主導地位,和杜甫詩歌有一脈這承,他認為詩歌應該干預社會,干預政治,主張“文章和為時而著,歌詩和為事而作。”當時作者以前年過中旬,作品中形成了諷刺風格。作品都是以民眾民生為題材,融入了一定的政治色彩的諷喻傾向性。長恨歌的主題思想是以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為題材,透過寫實與浪漫主義的幻想手法,寫出了自己對唐明皇荒淫昏庸的批判以及對他現實遭遇的的同情和忠貞、專一愛情的褒揚。

  本文以《長恨歌》為題目的原因是因為唐玄宗重色傾國,他製造了安史之亂,安使之亂給人民帶來了無法彌補的苦難,得到了人民的憤恨,但是對愛情的痴情,專一所導致的愛情悲劇,自古以來,英雄和美女有很大關聯,何況一個現實的當局者。所以作者寫這首詩歌時的思想是雙面的,既有對現實的批判、諷喻,又有對唐明皇愛情悲劇的同情。

  《長恨歌》前半部分採用了寫實手法,諷刺了唐明皇的荒淫誤國,開頭第一句就說明了這個觀點,為下文做了鋪墊,在到“楊貴妃”的君王側,在到“從此君王不早朝,為安史之亂的發生埋下了伏筆,從而可以看出安史之亂的必然性。這裡作者對唐明皇給予了極大的批判。在作者在創作這首詩歌的同時,對唐明皇的愛情悲劇充滿同情以及他對愛情專一大加褒揚。是誰種下的種子,誰就是承擔自己所造成的後果。現實就是給予他的報應,長恨歌的正文在後半部分,作者寫唐明皇在賜死楊貴妃之時的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的痛苦。

  以愛情悲劇為線索,寫出了自己對唐明皇荒淫昏庸的批判以及他對現實遭遇的同情和忠貞、專一愛情的褒揚。

  白居易長恨歌讀後感 篇6

  《長恨歌》寫了唐玄宗與楊貴妃之間的愛情悲劇。這首詩在在諷刺唐明皇因為重色而誤了國事的同時,也讚頌了人們愛情的真誠和專一。

  文章開頭就說,“重色思傾國”,作為統治天下的皇帝,不是注重賢才,而是尋找美人,這樣是辦不成大事的,這也是整個悲劇的根源。“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楊貴妃有著卓然天成的美麗身姿,不能自甘埋沒;時機到來的那一天,被選到君王身邊。她回眸一笑,就生出百般嫵媚、千般嬌羞,表現出楊妃的絕頂美豔與萬種風情。她有云一般的鬢髮,花一樣的容貌,皇帝非常寵愛她,從此以後,君王再也不上早朝聽政了。

  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安祿山起兵叛亂,成千上萬的車輛馬匹護衛著皇帝逃往西南。從“千乘萬騎西南行”看得出,這次逃亡非常的倉促。“翠華搖搖行復止”表現出人心渙散,預示著悲劇即將出現。縱使逃亡的速度非常慢,唐玄宗也不曾離開楊貴妃。最終士兵叛變,六軍不發,要求要求處死楊貴妃,是憤於唐玄宗迷戀酒色,禍國殃民,玄宗只好將她勒殺。頭上的花鈿一件一件掉落地上,無人拾取;其中有珍貴的翠翅、金雀,還有玉搔頭。一代君王,面對此狀,只能掩面痛哭,卻無法挽救;回頭眷顧,禁不住血淚交流。“救不得”,不是不想救,而是救不了,是唐玄宗的無助與無奈。馬嵬坡下,楊妃葬身之處,空有荒涼的泥土,再也見不到她美麗的容顏。從黃埃散漫到蜀山青青,從行宮夜雨到凱旋迴歸,從白日到黑夜,從春天到秋天,處處觸物傷情,時時睹物思人,從各個方面反覆渲染詩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尋覓。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真是摯愛之情。即使詩中暗含諷喻,《長恨歌》也是一首關於人間真愛的傾情禮讚。悽美的愛情故事,只有這樣的結局,才體現它的殘缺美。

