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古詩中的“煙”

怎麼理解古詩中的“煙”

  古詩中對“煙”的描寫是比較常見的,如不深入辨析勢必會影響對整首詩的理解。例如:

  ⑴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⑵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陶淵明《歸園田居》)

  ⑶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⑷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

  ⑸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范仲淹《蘇幕遮》)

  以上古詩中的.“煙”該如何理解呢?

  ⒈烽煙,如⑴句。以往一般認為,古時邊防報警點燃烽火時用的材料是狼糞,由於狼為典型的食肉動物,其糞便中的含碳量較高,故燃燒時火焰明亮,同時有較多的未完全反應的碳粒而形成黑煙,遠處看得很清楚,從而達到報警的目的。對此,有專家提出質疑,由於狼群數量的限制,狼糞的採集之難可想而知,難以確保國家安全防禦警報系統之用。因此認為“狼煙”實為“稂煙”,即報警所用燃料應為稂草(民間俗稱“狼尾草”),束草燒之而成煙,由於稂草的含碳量較高,產生的煙也較濃。因此,“稂草”之說更符合實際情況。

  ⒉輕煙,如⑵句,指做飯時煙囪中冒出的裊裊炊煙,襯托出田園生活的寧靜、恬淡。

  ⒊濃煙,如⑶句,指木質的船燃燒時產生的濃厚的煙。從化學角度上講,煙是指燃燒生成的固體小顆粒,因此,⑵、⑶中的“煙”本質是一致的,都是未完全燃燒的碳的小顆粒。

  ⒋霧靄,如⑷⑸句。此處的“煙”,實際是指水蒸氣凝結後所產生的水的小液滴,故不為煙實為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