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無言古詩鑑賞

柳宗元無言古詩鑑賞

  柳宗元唐五言古詩:《種仙靈毗》原文:

  窮陋闕自養,癘氣劇囂煩。隆冬乏霜霰,日夕南風溫。

  杖藜下庭際,曳踵不及門。門有野田吏,慰我飄零魂。

  及言有靈藥,近在湘西原。服之不盈旬,蹩躠皆騰鶱。

  笑忭前即吏,為我擢其根。蔚蔚遂充庭,英翹忽已繁。

  晨起自採曝,杵臼通夜喧。靈和理內藏,攻疾貴自源。

  擁覆逃積霧,伸舒委餘暄。奇功苟可徵,寧復資蘭蓀。

  我聞畸人術,一氣中夜存。能令深深息,呼吸還歸跟。

  疏放固難效,且以藥餌論。痿者不忘起,窮者寧復言。

  神哉輔吾足,幸及兒女奔。

  《種仙靈毗》參考註釋:

  (1)仙靈毗(pí):書名淫羊藿,葉青似杏,葉上有刺,莖如粟杆,根紫色,有須。《證類本草》:“淫羊藿,味辛寒,……益氣力,強志,堅筋骨。”

  (2)闕(quē):空缺,虧損。

  (3)癘(lì)氣:中醫學名詞,即“疫癘”。古人認為疫癘之氣不同於六淫之邪,乃自然界別有一種“異氣”傷人致病,具有強烈的傳染性和流行性。

  (4)野田吏:管理荒田的小官。

  (5)湘西原:瀟水西邊的原野。

  (6)蹩(bié)躠(xiè):本指跛者行走貌,在此指行走艱難者。騰騫(qiān籤):騰,跳躍;騫,高舉、飛起。騰騫:指行走迅捷。

  (7)笑挘╞iàn):挘指鼓掌表示歡欣。笑挘邊笑邊拍手,非常高興的樣子。

  (8)擢(zhuō):抽,拔。

  (9)雍覆:即擁覆。

  (10)委:丟棄。或通“萎”,衰敗。

  (11)徵(zhēng):證驗,證明。

  (12)蘭蓀:即菖蒲;《證類本草》:昌蒲,味辛溫,無毒,主風寒溼痺,不得屈伸。

  (13)痿(wěi)者:中醫學病名。指肢體萎弱,筋脈弛緩的病症。

  柳宗元唐五言古詩:《種仙靈毗》賞析:

  柳宗元被貶永州時,由於心情抑鬱幽獨,再加上水土不服,疾病纏身,以至於有時不得不終日與草藥為伴。在給李翰林建的的信中,柳宗元寫到:“僕自去年八月來,痞疾稍已。往時間一、二日作,今一日乃二、三作。……行則膝顫,坐則髀痺。所欲者,補氣豐血,強筋骨,輔心力。有與此宜者,更致數物。”作於元和四年(809年)冬的《種仙靈毗》就記敘了這段時期的生活情狀和心態。

  全詩一共17韻,34句。1—12句交代種仙靈毗的原因。詩歌開頭先渲染出永州可怕而又怪異的氣侯壞境。可怕之處在於“癘氣劇囂煩”,怪異之處在於“隆冬乏霜霰,日夕南風溫。”該冷的.時侯不冷,該涼的時侯不涼,整日癘氣猛烈。在這樣的環境裡如果能夠仔細保養身體也會挺得過去,但詩人窮困潦倒無以自養,因此,淪落到“杖藜下庭際,曳踵不及門”的地步——處境十分困苦艱難。1一6句交代了詩人種仙靈毗的第一個原因:雙腿麻痺,病況不輕。7一12句寫同情他艱難處境的野田吏告訴他:仙靈毗治腿效果極佳。這是種仙靈毗的第二個原因。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