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蘇幕遮原文翻譯

范仲淹蘇幕遮原文翻譯

  《蘇幕遮》唐玄宗時教坊曲名,選自《范仲淹全集》,來自西域。雙調,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仄韻。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范仲淹蘇幕遮原文翻譯相關內容。

  蘇幕遮

  (北宋)范仲淹

  【原文】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 ,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註釋】

  ①此調原為西域傳入唐教坊曲。“蘇幕遮”是當時高昌國語之音譯。

  宋代詞家 用此調是另度新曲。又名《雲霧斂》、《鬢雲松令》。

  雙調,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韻。

  ②黯:形容心情憂鬱。黯鄉魂:用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語。

  ③追:追隨,可引申為糾纏。旅思(sì):羈旅之思。

  【簡析】

  此詞抒寫鄉思旅愁,上片用色澤渲染秋景,下片直抒鄉關之思,以鐵石心腸人作黯然銷魂語,尤見深摯。

  “碧雲天,黃葉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現了天際地極的蒼莽秋景,為元代王實甫《西廂記》“長亭送別”一折所本。

  “秋色連波”二句,落筆於高天厚地之間的濃郁的秋色和綿邈秋波:秋色與秋波相連於天邊,而依偎著秋波的則是空翠而略帶寒意的秋煙。

  這裡,碧雲,黃葉,綠波,翠煙,構成一幅色彩斑斕的畫面。

  “山映斜陽”句復將青山攝入畫面,並使天、地、山、水融為一體,交相輝映。

  同時,“斜陽”又點出所狀者乃是薄幕時分的秋景。

  “芳草無情”二句,由眼中實景轉為意中虛景,而離情別緒則隱寓其中。

  埋怨“芳草”無情,正見出作者多情、重情。

  下片“黯鄉魂”二句,徑直托出作者心頭縈繞不去、糾纏不已的懷鄉之情和羈旅之思。

  “夜夜除非”二句是說只有在美好夢境中才能暫時泯卻鄉愁。

  “除非”說明舍此別無可能。但天涯孤旅,“好夢”難得,鄉愁也就暫時無計可消了。

  “明月樓高”句順承上文:夜間為鄉愁所擾而好夢難成,便想登樓遠眺,以遣愁懷;但明月團團,反使他倍感孤獨與悵惘,於是發出“休獨倚”之嘆。

  歇拍二句,寫作者試圖借飲酒來消釋胸中塊壘,但這一遣愁的努力也歸於失敗:“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全詞低徊婉轉,而又不失沉雄清剛之氣,是真情流溢、大筆振迅之作。

  擴充套件

  范仲淹,字希文。祖籍邠州,後移居蘇州吳縣。北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

  范仲淹幼年喪父,母親謝夫人改嫁長山朱氏,遂更名朱說。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讀及第,授廣德軍司理參軍。後歷任興化縣令、秘閣校理、陳州通判、蘇州知州、權知開封府等職,因秉公直言而屢遭貶斥。宋夏戰爭爆發後,康定元年(1040年),與韓琦共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採取“屯田久守”的方針,鞏固西北邊防。對宋夏議和起到促進作用。西北邊事稍寧後,宋仁宗召范仲淹回朝,授樞密副使。後拜參知政事,上《答手詔條陳十事》,發起“慶曆新政”,推行改革。不久後新政受挫,范仲淹自請出京,歷知邠州、鄧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潁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宋仁宗親書其碑額為“褒賢之碑”。後累贈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魏國公,諡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至清代以後,相繼從祀於孔廟及歷代帝王廟。

  范仲淹在地方治政、守邊皆有成績,文學成就也較為突出。他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對後世影響深遠。有《范文正公文集》傳世。

  政治貢獻

  實施新政

  主詞條:慶曆新政

  慶曆三年(1043年)八月,范仲淹針對北宋內憂(官僚隊伍龐大,但行政效率低)、外患(遼和西夏威脅著北方和西北邊疆)的現狀,上《答手詔條陳十事》,提出十項改革綱領,主張澄清吏治、改革科舉、整修武備、減免徭役、發展農業生產等,內容涉及到政治、經濟、軍事、教育、科舉等各個方面和領域。新政實施的`短短几個月間,政治局面已煥然一新:官僚機構開始精簡;科舉中,突出了實用議論文的考核,有特殊才幹的人員,得到破格提拔;全國也普遍辦起了學校。慶曆五年(1045年),以夏竦為首的反對派攻擊革新派為“朋黨”,仁宗外放范仲淹、富弼等大臣,改革遂以失敗告終。

  慶曆新政雖只推行一年,卻開北宋改革風氣之先,成為王安石“熙寧變法”的前奏。

  修捍海堰

  范公堤范仲淹任泰州西溪鹽倉監時,徵調民眾4萬多人,重修捍海堰。自天禧五年(1021年)至天聖四年(1026年)完成,新堤橫跨通、泰、楚三州,全長約200華里,不僅當時人民的生活、耕種和產鹽均有了保障,還在後世“捍患御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地人民將所修之堤命名為“范公堤”,遺址迄今猶存。

  蘇州治水

  景祐元年(1034年),蘇州久雨霖潦,江湖氾濫,積水不能退,造成良田委棄,農耕失收,黎民饑饉困苦,范仲淹出知蘇州後,根據水性與地理環境,提出開浚崑山、常熟間的“五河”,將積水導流太湖,注入於海的治水計劃。范仲淹以“修圍、浚河、置閘”為主的治水經畫,不但獲得時輿的讚揚,還澤被後世,自南宋一直至元、明的兩浙職守,都依照這個模式去整治水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