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四相品斷肉食章

大般涅槃經四相品斷肉食章

  《涅盤經》是佛教經典。又稱《大般涅盤經》、《大涅盤經》。以下是小編分享的大般涅槃經四相品斷肉食章,歡迎大家閱讀!

  大般涅槃經四相品斷肉食章

  北涼天竺三藏沙門曇無讖譯梵

  劉宋沙門慧嚴慧觀同謝靈運再治

  爾時,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食肉之人,不應施肉,何以故?我見不食肉者有大功德。’佛贊迦葉:‘善哉善哉!汝今乃能善知我意,護法菩薩應當如是。善男子!從今日始,不聽聲聞弟子食肉。若受檀越信施之時,應觀是食如子肉想。’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如來不聽食肉?’‘善男子!夫食肉者,斷大慈種。’迦葉又言:‘如來何故,先聽比丘食三種淨肉?’‘迦葉!是三種淨肉,隨事漸制。’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十種不淨,乃至九種清淨,而復不聽?’佛告迦葉:‘亦是因事漸次而制,當知即是現斷肉義。’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云何如來稱讚魚肉為美食耶?’‘善男子!我亦不說魚肉之屬為美食也,我說甘蔗、粳米、石蜜、一切谷麥,及黑石蜜、乳酪、酥油以為美食。雖說應畜種種衣服,所應畜者要是壞色,何況貪著是魚肉味?’迦葉復言:‘如來若制不食肉者,彼五種味:乳酪、酪漿、生酥、熟酥、胡麻油等,及諸衣服、?奢耶衣、珂貝、皮革、金銀盂器,如是等物亦不應受。’‘善男子!不應同彼尼犍所見,如來所制一切禁戒,各有異意。異意故,聽食三種淨肉;異想故,斷十種肉;異想故,一切悉斷,及自死者。迦葉!我從今日,制諸弟子,不得復食一切肉也。迦葉!其食肉者,若行若住,若坐若臥,一切眾生聞其肉氣,悉生恐怖。譬如有人近獅子已,眾人見之,聞獅子臭,亦生恐怖。善男子!如人啖蒜,臭穢可惡,餘人見之,聞臭捨去,設遠見者,猶不欲視,況當近之。諸食肉者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聞其肉氣,悉皆恐怖,生畏死想,水陸空行有命之類,悉舍之走,鹹言此人是我等怨。是故菩薩不習食肉,為度眾生,示現食肉,雖現食之,其實不食。善男子!如是菩薩,清淨之食猶尚不食,況當食肉?善男子!我涅?後無量百歲,四道聖人悉復涅?,正法滅後,於像法中,當有比丘,貌像持津,少讀誦經,貪嗜飲食,長養其身,身所被服粗陋醜惡,形容憔悴,無有威德。放畜牛羊,擔負薪草,頭須爪發悉皆長利,雖服袈裟,猶如獵師,細視徐行,如貓伺鼠,常唱是言:我得羅漢。多諸病苦,眠臥糞穢,外現賢善,內懷貪嫉,如受啞法婆羅門等。實非沙門,現沙門像,邪見熾盛,誹謗正法。如是等人,破壞如來所制戒律,正行威儀,說解脫果,離清淨法,及壞甚深秘密之教。各自隨意,反說經律,而作是言:如來皆聽我等食肉。自生此論,言是佛說,互共諍訟,各自稱是沙門釋子。善男子!爾時復有諸沙門等,貯聚生谷,受取魚肉,手自作食,執持油瓶、寶蓋、革屣。親近國王、大臣、長者,佔相星宿,勤修醫道,畜養奴婢、金銀琉璃、車渠瑪瑙、玻璃真珠、珊瑚虎珀、璧玉珂貝、種種果蔬。學諸伎藝,畫師泥作,造書教學,種植根栽,蠱道咒幻,和合諸藥,作倡伎樂,香華治身,樗蒲圍棋,學諸工巧。若有比丘能離如是諸惡事者,當說是人真我弟子!’爾時迦葉復白佛言:‘世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因他而活,若乞食時,得雜肉食,云何得食,應清淨法?’佛言:‘迦葉!當以水洗,令與肉別,然後乃食。若其食器為肉所汙,但使無味,聽用無罪。若見食中多有肉者,則不應受,一切現肉悉不應食,食者得罪。’

