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傳閱讀答案及譯文

杜甫傳閱讀答案及譯文

  一

  甫,字子美,少貧不自振,客吳越、齊趙間。李邕奇其材,先往見之。舉進士不中第,困長安。

  天寶十三載,玄宗朝獻太清宮,饗廟及郊,甫奏賦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賢院,命宰相試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衛率府胄曹參軍。數上賦頌,因高自 稱道,且言:“先臣恕、預以來,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審言,以文章顯中宗時。臣賴緒業,自七歲屬辭,且四十年,然衣不蓋體,常寄食於人,竊恐轉死溝壑,伏惟 天子哀憐之。若令執先臣故事,拔泥塗之久辱,則臣之述作雖不足鼓吹《六經》,至沈鬱頓挫,隨時敏給,揚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棄之?”

  會祿山亂,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肅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為賊所得。至德二年,亡走鳳翔上謁,拜右拾遺。與房琯為布衣交,以客董廷蘭,罷宰 相。甫上疏言:“罪細,不宜免大臣。”帝怒,詔三司親問。宰相張鎬曰:“甫若抵罪,絕言者路。”帝乃解。甫謝,且稱:“琯宰相子,少自樹立為醇儒,有大臣 體,時論許琯才堪公輔,陛下果委而相之。觀其深念主憂,義形於色,然性失於簡。臣嘆其功名未就志氣挫衄覬陛下棄細錄大所以冒死稱述涉近訐激違忤聖心。陛下 赦臣百死,再賜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獨蒙。”

  時所在寇奪,甫家寓鄜,彌年艱窶,孺弱至餓死,因許甫自往省視。從還京師,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會嚴武節度劍南東、西川,往依焉。武再帥劍南,表為參 謀,檢校工部員外郎。武以世舊,待甫甚善,親至其家。甫見之,或時不巾,而性褊躁傲誕,嘗醉登武床,瞪視曰:“嚴挺之乃有此兒!”武亦暴猛,外若不為忤, 中銜之。一日欲殺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於門。武將出,冠鉤於簾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獨殺彝。武卒,崔旰等亂,甫往來梓、夔間。因客耒陽。令嘗饋牛 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曠放不自檢,好論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與李白齊名,時號“李杜”。數嘗寇亂,挺節無所汙,為歌詩,傷時橈弱,情不忘君,人憐其忠雲。

  9.下列對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不拜,改右衛率府胄曹參軍 拜:授予官職

  B.會祿山亂,天子入蜀 會:適逢

  C.帝乃解。甫謝,且稱 謝:辭謝

  D. 甫家寓鄜,彌年艱窶 窶:貧窮

  10.下列各項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

  A. 數上賦頌,因高自稱道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B.以文章顯中宗時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C.往依焉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D.嚴挺之乃有此兒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1.下列對文章劃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臣嘆其功名未就志氣挫衄覬陛下棄細錄大所以冒死稱述涉近訐激違忤聖心

  A.臣嘆其功名未就/志氣挫衄/覬陛下棄細錄大/所以冒死稱述/涉近訐激/違忤聖心

  B.臣嘆其功名未就/志氣挫衄覬陛下/棄細錄大/所以冒死/稱述涉近/訐激違忤聖心

  C.臣嘆其功名/未就志氣/挫衄覬陛下棄細/錄大所以冒死稱述/涉近訐激/違忤聖心

  D.臣嘆其功名/未就志氣挫衄/覬陛下棄細錄大/所以冒死稱述/涉近訐激/違忤聖心

  12、翻譯文言文中劃橫線的句子。(12分)

  (1)帝奇之,使待制集賢院,命宰相試文章,擢河西尉。(4分)

  (2)肅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為賊所得。(4分)

  (3)武將出,冠鉤於簾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獨殺彝。(4分)

  【參考答案】

  9、答案C.(謝:道歉)

  10、答案D. ( D.竟然 A.於是 隨著 B.憑藉,介詞;因為 連詞 C.代詞,他 兼詞,於此)

  11、答案A. (原文斷句為:臣嘆其功名未就,志氣挫衄,覬陛下棄細錄大,所以冒死稱述,涉近訐激,違忤聖心。)

  12.