  白居易長恨歌讀後感 篇7

  花了四天讀完了王安憶的《長恨歌》,除去上課時間,幾乎書不離手。主人公王琦瑤的一生引著我看盡老上海的風情與豔麗,也讓我看盡一個女人風雨飄搖的一生,就像書中寫的一樣:“上面寫滿的是時間的字樣,日積月累的光陰的殘骸,壓得喘不過氣來的。這是長痛不息的王琦瑤。”我的母親、我的外婆、我的奶奶,她們都是一個個王琦瑤,還有我,也是另一個王琦瑤。

  生活在上海這座繁華都市的女人們,受著金錢的薰陶,她們的愛情觀,就是“在心子裡做人,見不得人的,卻是實惠”。既然“面子”與“心子”不可兼得,倒不如瀟灑一點捨棄一邊。但王琦瑤沒有真正學會捨棄與選擇,不管是程先生也好、李主任也好,她一生中選擇的六個男人終究造成了她悲劇的一生。

  我之所以認為我的母親、我的外婆,以及千千萬萬的女性都是王琦瑤們正是因為如此:她們有自己的事業,她們無疑是成熟而又智慧的但

  生存的環境使得她們在愛情婚姻觀上極度務實和功利,甚至還帶有小市民的那種希望向上爬的心理習氣。

  作為女性,我們總是奮力地尋找著男人的堅強和保護,到頭來卻發現自己選擇的男人總是無法承擔這樣的責任,總是他們先被打倒、被擊敗。

  李主任倉促間把命都搭上了,康明遜無奈中逃之夭夭,程先生連自己的命運都承擔不起,最後只剩下王琦瑤在風雨飄搖的孤苦境地中繼續這漫長的生命之旅。從表象上看,經歷了風雨之後的王琦瑤總是以一種韌勁在與這個空洞乏味的世界做著抗衡。她努力著不再依憑男性尋找到獨立的生存空間,拋棄世俗的一切來接納曾經被她用物質交換出去的愛情。可實質上她的抗爭總是帶著些婦人性,是躲在狹小的空間裡的小掙扎、小把戲,既沒有和男權社會抗爭的實力,也沒有走出“大世界”尋找出路的信心。女人真正的悲劇便是如此。

  王安憶說過《長恨歌》是一部非常寫實的東西,在那裡面她寫了一個女人的命運,但事實上這個女人只不過是城市的代言人,她要寫的其實是一個城市的故事,城市的街道,城市的氣氛,城市的思想和精神。所以王安憶賦予了小說以雙重的悲劇意蘊,它既是一個女人的悲劇,同時又是這個城市的悲劇。在這裡,女人是城市的代言人,城市則是女人的寫照,她們彼此說明,互為參考,兩相映襯。

  王琦瑤的上海,說到底還是男權主宰的社會,在男權中心的社會里,女性註定是處於從屬和受傷害的地位,她生命中的幾個階段都無不如此。而現代社會雖然天天喊著男女平等的口號,但男性的社會地位高於女性仍舊是不爭的事實,事業上、婚姻上都是如此。與其說這是女性的悲哀,不如說是這個時代的悲哀!

  對於《長恨歌》一書,我有說不完的話、吐不盡的意,但受了文筆與閱歷的限制,總覺得自己所感沒有在點子上,所寫的文字也沒能完全表達自己真實所想,有偏差、有不盡人意。我寫的,只是二十歲的王琦瑤,那個對未來還有幻想的王琦瑤,但在我心中,這便足夠了。