  【語譯】大般涅?經四相品斷肉食章

  迦葉菩薩稟告佛陀:‘世尊!不應該佈施肉類給吃肉的人,為什麼呢?因為不吃肉有大功德。’佛陀讚歎迦葉菩薩說:‘很好很好!你真瞭解如來的心意,護持佛法的菩薩都該像你一樣。善男子!從今天起,我不許聲聞弟子吃肉。接受信眾食物佈施時,應觀想食物有如自身子女的肉。’迦葉菩薩又請問佛陀:‘世尊!為什麼您不允許弟子吃肉呢?’佛陀回答:‘因為吃肉會斷慈悲種子。’迦葉又說:‘先前如來為什麼允許比丘吃不見殺、不聞殺、不疑為己殺的三種淨肉呢?’佛陀回答:‘這三種淨肉,是隨著不同的事項因緣逐漸制訂。’迦葉又請問佛陀:‘為什麼十種不淨肉,及九種清淨肉,都不許吃呢?’佛陀告訴迦葉菩薩:‘也是隨著不同的事項因緣逐漸制訂。要知道當初制訂這些戒律時,已經明白宣示不可吃肉的義理。’迦葉菩薩又稟告佛陀:‘為什麼如來稱讚魚和肉是美食?’佛陀回答:‘善男子!我不曾說過魚和肉是美食,我說甘蔗、糙米、蜂蜜,一切穀類、黑糖、乳酪、酥油等是美食。雖然說要準備各種場合穿的衣服,但每種衣服的顏色必須灰暗不亮麗。穿的衣服都不可講究,怎麼吃的反而貪著魚味肉味呢?’迦葉又說:‘如來若制訂不許吃肉,那乳酪、酪漿、生酥、熟酥、胡麻油等五種食物也不該吃,以及各種衣服、蠶絲衣、玉石、皮革、金銀器皿等物品也不該接受。’佛陀說:‘善男子!你的見解不該像尼犍子裸形外道一樣,如來制訂一切戒律,各有不同的意義。因為意義不同,先前允許吃三種淨肉,不許吃人象牛馬等十種不淨肉。如今意義不同,因緣也已成熟,迦葉!從今日起規定弟子:所有種類的肉,無論他殺或自然死亡,一律不許吃。迦葉!吃肉的`人,在日常生活行住坐臥中,一切眾生聞到他的氣味,會產生恐怖心。就像有人靠近獅子,身上附著獅子的腥味,其他人接觸這個人,聞到獅子的腥味,也會生出恐怖心。善男子!就像有人吃大蒜,味道腥臭,他人聞到,立刻避開,遠遠聞到,都不想看了,何況靠近。吃肉的人也是這樣,一切眾生聞到他身上的氣息,會起害怕死亡的恐怖心。無論天上飛的、水中游的、陸上走的一切動物趕緊離開,都認為這個吃肉的人是它們的仇人。因此,菩薩沒有吃肉的習性,為了度化眾生而示現吃肉,雖然示現吃肉,其實沒有真正吃。善男子!菩薩連清淨的食物都不吃,何況去吃肉!善男子!我涅?後經過許多年,四果聖人也入涅?。正法滅後,在像法中,會有出家比丘,道貌岸然好像持戒,不讀誦經典,貪著食物以養身。穿著醜陋難看,外形憔悴,缺乏威儀。砍材割草,畜養牛羊,留著頭髮鬍鬚,指甲長而銳利。雖然穿著袈裟,走路卻像獵人一般東張西望,有如貓找老鼠。常口出誑言:我得阿羅漢道。身體多病苦,睡在骯髒的地方,外表像賢善人,內心卻充滿貪慾嫉妒,有如受持禁語戒的外道。現出家相,但不是修行人,邪知邪見,誹謗正法。這種人破壞如來制訂的戒律及威儀,說背離清淨法,也能得到解脫果,敗壞如來甚深無上的教理。顛倒解說經律,說如來允許我們吃肉,自己胡說,卻說是佛陀的教誨。互相爭論,個個自認是真正的佛門出家比丘。善男子!那時候更有出家人,儲存糧食,接受魚肉等供養,手拿油瓶煮菜做飯。頭戴寶冠,腳穿皮鞋,親近國王大臣、名門望族。佔相卜卦,觀天文星斗,看地理風水,勤修醫術,畜養奴婢。收集金銀琉璃、車渠瑪瑙、玻璃真珠、珊瑚虎珀、璧玉珂貝等寶物,種植水果蔬菜等作物,學畫學雕塑等各種伎藝。或著書教學,宣揚自己的理論;或種植花草樹木,怡情養性;或放蠱幻術,害人害己。或和合各種藥物,作歌作曲,身戴香花,塗抹香水,賭博下棋,學各種巧妙的技藝等。出家比丘若能遠離以上所說的種種惡事,才是我真正的弟子。’

  迦葉又稟告佛陀:‘世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眾弟子,接受供養,或出家人向在家弟子乞食維生,在受供時,如果飯菜中摻雜肉類,要怎樣處理才符合清淨法呢?’佛陀回答:‘應當挑出肉頻,其餘的飯菜用水洗,直到沒有肉味才可以吃。如果缽沾染了肉味,用水洗掉味道,才可以裝水裝食物。見到佈施的食物中有許多肉,就不應該接受供養,如果接受來吃,是違反戒律的行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