  (1)皇上對這幾篇賦感到驚奇,讓他在集賢院等待詔命。命令宰相考試文辭,提拔為河西尉(得分點:奇,待制,擢,大意各1分)

  (2)唐肅宗即位,杜甫穿著破舊的衣服想要從鄜州投奔皇帝的臨時駐地。(中途)被寇賊捉住(得分點:立,羸服,行在,為…所)行在: xíng zài,也稱行在所。(1)指天子所在的地方。(2)專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3)走在。鄜州,(fū)州名。

  (3)(嚴武)將出去的時候,帽子被簾子的鉤鉤住好幾次,左右的人(把這件事)告訴嚴武的母親,嚴武的母親跑去相救嚴武才作罷,只殺了章彝(得分點:左右,白,止,大意各1分)

  【參考譯文】

  杜甫字子美,少時家貧不能夠養活自己,旅居於吳、越、齊、趙之地。李邕對他的才學感到驚奇,先前去見他。參加科舉考試落第,困居長安。

  天寶十三年,唐玄宗朝拜獻祭於太清宮,祭祀天地和祖宗,杜甫進獻了三篇賦。皇上對這幾篇賦感到驚奇,讓他在集賢院等待詔命。命令宰相考試文辭,提拔 為河西尉,杜甫沒有接受任命,後來改為右衛率府胄曹參軍。(杜甫)多次獻上賦和頌(兩種文體),於是就自己大力讚揚自己,並且說:“臣的先祖恕、預以來, 繼承儒學保有官位十一代,等到(祖父)審言時,憑文章顯揚於中宗時。臣依賴繼承的祖業,從七歲開始寫文章,將近四十年,然而衣不蔽體,常常靠人接濟生活, 私下裡擔心會死在荒郊外,還希望皇上同情、憐愛我。如果讓臣繼承先祖的舊業,改變地位低下的長時間的屈辱,那麼臣的著述,即使不足以宣揚六經,極為含蘊深 刻、感情抑揚,切合時宜、文思敏捷,可以企望趕得上揚雄、枚皋。有這樣的臣子,陛下怎能忍心捨棄呢?”

  適逢安祿山叛亂,杜甫避亂奔走於涇、渭等三江流域。唐肅宗即位,杜甫穿著破舊的衣服想要從鄜州投奔皇帝的臨時駐地。(中途)被寇賊捉住。後來杜甫逃 了出來,逃往鳳翔拜謁唐肅宗,被授右拾遺的官職。杜甫和房琬是平民之交,房琬因為受他的門客董延蘭(牽累),被罷黜了宰相職務。杜甫上疏說:“罪行小,不 應該罷免大臣。”唐肅宗大怒,召見三司來質問。宰相張鎬說:“如果讓杜甫抵罪,這是在斷絕言路。”唐肅宗(怒氣)才緩解。杜甫謝罪說“琬,是宰相的兒子, 年輕時就建立有遠大理想要成為純儒,有大臣的體器。時人認為房琬有三公之才。陛下果然委以宰相一職。我看他深切地為陛下擔憂,形色中顯出大義,可是他的性 情有些傲慢。我感嘆他功名沒成,志氣被挫敗,非分地希望陛下您棄小錯取大德,所以冒著死罪稱述,我直言激怒、違背了聖意。陛下赦免了罪當百死的我,又賜我 還鄉,這是天下的'大幸,不僅我獨自蒙受聖恩。”

  當時,杜甫所在的地方到處是盜寇搶掠,而杜甫家眷寓居於鄜州,生活終年艱難貧窮,小兒子甚至被餓死。於是杜甫隻身前往鄜州探視。從京城回來,出任華 州司功參軍一職。適逢嚴武統轄劍南東西二川兵馬,杜甫前往歸附他。嚴武再次統領劍南時,上表推薦杜甫為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嚴武因為與杜甫是世交老友, 對待杜甫非常友好,親自到杜甫家探望。杜甫見嚴武,有時竟連帽子都不戴(古代戴帽見客是禮儀),性格褊狹放誕,曾經酒醉登上嚴武床,瞪著眼說:“嚴挺之竟 然有這樣的兒子”,嚴武也是暴躁勇猛的人,表面上看不在意,可是內心恨杜甫。有一天想要殺杜甫和梓州刺史章彝,門口都召集了士卒。(嚴武)將出去的時候, 帽子被簾子的鉤鉤住好幾次,左右的人(把這件事)告訴嚴武的母親,嚴武的母親跑去相救嚴武才作罷,只殺了章彝。嚴武死後,崔旰等作亂,杜甫往來於梓州、夔 州之間。於是客居耒陽,當地縣令送給他牛肉和白酒,一天大醉後死去,時年五十九。

