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春夜喜雨》全詩原文及鑑賞

杜甫《春夜喜雨》全詩原文及鑑賞

  《春夜喜雨》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此詩以極大的喜悅之情細緻地描繪了春雨的特點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熱情地謳歌了來得及時、滋潤萬物的春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杜甫《春夜喜雨》全詩原文及鑑賞,歡迎閱讀與收藏。

  【解題】

  杜甫作。這首詩透過對春雨的熱烈讚美,表現詩人的高尚品格和對生活的熱愛。

  詩人把春雨寫得非常生動、細緻、傳神。開頭兩句“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賦予春雨以知覺和感情,讚歎它當春而發,下得及時。接著的四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仍用擬人化,並結合動靜相襯、明暗相間的手法,細膩入微地刻劃春夜雨景,使我們彷彿聽到那微風輕拂、細雨潤物之聲,見到黑雲籠罩的曠野和江船上一點明亮的火光。這四句詩,顯出詩人對自然景物敏銳的感覺、獨到的觀察和傳神的藝術表現。結尾“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兩句,寫雨後晨景。滿城盛開的紅豔豔、溼漉漉、沉甸甸的春花,襯托出春雨滋潤萬物之功。

  詩中寫春雨,不僅切夜,切春,而且寫出了它有意潤物、不求人知的高尚品格,這也是詩人高尚人格的表現。

  全篇並沒有一個“喜”字,但詩人盼雨、聽雨、看雨、喜雨、贊雨的滿腔喜悅之情,卻從字裡行間透出。

  【全詩】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註釋】

  乃:就。發生:此處指降落。潛:悄悄地。潤:滋潤。野徑:田野間的 小路。紅溼處:指帶雨水的花。花重:花沾上雨水變得沉重。錦官城:成 都的別名。

  【大意】

  這真是一場及時好雨,彷彿知道節氣變遷似的,一到春天就淅淅瀝瀝 下了起來。它在夜晚隨著輕柔的春風悄悄地降落大地,無聲無息地滋潤 了萬物。此刻的田野小路上什麼也看不見,黑黑的雨雲籠罩著天空,只 有江面上點點漁火,在這一片漆黑之中,顯得分外明亮。到了清晨,只見 到處是溼漉漉、紅豔豔的一片,原來是成都城開滿了被雨水打溼的沉甸 甸的花朵。

  【鑑賞】

  《春夜喜雨》是杜甫在肅宗上元二年(761)春寓居成都草堂時所作。詩人經過幾年的逃難流亡,到這時生活才比較安定,心情才比較舒暢。這期間,他常常參加一些輕微的農事勞動,以自己親手種植出來的蔬菜招待客人:“自鋤稀菜甲,小摘為情親”(《賓至》),他甚至打算終生躬耕於浣花溪畔:“錦裡煙塵外,江村八九家。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卜宅從茲老。為農去國賒。”(《為農》)在這種情況下,他跟農民的過從更加密切頻繁了:“田父要(邀)皆去,鄰家問不違”(《寒食》),他也更加關心農作物的生長了。

  《春夜喜雨》就是在這種心境下寫成的。俗話說,春雨貴如油。各種植物經過漫長而嚴寒的冬季,早春正是急需大量養料和水分的時刻。對於這一點,“細推物理”的詩人是瞭解得很清楚的。因此,詩一起筆,就寓敘述於議論之中:“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意謂這一場好雨太懂得時間節令的特點了。當春天一到,她就降臨人間了。這一起筆,出色異常。首先,詩人移情於物,使物著我色:春雨彷彿不是自然現象,而是深明物理的脈脈含情的詩人自我形象的外化,這一擬人手法的運用,非常成功,一開始就將春雨寫活了。其次,寓敘於議,開門見山,一開篇就緊緊圍繞詩題“春夜喜雨”來落筆,顯得極其緊湊。再次,錘字煉句,字字精當,字字含情。“好雨”者,是詩人的讚語,就蘊含著“喜雨”的“喜”;“知時節”和“當春乃發生”是寫這場雨為什麼好,也就是“喜”的理由。詩歌不排除議論,而要在議論時帶著濃郁的感情。杜甫正是做到了這一點,並且巧妙地寓敘於議,因而此詩一開頭就有一股引人入勝的力量。

  第二聯“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從耳聞這個角度狀寫出春雨潤物之功。潛者,偷偷地、暗暗地、悄悄地之謂也,不僅切牢“夜”雨的特點,寫她在人們不知不覺之中已降臨人間, 而且反應出春風之微和以及下句春雨潤物之滋潤。脈脈綿綿的細雨最能滋潤萬物,韓愈也曾有過“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見《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的名句, 顯然是從杜甫“潤物細無聲”句中得到啟發而寫成的。但韓愈以酥油的潤澤、光亮來比喻, 著重寫春雨的視覺形象; 而杜甫以“潤物細無聲”來狀寫春雨潤物之神, 則側重於從聽覺的角度寫春雨的形象。二詩有異曲同工之妙。

