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登鸛雀樓》

古詩:《登鸛雀樓》

  引導語:歷年來有很多作者寫過關於登鸛雀樓的詩,而其中《登鸛雀樓》是最為著名的一首,這首詩是王之渙的成名之作。

  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登鸛雀樓》中的哲理

  中國古代的哲理詩大概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通篇並不講哲理的,但是它其中有一句兩句講的是哲理,這樣的詩也叫哲理詩。比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是蘇軾很有名的一首詩《題西林壁》。整個這首詩並不是講哲理的,但後兩句講了哲理,這是中國哲理詩最常見的一種形式。

  另一種形式,就是像我們今天欣賞的王之渙的《登鸛雀樓》,他這個詩就是一首比較完整的哲理詩了。它前面兩句寫景,後面兩句說理,寫景是為說理服務的,全詩的重心不在寫景,重在說理,這是中國哲理詩的第二個境界。最高的一個境界、最好的一個境界不是這種形式,而是通篇看起來沒有說理,實際上是在說理。

  比如王昌齡的《閨怨》詩,它表面上看起來是寫一個閨中少婦的怨情,但實際上是一首非常高明的哲理詩。他講的是目標和過程的關係問題。這首詩還只直接把哲理說出來了:“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而在王昌齡的《閨怨》中,全詩沒有一句說理,但是全詩就把過程跟目標的關係講得十分透徹,那才是真正的最高層次的哲理詩。所以談到這裡,實際上我們從詩的內容分析講到了這首詩的特點。

  我覺得這首詩它其中最好的一點就是寫景與說理的有機結合。它前面的兩句十個字:“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用大手筆、大寫意的手法寫了一個闊大的邊塞景、寫了一個非常遼闊的一個畫面,如果這個鏡頭今天用攝影來拍的話,它一定要用廣角鏡頭才能把這麼一個宏大的畫面收入自己的鏡頭之中。但這兩句並不是詩人的主旨所在、並不是詩人落筆的重心裡所在,詩人的重心在後兩句的說理,他明講出只有登高才能望遠,這才是這首詩要講的非常重要的一個道理。

  這是作者王之渙在坎坷的人生中悟出來的一個人生道理,他將其寫到了詩中,成就了這一首邊塞詩。因為邊塞詩寫景、抒情的'比比皆是,用邊塞詩來說理,而且把景色和哲理能夠融合得這麼巧妙、能夠融合得這麼樣沒有縫隙——完全是無縫對接,這是非常罕見的。這就是王之渙這首詩的高明之處,但是我們在理解上,還應當再加深一步。從表面上看他講登高方能望遠,但是他隱含了另一層意思:只有登得更高,才能看得更遠。

  這層意思我們要簡單說兩句。第一層是為第二層做鋪墊的,第一層說你只有登高,你才能望遠,第二層說你登得更高,才能看得更遠。這個更高就是一個平臺。如果你站在全域性的平臺上,如果你站在國家層面的平臺上,如果你站在世界格局的層面上,如果你站在整個人類發展的大趨勢的層面上去看問題,那麼你會看得更遠、看得更深。當你處理眼前的問題的時候,你才會處理得更符合全域性,所以這首詩的價值恰恰就在它的說理部分。

  拓展:和登鸛雀樓有關的詩

  唐·暢當《登鸛雀樓》

  迥臨飛鳥上,高出世塵間。

  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

  唐•李益《同崔邠登鸛雀樓》

  鸛雀樓西百尺牆,汀洲雲樹共茫茫。

  漢家簫鼓空流水,魏國山河半夕陽。

  事去千年猶恨速,愁來一日即為長。

  風煙並起思鄉望,遠目非眷亦自傷。

  唐·耿湋《登鸛雀樓》.

  久客心常醉,高樓日漸低。

  黃河行海內,華嶽鎮關西。

  去遠千帆小,來遲獨鳥迷。

  終身不得意,空覺負東溪。

  唐·馬戴《鸛雀樓晴望》

  堯女西樓望,人懷太古時。

  海波通禹鑿,山木閉虞祠。

  鳥道殘虹掛,龍潭返照移。

  行雲如可馭,萬里赴行期。

  唐·司馬紮《登河中鸛雀樓》

  樓中見千里,樓影入通津。

  煙樹遙分陝,山河曲向秦。

  興亡留白日,今古共紅塵。

  鸛雀飛何處?城隅草自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