  杜甫為人曠達放蕩不能自我約束,喜好談論天下的大事,高談而不貼合實際。年輕時與李白齊名,當時號稱為“李杜”。多次飽嘗寇賊作亂的痛苦,堅持自己的氣節不被玷汙。寫詩歌,感傷世事同情弱者,忠誠不忘君主,人們愛他的忠義。

  二:

  杜甫字子美,少貧不自振,客吳越、齊趙間李邑奇其材,先往見之舉進士不中第,困長安天寶十三載,玄宗朝獻太清宮,饗廟及郊,甫奏賦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賢院,命宰相試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衛率府胄曹參軍數上賦頌,因高自稱道,且言:“先臣恕、預以來,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審言,以文章顯中宗時臣賴續業,自七歲屬詞,且四十年,然衣不蓋體,常寄食於人,竊恐轉死溝壑,伏惟天子哀憐之若令執先臣故事,拔泥塗之久辱,則臣之述作,雖不足鼓吹六經,至沉鬱頓挫,隨時敏給,揚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棄之?”(節選自《新唐書·杜甫傳》)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龍初,遁還,客巴西天寶初,白往見賀知章,知章見其文,嘆曰:“子,謫仙人也!”言於玄宗召見金鑾殿,論當世事,奏頌一篇帝賜食,親為調羹,有詔供奉翰林白猶與飲徒醉於市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為樂章,召入,而時白已醉稍解,授筆成文,婉麗精切,無留思帝愛其才,數宴見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脫靴力士素貴,恥之,遂摘其詩以激楊貴妃,帝欲官白,妃輒沮止白自知不為親近所容,益驁放不自修懇求還山,帝賜金放還白浮游四方,嘗乘舟與崔宗之自採石至金陵,著官錦袍坐舟中,旁若無人(節選自《新唐書·李白傳》)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少貧不自振 振:奮起,振作 B.若令執先臣故事 執:繼承,發揚

  C.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 徙:調職 D.遁還,客巴西 遁:逃走,逃逸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①數上賦頌,因高自稱道; ②項王即日因留沛公飲

  B.①召入,而時白已醉; ②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C.①有臣如此,陛下其忍棄之; ②其孰能譏之乎

  D.①遂摘其詩以激楊貴妃; ②作《師說》以貽之

  11.下列句子編為四組,其中不能分別表現杜甫“熱衷功名”和李白“放蕩不羈”的是

  A.①不拜,改右衛率府胄曹參軍; ②白猶與飲徒醉於市

  B.①數上賦頌,因高自稱道; ②白常侍帝

  C.①伏惟天子哀憐之; ②益驁放不自修

  D.①有臣如此,陛下其忍棄之; ②著官錦袍坐舟中,旁若無人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杜甫年少時生活貧困,但是很有才能他客居在吳越等地,李邑很看重他的才能,第一個去看望他後來他參加進士考試沒有中,滯留在了長安

  B.李白詩名遠揚,被賀知章稱為“神仙下凡”後李白得到玄宗的厚愛,被授予官職,可是他狂驁不訓,嚐嚐和酒友到鬧市上喝得爛醉

  C.杜甫為了擺脫貧困,一心想“執先臣故事,拔泥塗之久辱”而“數上賦頌”,一方面這是古代文人慾就功名事業、積極進取的表現,另一方面也側面體現了杜甫鬱郁不得志的愁苦思想

