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與杜甫的詩詞風格有何不同

李白與杜甫的詩詞風格有何不同

  李白與杜甫, 是個老話題, 但換個角度來講, 可能又是個新話題。因此, 在話題展開之前, 還得解釋一下“人文”這一概念。

  在中國, “人文”一詞最早見於《易經》。《易經》賁卦彖辭稱:“觀乎天文, 以察時變;觀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人文”是和“天文”相對應的一個概念。天文和人文, 一個指天上的紋理, 一個指地上的紋理。天上的紋理, 由日月星辰的運作所構成, 地上的紋理, 由山川河嶽的變化所構成。地上的紋理與天上的紋理相對應, 要知道地上的情況, 包括自然物象和社會事相的變化, 就得觀察天上的情況。天地之間互相感應, 天人合一, 人與自然互惠, 構成中國人最原初、最樸實的`世界觀。這是我對於《易經》所說天文與人文的理解。但是, 對於人文, 歷來儒家學者都將其解釋為禮樂教化, 謂乃聖達所立, 用以教育人民、化成天下的一種文化。儒家學者, 包括董仲舒、孔穎達等, 都這般解釋。於是, 人文這一概念也就變了樣。原來, 伏羲氏之立卦, 其兩儀、四象, 均依俯與仰、遠與近觀察之所得而佈局, 人文與天文相對應。儒家學者參與, 將人文變成人本, 無視於天。人文變成人本, 這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是孟子的時候。孟子說, “民為貴, 社稷次之, 君為輕” (《孟子盡心章句下》) 。他的這句話, 將民本與君本相對應, 表示君輕、民貴, 今天看來, 雖帶有一定的民主意識, 但還是在人與人之間, 尚未顧及於天。從根本上看, 還是以人為本, 而不是以天為本。後之儒者, 大多依此立論。這是古代的解釋。

  接下來看現代, 目之所見, 到處說人本, 不說人文;說以人為本, 不說以天為本。人大於天, 人大於自然。故之, 人慾遮蔽了天理。全世界這麼多國家, 到目前為止, 沒有一個國家以天為本。如果你要我減排, 就得談判許久, 寧可要消耗、要汙染, 就是不要減排。自以為是科學發展, 實際並不一定科學。

  總之, 人文是不同於人本的一個概念。中國人歸根結底, 還是以天為本, 還須要以原初的人文觀點看世界。所以, 我說人文, 不說人本;說以天為本, 以自然為本, 而不說以人為本。所謂人文視角, 指的就是觀察人物及事件的一種角度、一種立場, 試圖用這個角度和立場來看一看李白與杜甫, 看一看二人的為人及其作品是否體現了人文精神, 作形上之思, 是否有過人文精神的創造。這是以天為本, 超越人自身存在的一種思考, 是展開李白與杜甫這一話題的指導思想。

  李白與杜甫, 各有不同的定位。二人死後大約十年, 社會上出現了李杜優劣論。鬧鬧穰穰, 忙乎了一千多年。本文也是一種優劣比較, 希望能說出一點新意來。準備講四個方面的問題:第一, 天上謫仙人與乾坤一腐儒;第二, 先民的智慧與現代人的智商;第三, 知人論世與以意逆志以及入乎其內與出乎其外;第四, 歌詩的吟唱與大唐之音的發掘與重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