  白居易長恨歌讀後感 篇8

  春節期間,百無聊賴之下就隨手拿了一本書來看,是王安憶的《長恨歌》,書皮兒上寫著“第五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翻開書往深處走去。剛看了一兩節,第一節是“弄堂”,第二節是“流言”,第三節是“閨閣”。正看到第三節處,不知道是作者寫的好,還是我天生的有些衝動和大腦多日未用的緣故,腦瓜子就開始胡思亂想、天馬行空。腦子裡全是上海弄堂的影子,就有些禁不住的想要去看上一看。想去看看那些晨曦的光,薄薄的霧,那些天窗,那些工筆畫般的牆壁,還有那些綠苔,還有……想去聞聞那弄堂裡的堆積出流言的東西,有混濁的空氣,有薰衣草的氣味,有脂粉香,有油煙味,還有那所有漂浮在流言上的東西。

  其實,真要想去看那些綠苔,那些薄霧,往往都是看不到的。那些工畫般的剝落的牆已逐步被豪華的大廈所取代。思想像脫了韁的野馬,一旦擺脫框框格格的束縛,就肆意賓士。奔回到了小學課堂,是一堂語文課。那節課好象講的是茅盾(真巧,又是茅盾)的《白楊禮讚》。老師在講臺上反覆的講,廣大勞動人民是如何的如白楊樹般堅強、不屈不撓,等等。現在想起來,自己倒是想去那無邊的戈壁,去親手撫摸一下那些白楊,去體會一下獨身一人在曠野中、在陽光下爆曬的切膚之痛。

  人與陽光,與空氣,與大地需要親密的接觸。人,本在那其中。書中的綠苔和油煙,不由得又讓我想起遠方的家來。我家的屋子是幾間瓦房,屋前有一塊不大不小的壩子。那壩子又由幾塊拼湊而成,有兩塊石頭是鋪就的,還有一塊是水泥的。我家那地方要不久旱,要不就久雨。那塊水泥壩子在雨水年復一年的沖滌下,就有一些靠牆邊的地方起了薄薄的苔。一到下雨天那塊地就特別滑,過往的人都繞遠了走。有些著急的或嫌麻煩的仍從那兒走,總有人不小心滑倒。大人摔倒了起來罵聲娘就走了,要稍小些的孩子可就有意思了。他們摔倒了不起來,就在原地坐著哭,哭得嘹嘹亮亮的,不帶一絲虛假。待哭夠勁了,自己起來把眼淚一抹又樂呵呵的玩去了。

  到了傍晚,家家戶戶的房頂上都冒著煙,有青的,有白的。從煙囪出來的煙柱一般都是保持不了多久的,慢慢的,就散了開去。小的時候,常常望著那煙出神,想著要是自己化身為煙多好,那樣就可以飄得好高好遠,自由自在的。整個村莊都瀰漫著這些煙,它們飄呀飄的,有一些煙就飄到了城市,讓外出的遊子時不時的都能聞到家鄉的`味道。我想,像這樣能引起如我般的讀者的回憶的文章會越來越少,因為像這樣寫弄堂的東西會越來越少。很多東西是在我們經歷過後沉澱在我們腦中的,不是“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經歷,沉思,然後昇華。

  王安憶有幸,他經歷了上海的弄堂和上海,然後寫了這本《長恨歌》。茅盾有幸,他經歷了那些戈壁和白楊,然後有了我的神往。我們一路走來,並繼續走下去。有了這些經歷,我們是幸福的、無悔的。經歷是一段歲月,一段人生,一筆財富。

  白居易長恨歌讀後感 篇9

  《長恨歌》一本上海氣息頗濃的書,欲說事,說人,卻是先寫景,寫其他。說弄堂,說流言,說閨閣,若是沒耐得下心來看,還以為這是本散文書。看小說一貫跳過景物描寫直奔故事發展與人物對話,這本書大篇幅在述景,也難為看下去了。開篇講述了上海的弄堂、流言、閨閣、鴿子、王琦瑤,以小見大,用一條弄堂反映了整個上海。剛開始看時覺得這些描述有點多餘冗雜,而後像是在描繪一幅畫面,直到結束這本書時發現整個故事因這些而起也因這些而落。

