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描寫雪的古詩

精選描寫雪的古詩

  雪後,那綿綿的白雪裝飾著世界,瓊枝玉葉,粉裝玉砌,皓然一色,真是一派瑞雪豐年的喜人景象。為大家分享了描寫雪的古詩,一起來看看吧!

  《卜算子》

  【宋】張孝祥

  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絕。

  去歲江南見雪時,月底梅花發。

  今歲早梅開,依舊年時月。

  冷豔孤光照眼明,只欠些兒雪。

  素雪、明月、幽梅,三者具,則光景清豔。惟三者難以一時兼備,故今歲與去歲相較,不能無憾。此詞即景抒懷,貌似沖淡,卻蘊含無限今昔之感。

  《雪》

  【唐】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新年都已來到,但還看不到芬芳的鮮花,到二月,才驚喜地發現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白雪也嫌春色來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兒在庭院樹間穿飛。題目是“雪”,詩卻非詠雪,而是發了一通雪是否瑞兆的議論。

  《長相思·山一程》

  【清】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

  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山一程,水一程”,寫出旅程的艱難曲折,遙遠漫長。詞人翻山越嶺,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離家鄉愈遠。從中彷彿看到詞人留戀家園,頻頻回首,步履蹣跚的情景,表達了無可奈何的心境。

  《青松》

  陳毅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在經歷了風雪的滌盪和洗禮之後,青松將更顯其高潔的本性。作者透過對抗暴寒的“松”的歌頌,讚美了不畏強暴、不怕困難、敢於鬥爭、爭取勝利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塞下曲》

  【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將軍發現敵軍潛逃,要率領輕裝騎兵去追擊;正準備出發之際,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剎那間弓刀上落滿了雪花,蒼勁之美躍然紙上。

  《壽陽曲·江天暮雪》

  【元】馬致遠

  天將暮,雪亂舞,

  半梅花半飄柳絮。

  江上晚來堪畫處,

  釣魚人一蓑歸去。

  這首小令以“天將暮”起筆,點明時間,為整個畫面鋪墊了一層幽探的色彩,奠定了全曲的基調。第二句“雪亂舞”,筆鋒承接上句,緊扣題目·寫雪景,“舞”字暗示出有風,“亂”字則突出了風的強,,隱然有呼嘯之聲透出。作者借雪之“亂舞”傳達風聲和風勢,凌虛造景,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小雪日戲題絕句》

  【唐】張登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猶綠槿花然。

  融和長養無時歇,卻是炎洲雨露偏。

  情境描寫小雪日戲題絕句句子意趣真實,深受後人喜愛和推廣。

  《觀獵》

  【唐】王維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

  當初是風起雲湧,此時是風定雲平,與獵歸後躊躇容與的心境相稱,就如同經歷了人生百態的女子,回眸一笑,搖曳生姿,饒有餘味。

  《沁園春· 雪》

  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這首詞因雪而得、以雪冠名,卻並非為雪所作,而是在借雪言志。其情感之真摯、寓意之深遠、哲理之精闢,令人拍案叫絕。更被柳亞子盛讚為千古絕唱。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