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戲為六絕句》的全詩翻譯賞析

杜甫《戲為六絕句》的全詩翻譯賞析

  《戲為六絕句》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組詩作品,這組詩包括了六首七言絕句,這六首詩每首單獨成詩,表現了不同的主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杜甫《戲為六絕句》的全詩翻譯賞析,歡迎閱讀與收藏。

  未及前賢更勿疑,遞相祖述復先誰?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

  註釋:

  未及前賢更勿疑:那些輕薄之輩不及前賢是毋庸置疑的。

  遞相祖述:互相學習,繼承前人的優秀傳統。

  復先誰:不用分先後。

  別裁偽體:區別和裁減、淘汰那些形式內容都不好的詩。

  親風雅:學習《詩經》風、雅的傳統。

  轉益多師:多方面尋找老師。

  汝師:你的老師。

  譯文:

  那些輕薄之輩不及前賢是毋庸置疑的,互相學習,繼承前人的優秀傳統是不用分先後的。區別和裁減、淘汰那些形式內容都不好的詩,學習《詩經》風、雅的傳統。只有不拘一時一家地多方面學習各家的長處,才算真正找到了你的老師。

  賞析:

  杜甫主張認真學習前人的優秀文學傳統,同時代人也應互相取長補短。他信奉傳統的.詩教觀念,認為《詩經》之風詩和雅詩是典範,應該好好學習。

  杜甫對六朝文學既要繼承、也要批判的思想,集中表現在“別裁偽體”、“轉益多師”上。

  《六絕句》的最後這一首,前人說法不一。這裡的“前賢”,系泛指前代有成就的作家(包括庾信、四傑)。“遞相祖述”,意謂因襲成風。“遞相祖述”是“未及前賢”的根本原因。“偽體”之偽,癥結在於以模擬代替創造。真偽相混,則偽可亂真,所以要加以“別裁”。創造和因襲,是杜甫區別真、偽的分界線。只有充分發揮創造力,才能直抒襟抱,自寫性情,寫出真的文學作品。庾信之“健筆凌雲”,四傑之“江河萬古”,乃在於此。反之,拾人牙慧,傍人門戶,必然是沒有生命力的。堆砌詞藻,步齊、梁之後塵,固然是偽體;而高談漢、魏的優孟衣冠,又何嘗不是偽體?在杜甫的心目中,只有真、偽的區別,並無古、今的成見。

  “別裁偽體”和“轉益多師”是一個問題的兩面。“別裁偽體”,強調創造:“轉益多師”,重在繼承。兩者的關係是辯證的。“轉益多師是汝師”即無所不師而無定師。這話有好幾層意思:無所不師,故能兼取眾長;無定師,不囿於一家,雖有所繼承、借鑑,但並不妨礙自己的創造性。此其一。只有在“別裁偽體”區別真偽的前提下,才能確定“師”誰,“師”什麼,才能真正做到“轉益多師”。此其二。要做到無所不師而無定師,就必須善於從不同的角度學習別人的成就,在吸取的同時,也就有所揚棄。此其三。在既批判又繼承的基礎上,進行創造,熔古今於一爐而自鑄偉辭,這就是杜甫“轉益多師”、“別裁偽體”的精神所在。

  《唐宋詩醇》雲:“以詩論文,於絕句中又屬創體。此元好問《論詩絕句》之濫觴也。”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這兩句詩出自杜甫的《戲為六絕句》。“別裁偽體親風雅”的意思是對待前人的詩歌要分別裁定,加以取捨。對於“偽體”即形式主義詩歌要在別的基礎上有所“裁”,而《詩經》中《國風》與《小雅》所體現的現實主義傳統則要發揚光大。至於“轉益多師是汝師””具體地說,就是把同一個問題向不同的良師益友,甚至諍友提出,以收“綜聽則明”之效。

  “別裁偽體”和“轉益多師”是一個問題的兩面。“別裁偽體”,強調創造;轉益多師”,重在繼承。兩者的關係是辯證的。“轉益多師是汝師”即無所不師而無定師。這話有好幾層意思:無所不師,故能兼取眾長;無定師,不囿於一家,雖有所繼承、借鑑,但並不妨礙自己的創造性。此其一。只有在”別裁偽體”區別真偽的前提下,才能確定“師”誰,“師”什麼,才能真正做到“轉益多師”。此其二。要做到無所不師而無定師,就必須善於從不同的角度學習別人的成就,在吸取的同時,也就有所揚棄。此其三。

  在既批判又繼承的基礎上,進行創造,熔古今於一爐而自鑄偉辭,這就是杜甫“轉益多師”、“別裁偽體”的精神所在。

  拓展:

  杜甫《戲為六絕句(其一)》的原文及賞析

  《戲為六絕句(其一)》原文: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雲健筆意縱橫。

  今人嗤點流傳賦,不覺前賢畏後生。

  《戲為六絕句(其一)》參考註釋:

  ①庾信:南北朝時期的著名詩人。文章:泛言文學。老更成:到了老年就更加成熟了。

  ②凌雲健筆:高超雄健的筆力。意縱橫:文思如潮,文筆揮灑自如。

  ③嗤點:譏笑、指責。

  ④前賢指庾信。後生,指“嗤點”庾信的人。畏後生:即孔子說的“後生可畏”。但這裡是諷刺話,意謂如果庾信還活著,恐怕真會覺得“後生可畏”了。

  《戲為六絕句(其一)》賞析:

  這組詩大約寫於寶應元年(762〕。在我國文學史上,用絕句這種體裁論詩,這是首創。杜甫在這組詩中評點作家,批評當時文人相輕的風氣,談自己的學習和創作體會。由於他見識精確,因而不僅他的觀點深為後人認可,而且這種以詩論詩的形式也常為後人效仿。

  關於這組詩的創作意圖,宋張戒《歲寒堂詩話》雲:“此詩非為庾信、王、楊、盧、駱而作,乃子美自謂也。方子美在時,雖名滿天下,人猶有議論其詩者,故有‘嗤點’、‘哂未休’之句”。《杜詩鏡銓》引蔣雲:“公每以庾信自比,殆亦兼遭時言之”。

  組詩第一首論庾信。杜甫評庾信曾有“清新庚開府”之語,此又言“老更成”;又云“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詠懷古蹟五首》其一)。明楊慎《升庵詩話》雲:"庾信之詩,為梁之冠絕,啟唐之先鞭。史評其詩曰綺豔,杜子美稱之曰清新,又曰老成。綺豔、清新,人皆知之;而其老成,獨子美能發其妙。餘嘗合而衍之曰:綺多傷質,豔多無骨;清易近薄,新易近尖。子山之詩,綺而有質,清而不薄,新而不尖,所以為老成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