  她叫王琦瑤,一位從上海舊弄堂裡走出來的選美小姐,王安憶用一支細膩的筆寫出了她四十年的愛恨情仇,求而不得,得而復失,這一幕幕平淡如水的上海往事,譜寫了一個女人的長恨歌,同時也成就了王安憶,此書獲得了第五屆茅盾文學獎,文筆可見非同一斑。

  整個故事的基調是悲傷的,王琦瑤的前半生,美貌和虛榮讓她迷失了自己。正如她外婆所說,她自己欺騙自己,旁人也和她合起夥來欺騙她,給了她一場虛幻的美夢。愛麗絲,奢華美麗的背後是多少孤獨無望的心靈。王琦瑤的美貌給了她愛情的資本,卻毀了她純粹享受愛情的機會。李將軍、康明遜都只是她人生的過客,沒能與她相守。

  王琦瑤的後半生,她稍稍看清了世界,看淡了很多事情。但她已經不是當年的那個她了,年代和衰老在她的身上留下了痕跡。愛情和親情已不復存在,她老了,女兒也遠去美國,最終悲慘地離開了世界。

  看完後的心情既失落、悲傷,又有些“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意味。王琦瑤的人生悲劇是誰造成的?是時代,還是她自己?我認為,時代只是一部分,而她自己,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不要太過於依賴別人給予的生活,只有自己掌握了自己的經濟和生活,日子也就過的踏實和安心。

  白居易長恨歌讀後感 篇10

  因為白居易的《長恨歌》,更讓我對獲得茅盾文學獎的《長恨歌》感興趣,趁著暑假的空閒最終拿起了這本書。

  “精緻”一詞是我讀著《長恨歌》一書時最深的感觸。

  小說的語言是精緻的:對上海特色景物的描述運用的是極其細膩絢爛的筆觸,不是詩卻勝似詩,參差交錯的長短句,整齊劃一的排比句,生動形象的修辭,打造出了全書精緻的語言。作為語文教師,深感受用,心中想著必須要推薦給學生看看,學習其中精緻的語言。

  主人公王琦瑤是一個極其精緻的人兒:她的容貌是精緻的,她的梳妝打扮是精緻的,她所營造的小資生活是精緻的,這樣一個精緻的人兒,命運卻是不濟的。因為選美成為了大上海知名人物,也是因為選美使她的人生從此走上了不歸路。這與白居易詩中所寫的楊貴飛的遭遇是何其相似。不一樣的是楊貴飛是紅顏薄命把長恨留給了唐明皇,而王卻是壽命極長,經歷了三代世事變遷,終身被恨纏繞著,直至死也是含著恨。

  王琦瑤對自己命運的選擇是身為女人的我們所不可取的,但她對美的追求,對生活的營造方法卻是值得我們一學的。俗話說:女人要上的廳堂,下的廚房,王就是這樣一個女人,她經歷過大世面,無論走到哪,她都能夠得心應手,應付自如;她也能在自己家中在生活條件極其艱苦的情景下為朋友們帶來諸多歡樂,諸多愜意,讓大家獲得了一種精緻的生活。

  精緻的語言,精緻的王琦瑤都來自作者精心的創作,想象著作者王安憶也應當是個精緻的女子。

  白居易長恨歌讀後感 篇11

  王安憶在《談話錄》裡說自己寫的其實不是上海,也許她想說她不是隻寫上海。從《長恨歌》中,倒真能窺見那個時代上海的風貌。

  新舊迴圈,愛恨交織。每一個人都被時代裹著往前,而似乎王琦瑤是能夠選擇停駐的。王安憶也著實賦予她太多偏愛,似乎她生命中的每個人都將她視作那一朵樸實又明亮的花。不刺目,香味卻也沁人心脾。是偏安一隅的溫暖,是熱鬧與她無關的靜默。

  是一個人,縱然身邊來來往往那麼多,最後仍然是一個人。

  從程先生,到李主任,到阿二(不知道為什麼後來沒有再出現了),再到毛毛孃舅,到薩沙,又到程先生,最後是老可臘。命運卻讓她終結在長腳手裡。

  人世間來來往往,做不到不在乎,做不到風平浪靜。

  可這一腔的熱情,終究是錯付。倒不如緬懷那段同李主任擠出來的平淡安逸。

  文字很淡,像是與你我無關;那真的無關嗎?