  D.李白文采出眾,志向高遠,然而政治頭腦過於簡單,壯志終至成空在宮中,李白竟“使高力士脫靴”,表現出他性格的天真、孤傲後來他雲遊四方,還經常旁若無人的身穿宮廷的錦袍坐在船中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竊恐轉死溝壑,伏惟天子哀憐之(3分)

  (2)力士素貴,恥之,遂摘其詩以激楊貴妃(4分)

  (3)白自知不為親近所容,益驁放不自修(3分)

  參考答案:

  9--12 C B B D

  13.(1)私下裡擔心會死在荒郊外,還希望皇上同情、憐愛我(大意1分,竊、憐各1分)

  (2)高力士向來高貴,認為這樣做是恥辱,就挑出李白的詩句來激怒楊貴妃(素、恥、遂、摘各1分)

  (3)(李白)知道自己不被皇帝親近的人所容納,更加桀驁不羈,不注意約束自己的言行(被動句式1分,益驁、自修各1分)

  

  杜甫,字子美,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曾祖依藝,位終鞏令。祖審言,位終膳部員外郎,自有傳。父閒,終奉天令。

  甫天寶初應進士不第。天寶末,獻《三大禮賦》。玄宗奇之,召試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參軍。十五載,祿山陷京師,肅宗徵兵靈武。甫自京師宵遁赴河西,謁肅宗於彭原郡,拜右拾遺。房琯布衣時與甫善,時琯為宰相,請自帥師討賊,帝許之。其年十月,琯兵敗於陳濤斜①。明年春,琯罷相。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罷免。肅宗怒,貶琯為刺史,出甫為華州司功參軍。時關畿亂離,穀食踴貴,甫寓居成州同谷縣,自負薪採梠,兒女餓殍者數人。久之,召補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黃門侍郎、鄭國公嚴武鎮成都,奏為節度參謀、檢校尚書工部員外郎,賜緋魚袋。武與甫世舊,待遇甚隆。甫性褊躁,無器度,恃恩放恣。嘗憑醉登武之床,瞪視武曰:“嚴挺之乃有此兒!”武雖急暴,不以為忤。甫於成都浣花裡種竹植樹,結廬枕江,縱酒嘯詠,與田畯野老相狎蕩,無拘檢。嚴武過之,有時不冠,其傲誕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無所依。及郭英 代武鎮成都,英 武人粗暴,無能刺謁,乃遊東蜀依高適。既至而適卒。是歲,崔寧殺英 ,楊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亂。甫以其家避亂荊、楚,扁舟下峽,未維舟而江陵亂,乃溯沿湘流,遊衡山,寓居耒陽。甫嘗遊岳廟,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陽聶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還。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於耒陽,時年五十九。

  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業,自耒陽遷甫之柩,歸葬於偃師縣西北首陽山之前。

  (節選自《舊唐書·杜甫傳》)

  【注】 ①陳濤斜,地名。在陝西咸陽縣東,亦謂之“成陽斜”。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玄宗奇之,召試文章

  奇:認為……奇妙。

  B.甫自京師宵遁赴河西

  宵:在夜裡。

  C.嚴武過之,有時不冠

  過:指出過錯。

  D.自棹舟迎甫而還

  棹:用槳劃。

  【答案】 C(C項“過”應為“探望”“拜訪”的意思。)

  5.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現杜甫悽苦人生的一項是(3分)(  )

  ①授京兆府兵曹參軍 ②甫自京師宵遁赴河西 ③貶琯為刺史,出甫為華州司功參軍 ④自負薪採梠,兒女餓殍者數人 ⑤瞪視武曰:“嚴挺之乃有此兒!” ⑥甫嘗遊岳廟,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答案】 B(此題可以用排除法。①句是杜甫的文章打動玄宗,玄宗授給他的官職。⑤句表現杜甫放縱不羈。排除這兩句即可。)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杜甫出生於官宦之家,雖然沒有考中進士,但因為文章寫得好,仍然在天寶末年受到皇上的賞識。