  春雨既然如此綿綿脈脈,既是“潛入夜”,又是“細無聲”,一般人是不易發覺的,而詩人不僅發覺了,還感受得那麼真切,可見詩人對春雨之關心。這關心固然來源於詩人平時一貫善於“細推物理”,而更重要的是,杜甫即使在成都草堂安定的'環境中,也時時不忘現實:“蒼生未蘇息,胡馬半乾坤”(《建都十二韻》)。他是從關心民生疾苦這一高度來關心春雨的。而南宋詩人楊萬里卻曲解了杜甫這首詩,曾在《又和春雨》中對杜甫提出了批評:“未愛少陵紅溼句,可人卻道是知時”,意謂杜甫僅是從關心花事的角度而不是從關心農事的角度上去關心春雨的。我們認為,這種看法未免膠柱鼓瑟。首先,花事跟農事是不能截然分開的,花草與莊稼同為植物,同樣需要春雨的滋潤,花事好農事也必然好。其次,詩歌的寫法是以少總多, 以點代面的,不可能面面俱到。何況,這兒杜甫明明寫的是:“潤物細無聲”,這“物”不明明包括花草、莊稼在內的一切植物麼?這隻要看一下他寫於同地稍後的另一首《江亭》詩就可瞭然。《江亭》前六句寫道:“坦腹江亭暖,長吟野望時。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寂寂春將晚,欣欣物自私。”詩人何等悠然閒適,似乎他已十分滿足於這個安樂的小天地了,然而在結尾兩句詩人卻振筆直書:“江東猶苦戰,回首一顰眉!”詩人何嘗有一時一刻忘懷於時世的艱難、民生的疾苦? 《春夜喜雨》正是站在這種高度上來寫春雨的。

  第三聯“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從目見這個角度描繪春夜的雨景。上聯已顯示出詩人喜不能寐、深夜聽雨的形象,這一聯進一步寫他觀望春夜雨景後的感受。夜色深沉,野外的路徑,黑魆魆的已看不清了;天上陰雲密佈,星月潛藏,當然也是黑黑的一片。可是在這天地一片漆黑的環境中,江船上卻一燈獨點,顯得格外明亮。在天地“俱”黑的環境中,江船上一燈“獨”明,這是何等優美的形象畫面,在這一“俱”字和“獨”字中,又隱藏著詩人何等驚喜的心情。因此,這一聯透過春夜雨景的描繪,進一步抒發了詩人春夜喜雨之情。景與情偕,水乳交融。

  尾聯“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想象第二天清晨雨後優美的景色。意謂第二天天亮起身一看,到處都是鮮紅耀眼的一片,帶水的花朵,丹豔欲滴,沉甸甸地低垂著,充溢於整個成都城,令人觀賞不盡。這一聯中的“溼”字“重”字,極其精煉傳神,其好處不僅在於形象地、精確地描繪出被雨水沾溼的花朵的色與姿,還在於極其含蓄地、鮮明地抒寫出詩人無比喜悅的心情。錦官城裡的花事如此美好,錦官城外的農事也必然不壞,這層意思儘管都在言外,讀者還是能心領神會的。體會到這一層,就更能瞭解杜甫民胞物與的偉大胸襟。

  這首詩從春雨的發生寫到春雨的形態,春雨的夜景以及春雨的潤物的功效;從概括議論入手,再寫到聽覺形象,視覺形象;從夜裡寫到天明。完全遵照認識事物的一般過程來構思,層次清晰,結構謹嚴,而又不顯得平淡。其秘訣在於兩個方面:一是刻劃物態的細緻逼真,生動傳神;二是表達感情的一線貫珠,真摯濃郁。這在上面都已細緻地分析過了,這兒不再贅述。

  拓展內容:杜甫《春夜喜雨》的閱讀題及答案

  閱讀課內詩歌並回答問題。

  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1.解釋下列字詞。

  乃: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發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

  潛:______________________

  潤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首詩的作者是_____代詩人_____。第一句寫了________________,後面三句集中寫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譯畫線的詩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首詩體現了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質。

  5.詩題為《春夜喜雨》,在詩篇中“春”“夜”“雨”都有了,但“喜”字卻沒有出現過。請仔細讀原詩,揣摩體味,說一說詩人是怎樣對春雨抒發了“喜”的感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乃:就 發生:促使植物生長。潛:悄悄地 潤物:使萬物受到水分的滋養。

  2.唐 杜甫 下雨的季節 夜雨

  3.(1)好雨彷彿知曉人們的心思,在最需要的時候悄然來臨。

  (2)等到天亮後,看著這帶著雨水的花朵,妖美紅豔,把整個錦官城變成了花的海洋。

  4.默默無聞,無私奉獻

  5.詩中將春雨擬人化了,詩人誇讚這雨是“好雨”,說它“知時節”,懂得客觀需要。春天裡,萬物萌芽勃發,正需要雨露的滋潤,雨就下了起來,讚揚了春雨“及時”的特點;“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將春雨“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巧妙地表現出來。詩題中的“喜”字雖然在詩文中沒有露面,但從字裡行間,都洋溢著詩人的歡喜、喜愛之情,並由此情不自禁地想象:明天必定會春色滿城。

  (意思對即可)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