  白居易長恨歌讀後感 篇12

  七年級結束的那個暑假,我伴著微風來到華清宮旁,觀賞期待已久的《長恨歌》。

  終於在蟲叫人鬧的嘈雜中落座,當燈光打亮的一剎那,人群瞬間寂靜,那種如同穿越一般真實又夢幻的感覺撲面而來。隨著委婉悠揚的奏樂響起,我看到一位服飾精美,雍容華貴的女子從天而降,“天生麗質自難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她定是那“回眸一笑,六宮無色”的楊貴妃。我只曉得她三千寵愛集於一身,臺上的她,也確實是“裙衣飄飄自成仙”。在這部唯美的歌劇中,我欣賞到唐明皇和楊貴妃從相遇、相知到相愛,他們一起遊山玩水,吟詩作畫,兩條倩影時常舞在一起,像一對無憂無慮的鳥兒……奈何“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安史之亂,打破了長安城裡一片祥和,唐明皇帶著心愛的妃子落荒而逃,隊伍行至馬嵬坡不前,將士要求皇上處死“禍國殃民”的楊貴妃,“賜白綾,了斷情”,可憐楊貴妃,白白做了替死鬼;可憐唐玄宗,被拽回龍椅,做大唐的天子,做天下人的皇上。戰亂結束,似乎一切恢復如舊,而皇上卻從此“孤燈挑盡不成眠”

  長恨歌,該恨什麼?恨楊貴妃生就一副好模樣,使得從此君王不早朝?恨她與唐明皇享樂愛情,芙蓉帳暖度春宵?也許只能恨他們生不逢時,那不是一個愛情至高無上的年代,恨只能恨他們的身份,當江山與美人同時出現,皇上只能選江山。

  視角轉到白居易的《長恨歌》詩本身,會有不吐不快之感,詩中讚美李隆基和楊玉環的愛情,不是自古帝王和妃子間不平等的愛。你是所有人的唐玄宗,卻是我一人的李隆基,他們的愛情成為大家追求羨慕的愛情,通讀完整篇詩,我更是希望後半部的情景會重現。“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願你們因百年後的相聚而快樂。上一世你是唐明皇,我是楊貴妃,那這一世,只求你是我的李隆基,我是你的楊玉環。

  白居易長恨歌讀後感 篇13

  印象很清楚,開始讀長恨歌時,是個冬天的雨天。讀完的那天,卻是晴天了。模糊了的人物,彷彿陳年的水墨畫,輪廓不清楚了,神態卻分明清晰。如果讓我來勾勒王琦瑤的形象,可能一張側臉的輪廓吧。高高的鼻子,朦朧而微張的眼睛,微微抿起的嘴唇,很上海的髮髻。

  我們都是王琦瑤。看完了開篇的群雕象,想象在弄堂里長大的王琦瑤們,我不禁這樣感嘆。一樣的生活環境,一樣的成長背景,我們的血液裡註定流淌著屬於這個城市共同的回憶。

  分析一篇小說,很多人說要結合背景,深度挖掘背後的涵義。老師說,應該抓住那些讓自己心動的瞬間。閱讀小說,本來就是一種體悟式的體驗。我很同意後者的觀點。很多分析《長恨歌》的文章著筆於那個時代的命運和個人命運的穿插、糾結,也有不在少數的文章試圖從邏輯的角度給整個故事的發展一個合理的解釋。我都不以為然。首先,這個故事本來就是來於生活高於生活的虛構,如果缺乏了藝術的手法,僅僅是映象發射般地把生活地本貌呈現在讀者的面前,我想可能就會少了很多靈氣。因為它藏了一些,露了一些,編了一些,描了一些,這部小說才能釀出味道來。

