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榮古詩教學實錄

戴建榮古詩教學實錄

  教學是培養學生具有正確的審美觀點和感受美、鑑賞美和創造美的知識和能力。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戴建榮古詩教學實錄——《靜夜思》,歡迎閱讀參考。

  一、揭題讀題,初識平仄

  師:每位同學前面都有一張紙,拿出一支筆來,準備好了嗎?我們要準備寫字了,注意一拳、一尺、一寸,寫字姿勢要標準。我們一起來書寫今天上課的題目,知道今天上課的題目嗎?我們一起寫。(教師板書課題)注意“靜”字下面的一豎不能寫成一撇。寫完了,就坐端正,那個男孩子非常好!

  師:誰來唸?

  生:靜夜思

  師:還有誰來唸?

  生:靜夜思

  師:好的,一起念。

  生:(齊念)靜夜思

  師:這樣唸的是嗎?來,請看黑板。跟我念Sì

  生:(齊念)si

  師:剛才你們唸的沒有唸錯,但是,今天我們為什麼把它念成第四聲呢?,學到後面你就知道了。請看投影,自古至今這個字有三個讀音,當它念思的時候解釋為1,2、3、4,用現在的話來說,做動詞的時候念“sì”。它解釋為:心緒

  生:(齊聲)心緒

  師:簡單的講就是心情。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當它做名詞的時候讀si 再讀si

  生:(齊聲)sì sì

  師:第三個讀音讀sai ,和哪個字相識?

  生:腮

  師:對,月字旁的腮,摸摸我們臉上的腮幫子,摸得到嗎?

  師:看看哪一種字典裡面,有這樣的查詢呢?《辭源》,修辭的辭,源頭的源,誰家有這樣的大字典?哪兒來的?

  生:是我姐姐給我的!

  師:你姐姐是幹什麼的?

  生:我姐姐是——

  師:想不起來了,沒關係,但擁有這本字典的人一定是有文化的人。沒說錯吧?

  生:沒!

  師:我們以後會閱讀更多的古典文學,閱讀的時候,有些讀音吃不準應該查詢《辭源》。

  這本字典裡所記載的就是這本字典的古音,為什麼要記載古音呢?為什麼要恢復它的古音呢?我們繼續往後學。

  師:當“思”念成第四聲的時候,你會發現這三個字?

  生:它們全讀第四聲。

  師:不錯,讀一讀。

  生:靜夜思

  師:聲調裡面除了第四聲,還有嗎?

  生:第一、二、三聲

  師:還有一個特殊的聲調叫什麼?

  生:輕聲

  師:古時候有沒有聲調啊!古時候的聲調看老師寫。(老師板書平聲和仄聲)一起念!

  生:平 仄

  師:現在的聲調和古時候的聲調是有聯絡的,現在的聲調就是由古時候的聲調一點一點傳下來的。什麼聯絡呢?聽清楚現在的一、二聲就是古時候的“平聲”,會傾聽的孩子學得好,三、四聲等於“仄聲”。

  師:為了好記一點,平聲用“一”表示,仄聲用“I”表示,平聲字念得時候要長一點,仄聲念得時候要短一點,這個規律就叫平長仄短。念!

  生:平長仄短的規律

  師:現在在課題上面一起來標上平仄的話,因為這三個字都是第四聲,所以都是仄聲,仄聲用什麼來標,拿起筆一起來標!

  生:(拿起筆標上平仄聲。)

  師:都標好了嗎?好極了,標好了平長仄短,那麼,仄聲要讀得短一點誰會呢?

  生:(站起來讀)靜夜思

  師:還有誰來唸?

  生:(站起來讀)靜夜思

  師:一起來

  生:(齊讀)靜夜思

  師:接下來一句話很重要,聽清楚了,咱們中國字了不起的地方太多了,其中有一點可能你現在不知道,什麼呢?我們的這個讀音平長仄短除了能讓我們讀準字音,還能感受到當時作者用這些字的時候的情感,平聲字一般作者要抒發的是一種開朗、豁達、愉悅的心情,那麼仄聲呢!正好相反要傳達的是一種壓抑、低落、甚至悲傷。這三個字連著三個仄聲也就是告訴我們作者從悲傷到失落,如果用一條線來表示的話,肯定是從高處到低處。現在怎麼讀?

  生:靜夜思(低沉的)

  師:有不同了吧!聲音越來越輕了1

  師:誰還會讀?

  生:靜夜思(低頭的)

  師:看到了麼!腦袋都越來越低了!

  師:還有什麼不一樣的讀法嗎?來,你來讀,

  生:靜夜思(越來越輕)

  師:怎麼讀?

