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醉時歌》古詩賞析

杜甫《醉時歌》古詩賞析

  杜甫贈廣文館博士鄭虔的《醉時歌》有句雲:

  清夜沉沉動春韻,燈前細雨簷花落,但覺高歌有鬼神,焉知餓死填溝壑

  其中“燈前細雨簷花落”一句,比較難解,在歷代文人賞析中多的爭論。陶淵明有詩“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賞詩雖與讀者生活經歷、學問修養有關,難免參雜個人的主觀因素,難得統一起來,但是疑義確有相互剖析,取長補短,去哦粗存精,得其的解之的必要。而且我們國家文字多有一字多義,可這樣理解也可那樣理解,且古典詩與文又不同,詩詞受字數或句限制,又兼聲韻格律的限制,文句高度凝鍊、概括,聯想和想象的迴旋餘地也很大,實難按圖索驥,所以,往往一句詩文,眾說紛紜,各據已見。

  “燈前細雨簷花落”句,杜詩研究家傅庚生曾解釋為:

  “在一個陰沉沉、清冷的夜晚,外面灑著細雨,簷前的桃花在飄落著,我們對著關明不滅的燈光,正一你斟我酌地喝著酒”。

  有人將“簷花”解釋為屋簷邊上之花,實指花,並非簷雨之花。當然也有人乾脆解釋為“簷前細雨燈花落”,如果是這樣,那就不成為疑問了,也就很容易解釋了。可是這樣看與作者傾述不平之鳴的奇突立意不符,也顯得平庸。而且如果是“燈花落”也與作者的主旨不合了。

  《杜臆》一書中解釋為“簷水落而燈光映之如銀花”。有人當然批評說,《杜臆》的作者之解釋有點主觀臆斷,說好象他看見似的。還說不知細雨如何有簷水,認為這個解釋不妥當。又有人反駁之:簷滴如銀,本有可能,細雨灑向屋頂,彙集為簷水徐徐滴下,這是我查經常可以看到的情景,再說這首詩又是《醉時歌》,醉眼所見出乎尋常景觀,不可能也是客觀存在的真實情景。從下句“但覺高歌有鬼神”與醉眼看“簷水如銀花”是十分吻合而生動逼真的'。按些解釋似乎更見“燈前細雨簷花落”之句的妙處。

  與《杜臆》持不同意見的,仍以為是“近簷之花”,即簷邊上的花。並有許多旁證為據。如李白詩《贈崔秋浦三首》有“山鳥下聽事,簷花落酒中;李瑕詩《似古歌》“簷花照月鶯對棲,空留可憐暗中啼”;秦觀的詩有“玉缸阻對簷花夕,素髮羞同野草春”其中的簷花均做簷邊之花講。為此反駁《杜臆》之說“簷花”雖為雨水彙集而成,但在燈光之下極細小的雨滴是看不見的,所以說“簷水落而燈光映之如銀花”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我以為這也不是沒有道理。到底哪種觀點正確呢。其實是眾說紛紜。對於古典詩詞的研究允許有不同的觀點和看法,這本身也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我認為這樣的爭論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

  這首《醉時歌》是杜甫憤世嫉俗的典型作品,後面甚至寫道“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萬古何可用?”,“儒術與我有何哉,孔丘盜蹠俱塵埃”有人說這首詩是不平之鳴,無可奈何之詞,並非真的垂名無用,並非真的薄儒術,也並非真的齊孔蹠,更非以酒為樂。而是“沉醉聊自遣,放歌破愁絕”。杜甫是唐代現實主義的詩人,他的作品大多從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當時最下層的人民群眾的生活疾苦,特別是“安史之亂”前後許多現實主義題材的詩歌作品。其中最具人表性的就是《三吏三別》,可以說是以作者耳聞目睹的真實的故事、典型人物和場景的敘述來反映“安史之亂”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

  我寫這篇東西,也僅是讀書筆記,隨感而發,與眾多的杜詩研究者不可同比。僅僅是集眾家之說而言之,誤謬之處在所難免。不過我認為做學問,搞研究就應該一絲不苟,以科學的,客觀的,審慎的態度去潛心鑽研,“博學之,慎思之,明辨之,審問之,篤行之”。特別是對古詩詞的解釋,決不能以大概的意思或是“靈活一點的的方式”去理解,不僅要句斟字酌,而且要聯絡上下文通篇考慮。切忌一知半解,隨意發揮。因此,我認為眾論者為杜詩這一句之爭,並非小題大作,也不是故弄玄虛,而是一種嚴肅的。科學的,審慎的治學態度。

最近訪問