  理論部分到此為止。就個人感受來說,這部小說對我啟發最大的是兩種感情。透徹而強權,或者,若隱若現而溫婉。程先生愛開始得那麼不設防備,我甚至在想,當程先生第一次從鏡頭裡鎖定那雙眸子的時候,是不是,感情就此開始。我相信,捕捉程先生的遠遠不只王琦瑤本人,更多地是,她身上留下的關於這個城市的不可磨滅的印記。人都是喜歡回憶的動物。回憶和自己有關的一切。特別是看了電影《長恨歌》以後,我更加確定這個想法。梁家輝飾演的程先生,瘦弱而儒雅,彷彿隨時會走入老上海這幅畫,成為一個典型的背景。而王琦瑤年輕,清新而美好,卻不失上海的古典和弄堂裡那種積年累月的精細瑣碎。這些特質在王身上完美地結合,不讓人沉醉其中也很難。比較理性一點解釋,這段感情證明了人是會愛上和自己相似地同類地動物。

  而對於李將軍,似乎他的感情沒有那麼簡單。複雜的軍界背景,複雜的社交圈,複雜的愛情關係。然而似乎又顯得簡單。從最開始見面,到最後生活在一起,只是一眨眼的功夫,沒有任何分辯的餘地。這就是軍人的一貫作風吧。我看到這裡一直在懷疑,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情呢?這讓我想到傑克倫敦的一篇小說中,因為迷路而瀕死的人和受傷的狼之間的故事。在同樣惡劣的環境下,這兩種生物竟然會選擇惺惺相惜。相同的,我相信李將軍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應該能夠遠見到性命朝不保夕,在他強大的外表下面,承擔的,是民族和國家的命運。然而就在這種情況下,他遇到了她,一朵小茉莉,初來乍到,卻註定浮萍命運。一樣的隨波逐流,一樣的面對命運的不可操控性,他對她是疼愛而憐惜的,亦或是,疼愛憐惜彼此共同的命運?我想,這可能再次證明了,人總是會愛上和自己相似的同類。

  當然除了感情的主線外,給我印象更深刻的是上海的懷舊氣息。合上書,可能我不會很清楚地記得,程先生第一次看到王琦瑤時的神態,不會記得李將軍遇見王琦瑤的地方,但這些都不重要,隱去了細節,彷彿水洗過的漂染衣服,樸拙而自然。彷彿洗去了脂粉氣的女子。寫此文時離我第一次看可能已經隔了幾個月,但是上海的氣息還是如小茉莉花的幽香,令人唇齒生津。石庫門是上海文學的標緻性建築,似乎不提到它上海味兒就是出不來。然而,如果為了營造這種氣氛而把場景都設在石庫門裡發生,則不免矯情。王安憶不然。王琦瑤生在弄堂,死在弄堂,她的性格和命運很大程度上離不開弄堂文化的薰陶。雨天細細密密的雨腳,密密麻麻的晾衣杆,精確地量油壺,在這裡成長起來地人,怎麼可能沒有細密地性格。而弄堂狹窄而潮溼地環境,是最適合流言滋生的環境。流言隨著油煙味、菜香、吵罵聲、洗衣聲,滲透在這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地地方。然而,這些看似瑣碎的點滴,卻是關於這個城市回憶的主體。是的,瑣碎得讓北方人皺眉,瑣碎得遭來各種謾罵和誤解,瑣碎得連時鐘都要撥快一個小時,瑣碎得忽略這頓飲茶應該誰請卻心裡比誰都清楚。上海是這樣得嗎?某種程度上。可是,我覺得又不全象。或者,這部小說所滿足得,是我們關於上海得遙想。