  生:比較輕

  師:是越來越輕!會讀嗎!來看著我的手勢!

  生:(生跟著老師的手勢讀)

  【賞析】一個平常簡單的讀題環節,在戴老師的演繹下卻有著別樣的精彩。在正“思”字的字音時,戴老師引導孩子利用《辭源》瞭解“思”在古語中的讀音及意義,含蓄地告訴了孩子,很多時候我們習慣的讀法不一定是對的,我們應該利用工具書幫助自己學習古詩詞。更令人叫絕的是,依然是這個平常的讀題環節,戴老師在期間巧妙地滲透了平仄的初步知識,不僅知道平長仄短的吟誦方法,更是滲透了“平聲字作者要抒發的是一種開朗、豁達、愉悅的心情,仄聲要傳達的是一種壓抑、低落、甚至悲傷。這三個字連著三個仄聲也就是告訴我們作者從悲傷到失落”古人以平仄傳情的表現手法。在教師沿著課題所畫一條情感線,在教師富有表現力的手勢之中,一個詩題,便也被讀得情深意長。

  二、讀詩吟詩,走近平仄

  師:什麼樣的聲音是靜的?不說,來再讀一次!

  生:(讀古詩)

  師:還能不能再輕一點,再來,好麼?

  生:(齊讀古詩)

  師;什麼時候會背這首詩的?

  生:(思索狀)

  師:很簡單,早到了已經無法記住這個年代了。

  師:會背,會默嗎?默默看吧。第一個寫好了,大小、位置看清楚,如果遇到不會寫的就空在那裡。

  生:(默寫)

  師:聰明的孩子知道換行。背的時候滾瓜爛熟,寫下來就不一樣了!

  師:默完的同學可以抬頭來看一看。特別是“舉頭“的“舉”字很多同學不會寫!全部修改完畢的,標上“平仄聲”,

  生:(標上平仄)

  師:平聲字念長一些,仄聲字念短一些。在下面先練一練。

  生:(學生練習)

  師:很多同學已經標好了,我們一起來標好麼?一、二平、三四仄,嘴裡念著,眼裡看著,手裡寫著。

  (師生一邊讀,一邊標)

  師:很好!這裡面也出現了這個字,但在詩裡面念第一聲,因為解釋是思念,思念故鄉,全部標好的請舉手!

  師:那麼平長仄短,我們來唸念看!

  生:(全班看著標示齊讀)

  師:會念了嗎?不看這裡了,看我的手吧!我的手這樣就是——,這樣就是——

  生:(生看老師的手勢再讀)

  師:連著三個仄聲,怎麼念?

  生:(念)

  師:這就叫平長仄短讀古詩。平仄能描繪出詩人當時的心情,這些字到底是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我們一起來標標看。平聲平聲平聲說明他的心情是越來越高興的,那麼這條線應該往上。(老師標,帶領學生讀)

  生:(跟著老師讀)

  師:這根心情線看到了麼?你能讀出它的起起落落嗎?

  生:((跟著老師讀)

  師:起起落落都看到了嗎?很好,有兩個女孩跟著我起起落落。

  師:還有一種讀法和剛才不一樣,聰明的你一定要用耳朵聽,用眼睛看,甚至用心去感受。這一回跟剛才又有什麼不一樣,請聽(老師吟誦)

  生:老師是用唱歌的方法把這首詩唱了下來。

  師:還有不一樣的嗎?還有別的感受嗎?

  生:蔣老師最後一個字是很長的。

  生:老師要斷一下。

  生:老師把這首詩的意思都唱出來了。

  師:不用講,我們就明白了,明白什麼我們先不說。你來說說看!

  生:你的是拿來唱的。

  師:很多人都說我在唱,還有人說是讀,但這不是唱,也不是讀,這叫“吟”。(板書)齊聲念

  生:(讀吟)

  師:在哪裡見過這個字?

  生:古詩《遊子吟》

  師:真了不起,連哪首詩都知道,聽好了!當把詩念得很熟很熟的時候,以至於瞭解詩的意思,更體會了詩的情感,與詩人產生共鳴的時候,情感想表達出了,他就開始吟詩。中華幾千年的文化都是吟誦下來的,想不想試一試。看著我的手勢。

  生:(生與老師一同吟誦)

  生:(一個學生吟唱)

  師:唱歌越跑調,吟詩越吟得好!