  B.杜甫因為自幼同房琯就有深交,所以在房琯討伐叛軍,兵敗陳濤斜被免去宰相職務時,極力上疏救助,終因此招禍,也被罷職。

  C.嚴武和杜甫是世交,所以嚴武對待杜甫很優厚,在很多時候也能原諒杜甫的放肆行為。

  D.由於郭英 對待杜甫不好,高適也已經死去,杜甫只好攜家出川,生活顛沛流離,最後死在耒陽。

  【答案】 B(B項“自幼同房琯就有深交”錯。原文是“房琯布衣時與甫善”,意思是他們沒有獲取功名,只是平民時關係就很好。)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甫嘗遊岳廟,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

  (2)宗武子嗣業,自耒陽遷甫之柩,歸葬於偃師縣西北首陽山之前。

  【答案】 (1)杜甫曾遊覽耒陽的岳廟,被洪水阻隔,十多天都得不到食物。

  (2)宗武的兒子嗣業,從耒陽遷走杜甫的棺柩,回去安葬在偃師縣西北首陽山前。

  參考譯文:

  杜甫,字子美,本是襄陽人,後來搬遷到河南鞏縣。曾祖父杜依藝,官位最終到鞏縣縣令。祖父杜審言,官位最終到膳部員外郎,另有傳記。父親杜閒,官位最終到奉天縣縣令。

  杜甫天寶初年應考進士沒有考中。天寶末年,獻上自己寫的《三大禮賦》。玄宗認為這賦寫得很奇妙,就召喚他來考作文,並授給他京兆府兵曹參軍一職。天寶十五年,安祿山攻陷京師,肅宗在靈武徵兵。杜甫從京城趁夜逃奔到河西地區,在彭原郡拜見肅宗,被封為右拾遺。房琯平民時和杜甫很友好,當時房琯擔任宰相,向肅宗請求親自率領軍隊討伐叛賊,帝准許他。這一年的十月,房琯的軍隊在陳濤斜被打敗。第二年春,琯被罷去宰相一職。杜甫上奏說房琯還是有才幹的,不應該被罷免。肅宗生氣,貶房琯當刺史,從京城趕出杜甫去擔任華州司功參軍。當時京城地區動亂流離,糧食一下子變得很貴,杜甫寄住在成州同谷縣,只得自己背柴火採集橡慄,餓死的兒女有幾個人。一段時間之後,被召回補任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黃門侍郎、鄭國公嚴武鎮守成都,奏明皇上讓杜甫擔任節度參謀、檢校尚書工部員外郎,並賜給他緋魚袋。嚴武與杜甫是世交,對杜甫的待遇十分豐厚。但杜甫性格狹窄浮躁,沒什麼氣量,憑著恩情放縱不羈。曾經趁酒醉登上嚴武的坐榻,瞪著眼睛看著嚴武曰:“你父親嚴挺之居然有你這樣的兒子!”嚴武雖然也是急躁暴戾,卻也不認為他忤逆。杜甫在成都的浣花村種竹子,枕靠著長江建造房屋,盡情喝酒,長嘯詠唱,和一些田地裡的粗野傖夫一起親暱地遊逛,沒什麼拘束檢點。嚴武拜訪他,他有時也不戴好官帽,他就是這樣傲慢不知檢點。永泰元年夏,嚴武去世,杜甫就沒有依靠的人了。到了郭英 代替嚴武鎮守成都,英 是武夫,又很粗暴,杜甫不能探望拜見,就遊歷東蜀去依附高適。到了東蜀之後,高適卻去世了。這一年,崔寧殺死英 ,楊子琳攻陷西川,蜀中一帶大亂。杜甫就帶著他的家人到荊、楚地區躲避戰亂,乘著小船到三峽,但是還沒靠岸而江陵就動亂,於是溯流而上沿著湘江漂泊,遊歷了衡山,寄居在耒陽。杜甫曾遊覽耒陽的岳廟,被洪水阻隔,十多天都得不到食物。耒陽的聶令知道這個訊息,就親自划著船去迎接社甫回來。永泰二年,杜甫吃牛肉白酒,當晚就死在了耒陽,當時年紀只有五十九歲。

  杜甫的兒子宗武,流落在湖、湘一帶,後來也去世了。元和年間,宗武的兒子嗣業,從耒陽遷走杜甫的棺柩,回葬在偃師縣西北首陽山前。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