  白居易長恨歌讀後感 篇14

  長恨歌,一個老上海名媛四十年的情與愛,由絢爛到凋零,由繁華到落寞的生命姿態,交織著上海這所大都市從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滄海桑田的時代的時代變遷。

  這個女人,對映著一個時代的人,一個時代的事,一個時代的文化。她在我心中是優雅的,美麗的,充滿詩意和浪漫,有著薛寶釵的柔滑性子和豁達心態,兼有大家閨秀的容儀和老上海交際名媛的曼妙與女人味。從年輕到老去,都保有那份子時髦與優雅。

  然而,生死,起落,開謝,以新革舊是世間萬物永恆的規律。王綺瑤要死,那個上海的時代要去,是它自然的規律。可是一個遠去的時代無論好壞,總是深深刻在那曾經被這時代印記所深刻烙印的人兒心上的,那丟失的要不回來,只能在回憶裡緬懷回味,然而記憶會模糊,會淡去。所以用筆,把那還許些清晰的記憶與體會記錄下來,保留下來。很感謝作者給我們展現的我們後人無從經歷的老上海的一隅――這一隅的軟紅香土、殘敗零碎。老上海的燈紅酒綠,荒敗與緋靡對比,昭示著於工業社會新與舊、內與外的縱橫變革下,普通底層人(保留著老上海的一代老紳士名媛,和新時代的上海青年)的孤獨與寂寞,不正也對映我們當代許多青年人的一個心理層面麼?

  這弄堂,許多人家還保留著,這閨閣中的花事綢繚是從古至今都有的,這流言也像,凡是有婦女有角落的地方,就有數不盡的流言蜚語,這鴿子大底是城市中一個窺探者的意向,見證無數的醜事和形形色色。這類似的片廠我小時候我到過,然而已記不清,但總覺得這裡有韻味有故事,無數的人兒影像被一瞬定格成永恆,定格在一張照片上,那照片可以存很久很久,久到泛黃,鋪滿塵埃,好像隔久了一揮,是揮掉的一層沉甸甸的歲月似的。可是這些照片很迷人,許多人有有保留這照片的習慣,也算是對自己的一個紀念吧。所以讀片廠的那一段我是很有感覺的,後來程先生與王綺瑤的相遇,都想這片廠照出的老照片般,有種歲月靜好,冬日陽光的韻味,儘管結局不甚好卻不至於感覺悲傷,反倒透露出一種溫情的淡淡的感傷。

  對著舊時光,留聲機一樣,有質感的聲音低低發出來,那低沉厚重的聲音輕輕地訴說著從前的密語,靜夜裡你一個人,一個黑色的隔間,一盞昏黃的老燈。

  讀這本書好像這樣的感覺。

  白居易長恨歌讀後感 篇15

  這本書前面大部分是寫景的,不得不佩服作者描繪的真好,如果不喜歡閱讀的風景類的,就很容易棄書的,還好我堅持看完了,因為不想看到四分之一就不看了。

  王琦瑤一個美人,有追求者當然正常,第一個為她照相的程先生,對她的愛是尊重的,也是我比較敬佩的角色,在女主懷孕無助時幫助她,直到生下孩子。但同時他也是不幸的,永遠都不能擁有王琦瑤的愛,選擇了終身未娶!

  軍官李主任給了王琦瑤想要的的,不管是精神上的還是物質上的,雖然是個見不得人的妾,但他們才算的上是正真的夫妻了吧,但是因飛機失事遇難……

  王琦瑤結識了沒落的舊式大戶人家的子弟康明遜,經過反覆的試探之後,兩人終於接納了彼此。但康明遜卻不能將王琦瑤所盼望的東西交付給她,他們同樣生活在沒有將來的絕望之中,但我覺得他也是最不負責任的一個男人,和王琦瑤有了孩子確沒有表現出應有的擔當而是選擇了逃避!

