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尊老愛幼小故事

小學生尊老愛幼小故事

  尊老愛幼是人類敬重自我的表現,每個人都有自我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有老的一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生尊老愛幼小故事,歡迎閱讀。

  小學生尊老愛幼小故事 篇1

  有一次,一位老奶奶去坐公交車,上了車後,一直沒有人給她讓座。售票員看不下去了,她說:'尊老愛幼可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啊,大家要把它傳承下去。那為什麼沒有人給老太太讓座呢?”大家聽了售票員的話,羞愧得低下了頭,紛紛搶著要給老奶奶讓座。唯獨有一個打扮時髦的年輕婦女說:'為什麼要給她讓?她算什麼呀?切!”一會兒,售票員就跟年輕婦女吵了起來。一個男人拉住了她們,說不讓她坐公交車了,因為她不互相謙讓。說著把年輕婦女推下了車。車開動了,不時還傳來了笑聲。

  我讀過這樣一個故事:毛主席是中國歷史上的大英雄。1959年,毛主席回到了闊別多年的故鄉——湖南韶山。在短暫逗留的日子裡,他特地請家鄉的老人吃飯。在他向一位70多歲的老人花色品種酒時,那位老人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主席說:“敬老尊賢,應該應該。”這件事一時傳為佳話。周總理和鄧穎超同志沒有子女,但先後撫養了幾十個烈士的孤兒,以寶貴的父愛和母愛哺育他們,使他們茁壯成長。這不也是尊老愛幼嗎?

  所以,大家都要傳承尊老愛幼的好習慣哦!

  小學生尊老愛幼小故事 篇2

  子路尊老愛幼的故事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佔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揹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黃香尊老愛幼的故事黃香,東漢人,少年時就善於寫文章,當時的人稱頌他:“天下無雙,江夏黃香。”但黃香最難能可貴的,還是他很小就知道孝敬父親。黃香9歲時母親去世了。他十分悲傷,就把對母親的'思念和愛全部傾注到父親身上。冬夜,天氣寒冷。黃香就先鑽到父親的被窩裡,躺一會兒才回到自己的床上睡覺。夏天夜裡很熱,黃香就手執蒲扇,對著父親枕蓆使勁扇著。黃香長大後,朝廷覺得他是個人才,讓他擔任魏郡太守。有一年,魏郡遭受特大水災,百姓苦不堪言。黃香拿出自己的錢財賑濟災民,百姓沒有不感動的。

  小學生尊老愛幼小故事 篇3

  我不光孝敬家裡的老人在外也是時刻關心身邊需要幫助的老人。有一次在上班的途中,我急匆匆地走上車,看見車上擠滿了人,只好站一站了,一會兒就到了。過了一會兒,到了小尖時,突然從車站走上一位80多歲的老爺爺,本來有一些人下車了,我剛找一個位子坐下,看見老爺爺緩緩地向我走來,我什麼話都沒有說,主動讓位子給老人坐,老爺爺看見了,坐在位子上連忙說聲謝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幫助人們的源泉,只要記住這句話,那世界就會出現許多好心人,來幫助一些幼小的、年老體衰的老人、殘廢的人,使這一些人感到社會的溫暖,感到社會的助人為樂。希望每個人都從小事情開始做起,從一點一滴坐起。能幫助更多地人。我覺得點點滴滴都是珍愛,讓我們珍惜這些,讓我們從一點點小事情起,幫助別人,例如:讓座位、扶老奶奶老爺爺過馬路、幫助叔叔阿姨。只要每一個都能尊老愛幼,那世界就會是充滿樂於助人的,在每一個地方都能感到幫助別人和幫助自己的快樂。

  時光如梭,如今,我已身為人母。孩子漸漸長大了,教育好孩子,是每個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為了使女兒能夠健康成長,我們一方面潔身自愛,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另一方面率先垂範,在孝敬父母方面,為女兒做出榜樣。在學習上,我們時時勉勵她勤奮刻苦,在我們的感染下,女兒心疼父母,長輩關心愛護子女,共同建造一個溫馨和諧、向上的家庭。

  丈夫為了減輕我的負擔,主動承擔家裡的大事小事,我們在事業和學習上互相勉勵和支援,在工作中愛崗敬業、認真鑽研業務,做好本職工作,生活中精心持家,家庭是組成社會的細胞,如果一個國家大多數家庭不和睦,那麼,這個國家自然地說不上安定團結、興國安邦,所以我們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應該積極努力,為爭創幸福文明的家庭而努力。

  小學生尊老愛幼小故事 篇4

  在我國流傳甚廣、家喻戶曉的《三字經》中,有“融四歲,能讓梨,弟與長,宜先知”的韻文。孔融四歲那年,正在院中玩耍的孔融兄弟幾個,面對父親剛買來的梨子,哥哥讓孔融先拿,而孔融卻揀了個最小的。父親問孔融為什麼這樣做,孔融回答說:“哥哥比我大,應該吃大的;我年紀小,就該吃小的。”父親不禁為兒子的謙讓懂事高興,卻又故意問道:“可你還有個小弟弟,為何不把 最小的梨留給他呢?”孔融則答:“我比弟弟大,哥哥應該讓弟弟,所以把大的留給弟弟吃!”你能不為孔融這種謙讓精神所感動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