  【賞析】靜夜思是一首孩子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詩,面對三年級的孩子如何找到他們學習這首詩的新的增長點。戴老師為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首先他立足於學生已有的知識,直接請孩子背誦古詩,默寫古詩,校對字形,這尊重了學生學習的起點又是對教學基本目標的落實。隨後,他依然以平仄為入點,透過平長仄短讀古詩,透過平仄標記形成的起起落落的情感線誦古詩,透過如歌如唱的吟古詩,一遍遍讓孩子徜徉在誦讀古詩的意境裡,重複中有上升,迴旋中有收穫。

  三、解詩賞詩,感受平仄

  師:故鄉啊,故鄉,李白的故鄉在哪裡?知道麼?(看地圖)

  同學們,這綠色的部分就是當時李白生活的大唐王朝的疆域,現在的有些地方已經不屬於中國了,李白的第一故鄉碎葉城它屬於吉爾吉斯斯坦國,和我們的新疆是鄰居。李白出生在碎葉城,並且在這裡生活的整整五年的時間。五歲的小李白跟著家人萬里迢迢來到了現在四川江油青蓮,李白是個愛故鄉的人,他長大了,把自己的號取做“青蓮居士”,李白在青蓮又整整生活了20年。25歲的李白帶著一口寶劍開始遊歷整個大唐王朝,來實現自己心中遠大的抱負和理想,他惟獨沒有回過自己的故鄉青蓮,更別說萬里之遙的`碎葉城。所以,每當這樣一個靜靜的夜晚,每當一輪明月升起的時候,他就會吟誦起這樣一首詩。(師配樂朗誦)思故鄉啊思故鄉,會思念什麼?

  生:會思念家鄉的親人和朋友們

  生:還會思念家鄉的水。

  生:思念家鄉的風景。

  生:思念以前教他的老師。

  師:還會思念什麼?

  生:思念同學

  生:思念家鄉的土地

  生:思念美好時光

  師:是啊,思念美好的時光,或許就是這幾個小孩,也是在這樣一個靜靜的夜晚,在看月亮,讀《古朗月行》(節選)

  生:(師生一起讀)

  師:如果給“呼”組詞,怎麼組?

  生:呼叫

  師:呼叫一定是大聲的,你來!一輪明月升起來啦!

  生:(低聲)白玉盤

  師:這是你最大的聲音嗎?

  生:(大聲)白玉盤

  師:還可以組成什麼詞?

  生:呼喚

  師:這喚字與叫字是不一樣的,“叫”是聲音響,那麼“喚”是有情感的。

  生:白玉盤

  師:還可以組成什麼詞?

  生:呼吸

  生:招呼

  師:打個招呼還應該有動作嗎!

  生:(做手勢)白玉盤

  師:還可以怎麼“呼”?

  生:呼喊

  師:呼喊與呼叫差不多的,個同學能替我想想,哪一個詞也是“呼”出來的,並且很開心的?

  生:歡呼

  師:歡呼同意嗎?什麼是歡呼,我們站起來試!(注意聲音、表情、動作)

  一輪明月升起來啦!

  生:(歡呼狀)白玉盤

  師:這個時候什麼心情?

  生:開心、喜悅、高興

  師:其實20多年後,在這樣一個靜靜的夜晚,李白看到的那一輪明月還是小時候的白玉盤,還是小時候的“瑤臺鏡”,他的心情還是小時侯的喜悅與高興嗎?這時候是怎樣的心情?

  生:悲傷、低落

  師:再看這根心情線,這個最低處一定是李白最悲傷的時候,起起落落的地方是因為哪些字?哪些景?我們一起來唸!

  生:(師生一同念)

  師:那個字?月,圈出來,霜,圈出來。這個叫什麼如霜?月光如霜,一起讀一讀這個詞!

  生:月光如霜

  師:很好!中國的文人心裡十分悲傷,但他不說出來,他說“月光如霜”,說明他此刻內心很——

  生:悲傷

  師:以後我們唸詩讀到月啊,霜啊,都是詩人要抒發一種心情叫悲傷。再念下去,舉頭望明月,那個字?

  生:望 月

  師:低頭思故鄉,哪個字?

  生:故

  師:這個故字我們一定要和另外一個字連一起叫故鄉!李白真的能看到故鄉嗎?他唯一能看見的是什麼?

  生:看見月亮

  師:所以在“故鄉”後面寫上非常非常大的“月”,一寫到這個月,你就會發現

  短短的幾句話裡面,出現了幾次“月亮”。三次,所有的詩人裡李白最愛“月”,

  因為這一輪明月心情高興,還是這一輪明月心情低落,還是這輪明月讓他的心情恢復了平靜。一輪明月勾起了李白的思鄉之情,還是一輪明月安慰了他此刻的思鄉之情,《靜夜思》被稱為中國第一思鄉詩。以後,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無論你到天涯海角看到這一輪明月,一定會吟誦這樣一首詩。

  “(師生一同吟誦)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