  老克臘我一個不能理解的人,一個那麼年輕的人,會喜歡上長輩年紀的王琦瑤,想著和她在一起,得知王琦瑤的故事之後又沒有了勇氣,又變成了第二個康明遜!

  女兒薇薇也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為了自己的幸福離開自己的母親,同男友前往美國後再無音訊。就算和母親百般的不合也不應該如此。

  張永紅薇薇的女友變成了王琦瑤的女友,可笑的是王琦瑤最後被她的男友殺害,是為了自己的金條,真是交友不慎。從此上海的三小姐就此魂歸恨離天!

  造成王琦瑤悲劇本身的我想不只是她自己本人,她的母親從小對她態度不好,父母對她像是可有可無的人,所以她寧願在朋友家。當然她的性格決定了她的命運,她渴望過上好日子,最終兜兜轉轉還是落得如此下場實在令人唏噓。

  我想一個人長的美不是她的錯,長的好看的人追求者多也是很正常的,但美人更應該自重自愛,讓自己活的有尊嚴,老的更體面!

  白居易長恨歌讀後感 篇16

  這恨是老電影一樣的舊,是有質感的,能順藤摸瓜的恨;王安憶用一支絢爛的筆,把一個女子四十年的故事寫成一首長恨的歌。這歌,也是偃息了霓虹的夜上海,淡淡的,水岔開似的流。這是一個大手筆,而王安憶傾力塑造的都是些些小小的人物,要用一個個點標記出上海這張斑斕圖紙的佈局美,著實是不易的,而王安憶簡便的做到了,甚至,有點玩味的味道了。她在淋漓盡致的給“王琦瑤”冰清玉骨的同時,把一座孤獨的城,一段熨去顏色的歷史,濃縮的不露聲色,卻蕩氣迴腸。

  剖析王安憶的筆法,我臆想她該是水樣的女子,明眸啟齒間,便覺流螢迴雪,這樣的女子,在她筆下的方塊字,是帶著江南的香味的,讀起來,特別有韻律。她善用排比,也喜歡長短句的結合,所以,每每讀的不是詩,但總有詩的淡淡氣息。白白的一句話,在她的精心修飾下,就成了潺潺一流水,渺渺一束煙,鬱郁一朵花,絲絲一樹柳,可讀性極強。她像瓷器家,在窯洞裡燒自己的青花瓷,摸上去,如同押韻的月光,乾淨,直抵你心,優美,拂動一切的芳草連天,幾乎,能夠入夢了。

  《長恨歌》是王安憶燒製的藝術,提名為淺淺的印象美。說它淺淺,那是因為它的文字輕盈,不是濃稠的雲劈頭蓋臉的擁著你,彷彿是披在你鼻翼的一層氧氣;說它具有印象美,是王安憶下筆從不寫盡萬物,她只聰明的揭示你一點點,剩下的,就需讀者的想象,她把一個山坡的鮮花剪下一個殘缺的角,送給你,待你自己體會個中的情意。當然,我從中讀出了迤邐的味道,左右逢源的文字,順暢的把故事娓娓道來,寫了山,寫了水,寫了上海,寫了上海的變遷。

  王琦瑤這類女子,總是叫人憐惜的。她嫻靜溫柔,知書達理,凡是總留有餘地,彷彿,她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是花瓶一樣的,是叫人捧在手心裡的月牙泉,是寫在紙上的無悔的詩,她有她花開一樣的美麗,也有她花落一樣的安靜。我感覺,她是生錯了年代的千年前的那一嘆,她本該有她的金風玉露,她有她的未來向她招搖,可是不,她生在了滬上,偏逢在時代的分水嶺,那麼陰暗的關係網硬生生地把她捆著,那麼多誘人的華麗的把她燻著,將她推入了畸形的地步,乃至之後,她已不再是多少年前,彷彿看透了一切的那個王琦瑤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